首页 理论教育 金庸武侠之教育秘笈: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

金庸武侠之教育秘笈: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埋着三把宝剑,刻着三句话,代表着他武学修为的三个境界。[1]代表武学第三个境界:举轻若重,以无剑胜有剑。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了干事业、做学问的三个境界。窃以为,读书的第一个境界应该是“博”,即博览群书。读书的第一个境界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书读得广博,积累才能厚实。读书的第三个境界是“厚”。

金庸武侠之教育秘笈: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

独孤求败的剑冢中,埋着三把宝剑,刻着三句话,代表着他武学修为的三个境界。

第一把是青光闪闪的紫薇软剑,剑下石头上刻着:“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代表武学第一个境界:仗利剑,以刚猛凌厉的武功与河朔群雄一较雌雄。

第二把是黑黝黝的无锋重剑,重达七八十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像半个圆球。剑下的石刻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代表武学第二个境界:举重若轻,以拙胜巧。这样的武功可以横行天下。

第三把是已经腐朽的木剑,旁边刻着:“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1]代表武学第三个境界:举轻若重,以无剑胜有剑。这样的武功可以无敌于天下。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了干事业、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2]只有经过排除干扰、立志高远的第一境界和孜孜以求、无怨无悔的第二境界,才能到达豁然贯通、顿悟大道的第三境界。

无论是练武功、做学问还是干事业,道理都是一样的,都必须要有理想和目标,只有朝着理想和目标不畏困苦,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就。

模仿先贤,东施效颦,下面谈谈笔者关于读书的三个境界。

关于读书,于丹女士说过一段话:“我把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这种阅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

同样的,易中天先生把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他认为,为“谋心”而读书,是为了给心灵寻找寄托与安慰,为“谋心”而读书才算是真读书。

读书或许还可以分为读有用的书和读有趣的书,对教师而言,有用的书如教材教参、专业书籍教育教学理论、管理理论、哲学科学美学、史书等,有趣的书,如小说、故事、人物传记笑话、散文、随笔等。

窃以为,读书的第一个境界应该是“博”,即博览群书。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不管是谋生的还是谋心的,都要广为涉猎。因为,不同的书籍给人不同的智慧和启迪,“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读书的第一个境界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书读得广博,积累才能厚实。

读书的第二个境界是“薄”。所谓“薄”,就是要静下心来读书,把书读薄,提炼核心知识、内容和思想,并把书中的核心思想、内容、知识,内化到自身的思想和知识体系中。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用的书需研读。有用的书往往难懂,非细读、精读、研读不可。需夜深人静时,焚香而读。读这种书的方法有二,一是琢玉式阅读,即由泛读而细读、而精读、而研读。就像雕刻璞石一样,把里面的玉精雕细琢成属于自己的工艺品。二是串珠式阅读,即直接研读再回读,先逐句逐段地研读,由句而段、而章、而篇。然后回读,获取每一章节里的珍珠,并连珠成串。

有趣的书要联读。有趣的书往往明白易懂,极具趣味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吸引人静下心来读书。时时可读,处处可读,可在闹市读,可在厕所读,可把盏读,真可谓是“悦”读。读这种书心情愉悦,但也不可读后一笑置之,需要联想和联系,即“跃”读。可天马行空,任思绪飞扬。联想生活,联系工作,则会有共鸣,有迁移,有借鉴,有启示。

读书的第三个境界是“厚”。就是通过读中写、写中读,使读薄的书再增厚。在读书的时候记笔记,并根据读书的感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视野和视角、思想和见解,写读后感,写随笔,写评论。在写的时候更需要阅读,围绕写作主题的阅读,会使写的观点更加明确、思想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翔实、逻辑更加清晰。如此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不但使阅读更加广博,而且逐渐精深,不但能胸罗万象,而且能下笔千言。最终能使所读融会贯通,进而能创作新篇。这就是把读薄的书再读厚。

基于行动的学习

修习武功,不能像王语嫣那样只阅读大量武学典籍,也不能像黄药师夫人那样死记经文内容。修习武功需要自我演练、需要同门师兄弟的对练、需要与对手的实战,需要观摩、实践和角色扮演,需要体验、反思和改进。修习武功就是一种基于行动的学习,如周伯通的“玩中学”、令狐冲的实践学习、张无忌的PBL 学习……

行动是一种高级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行动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个体发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学者哈克把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定向、定位、设计、决策调控。而且指出这一个阶段不是简单的线性结构,而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交织的网状功能群。

定向:指具体活动的发展目标,即可预见的行动结果,能激发个体有指向性的努力。

定位:是指完成行动所需的全部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全过程。

设计:制订行动路程和选择工具。

决策:根据行动者的需求与价值、行动所需时间、行动条件等来进行决策。

调控: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行动目标、相关信息、行动状态调控行动进程。

行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该有:

(1)合适的行动目标。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所以在行动中学习必然有一定的目标,让目标引领着行动,行动才不至于走弯路,行动才会更高效。所谓合适的行动目标,一要符合行动的特征,二要有合适的难度。(www.xing528.com)

目标要符合行动的特征,是指目标可以引导行动,也可以评价行动,即目标描述的是行动的预期结果,通过行动后,学习者的身心发生变化。因此,行动目标的表述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应该有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作。

目标要有合适的难度,是指既要服从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让目标成为大部分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发展水平,并搭建好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梯子。通过努力摘到的“桃子”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2)合理的行动方案。

为了有序、高效达成行动学习的目标,第一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行动学习方案,这会使行动学习更加有计划、可调节,也更有效率。科学、合理的行动学习方案首先要紧紧围绕目标。第二,要有完整的行动学习的过程并且过程是可调控的。第三,行动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能够参与并且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的。

因此,科学、合理的行动学习方案应该有行动学习的方式、过程和策略,行动学习帮助信息和行动学习的评价标准。

行动学习的方式有教师主导的亦步亦趋式的行动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式行动学习和小组合作式行动学习等。

完整的行动学习过程要包括学习和复习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可以设置一系列的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中推进行动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并列的、递进的或阶梯式的,这要视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但任务(或问题)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行动任务,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帮助方式的信息。帮助的方式有教师直接提供帮助、同伴互助、文字图片资料、微视频、网络搜索等。能提供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步骤、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信息。

为了使行动学习的过程可调控、可评价,要提供给学生每个任务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既可以让学生自评,也可以让学生互评;既可以评价行动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评价行动学习的结果。

(3)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学习评价和评价信息反馈能给学习者提供证实、补充、调整、重构所学内容的信息,对学习结果的促进作用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在行动学习中要重视学习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

评价要富于激励性和发展性,既要肯定和表扬,又要指出不足和批评,更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反馈时要做到全体反馈和个体反馈相结合;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相结合;实时反馈和终点反馈相结合;评价性反馈和描述性反馈相结合。

当然,评价和反馈要依据行动学习的目标,要针对学生的行动学习过程和结果,行为和态度等,反馈的信息或指令要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无所适从。

(4)重视生成,顺势调控。

预设和生成是教学活动中的永恒主题,生成则是课堂的亮点和生命力。因此,精心预设还要重视生成。在行动学习中会有更多的生成,对此,一要鼓励创新,二要鼓励质疑,三要允许出错、试错,四要积极引导。

为此,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语和行动,善于发现,不能对生成视而不见;二要迅速作出价值判断;三要及时调整课堂进程。调整分三种:一是根据全体学生学习状况调整学习进度;二是根据个体差异分层调整;三是抓住更有价值的生成,重置任务(或问题)。

(5)全方位的反思。

有反思才有进步,在教学活动中,不但教师要反思,学生也要反思。

在每一次行动学习后,教师都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组织和引导学生行动学习的得和失,碰到的问题和疑惑;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和实施;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学生的反应,细细回味每一个教学细节。

学生也要反思每一次行动学习的状态,参与了吗?行动了吗?是否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了?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规范的操作?是否有紧张而愉悦的情感体验?自己的行动是否与众不同,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无论教师和学生,反思都要发扬长处和优势,吸取教训而补不足。对于问题和缺点要分析原因,找出克服的方法,并在下一次行动学习中改进,如此,才能不断进步。

基于行动的学习,不仅是在行动中学习,把行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手段,行动还是学习的目的,为了行动而学习,即在行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注释】

[1]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892.

[2]王国维,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