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大家耳熟能详。但名师就一定能出高徒吗?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仅七十二。学生众多,资质不同,个性各异,勤懒有别,用同一标准衡量,自是不能人人称贤,面对众多不同的学生,就算是名师的鼻祖,也不能使他们有相同的成就。有些名师,即使面对少数几个徒弟,长年累月地传授,不但不能使他们都成才,连一个脱颖而出的也没有。这样的名师就名不副实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名师”。
《书剑恩仇录》中铁胆庄庄主周仲英,金庸先生是这样评论的:“他武艺精强,固是武林中的第一流人物,只是性格粗豪,不耐烦循循善诱,教出的徒弟、女儿,功夫跟他差着一大截。”[1]
《碧血剑》中华山派掌门穆人清,教出了三个武功高强的徒弟,自然是名副其实的名师,但是他的大徒弟黄真、二徒弟归辛树却没有给他教出高明的徒孙。
“原来黄真因却不过崔秋山的情面,收了崔希敏为徒弟。但这弟子资质鲁钝,闻十而不能知一,与黄真机变灵动的性格极不相投。黄真纵是在授艺之时,也是不断地插科打诨、胡说八道。弟子越蠢,他讥刺越多。崔希敏怎能分辨师父的言语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黄真明明说的是讽刺反话,他还当是称赞自己。如此学艺,自然难有成效。”[2]
“归辛树拳法决不在袁承志之下,但生性严峻,授徒时不会循循善诱,徒儿一见他面心中就害怕,拆招时墨守师传手法,不敢丝毫走样,是以于华山派武功的精要之处往往领会不到。”[3]
金庸先生还通过描写杨过的心理活动评论郭靖对武氏兄弟的教学。“杨过瞧了一阵,心想:‘郭伯伯武功之强,冠绝当时,但他传授徒儿似乎未得其法,武氏兄弟又资质平平,看来郭伯伯武功的二成也未学到。’……二武所学的越女剑法本来也是一门极厉害的剑法,只是二人火候未到,郭靖又口齿拙劣,不善将剑法中精微奥妙之处详加指点。”[4]
东邪黄药师对徒弟的教育更是失败,他门下的六大弟子,两人叛逃师门,四人被勒令退学。陈玄风和梅超风为什么要偷了《九阴真经》逃离桃花岛呢?他们私自相爱,怕受师父惩罚。如果是普通的责罚,他们根本用不着叛逃。他们知道等着他们的一定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对此心中充满恐惧,所以才一不做二不休,偷了《九阴真经》逃离桃花岛。在他们逃离桃花岛之后,黄药师居然将根本就没有犯错的曲、陆、武、冯四位弟子打断双腿、挑断筋络、逐出师门。足见黄药师对弟子的严厉和无情。
名师要想出高徒,不但自身要学识渊博、技艺高超,还得教育有方、教学得法。教育有方的基础是充满爱心,师徒间关系融洽。教学得法就是要有耐心,善于启发、引导。《侠客行》中闵柔借比剑帮助石破天复习雪山剑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
“闵柔见他剑法生疏之极,出招既迟疑,递剑时手法也是嫩极,不禁心下难过:‘雪山派这些剑客们自命侠义不凡,却如此地教我儿剑法!’于是又变招刺他左肩。她每一招递出,都要等石破天想出了拆解之法,这才真的使实,倘若他一时难以拆解,她便慢慢地等待。这哪是比剑?比之师徒间的喂招,她更多了十二分慈爱,十分耐心。
“十余招后,石破天信心渐增,拆解快了许多。闵柔心中暗喜,每当他一剑使得不错,便点头嘉许。石破天早看出她在指点自己使剑,倘若闵柔不点头,那便重使一招,闵柔如认为他拆解不善,仍会第三次以同样招式进击,总要让他拆解无误方罢。
“眼见石破天一剑又一剑地将雪山剑法演完,七十二路剑法中忘却了二十来路,于是又顺着他剑法的路子,诱导他再试一遍。石破天第二遍再试,比之第一次时已颇有进境,居然能偶尔顺势反击,拆解之时也快了些。”[5]
此时的闵柔已认定石破天就是她的儿子,所以对他有十二分的慈爱,十分的耐心。如果老师对学生都有这样的爱心和耐心,何愁师生关系不融洽。而闵柔的引导探究式教学也非常有效,当闵柔一剑刺出,就相当于给石破天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题提出后,有充裕的时间让他思考,思考后石破天接招,这就是他在回答问题。如果问题回答不正确,允许他重新思考后再尝试回答,如此反复,直到回答正确为止。这是一个“问题引领—思考—尝试—再反思—再尝试”的教学过程。如此教学,岂能无效?
『学为中心』的教学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学武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投师学艺,如袁承志拜穆人清为师,修习华山派功夫;二是寻徒传艺,如江南六怪传授郭靖武功;三是机缘巧合,如令狐冲向风清扬学“独孤九剑”。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师父的传艺都是为了徒弟学武。这就是现代学校教育所提倡的“学为中心”的理念。
所谓“学为中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
为学而教。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基本原理,也是以学定教的原因。一切教学事务和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没有学习活动的教是无效的教学。这一点是任何教师都要明确的,并且要贯穿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始终。(www.xing528.com)
以学定教。这是一种理念,也是体现为学而教在教学设计层面的策略。即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环节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评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护其学习动机。
导学为教。这是教学实践的策略,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怎么教的策略。这策略就一个字——导,目标导学、问题(任务)导学、评价导学。在教学伊始就要明确告知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经过这次学习后的收获,以激发兴趣引导学习。然后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或具体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经过动脑、动手或者手脑并用,个人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让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体验情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每一个问题(任务)解决(完成)后和学习活动将要结束时,都要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指明方向,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应学变教。这是教学实践中的应变策略。以学定教可以使教师进行充分的预设,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然而,学生是鲜活的,课堂是动态的,任何预设都不能预知课堂中的所有状况,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课堂生成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重设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按学论教。这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策略。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专家和普通教师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其实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学得好,教师就是教得好,学得不好就是教得不好。当然,借班上课除外,因为借班上课不可能很好地做到以学定教,也就不能按学论教。那么,又如何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呢?一是看学习目标的确立是不是全面、科学。全面是指学习目标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科学是指学习目标要符合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的识知规律和学习实际。二是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堂检测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是不是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是为了学,只能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学生、课堂有学生、活动有学生、评价有学生,才是好教师、好课堂。
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金庸武侠小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教学的案例。如洪七公的“理实一体七步教学法”、小龙女的任务驱动教学、张三丰的“情境教学”等。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反面教材,如江南六怪的功利教学、黄真的滑稽教学、归辛树的单向教学等。
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但这一切都要围绕学生和学习。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就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根据自身、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有许多经典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探究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即使经典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拿来就用,照抄照搬,还需要进行一些本土化和本学科化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和创新。
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既是成就学生也是成就自己。
【注释】
[1]金庸.书剑恩仇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142.
[2]金庸.碧血剑[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205.
[3]金庸.碧血剑[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270.
[4]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780-787.
[5]金庸.侠客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1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