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易筋经》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事,对令狐冲来说,不但可以疗伤救命,还可以使他的武功更上一层楼。在听了方证大师《易筋经》溯源后,他连连点头,当方证大师说他是有缘人,要传授《易筋经》给他的时候,更是惊喜交集,心中怦怦乱跳。然而,令狐冲最终并没有拜方证大师为师修习《易筋经》,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在令狐冲昏迷期间,发生了一件对他来说是天大的事,那就是他被师父岳不群驱逐出华山派门墙,并写信遍告天下武林中的名门正派。令狐冲是孤儿,从小由岳不群夫妇养大并收为大弟子,对华山派有极深的感情,对岳不群夫妇更是敬爱有加。令狐冲性格豪放不羁,率性而为,以致被岳不群认为是结交妖孽,自甘与匪人为伍,且屡教不改,必须逐出门墙。其实令狐冲心中自有善恶标准,胸中既有傲气更有正气。此番看到岳不群写给方证大师的“逐徒信”,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摔倒在地。醒转过来后放声大哭,泪流满面。
此刻,令狐冲的心里并没有责怪岳不群,而是“想起师恩深重,师父师娘于自己向来便如父母一般,不仅有传艺之德,更兼有养育之恩,不料自己任性妄为,竟给逐出师门,料想师父写这些书信时,心中伤痛恐怕更在自己之上。一时又是伤心,又是惭愧,恨不得一头便即撞死”[1]。这是令狐冲不拜方证大师为师修习《易筋经》的第一个原因,师门恩重,期待有朝一日能重返师门。
令狐冲不拜方证大师为师修习《易筋经》的第二个原因是方证大师充满善意的一段话,却激起了令狐冲胸中的傲气。“方证缓缓地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纵是十恶不赦的奸人,只须心存悔悟,佛门亦是来者不拒。你年纪尚轻,一时失足,误交匪人,难道就此便无自新之路?你与华山派的关连已然一刀两断,今后在我少林门下,痛改前非,再世为人,武林之中,谅来也不见得有什么人能与你为难。’”[2]
听了方证大师的这番话,令狐冲是怎么想的呢?“令狐冲心想:‘此时我已无路可走,倘若托庇于少林派门下不但能学到神妙内功,救得性命,而且以少林派的威名,江湖上确是无人敢向方证大师的弟子生事。’但便在此时,胸中一股倔强之气,勃然而兴,心道:‘大丈夫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腆颜向别派托庇求生,算什么英雄好汉?江湖上千千万万人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师父不要我,将我逐出了华山派,我便独来独往,却又怎地?’言念及此,不由得热血上涌。”[3]毅然拜别方证大师,走出少林寺。
方证大师貌似充满善意的这段话,说明他并不了解令狐冲。首先,他和岳不群一样认为令狐冲结交匪人,已是失足之人,而令狐冲只是认为自己任性而已,并没有多大过错。第二,方证大师站在德育和武功的高地俯视令狐冲,在他的眼里少林寺就是令狐冲的庇护所,投入他的门下就是让令狐冲走上自新之路。这样的话当然会激起令狐冲的傲气和逆反心理。
其实,方证大师要传授令狐冲《易筋经》是有私心的。方证大师为什么一定要令狐冲投入少林门下才传授《易筋经》呢?除了少林寺不传外人的寺规外,是因为他看中了令狐冲的聪明才智和极高的学武悟性,认定令狐冲将来可以光大少林寺,在武林中大放异彩。方证大师当时的心态就如现代学校的“今天你以学校而自豪,明日学校为你而骄傲”。名师成就高徒,高徒也同样成就名师。所以,现在的许多名校都在不遗余力地抢优质生源,于是,中、高考状元成了各类名校竞相争夺的“香饽饽”。(www.xing528.com)
《易筋经》无疑是一门好课程,好课程还需学生积极、主动并快乐地学习。而要学生积极、主动并快乐地学习,需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些,都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注释】
[1]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42.
[2]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42.
[3]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