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少林寺主持方证大师要传授令狐冲《易筋经》,让他化功疗伤。在传经之前,向令狐冲说了一大段关于《易筋经》的话,方证大师为什么要说这番话?先看看方证大师到底说了些什么。
“那《易筋经》神功,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慧可大师本来法名神光,是洛阳人氏,幼通孔老之学,尤精玄理。达摩老祖驻锡本寺之时,神光大师来寺请益。达摩老祖见他所学驳杂,先入之见甚深,自恃聪明,难悟禅理,当下拒不收纳。神光大师苦求良久,始终未得其门而入,当即提起剑来,将自己左臂砍断了。达摩老祖见他这等诚心,这才将他收为弟子,改名慧可,终得承受达摩老祖的衣钵,传禅宗法统。二祖跟着达摩老祖所学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经》而明心见性。我宗武功之名虽然流传天下,实则那是末学,殊不足道。达摩老祖当年只是传授弟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而已。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但后世门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学,以致舍本逐末,不体老祖当年传授武功的宗旨,可叹,可叹。
“老祖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绝大法缘,在四川峨眉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二位高僧在峨眉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但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宗佛学。直至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少侠,练那《易筋经》,便如一叶小舟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1]
方证大师的这一番话,说明了禅宗武功的练武目的、《易筋经》的来源、二祖慧可参悟修炼《易筋经》的经历和《易筋经》的作用及功法特点。这一番话相当于现代学校一门课程的绪言,绪言在课程开篇的作用是概述、激趣、导学。
绪言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概况。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是兴趣的先导。对于一门新开的课程,学生往往充满好奇和向往,急切地想知道这门功课的内容和作用,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维护学生的探究心理。因此,在绪言课上,教师要以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特点以及功能和应用等,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该门课程涉及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向往。
绪言的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探索某种事理的倾向。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果绪言的教学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很难想象教师能教好这门课,学生能学好这门课。因此,在绪言的教学中应通过精彩、鲜活的案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展示该门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ww.xing528.com)
绪言课应让学生了解学习该门课程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习得和养成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进行学法的指导。然而,由于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逻辑性等的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相比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即学习方法既有一些是通用的,又有一些是某门课程特有的。对于某门功课特有的学习方法要重点介绍,并贯穿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在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应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介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既有充分的学习兴趣,又有恰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岂不快哉!
然而,令狐冲最终并没有拜方证大师为师修习《易筋经》。这并不是令狐冲不知道《易筋经》的功用,也不是对《易筋经》没兴趣。相反,令狐冲听了方证大师这一番话后,“连连点头,觉得这道理果是博大精深,和风清扬所说的有相通处。”[2]当方证大师说他是有缘人,要传授《易筋经》给他的时候,“令狐冲惊喜交集,心中怦怦乱跳”[3]。
那么,令狐冲为什么不拜方证大师为师修习《易筋经》呢?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注释】
[1]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38-639.
[2]金庸.笑傲江湖.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39-640.
[3]金庸.笑傲江湖.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6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