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一些门派的武功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式微,趋于没落。如《天龙八部》中的青城派武功“青字九打”和“城字十八破”到了司马林手里就只有七打和十二破了。同样的,云州秦家寨的“五虎断门刀”,原来有六十四招刀法,数十年来失传了五招,到了姚伯当拜师学艺时,由于他师父资质和悟性较差,没学成“负子渡河”和“重节守义”两招,他就只学得五十七招。
这些门派的武功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后代门人资质和悟性较差没学全本门武功外,还有师父在传授徒弟武功时留一手看家本领,以致越传到后来招数就越少的。而且这些难以学会的和师父藏私的招式往往都是精妙和极其厉害的武功。如此以来,失传的都是精深的武功,传下来的都是平庸的招式。
也有一些门派,人才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能使本门派发扬光大,如郭靖、萧峰等,还能自创武功,开宗立派,如郭襄、张三丰等。
如何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碧血剑》中华山派掌门穆人清在收袁承志为徒教他剑法时说的话道出了三个条件。“剑为百兵之祖,最是难学。本派剑法更是博大精深。加之历代祖师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别派武功,师父常常留一手看家本领,以致一代不如一代,越传到后来精妙之招越少,本派却非如此,选弟子之时极为严格,选中之后,却是倾囊相授。单以剑法而论,每一代便都能青出于蓝。你聪明勤奋,要学好剑法,不算难事,所期望于你的,是日后更要发扬光大。”[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第一个条件是严选徒弟。穆人清眼里的好徒弟应该是像袁承志那样的人品好、悟性高又勤奋好学的人。单就学武功而言,悟性高有天赋是重要条件。比如《天龙八部》里的萧峰,“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受业恩师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两位师父,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熟识他的人都说这等武学天赋实是与生俱来,非靠传授与苦学所能获致。萧峰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觉什么招数一学即会,一会即精,临敌之际,自然而然有诸般巧妙变化。但除了武功之外,读书、手艺等都只是平平而已,与常人无异。”[2]
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确实有学武有天赋的人。但也有没有学武天赋、智力平平的人,武功超过师父的。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武学修为远远超出他的启蒙恩师“江南六怪”,后来也超过了他的另一位师父洪七公。郭靖的武学成就,除了遇到好老师——洪七公、周伯通,给予好课程——“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外,最主要的是靠他自己的勤学苦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第二个条件是师父要倾囊相授。就如穆人清一样,“眼下你武功已经颇有根柢,虽然武学永无止境,但我所知所能,已尽数传你,以后全凭你自己用功。”[3]不但要倾囊相授,引导帮助门人弟子充分领悟本门武功的精义妙诀,使其对本门武功融会贯通,还要让他们博采众长,有所创新。不然,就算是本门武功练得再好,也不会超越前辈先人,也不能发扬光大本门武功。真佩服《笑傲江湖》中恒山派掌门定闲师太的远见卓识,求令狐冲继任恒山派掌门,不但保全了恒山派,免受泰山、华山的吞并和魔教的残杀,还使恒山派一些弟子的武功,超过定闲师太她们这一代。
“令狐冲道:‘有一套恒山派的剑法,不知三位师太传过你们没有?’从仪和手中接过剑来,将石壁上所刻的恒山派剑法,一招招使了出来。他使得甚慢,好让众弟子看得分明。使不数招,群弟子便都喝彩,但见他每一招均包含了本派剑法的精要,可是变化之奇,却比自己以往所学的每一套剑法都高明得不知多少,一招一式,人人瞧得血脉贲张,心旷神怡。这套剑招刻在石壁之上,乃是死的,令狐冲使动之时,将一招招串连在一起,其中转折连贯之处,不免加上一些自创的新意。一套剑法使罢,群弟子轰然喝彩,一齐躬身拜服。”[4]随后,令狐冲把这一套恒山派失传已久加上自己创新的剑法教会了恒山众弟子。(www.xing528.com)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第三个条件是师父要对弟子们寄予较高的期待。师父对徒弟的期待有多高,徒弟的成就就有多大。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较高期望会发挥神奇的暗示作用,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神奇的“期望效应”。
【注释】
[1]金庸.碧血剑[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71.
[2]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863.
[3]金庸.碧血剑[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91.
[4]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10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