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辟雍太学说抄自《皇清经解》

经解入门:辟雍太学说抄自《皇清经解》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同元《辟雍太学说》:蔡邕《月令论》:以明堂、太庙、太学、辟雍为一。郑康成则以辟雍即太学,而与明堂、宗庙异处,其言征实可信。考《诗》言辟雍与囿沼同处,固以为游息之所,而非学校之地。《孟子》备举三代之名,《周官》详言成均之事,皆不及辟雍。明帝永平中,尝幸辟雍,遣使者以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则太学为众学之居。至释奠之礼,汉、魏故事,或在辟雍,或在太学,迄无定所。

经解入门:辟雍太学说抄自《皇清经解》

孙同元《辟雍太学说》:

蔡邕《月令论》:以明堂、太庙、太学、辟雍为一。然考之经籍,所记多抵牾。郑康成则以辟雍即太学,而与明堂、宗庙异处,其言征实可信。乃卢植《礼记注》又云:“明堂即太庙也。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中可以叙昭穆,故谓之太庙;园之以水,似璧,故谓之辟雍。古法皆同一处,时世殊异分为三耳。”盖兼通两家之说。

商、周以后,文质大备,其势不可以不分,然追溯其始,则未尝不合也。康成所言,犹是周制,《诗》咏灵台、灵沼、灵囿,而继之以辟雍,则三灵与辟雍皆同处在郊。而《王制》言太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故康成以辟雍为即太学,其实就后世而论,不但明堂、太庙与太学异处,即辟雍与太学亦未尝不异也。考《诗》言辟雍与囿沼同处,固以为游息之所,而非学校之地。《孟子》备举三代之名,《周官》详言成均之事,皆不及辟雍。《说文》“廱”字注云:“天子飨饮辟廱也。”亦不云学名。汉、魏以降,皆以太学与辟雍为二。明帝永平中,尝幸辟雍,遣使者以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则太学为众学之居。袁准《正论》所言不谬也。至释奠之礼,汉、魏故事,或在辟雍,或在太学,迄无定所。晋元康、太兴之世,皆释奠太学,唯成帝在辟雍,自是一时制也。其后用太常王彪之议,定于太学,行飨于辟雍,其地不同,其用亦不同也。逮乎废辟雍而立太学,乃改旧制于太学之外,园之以水,于是又合而一之矣。(www.xing528.com)

商、周以后,文质大备,其势不可以不分,然追溯其始,则未尝不合也。康成所言,犹是周制,《诗》咏灵台、灵沼、灵囿,而继之以辟雍,则三灵与辟雍皆同处在郊。而《王制》言太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故康成以辟雍为即太学,其实就后世而论,不但明堂、太庙与太学异处,即辟雍与太学亦未尝不异也。考《诗》言辟雍与囿沼同处,固以为游息之所,而非学校之地。《孟子》备举三代之名,《周官》详言成均之事,皆不及辟雍。《说文》“廱”字注云:“天子飨饮辟廱也。”亦不云学名。汉、魏以降,皆以太学与辟雍为二。明帝永平中,尝幸辟雍,遣使者以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则太学为众学之居。袁准《正论》所言不谬也。至释奠之礼,汉、魏故事,或在辟雍,或在太学,迄无定所。晋元康、太兴之世,皆释奠太学,唯成帝在辟雍,自是一时制也。其后用太常王彪之议,定于太学,行飨于辟雍,其地不同,其用亦不同也。逮乎废辟雍而立太学,乃改旧制于太学之外,园之以水,于是又合而一之矣。

商、周以后,文质大备,其势不可以不分,然追溯其始,则未尝不合也。康成所言,犹是周制,《诗》咏灵台、灵沼、灵囿,而继之以辟雍,则三灵与辟雍皆同处在郊。而《王制》言太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故康成以辟雍为即太学,其实就后世而论,不但明堂、太庙与太学异处,即辟雍与太学亦未尝不异也。考《诗》言辟雍与囿沼同处,固以为游息之所,而非学校之地。《孟子》备举三代之名,《周官》详言成均之事,皆不及辟雍。《说文》“廱”字注云:“天子飨饮辟廱也。”亦不云学名。汉、魏以降,皆以太学与辟雍为二。明帝永平中,尝幸辟雍,遣使者以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则太学为众学之居。袁准《正论》所言不谬也。至释奠之礼,汉、魏故事,或在辟雍,或在太学,迄无定所。晋元康、太兴之世,皆释奠太学,唯成帝在辟雍,自是一时制也。其后用太常王彪之议,定于太学,行飨于辟雍,其地不同,其用亦不同也。逮乎废辟雍而立太学,乃改旧制于太学之外,园之以水,于是又合而一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