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见上编。
【辨伪】此篇抄自《轩语·语学第二》:
治经宜有次第。
先师旌德吕文节教不佞曰:“欲用注疏工夫,先看《毛诗》,次及‘三礼’,再次及他经。”其说至精,请申其义。盖《诗》、《礼》两端,最切人事,义理较他经为显,训诂较他经为详。其中言名物,学者能达与否,较然易见。且四经皆是郑君玄注,完全无阙。《诗》则毛传,粹然为西汉经师遗文,更不易得,欲通古训,尤在于兹。古人训诂,乍读似觉不情,非及此冰释理顺,解经终是隔膜。《礼》之条目颇多,卷帙亦巨,初学畏难。《诗》义该比兴,兼得开发性灵,郑笺多及礼制,此经既通,其于礼学寻途探求,自不能已。《诗》、《礼》兼明,他经方可着手。《书》道政事,《春秋》道名分。典礼既行,然后政事、名分可得而言也。《尚书》家伏生、《左传》家贾生、《公羊》家董胶西、何邵公,皆精于礼学,案其书可知。《易》道深微,语简文古,训诂、礼制,在他经为精,在《易》为粗。所为至精,乃在阴阳变化消息,然非得其粗者得其精者。此姚姬传论学古文法,援之以为学《易》法,精者可遇而不可凿,凿则妄矣。“三礼”之中,先《仪礼》、《礼记》,次《周礼》。《仪礼》句碎字实,难读,能解,难记,易晓,注家最少,异说无多,好在《礼记》一书即是外传。《礼记》难于《仪礼》,《仪礼》只十七件事,《礼记》之事多矣,特其文条达耳。《周礼》门类较多,事理更为博大,汉人说者亦少,晚出之故。故较难。然郑注及国朝人零星解说,亦已明白。《尚书》辞义既古,隶古传写,通假讹误,自汉初即有今古文两家,异文歧读,此谓真古文,非谓蔡《传》所云“今文无古文有”之古文也。至西晋梅氏古文晚出,唐初伪孔传专行,六朝江左即盛行,未定一尊耳。而汉代今古文两家之经传,一时俱绝,故尤难通。《春秋》乃圣人治世大权,微文隐义,本非同家人言语。《史记》明言之。“三传”并立,旨趣各异:《公羊》家师说虽多,末流颇涉傅会,何注又复奥朴;《左传》立学最晚,汉人师说寥寥,惟杜注行世,世人以其事博辞富,求传而不求经,故《公羊》家理密而事疏,《左传》家事详而理略;非谓左氏,谓治左氏者耳。《穀梁》师说久微,见《隋书·经籍志》。国朝人治者亦少。学者于《春秋》,若谓事事能得圣心,谈何容易?至于《周易》,统贯天人,成于四圣,理须后圣方能得晓,京、孟、虞、郑诸大师以及后代诸家,皆止各道所得,见仁见智,从无一人能的解定论,势使然也。且阴阳无形,即使谬称妄说,无人能质其非,所以通者虽少而注者最多,演图比象,任意纷纭,所谓画狗马难于画鬼神之比也。
总之,《诗》、《礼》可解,《尚书》之文、《春秋》之义不能尽解,《周易》则通儒毕生探索,终是解者少,而不解者多。故治经次第,自近及远,由显通微,如此为便,较有实得。蜀士好谈《易》,动辄著书,大可不必,切宜戒之。尹吉甫之诗曰:“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古训,《诗》学也;威仪,《礼》学也。此古人为学之方也。试考春秋时,无人不诵《诗》学《礼》,称道《尚书》者已较少,至于《周易》,除卜筮外,谈者无多,意亦可知三代时《易》不以教学童,为太史掌之,今赖有《系辞》,或可窥见一斑耳。
非谓此经精通,方读彼经;谓浅显者未明,则深奥者不必妄加穿凿,横生臆见。津梁既得,则各视性之所近,深造致精可也。治《诗》、《礼》可不兼“三经”,治“三经”必射《诗》、《礼》。
治经贵通大义。
每一经中皆有大义数十百条,宜研究详明,会通贯串,方为有益。若仅随文训解,一无心得,仍不得为通也。
考据自是要义,但关系义理者,必应博考详辨,弗明弗措。若细碎事体,猝不能定,姑仍旧说,不必徒耗日力。
读书宜多读古书。
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
宜读国朝人经学书。
经语惟汉人能解,汉儒语惟国朝通儒能遍解。何也?国朝诸大儒读书多,记书真,校书细,好看古书,不敢轻改古本,不肯轻驳古说,善思,善悟,善参校,善比例,善分别真伪,故经学为千古之冠。书多矣,以《皇清经解》为大宗。……
读子宜买丛书。
诸子切要者,国朝人多有校刻善本。多在丛书中。其未及者,明人亦多有仿宋重刻单行本。但枝节求之,即五都之市,亦须积年累月始能完备,将何日读之耶?为学者计,只有多买丛书一法,购得一书即具数种,或数十种,其单行精本徐图可也。
明刻丛书,极为荒率,脱误固然,其专辄删改最为大害。然不闻陶渊明语云:“慰情聊胜于无耶?”
明刻若《汉魏丛书》,凡四刻,后出愈多,刻不精,然易得。为子部大辏。《津逮秘书》,古传记甚多,力能购者不可不蓄。其余有四子、六子、十一子、二十子之属,皆坊间所有,此外甚繁杂,《汇刻书目》备载之。今皆微矣。《品汇秘籍》,删本,不好。近时刻本有《十子全书》,此书名甚陋,而习见价廉,中有善本,且皆旧注,惟批语不雅。荀、谢校《淮南》、庄校《庄子》,附释文,皆好。通行易得。至国朝人刻本,率皆精好,二孙(星衍、冯翼)、二卢见曾、文弨、孔继涵、毕沅、黄丕烈诸家尤胜。聚珍版本书亦丛书类,间有古子。惟其书体例不一不专,子部或止一两种,《戴氏遗书》、《郝氏遗书》、孔巽轩所著书,竟是一人所著,而中有注解、古传记然其中有精校本、精注本、足本、孤本。学者过市遇丛书,可检其目,多古籍者,万不可忽。坊行《秘书廿八种》,粗恶误人,不可看。
读书宜博。
先博后约,《语》、《孟》通义。无论何种学问,先须多见多闻,再言心得。若株守坊本讲章一部、兔园册子数帙,而云致知穷理、好学能文,世无其理。
天下书,老死读不可遍。四库有未收者,有四库书成后访出者,有近人作者。博之为道将如何?曰:在有要而已。太史公曰:“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古书不可不解,真者不多,真古书无无用者。有用之书不可不见,不限古今。专门之书不可不详考贯通。立志为何等学问,此类书即是专门。如是,则有涯涘可穷矣。若治经者,杂览苦思,而所据多伪书、俗本。读史者,记其词语而不晓史法,多搜异闻而本事始末未尝通考。为词章者,颇有僻典难字而流别不明,华藻富艳而字义不合雅驯,引用但凭类书而不求本源。讲经济者,不通当代掌故,虽口如悬河,下笔万言,犹之陋也。能祛数弊,斯为博矣。虽目有未见之书,文无希见之语,不害为博。
读书不必畏难。
以上所言,当读之书如此其紧,读书之道如此其密,似乎莫殚莫究,何暇省身致用耶?是又不然。……盖读书一事,古难今易。无论何门学问,国朝先正皆有极精之书。前人是者明证之,误者辨析之,难考者考出之,不可见之书采集之。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一分瑕瑜,而列朝书去其十之八九矣。且诸公最好著为后人省精力之书:一搜补,或从群书中搜出,或补完,或缀缉。一校订,讹、脱、同、异。一考证,据本书,据注,据他书。一谱录,提要及纪元、地理各种表谱。此皆积毕生之精力,踵曩代之成书而后成者,故同此一书,古人十年方通者,今人三年可矣。前人甚苦,在前人,却于己无大益,校书及注古集尤甚。后人甚乐。诸公作室,我辈居之。诸公指器,我辈用之。今日只须善买书,读书便省力,易见效。士生今日,若肯读书,真可不费无益之精神,若无诸公,自考之,则甚劳;不考之,则多误。而取益身心,坐收实用,据汉学之成书,玩宋学之义理,此时不再考证,亦已足用,但多览先正考证之书而笃信之可矣,此事亦无穷,力有余者听之。事半古人,功必倍之。慎无惊怖其言,以为河汉而无极也!
【本篇结论】
【辨伪】此篇抄自《轩语·语学第二》:
治经宜有次第。
先师旌德吕文节教不佞曰:“欲用注疏工夫,先看《毛诗》,次及‘三礼’,再次及他经。”其说至精,请申其义。盖《诗》、《礼》两端,最切人事,义理较他经为显,训诂较他经为详。其中言名物,学者能达与否,较然易见。且四经皆是郑君玄注,完全无阙。《诗》则毛传,粹然为西汉经师遗文,更不易得,欲通古训,尤在于兹。古人训诂,乍读似觉不情,非及此冰释理顺,解经终是隔膜。《礼》之条目颇多,卷帙亦巨,初学畏难。《诗》义该比兴,兼得开发性灵,郑笺多及礼制,此经既通,其于礼学寻途探求,自不能已。《诗》、《礼》兼明,他经方可着手。《书》道政事,《春秋》道名分。典礼既行,然后政事、名分可得而言也。《尚书》家伏生、《左传》家贾生、《公羊》家董胶西、何邵公,皆精于礼学,案其书可知。《易》道深微,语简文古,训诂、礼制,在他经为精,在《易》为粗。所为至精,乃在阴阳变化消息,然非得其粗者得其精者。此姚姬传论学古文法,援之以为学《易》法,精者可遇而不可凿,凿则妄矣。“三礼”之中,先《仪礼》、《礼记》,次《周礼》。《仪礼》句碎字实,难读,能解,难记,易晓,注家最少,异说无多,好在《礼记》一书即是外传。《礼记》难于《仪礼》,《仪礼》只十七件事,《礼记》之事多矣,特其文条达耳。《周礼》门类较多,事理更为博大,汉人说者亦少,晚出之故。故较难。然郑注及国朝人零星解说,亦已明白。《尚书》辞义既古,隶古传写,通假讹误,自汉初即有今古文两家,异文歧读,此谓真古文,非谓蔡《传》所云“今文无古文有”之古文也。至西晋梅氏古文晚出,唐初伪孔传专行,六朝江左即盛行,未定一尊耳。而汉代今古文两家之经传,一时俱绝,故尤难通。《春秋》乃圣人治世大权,微文隐义,本非同家人言语。《史记》明言之。“三传”并立,旨趣各异:《公羊》家师说虽多,末流颇涉傅会,何注又复奥朴;《左传》立学最晚,汉人师说寥寥,惟杜注行世,世人以其事博辞富,求传而不求经,故《公羊》家理密而事疏,《左传》家事详而理略;非谓左氏,谓治左氏者耳。《穀梁》师说久微,见《隋书·经籍志》。国朝人治者亦少。学者于《春秋》,若谓事事能得圣心,谈何容易?至于《周易》,统贯天人,成于四圣,理须后圣方能得晓,京、孟、虞、郑诸大师以及后代诸家,皆止各道所得,见仁见智,从无一人能的解定论,势使然也。且阴阳无形,即使谬称妄说,无人能质其非,所以通者虽少而注者最多,演图比象,任意纷纭,所谓画狗马难于画鬼神之比也。
总之,《诗》、《礼》可解,《尚书》之文、《春秋》之义不能尽解,《周易》则通儒毕生探索,终是解者少,而不解者多。故治经次第,自近及远,由显通微,如此为便,较有实得。蜀士好谈《易》,动辄著书,大可不必,切宜戒之。尹吉甫之诗曰:“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古训,《诗》学也;威仪,《礼》学也。此古人为学之方也。试考春秋时,无人不诵《诗》学《礼》,称道《尚书》者已较少,至于《周易》,除卜筮外,谈者无多,意亦可知三代时《易》不以教学童,为太史掌之,今赖有《系辞》,或可窥见一斑耳。
非谓此经精通,方读彼经;谓浅显者未明,则深奥者不必妄加穿凿,横生臆见。津梁既得,则各视性之所近,深造致精可也。治《诗》、《礼》可不兼“三经”,治“三经”必射《诗》、《礼》。
治经贵通大义。
每一经中皆有大义数十百条,宜研究详明,会通贯串,方为有益。若仅随文训解,一无心得,仍不得为通也。
考据自是要义,但关系义理者,必应博考详辨,弗明弗措。若细碎事体,猝不能定,姑仍旧说,不必徒耗日力。
读书宜多读古书。
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
宜读国朝人经学书。
经语惟汉人能解,汉儒语惟国朝通儒能遍解。何也?国朝诸大儒读书多,记书真,校书细,好看古书,不敢轻改古本,不肯轻驳古说,善思,善悟,善参校,善比例,善分别真伪,故经学为千古之冠。书多矣,以《皇清经解》为大宗。……
读子宜买丛书。
诸子切要者,国朝人多有校刻善本。多在丛书中。其未及者,明人亦多有仿宋重刻单行本。但枝节求之,即五都之市,亦须积年累月始能完备,将何日读之耶?为学者计,只有多买丛书一法,购得一书即具数种,或数十种,其单行精本徐图可也。
明刻丛书,极为荒率,脱误固然,其专辄删改最为大害。然不闻陶渊明语云:“慰情聊胜于无耶?”
明刻若《汉魏丛书》,凡四刻,后出愈多,刻不精,然易得。为子部大辏。《津逮秘书》,古传记甚多,力能购者不可不蓄。其余有四子、六子、十一子、二十子之属,皆坊间所有,此外甚繁杂,《汇刻书目》备载之。今皆微矣。《品汇秘籍》,删本,不好。近时刻本有《十子全书》,此书名甚陋,而习见价廉,中有善本,且皆旧注,惟批语不雅。荀、谢校《淮南》、庄校《庄子》,附释文,皆好。通行易得。至国朝人刻本,率皆精好,二孙(星衍、冯翼)、二卢见曾、文弨、孔继涵、毕沅、黄丕烈诸家尤胜。聚珍版本书亦丛书类,间有古子。惟其书体例不一不专,子部或止一两种,《戴氏遗书》、《郝氏遗书》、孔巽轩所著书,竟是一人所著,而中有注解、古传记然其中有精校本、精注本、足本、孤本。学者过市遇丛书,可检其目,多古籍者,万不可忽。坊行《秘书廿八种》,粗恶误人,不可看。(www.xing528.com)
读书宜博。
先博后约,《语》、《孟》通义。无论何种学问,先须多见多闻,再言心得。若株守坊本讲章一部、兔园册子数帙,而云致知穷理、好学能文,世无其理。
天下书,老死读不可遍。四库有未收者,有四库书成后访出者,有近人作者。博之为道将如何?曰:在有要而已。太史公曰:“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古书不可不解,真者不多,真古书无无用者。有用之书不可不见,不限古今。专门之书不可不详考贯通。立志为何等学问,此类书即是专门。如是,则有涯涘可穷矣。若治经者,杂览苦思,而所据多伪书、俗本。读史者,记其词语而不晓史法,多搜异闻而本事始末未尝通考。为词章者,颇有僻典难字而流别不明,华藻富艳而字义不合雅驯,引用但凭类书而不求本源。讲经济者,不通当代掌故,虽口如悬河,下笔万言,犹之陋也。能祛数弊,斯为博矣。虽目有未见之书,文无希见之语,不害为博。
读书不必畏难。
以上所言,当读之书如此其紧,读书之道如此其密,似乎莫殚莫究,何暇省身致用耶?是又不然。……盖读书一事,古难今易。无论何门学问,国朝先正皆有极精之书。前人是者明证之,误者辨析之,难考者考出之,不可见之书采集之。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一分瑕瑜,而列朝书去其十之八九矣。且诸公最好著为后人省精力之书:一搜补,或从群书中搜出,或补完,或缀缉。一校订,讹、脱、同、异。一考证,据本书,据注,据他书。一谱录,提要及纪元、地理各种表谱。此皆积毕生之精力,踵曩代之成书而后成者,故同此一书,古人十年方通者,今人三年可矣。前人甚苦,在前人,却于己无大益,校书及注古集尤甚。后人甚乐。诸公作室,我辈居之。诸公指器,我辈用之。今日只须善买书,读书便省力,易见效。士生今日,若肯读书,真可不费无益之精神,若无诸公,自考之,则甚劳;不考之,则多误。而取益身心,坐收实用,据汉学之成书,玩宋学之义理,此时不再考证,亦已足用,但多览先正考证之书而笃信之可矣,此事亦无穷,力有余者听之。事半古人,功必倍之。慎无惊怖其言,以为河汉而无极也!
【本篇结论】
【辨伪】此篇抄自《轩语·语学第二》:
治经宜有次第。
先师旌德吕文节教不佞曰:“欲用注疏工夫,先看《毛诗》,次及‘三礼’,再次及他经。”其说至精,请申其义。盖《诗》、《礼》两端,最切人事,义理较他经为显,训诂较他经为详。其中言名物,学者能达与否,较然易见。且四经皆是郑君玄注,完全无阙。《诗》则毛传,粹然为西汉经师遗文,更不易得,欲通古训,尤在于兹。古人训诂,乍读似觉不情,非及此冰释理顺,解经终是隔膜。《礼》之条目颇多,卷帙亦巨,初学畏难。《诗》义该比兴,兼得开发性灵,郑笺多及礼制,此经既通,其于礼学寻途探求,自不能已。《诗》、《礼》兼明,他经方可着手。《书》道政事,《春秋》道名分。典礼既行,然后政事、名分可得而言也。《尚书》家伏生、《左传》家贾生、《公羊》家董胶西、何邵公,皆精于礼学,案其书可知。《易》道深微,语简文古,训诂、礼制,在他经为精,在《易》为粗。所为至精,乃在阴阳变化消息,然非得其粗者得其精者。此姚姬传论学古文法,援之以为学《易》法,精者可遇而不可凿,凿则妄矣。“三礼”之中,先《仪礼》、《礼记》,次《周礼》。《仪礼》句碎字实,难读,能解,难记,易晓,注家最少,异说无多,好在《礼记》一书即是外传。《礼记》难于《仪礼》,《仪礼》只十七件事,《礼记》之事多矣,特其文条达耳。《周礼》门类较多,事理更为博大,汉人说者亦少,晚出之故。故较难。然郑注及国朝人零星解说,亦已明白。《尚书》辞义既古,隶古传写,通假讹误,自汉初即有今古文两家,异文歧读,此谓真古文,非谓蔡《传》所云“今文无古文有”之古文也。至西晋梅氏古文晚出,唐初伪孔传专行,六朝江左即盛行,未定一尊耳。而汉代今古文两家之经传,一时俱绝,故尤难通。《春秋》乃圣人治世大权,微文隐义,本非同家人言语。《史记》明言之。“三传”并立,旨趣各异:《公羊》家师说虽多,末流颇涉傅会,何注又复奥朴;《左传》立学最晚,汉人师说寥寥,惟杜注行世,世人以其事博辞富,求传而不求经,故《公羊》家理密而事疏,《左传》家事详而理略;非谓左氏,谓治左氏者耳。《穀梁》师说久微,见《隋书·经籍志》。国朝人治者亦少。学者于《春秋》,若谓事事能得圣心,谈何容易?至于《周易》,统贯天人,成于四圣,理须后圣方能得晓,京、孟、虞、郑诸大师以及后代诸家,皆止各道所得,见仁见智,从无一人能的解定论,势使然也。且阴阳无形,即使谬称妄说,无人能质其非,所以通者虽少而注者最多,演图比象,任意纷纭,所谓画狗马难于画鬼神之比也。
总之,《诗》、《礼》可解,《尚书》之文、《春秋》之义不能尽解,《周易》则通儒毕生探索,终是解者少,而不解者多。故治经次第,自近及远,由显通微,如此为便,较有实得。蜀士好谈《易》,动辄著书,大可不必,切宜戒之。尹吉甫之诗曰:“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古训,《诗》学也;威仪,《礼》学也。此古人为学之方也。试考春秋时,无人不诵《诗》学《礼》,称道《尚书》者已较少,至于《周易》,除卜筮外,谈者无多,意亦可知三代时《易》不以教学童,为太史掌之,今赖有《系辞》,或可窥见一斑耳。
非谓此经精通,方读彼经;谓浅显者未明,则深奥者不必妄加穿凿,横生臆见。津梁既得,则各视性之所近,深造致精可也。治《诗》、《礼》可不兼“三经”,治“三经”必射《诗》、《礼》。
治经贵通大义。
每一经中皆有大义数十百条,宜研究详明,会通贯串,方为有益。若仅随文训解,一无心得,仍不得为通也。
考据自是要义,但关系义理者,必应博考详辨,弗明弗措。若细碎事体,猝不能定,姑仍旧说,不必徒耗日力。
读书宜多读古书。
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
宜读国朝人经学书。
经语惟汉人能解,汉儒语惟国朝通儒能遍解。何也?国朝诸大儒读书多,记书真,校书细,好看古书,不敢轻改古本,不肯轻驳古说,善思,善悟,善参校,善比例,善分别真伪,故经学为千古之冠。书多矣,以《皇清经解》为大宗。……
读子宜买丛书。
诸子切要者,国朝人多有校刻善本。多在丛书中。其未及者,明人亦多有仿宋重刻单行本。但枝节求之,即五都之市,亦须积年累月始能完备,将何日读之耶?为学者计,只有多买丛书一法,购得一书即具数种,或数十种,其单行精本徐图可也。
明刻丛书,极为荒率,脱误固然,其专辄删改最为大害。然不闻陶渊明语云:“慰情聊胜于无耶?”
明刻若《汉魏丛书》,凡四刻,后出愈多,刻不精,然易得。为子部大辏。《津逮秘书》,古传记甚多,力能购者不可不蓄。其余有四子、六子、十一子、二十子之属,皆坊间所有,此外甚繁杂,《汇刻书目》备载之。今皆微矣。《品汇秘籍》,删本,不好。近时刻本有《十子全书》,此书名甚陋,而习见价廉,中有善本,且皆旧注,惟批语不雅。荀、谢校《淮南》、庄校《庄子》,附释文,皆好。通行易得。至国朝人刻本,率皆精好,二孙(星衍、冯翼)、二卢见曾、文弨、孔继涵、毕沅、黄丕烈诸家尤胜。聚珍版本书亦丛书类,间有古子。惟其书体例不一不专,子部或止一两种,《戴氏遗书》、《郝氏遗书》、孔巽轩所著书,竟是一人所著,而中有注解、古传记然其中有精校本、精注本、足本、孤本。学者过市遇丛书,可检其目,多古籍者,万不可忽。坊行《秘书廿八种》,粗恶误人,不可看。
读书宜博。
先博后约,《语》、《孟》通义。无论何种学问,先须多见多闻,再言心得。若株守坊本讲章一部、兔园册子数帙,而云致知穷理、好学能文,世无其理。
天下书,老死读不可遍。四库有未收者,有四库书成后访出者,有近人作者。博之为道将如何?曰:在有要而已。太史公曰:“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古书不可不解,真者不多,真古书无无用者。有用之书不可不见,不限古今。专门之书不可不详考贯通。立志为何等学问,此类书即是专门。如是,则有涯涘可穷矣。若治经者,杂览苦思,而所据多伪书、俗本。读史者,记其词语而不晓史法,多搜异闻而本事始末未尝通考。为词章者,颇有僻典难字而流别不明,华藻富艳而字义不合雅驯,引用但凭类书而不求本源。讲经济者,不通当代掌故,虽口如悬河,下笔万言,犹之陋也。能祛数弊,斯为博矣。虽目有未见之书,文无希见之语,不害为博。
读书不必畏难。
以上所言,当读之书如此其紧,读书之道如此其密,似乎莫殚莫究,何暇省身致用耶?是又不然。……盖读书一事,古难今易。无论何门学问,国朝先正皆有极精之书。前人是者明证之,误者辨析之,难考者考出之,不可见之书采集之。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一分瑕瑜,而列朝书去其十之八九矣。且诸公最好著为后人省精力之书:一搜补,或从群书中搜出,或补完,或缀缉。一校订,讹、脱、同、异。一考证,据本书,据注,据他书。一谱录,提要及纪元、地理各种表谱。此皆积毕生之精力,踵曩代之成书而后成者,故同此一书,古人十年方通者,今人三年可矣。前人甚苦,在前人,却于己无大益,校书及注古集尤甚。后人甚乐。诸公作室,我辈居之。诸公指器,我辈用之。今日只须善买书,读书便省力,易见效。士生今日,若肯读书,真可不费无益之精神,若无诸公,自考之,则甚劳;不考之,则多误。而取益身心,坐收实用,据汉学之成书,玩宋学之义理,此时不再考证,亦已足用,但多览先正考证之书而笃信之可矣,此事亦无穷,力有余者听之。事半古人,功必倍之。慎无惊怖其言,以为河汉而无极也!
【本篇结论】
《平日读书课程》篇抄自张之洞《轩语》。
《平日读书课程》篇抄自张之洞《轩语》。
《平日读书课程》篇抄自张之洞《轩语》。
原文云:“贵博贵精尤贵通。博而不精,则近于泛滥;精而不通,则近于拘执。然精通难言,必先由博而入,心力交致,方能臻斯。”此节观点抄自《轩语·语学第二》“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该贯六艺,斟酌百家,既不少见而多怪,亦不非今而泥古,从善弃瑕,是之谓通。若夫偏袒一家,得此失彼,所谓是丹非素,一孔之论者也。然必先求博,则不至以臆说俗见为通。先须求精,则不至以掍乱无主为通。不博不精,通字难言。初学慎勿借口。”
原文另有一段云:“宜讲小学(非朱子所云之小学)。许氏《说文》为小学之大纲,二徐而下,惟国朝诸老能知其义。段氏注虽繁,而精博自不可及,学者须奉以为宗主,后及桂氏各注。”此与张之洞《桂氏说文义证叙》相似:“治经贵通大义,然求通义理必自音训始,欲通音训必自《说文》始。国朝经师类皆覃精小学,其校释辨证《说文》之书最显者十余家,而以段注本为甲。习闻诸老师言,段书外,惟曲阜桂氏《义证》为可与抗颜行者。”
原文云:“贵博贵精尤贵通。博而不精,则近于泛滥;精而不通,则近于拘执。然精通难言,必先由博而入,心力交致,方能臻斯。”此节观点抄自《轩语·语学第二》“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该贯六艺,斟酌百家,既不少见而多怪,亦不非今而泥古,从善弃瑕,是之谓通。若夫偏袒一家,得此失彼,所谓是丹非素,一孔之论者也。然必先求博,则不至以臆说俗见为通。先须求精,则不至以掍乱无主为通。不博不精,通字难言。初学慎勿借口。”
原文另有一段云:“宜讲小学(非朱子所云之小学)。许氏《说文》为小学之大纲,二徐而下,惟国朝诸老能知其义。段氏注虽繁,而精博自不可及,学者须奉以为宗主,后及桂氏各注。”此与张之洞《桂氏说文义证叙》相似:“治经贵通大义,然求通义理必自音训始,欲通音训必自《说文》始。国朝经师类皆覃精小学,其校释辨证《说文》之书最显者十余家,而以段注本为甲。习闻诸老师言,段书外,惟曲阜桂氏《义证》为可与抗颜行者。”
原文云:“贵博贵精尤贵通。博而不精,则近于泛滥;精而不通,则近于拘执。然精通难言,必先由博而入,心力交致,方能臻斯。”此节观点抄自《轩语·语学第二》“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该贯六艺,斟酌百家,既不少见而多怪,亦不非今而泥古,从善弃瑕,是之谓通。若夫偏袒一家,得此失彼,所谓是丹非素,一孔之论者也。然必先求博,则不至以臆说俗见为通。先须求精,则不至以掍乱无主为通。不博不精,通字难言。初学慎勿借口。”
原文另有一段云:“宜讲小学(非朱子所云之小学)。许氏《说文》为小学之大纲,二徐而下,惟国朝诸老能知其义。段氏注虽繁,而精博自不可及,学者须奉以为宗主,后及桂氏各注。”此与张之洞《桂氏说文义证叙》相似:“治经贵通大义,然求通义理必自音训始,欲通音训必自《说文》始。国朝经师类皆覃精小学,其校释辨证《说文》之书最显者十余家,而以段注本为甲。习闻诸老师言,段书外,惟曲阜桂氏《义证》为可与抗颜行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