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经读考异》中的必备技巧

经解入门:《经读考异》中的必备技巧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抄自武亿《经读考异》:《乾》九三:“夕惕若厉无咎。”),考《淮南子·缪称训》:“《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如此注意,则经称“其邑”二字连上为句,“人三百户”合下为句。《说文》“”字引《易》曰:“夕惕若厉。”[1]《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诸说并以“天行健”连读为义。考此宜以“后得主”绝句,“利”字属下“西南”读。

经解入门:《经读考异》中的必备技巧

【原文】见上篇。

【辨伪】本篇抄自武亿《经读考异》:

【清武亿《经读考异》卷一《易经》】

《乾》九三:“夕惕若厉无咎。”

亿案:近读皆以“夕惕若”为句,“厉”一读,“无咎”一读。考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淮南子·人间训》:“夕惕若厉,以阴息也。”《汉书·王莽传》引《易》曰:“夕惕若厉。”《说文》“”字引《易》曰:“夕惕若厉。”《风俗通》引《易》曰:“夕惕若厉。”……古读似可依。[1]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亿案:李氏《集解》引何妥曰:“天体不健,故能行之,德健也,犹如地体不顺,承弱之势顺也,所以《乾卦》独变名为健。”……此诸说并以“天行健”连读为义。愚谓乾古字作健,见《古今韵会》,传写者因转写作健,即健即乾字之转,圣人释象皆以卦本名言之,不宜自变其例,是“天行”为一读,“健”为一读,“天行”与坤象地势语正相比,而注家因文牵附,皆凿说也。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亿案:旧读作“利牝马之贞”,利字连下为义。考程《传》:“坤,乾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而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象曰牝马之贞。”是以“利”为一读,“牝马之贞”另为句。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亿案:旧读并以“利”字属上“主”字为句。考此宜以“后得主”绝句,“利”字属下“西南”读。《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则主字绝句。又《蹇》:“利西南。”则“利”字属下,又可举证。

《屯》初九:“盘桓利居贞。”

亿案:近读以“利居贞”为句。考魏明帝管宁诏:“盘桓利居。”又以“居”字为读,“贞”字另为义,不与“居”连文。

六三:“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亿案:近读以“几”字为句(朱子云:“君子见几,不如舍去。”),考《淮南子·缪称训》:“《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注:即,就也;鹿以喻民;虞,欺也;几,终也……高氏又以“几不如舍”连读为句。

《需》九二象词:“需于沙衍在中也。”

亿案:近读从“沙”绝句。据《九经古义》,《穆天子传》云:“天子东征,南绝沙衍。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郭璞云:“沙衍,水中有沙者。”)。水少沙见,故象云需于沙衍。”或以“衍”属下句读,非也。愚谓虞翻云:“衍,流也。”似当作流沙之义,则虞氏亦以衍字绝句为训,此又可举证。

《讼》:“有孚窒惕中吉。”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有孚窒”一句,“惕中吉”一句。又荀爽曰:阳来居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则以“孚”字为句。虞翻云:“窒,塞止也。惕,惧也。”则“窒”一字为句,“惕”一字为句。孔氏正义同。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若能以惧归窜其邑,乃可免灾者。”如此注意,则经称“其邑”二字连上为句,“人三百户”合下为句。朱子《本义》:“邑人三百户,邑之小者。”则以“逋”字绝句,“其邑人三百户”绝句,“无眚”又另为句。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守旧居正,则虽危而终吉。”如此注意,以“贞”字绝句,“厉”下属“终吉”为句。虞翻云:“贞厉得位,故终吉也。”王辅嗣云:“处两刚之间,而皆近不相得,故曰贞厉。”如此注意,则以“食旧德”为句,“贞厉”为句。愚谓象词明言“食旧德”,是“贞厉”连文下属,从虞、王读为正。

《师》:“贞丈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用师之道,利于得正。”则“贞”为句,近多从之。考《周礼天府注,郑司农云:“贞,问也。《易》曰:师贞丈人吉。”问于丈人,则“师”为一读,“贞”字连下“丈人”为句。……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

亿案:《九家易》曰:“虽当为王,尚在师中,为天所宠,事克功成,故吉无咎。”王辅嗣注:“在师而得其中。”正义曰:“观注之意,以‘在师中’为句,其‘吉’字属下。”又云:“观象之文,在师中吉,承天宠者,则似‘吉’字属上。”此吉之一字,上下兼该,故注文属下,象文属上,此孔氏已从两读。愚谓“在师”亦可为句,“中吉”当连为句。《讼》:“有孚窒惕中吉。”亦以“中吉”属读,是其义也。

《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亿案:“血去惕出”旧读并连文。考“血去”当属上“有孚”为义。血,阴属,群小也,四以一阴蓄众阳,而群小乘之,惟赖诚结主知,则三不见侵,邪害亦消阻矣。故云“有孚血去”,与下九五“有孚挛如”正相比。

上九:“尚德载妇贞厉。”

亿案:旧读并以“载”字绝句。考此宜以“尚德载妇”属读。如《履》九五:“夬履,贞厉。”《噬嗑》六五:“贞厉,无咎。”……并可举证。

《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亿案:荀爽曰:“君子有终,故吉也。”是以“君子有终”为句。吴氏据初六“谦谦君子”,则此爻当“劳谦君子”为句。

亿案:近读皆以“夕惕若”为句,“厉”一读,“无咎”一读。考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淮南子·人间训》:“夕惕若厉,以阴息也。”《汉书·王莽传》引《易》曰:“夕惕若厉。”《说文》“”字引《易》曰:“夕惕若厉。”《风俗通》引《易》曰:“夕惕若厉。”……古读似可依。[1]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亿案:李氏《集解》引何妥曰:“天体不健,故能行之,德健也,犹如地体不顺,承弱之势顺也,所以《乾卦》独变名为健。”……此诸说并以“天行健”连读为义。愚谓乾古字作健,见《古今韵会》,传写者因转写作健,即健即乾字之转,圣人释象皆以卦本名言之,不宜自变其例,是“天行”为一读,“健”为一读,“天行”与坤象地势语正相比,而注家因文牵附,皆凿说也。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亿案:旧读作“利牝马之贞”,利字连下为义。考程《传》:“坤,乾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而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象曰牝马之贞。”是以“利”为一读,“牝马之贞”另为句。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亿案:旧读并以“利”字属上“主”字为句。考此宜以“后得主”绝句,“利”字属下“西南”读。《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则主字绝句。又《蹇》:“利西南。”则“利”字属下,又可举证。

《屯》初九:“盘桓利居贞。”

亿案:近读以“利居贞”为句。考魏明帝征管宁诏:“盘桓利居。”又以“居”字为读,“贞”字另为义,不与“居”连文。

六三:“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亿案:近读以“几”字为句(朱子云:“君子见几,不如舍去。”),考《淮南子·缪称训》:“《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注:即,就也;鹿以喻民;虞,欺也;几,终也……高氏又以“几不如舍”连读为句。

《需》九二象词:“需于沙衍在中也。”

亿案:近读从“沙”绝句。据《九经古义》,《穆天子传》云:“天子东征,南绝沙衍。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郭璞云:“沙衍,水中有沙者。”)。水少沙见,故象云需于沙衍。”或以“衍”属下句读,非也。愚谓虞翻云:“衍,流也。”似当作流沙之义,则虞氏亦以衍字绝句为训,此又可举证。

《讼》:“有孚窒惕中吉。”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有孚窒”一句,“惕中吉”一句。又荀爽曰:阳来居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则以“孚”字为句。虞翻云:“窒,塞止也。惕,惧也。”则“窒”一字为句,“惕”一字为句。孔氏正义同。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若能以惧归窜其邑,乃可免灾者。”如此注意,则经称“其邑”二字连上为句,“人三百户”合下为句。朱子《本义》:“邑人三百户,邑之小者。”则以“逋”字绝句,“其邑人三百户”绝句,“无眚”又另为句。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守旧居正,则虽危而终吉。”如此注意,以“贞”字绝句,“厉”下属“终吉”为句。虞翻云:“贞厉得位,故终吉也。”王辅嗣云:“处两刚之间,而皆近不相得,故曰贞厉。”如此注意,则以“食旧德”为句,“贞厉”为句。愚谓象词明言“食旧德”,是“贞厉”连文下属,从虞、王读为正。

《师》:“贞丈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用师之道,利于得正。”则“贞”为句,近多从之。考《周礼》天府注,郑司农云:“贞,问也。《易》曰:师贞丈人吉。”问于丈人,则“师”为一读,“贞”字连下“丈人”为句。……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

亿案:《九家易》曰:“虽当为王,尚在师中,为天所宠,事克功成,故吉无咎。”王辅嗣注:“在师而得其中。”正义曰:“观注之意,以‘在师中’为句,其‘吉’字属下。”又云:“观象之文,在师中吉,承天宠者,则似‘吉’字属上。”此吉之一字,上下兼该,故注文属下,象文属上,此孔氏已从两读。愚谓“在师”亦可为句,“中吉”当连为句。《讼》:“有孚窒惕中吉。”亦以“中吉”属读,是其义也。

《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亿案:“血去惕出”旧读并连文。考“血去”当属上“有孚”为义。血,阴属,群小也,四以一阴蓄众阳,而群小乘之,惟赖诚结主知,则三不见侵,邪害亦消阻矣。故云“有孚血去”,与下九五“有孚挛如”正相比。

上九:“尚德载妇贞厉。”

亿案:旧读并以“载”字绝句。考此宜以“尚德载妇”属读。如《履》九五:“夬履,贞厉。”《噬嗑》六五:“贞厉,无咎。”……并可举证。

《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亿案:荀爽曰:“君子有终,故吉也。”是以“君子有终”为句。吴氏据初六“谦谦君子”,则此爻当“劳谦君子”为句。

亿案:近读皆以“夕惕若”为句,“厉”一读,“无咎”一读。考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淮南子·人间训》:“夕惕若厉,以阴息也。”《汉书·王莽传》引《易》曰:“夕惕若厉。”《说文》“”字引《易》曰:“夕惕若厉。”《风俗通》引《易》曰:“夕惕若厉。”……古读似可依。[1]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亿案:李氏《集解》引何妥曰:“天体不健,故能行之,德健也,犹如地体不顺,承弱之势顺也,所以《乾卦》独变名为健。”……此诸说并以“天行健”连读为义。愚谓乾古字作健,见《古今韵会》,传写者因转写作健,即健即乾字之转,圣人释象皆以卦本名言之,不宜自变其例,是“天行”为一读,“健”为一读,“天行”与坤象地势语正相比,而注家因文牵附,皆凿说也。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亿案:旧读作“利牝马之贞”,利字连下为义。考程《传》:“坤,乾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乾以刚固为贞,坤则柔顺而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象曰牝马之贞。”是以“利”为一读,“牝马之贞”另为句。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亿案:旧读并以“利”字属上“主”字为句。考此宜以“后得主”绝句,“利”字属下“西南”读。《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则主字绝句。又《蹇》:“利西南。”则“利”字属下,又可举证。

《屯》初九:“盘桓利居贞。”

亿案:近读以“利居贞”为句。考魏明帝征管宁诏:“盘桓利居。”又以“居”字为读,“贞”字另为义,不与“居”连文。

六三:“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亿案:近读以“几”字为句(朱子云:“君子见几,不如舍去。”),考《淮南子·缪称训》:“《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注:即,就也;鹿以喻民;虞,欺也;几,终也……高氏又以“几不如舍”连读为句。

《需》九二象词:“需于沙衍在中也。”

亿案:近读从“沙”绝句。据《九经古义》,《穆天子传》云:“天子东征,南绝沙衍。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郭璞云:“沙衍,水中有沙者。”)。水少沙见,故象云需于沙衍。”或以“衍”属下句读,非也。愚谓虞翻云:“衍,流也。”似当作流沙之义,则虞氏亦以衍字绝句为训,此又可举证。

《讼》:“有孚窒惕中吉。”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有孚窒”一句,“惕中吉”一句。又荀爽曰:阳来居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则以“孚”字为句。虞翻云:“窒,塞止也。惕,惧也。”则“窒”一字为句,“惕”一字为句。孔氏正义同。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若能以惧归窜其邑,乃可免灾者。”如此注意,则经称“其邑”二字连上为句,“人三百户”合下为句。朱子《本义》:“邑人三百户,邑之小者。”则以“逋”字绝句,“其邑人三百户”绝句,“无眚”又另为句。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守旧居正,则虽危而终吉。”如此注意,以“贞”字绝句,“厉”下属“终吉”为句。虞翻云:“贞厉得位,故终吉也。”王辅嗣云:“处两刚之间,而皆近不相得,故曰贞厉。”如此注意,则以“食旧德”为句,“贞厉”为句。愚谓象词明言“食旧德”,是“贞厉”连文下属,从虞、王读为正。

《师》:“贞丈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朱子《本义》:“用师之道,利于得正。”则“贞”为句,近多从之。考《周礼》天府注,郑司农云:“贞,问也。《易》曰:师贞丈人吉。”问于丈人,则“师”为一读,“贞”字连下“丈人”为句。……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

亿案:《九家易》曰:“虽当为王,尚在师中,为天所宠,事克功成,故吉无咎。”王辅嗣注:“在师而得其中。”正义曰:“观注之意,以‘在师中’为句,其‘吉’字属下。”又云:“观象之文,在师中吉,承天宠者,则似‘吉’字属上。”此吉之一字,上下兼该,故注文属下,象文属上,此孔氏已从两读。愚谓“在师”亦可为句,“中吉”当连为句。《讼》:“有孚窒惕中吉。”亦以“中吉”属读,是其义也。

《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亿案:“血去惕出”旧读并连文。考“血去”当属上“有孚”为义。血,阴属,群小也,四以一阴蓄众阳,而群小乘之,惟赖诚结主知,则三不见侵,邪害亦消阻矣。故云“有孚血去”,与下九五“有孚挛如”正相比。

上九:“尚德载妇贞厉。”

亿案:旧读并以“载”字绝句。考此宜以“尚德载妇”属读。如《履》九五:“夬履,贞厉。”《噬嗑》六五:“贞厉,无咎。”……并可举证。

《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亿案:荀爽曰:“君子有终,故吉也。”是以“君子有终”为句。吴氏据初六“谦谦君子”,则此爻当“劳谦君子”为句。

六四:“无不利谦。”

六四:“无不利谦。”

六四:“无不利谦。”

亿案:此凡两读:荀爽曰:“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无不利……”此以“无不利”、“谦”分属二句,孔氏正义、朱氏《本义》同。程《传》……又以“无不利谦”为一句。

《蛊》初六:“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以“考”字绝句。王弼注……以“有子”为句,“考”字属下为句。《困学纪闻》云……从辅嗣读也。

《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亿案:此读多连五字为一句。证以下九五“观我生”、上九“观其生”,则此“观我生”亦宜为句,“进退”另为句。

《剥》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亿案:虞氏翻曰:“失位无应,故蔑贞凶。”孔氏正义:“蔑贞凶者,蔑削也。”朱子《本义》:“蔑正则凶。”程《传》:“蔑,无也,谓消亡于正道也。”并以“蔑贞”为读。愚谓象文“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则“剥床以足”为句,“蔑灭也”另为句,“贞凶”亦另为句,不宜以“蔑贞”连文。

六三:“剥之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剥之”为句,“无咎”为句。又“剥之无咎”亦可连读为句。

《无妄》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亿案:此凡两读:《九家易》:“天下雷行,阳气普遍,无物不与,故曰物与也。”是以“物与”绝句。又云“物受之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是又以“物与无妄”连读。虞翻曰:“与谓举,妄,亡也,谓雷以东之震为反生万物出震无妄者也,故曰物与无妄。”王辅嗣注:“天下雷行,物皆不可以妄也。”皆从《九家易》后一读。愚谓以《易》例推之,凡象释卦名则卦名皆另读,不宜此独连为句,从《九家易》前一读为是。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亿案:此凡三读:近读从“刚健笃实辉光”为句。《郑氏周易》“辉光日新”为句,“其德刚上而尚贤”为句。蜀才本并同。王辅嗣注:“夫唯辉光日新其德者,唯刚健笃实也。”又以“辉光日新其德”为句。

《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云:“二宜应五,反下养初,岂非颠颐违常于五也,故曰拂经于邱。”王辅嗣注亦曰:“颠颐,拂经于丘。”此以“颠颐”为句,“拂经于丘”为句。《本义》曰:“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往而得凶。”此又以“拂经”为句,“于丘颐”为句。

《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

亿案:《释文》云:“樽酒”绝句,“簋贰”绝句,“用缶”绝句;旧读“樽酒簋”绝句,“贰用缶”绝句。虞翻曰:“震主祭器,故有尊簋。又坤为缶礼,有副尊,故贰用缶。”王辅嗣云:“一樽之酒,贰簋之食。”孔氏并以“樽酒簋贰”为句。此旧读也。《礼器疏》案: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郑云:“六四上承九五,又互体在震上,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尊于簋,副设玄酒而用缶也。”孔氏既依郑言“尊于簋,副设玄酒”,是从旧读之证。朱子《本义》:“晁氏云:先儒读‘樽酒簋’为一句,‘贰用缶’为一句。今从之。”……

“纳约自牖终无咎。”

亿案:旧读以“纳约自牖”为句,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崔憬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三而得位,比五而承阳,修其洁诚,进其忠信,虽祭祀省薄,明德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缶内约,文王于纣王时行此道,从羑里内约,卒免于难,故曰自牖终无咎也。”据此注意,是“内约”绝句,“自牖”又连下为义。

《离》象曰:“明两作离。”

亿案:此凡两读:虞翻曰:“两谓日月也,乾五之坤成坎,坤二之乾成离。离、坎,日月之象,故明两作离也。”此连卦名读。又云或以“日与火为明两作也”,则又以“明两作”绝句。愚谓此读宜以后说为据。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亿案:旧读并从“然”字绝句。考象词明言“履错然敬之”,则“履错然敬之”五字连读,亦可为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亿案:《周易稽疑》云:“旧传以‘有嘉’为句……小象多有韵,此当曰‘有嘉折首’,庶与韵协也。”顾氏《易本音》与此同。

《恒》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亿案:王辅嗣注意以“恒其德贞”为句,孔氏正义、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虞氏翻曰:“东正成干,故恒其德……”此又以“德”字绝句,“贞”字属下为句。象词妇人贞吉,则贞字宜连妇人取义,虞氏读为是。

《遯》初六:“遯尾厉。”

亿案:此凡两读:“遯尾厉”三字连文为句;“遯尾”一读,“厉”一读。义并得通。

《晋》初六:“罔孚裕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应离为罔,四坎称孚,坤弱为裕。”王氏安石云:“孔子曰:我待价而贾者也,此罔孚而裕如进也。孟子久于齐,此罔孚而裕如退也。”胡氏炳文云:“罔孚在人,而吾不可以不裕。”是并以“罔孚裕”连文为义。王辅嗣注及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悉以“罔孚”为句,“裕”连下无咎为句。据象词“裕无咎未受命也”,则“裕”字连下读为是。

《明夷》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亿案:旧读皆以“不可疾贞”四字为句。考此宜从“不可疾”为句,“贞”为句……

《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亿案:旧读皆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九字为句,“获之”为句。考象词明言“公用射隼”,则宜四字为句,“于高墉之上获之”连文为句,义较长。

《损》九:“弗损益之。”

亿案:《周易稽疑》:弗损益之,先儒皆连读,惟晁氏客语“弗损”绝句。

《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虽有惕惧号呼,莫夜有戎不忧不惑,故勿恤也。”据此注意,是以“惕号莫夜有戎”为句,“勿恤”为句。孔氏正义云:“虽复有人惕惧号呼,语之云:莫夜必有戎卒来害己。”据此疏意,是以“惕号”为句,“莫夜有戎”为句。后儒多同此。考象词明言“有戎勿恤”,则宜以“惕号莫夜”绝句为正。

《萃》初六:“若号一握为笑。”

亿案:此凡两读:孔氏正义云:“已为正配,三以近宠,若自号比,为一握之小,执其谦退之容,不与物争。”观此疏此意,“若号一握为笑”六字为句。后儒解作呼号,则以“若号”为句,“一握为笑”另为句。古《易》用韵多如是者。

《困》:“亨贞大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程《传》云:“如卦之才,困而能亨,且得贞正。”是以“贞”另读为义。王辅嗣注:“处困而用刚,不失其中,履正而能,体大者也,能正而不能大博,未能济刚者也,故曰贞大人吉。”是以“贞”连“大人”属读为义。据彖传明言“贞大人吉,以刚中也”,从王读为正。

《井》上六:“井收勿幕有孚。”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曰:“幕,盖也。……故井收勿幕。”此以“井收勿幕”连读为义。王辅嗣注:“幕,覆也,不擅其有,不私其利,则物归之,往无穷矣。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此以“勿幕”下属“有孚”为句。

《渐》初六:“小子厉有言。”

亿案:旧读皆以“小子厉”断句,“有言”另为句。据程《传》云:“危惧而有言。”则以“厉”下属连读取义。

《巽》九二:“巽用史巫纷若吉。”

亿案:荀爽云:“史以书勋,巫以告庙,纷变若顺也。”又云:“征伐既毕,书勋告庙。当变而顺五,故曰用史巫纷若吉无咎。”……据经文明言“纷若之吉”,则“纷若”宜连下属“吉”字为读。

《系词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亿案:旧读多以“出其言善”为句。考此当以“出其言”为句,“善”字连下读为句。

《杂卦》:“亲寡旅也。”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亲寡故寄旅。”以“亲寡”为句。《释文》云:荀本丰多故“亲”绝句,“寡旅也”别为句。是又以“亲”属上“丰多故”为句。

【武亿《经读考异》卷二《书经》】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亿案:有读“曰若稽古”句,有读“曰若稽古帝尧”句。[2]

“明明扬侧陋。”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明举明人在侧陋者”,是以“明明”连下为一句。蔡氏《集传》:“明明,上明谓明显之,下明谓已在显位者。扬,举也;侧陋,微贱之人也。”则以“明明”断句,“扬侧陋”又一读。……

“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亿案: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句,“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以孝烝烝乂”句“不格奸”句。[3]

“正日同律度量衡。”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皆均同。”则以“同”字属“律度量衡”为句。……此又以“正日”连下“同律度量衡”为一句。

“让于殳斨暨伯与。”

亿案:孔传:“殳斨、伯与,二臣名。”则以“殳斨”连文为读。据吴斗南《两汉刊误补遗》云:“垂逊于殳斨伯与,逊于朱虎熊罴,若均为二臣,史无异辞可也。”今于殳斨伯与加“暨”字于其间,而朱虎熊罴则不然者,盖有谓也。殳斨为二人,伯与为一人,故加“暨”字以别之。……是殳斨为二人,则“殳”为一读,“斨”为一读。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亿案:孔传、蔡《传》并以“庸”字、“位”字、“死”字绝句。据郑康成读此经云:“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五十年。”则以“舜生三十”为句,“征庸三十”为句,“在位五十载”为句。又证之《大戴礼》,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嗣帝所”连“五十”为句,是亦“位”字为断。

“若稽古皋陶。”

亿案:此凡两读:蔡氏《集传》:“稽古之下即记皋陶之言者,谓考古皋陶之言如此也。”是读从一句。孔氏疏引郑氏云:“以皋陶下属为句。”是郑读从“古”字句绝。《白虎通》:“何以皋陶为圣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亦以“若稽古”句绝。桓谭《新论》云:“秦延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万余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则“若稽古”为句,汉时儒者所读皆然。

“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言我未有所能思致于善。”正义云:“此承而为谦知其自言未有所知,未能思致于善也。”“思”字属上读。《史记·夏本纪》:“予未有知思赞道哉。”正义曰:“皋陶云:我未有所知思之审赞于古道耳。”此又以“知”字绝。

《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亿案:旧读从“既载”为句,《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周礼》载师郑注引此文并与孔传同。惟宋毛晃《禹贡指南》“冀州”一读,“既载”属下“壶口”为句。

“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

亿案:此凡两读:郑康成云:“贞,正也。治此正作不休,十三年乃有赋。”则以“厥赋”绝句,“贞”字连下读。孔传云:“贞,正也。州第九赋正与九相当。”则以“贞”字绝句,“作十有三载乃同”为句。蔡氏《集传》同孔氏。考《禹贡》经文言厥赋厥田并读断,则郑氏以“厥赋”为句,与经例合,从郑读为是。

“云土梦作乂。”

亿案:此凡两读:一读以“云土梦”为句,“作乂”为句。孔传:“云梦之泽,其中有平土,邱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同此。一读以“云土”为句,“梦作乂”另为句。蔡《传》云:“云土者,云之地,土见而已。梦作乂者,梦之地已可耕治也。今读从此。”(下略)

“包匦菁茅。”

亿案:此凡两读:据孔传云:“包橘柚。”正义:“菁茅既以匦盛,非所包之物明。包必有裹也。此州所出与扬州同。厥包橘柚,知此包是橘柚也。”是以“包”一读,“匦菁茅”一读。郑玄以菁茅为一物,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是以“包匦菁茅”连文为读。蔡氏《集传》云:“既包而又匦之,所以示敬也。”同郑氏。

“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

亿案:孔传云:“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是以“因桓是来”属下文为读。《禹贡锥指》引吴氏云:“西倾山虽属雍州,然山趾必广西倾之戎,盖在梁州境内。此句特为织皮之贡而言,章末乃总言一州贡物达于帝都之道。旧注以此句属下文,非是。”是又以“因桓是来”断句为读。又马融云:“治西倾山因因桓是来,言无余道也。”此即吴氏所本。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亿案:《史记·禹本纪》从“暨”字断句,今《尚书》从“暨声教”断句。考《后汉书·杜笃传》:“朔南暨声,诸夏是和。”注引《尚书》曰:“朔南暨声教。”据此则汉人已以“暨声”连句,孔传读当有所据。《文选·东都赋》注引又作“声教讫于四海”,李氏并从两读。《元丰类稿》:“卧禅师净土堂铭跋”引《书》亦作“朔南暨声教”。程大昌《进禹贡论序》亦作“朔南暨声教”。近胡朏明谓裴骃《史记集解》其注在暨字下,则自刘宋时已不从孔传,而以声教属下句,此殆疑孔传伪托,宜从旧读为是,然不知孔传已有所袭,非可尽置也。

盘庚》:“今予命汝一。”

亿案:读从“一”字为句。孔氏正义云:“今我命汝,是我之一心也。”盖以以“命汝”为读,“一”字又为一读,说过曲,疑不可从。

《金縢》:“史乃策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

亿案:孔传:“史为策书祝辞也。”是以“策祝”连读。蔡《传》同。考郑康成氏云:“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是以“史乃策”为读,“祝”属下“曰”字读。

《康诰》:“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

亿案:读从“怙冒”为句,“闻于上帝”为一句,见蔡《传》。据赵台卿注《孟子》引“冒闻于上帝”,则古读以“怙”字属句。证之孔传:“我西土岐周惟是怙恃文王之道,故其政教冒被四表,上闻于天。”伪孔传解义断句亦与赵氏同。

《酒诰》:“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

亿案:旧读以“死”字绝句,考此当以“死辜”连文为句。“在商邑越殷国”属词相比,谓言自都城至庶邦坐任其亡而不恤。孔传言纣聚罪人在都邑而任之过为骈曲,于义非也。

《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

亿案:孔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正义曰:“肆,遂也。……”是旧读以“肆”字属上为句。考此非是。“肆”字在句首者,于《书》最多……“肆”皆属下读。(下略)

《洛诰》:“厥攸灼叙弗其绝。”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厥攸灼叙”绝句,马读“叙”字属下。孔传云:“其所及灼然有次序不其绝。”是以“叙”绝句,蔡《传》同。

《立政》:“三亳阪尹。”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云:“亳人之归文王者三,所为之立监及阪地之尹长者用贤。”是以“三亳”为一读,“阪尹”为一读。蔡《传》同。瘴康成以“三亳阪尹”者共为一事……则“三亳阪尹”连读。

《顾命》:“今天降疾殆弗兴悟。”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孔读殆上属为句,今天下疾我身甚危殆也。”蔡《传》……又以“殆”字属下读。

《吕刑》:“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以“耄荒”为句,蔡《传》同。苏氏轼曰:“荒,大也。大度作刑,犹禹曰予荒度土功。”“荒”当属下句,亦通。朱子亦称之。[4](下略)

【本篇结论】

经过仔细比勘,我们发现,《说经必先审句读》全部抄自清代中期经学家武亿的《经读考异》一书的前两卷,仅删去少数例证,又将文中“亿案”字样删去,在开头加上“群经句读,古今各有不同,说经者不可不审”,结尾又来一段:“此《易》与《尚书》各家之异读也。《诗》、《礼》、《春秋传》、《孝经》、《论语》、《孟子》,各有异读,繁不胜举,故特举二经以见例,学者不可不审(又有注中句读与疏家异读,惟在读时字字留意,斯能有得)。”《经读考异》三卷以下确实是《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孟子》,仅漏掉了《尔雅》。

【附录】武亿《授堂文抄》卷八《经读考异后序》:

《经读考异》八卷,《序述》二卷,合十卷,又补二卷,缀辑少具伦次,蓄已数岁,不敢一视于人。自丁未馆西霞先生西斋,日课两生,与之授读,因检昔所究心,故读至某字属句,世已口习,不复可破,及塾师坚执一读,不能兼通他读,或一字而上属下属,于文皆可两从,辄有义证,求其致确,时为两生言之。后于他方二三从游者亦有所授焉。由是流闻于外,同人多欲构写,予苦无以悉应其求,乃竭赀觅工,较刻凡间岁而成。盖夫今之君子宏达周览,明章雅训,实于文字形声诂训悉阐其所以,至于离析经读,亦其为小学之所先事,然尚未闻有成书,因遂自忘其愚,妄有记述,用此以叹。俗流未能离经辨义,而牵缀乖隔,纷扰不复成文,然后以曲解传之,以凿说锢之,于是展转侵易,古训沈没,为可惜也。昔鲍季详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今予之区区为此,盖欲学者知所从事而识厥趋焉,夫亦犹是矣。乾隆五十八年岁癸丑秋八月,馆东昌启文书院日也。

【注释】

亿案:此凡两读:荀爽曰:“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无不利……”此以“无不利”、“谦”分属二句,孔氏正义、朱氏《本义》同。程《传》……又以“无不利谦”为一句。

《蛊》初六:“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以“考”字绝句。王弼注……以“有子”为句,“考”字属下为句。《困学纪闻》云……从辅嗣读也。

《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亿案:此读多连五字为一句。证以下九五“观我生”、上九“观其生”,则此“观我生”亦宜为句,“进退”另为句。

《剥》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亿案:虞氏翻曰:“失位无应,故蔑贞凶。”孔氏正义:“蔑贞凶者,蔑削也。”朱子《本义》:“蔑正则凶。”程《传》:“蔑,无也,谓消亡于正道也。”并以“蔑贞”为读。愚谓象文“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则“剥床以足”为句,“蔑灭也”另为句,“贞凶”亦另为句,不宜以“蔑贞”连文。

六三:“剥之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剥之”为句,“无咎”为句。又“剥之无咎”亦可连读为句。

《无妄》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亿案:此凡两读:《九家易》:“天下雷行,阳气普遍,无物不与,故曰物与也。”是以“物与”绝句。又云“物受之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是又以“物与无妄”连读。虞翻曰:“与谓举,妄,亡也,谓雷以东之震为反生万物出震无妄者也,故曰物与无妄。”王辅嗣注:“天下雷行,物皆不可以妄也。”皆从《九家易》后一读。愚谓以《易》例推之,凡象释卦名则卦名皆另读,不宜此独连为句,从《九家易》前一读为是。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www.xing528.com)

亿案:此凡三读:近读从“刚健笃实辉光”为句。《郑氏周易》“辉光日新”为句,“其德刚上而尚贤”为句。蜀才本并同。王辅嗣注:“夫唯辉光日新其德者,唯刚健笃实也。”又以“辉光日新其德”为句。

《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云:“二宜应五,反下养初,岂非颠颐违常于五也,故曰拂经于邱。”王辅嗣注亦曰:“颠颐,拂经于丘。”此以“颠颐”为句,“拂经于丘”为句。《本义》曰:“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往而得凶。”此又以“拂经”为句,“于丘颐”为句。

《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

亿案:《释文》云:“樽酒”绝句,“簋贰”绝句,“用缶”绝句;旧读“樽酒簋”绝句,“贰用缶”绝句。虞翻曰:“震主祭器,故有尊簋。又坤为缶礼,有副尊,故贰用缶。”王辅嗣云:“一樽之酒,贰簋之食。”孔氏并以“樽酒簋贰”为句。此旧读也。《礼器疏》案: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郑云:“六四上承九五,又互体在震上,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尊于簋,副设玄酒而用缶也。”孔氏既依郑言“尊于簋,副设玄酒”,是从旧读之证。朱子《本义》:“晁氏云:先儒读‘樽酒簋’为一句,‘贰用缶’为一句。今从之。”……

“纳约自牖终无咎。”

亿案:旧读以“纳约自牖”为句,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崔憬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三而得位,比五而承阳,修其洁诚,进其忠信,虽祭祀省薄,明德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缶内约,文王于纣王时行此道,从羑里内约,卒免于难,故曰自牖终无咎也。”据此注意,是“内约”绝句,“自牖”又连下为义。

《离》象曰:“明两作离。”

亿案:此凡两读:虞翻曰:“两谓日月也,乾五之坤成坎,坤二之乾成离。离、坎,日月之象,故明两作离也。”此连卦名读。又云或以“日与火为明两作也”,则又以“明两作”绝句。愚谓此读宜以后说为据。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亿案:旧读并从“然”字绝句。考象词明言“履错然敬之”,则“履错然敬之”五字连读,亦可为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亿案:《周易稽疑》云:“旧传以‘有嘉’为句……小象多有韵,此当曰‘有嘉折首’,庶与韵协也。”顾氏《易本音》与此同。

《恒》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亿案:王辅嗣注意以“恒其德贞”为句,孔氏正义、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虞氏翻曰:“东正成干,故恒其德……”此又以“德”字绝句,“贞”字属下为句。象词妇人贞吉,则贞字宜连妇人取义,虞氏读为是。

《遯》初六:“遯尾厉。”

亿案:此凡两读:“遯尾厉”三字连文为句;“遯尾”一读,“厉”一读。义并得通。

《晋》初六:“罔孚裕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应离为罔,四坎称孚,坤弱为裕。”王氏安石云:“孔子曰:我待价而贾者也,此罔孚而裕如进也。孟子久于齐,此罔孚而裕如退也。”胡氏炳文云:“罔孚在人,而吾不可以不裕。”是并以“罔孚裕”连文为义。王辅嗣注及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悉以“罔孚”为句,“裕”连下无咎为句。据象词“裕无咎未受命也”,则“裕”字连下读为是。

《明夷》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亿案:旧读皆以“不可疾贞”四字为句。考此宜从“不可疾”为句,“贞”为句……

《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亿案:旧读皆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九字为句,“获之”为句。考象词明言“公用射隼”,则宜四字为句,“于高墉之上获之”连文为句,义较长。

《损》九:“弗损益之。”

亿案:《周易稽疑》:弗损益之,先儒皆连读,惟晁氏客语“弗损”绝句。

《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虽有惕惧号呼,莫夜有戎不忧不惑,故勿恤也。”据此注意,是以“惕号莫夜有戎”为句,“勿恤”为句。孔氏正义云:“虽复有人惕惧号呼,语之云:莫夜必有戎卒来害己。”据此疏意,是以“惕号”为句,“莫夜有戎”为句。后儒多同此。考象词明言“有戎勿恤”,则宜以“惕号莫夜”绝句为正。

《萃》初六:“若号一握为笑。”

亿案:此凡两读:孔氏正义云:“已为正配,三以近宠,若自号比,为一握之小,执其谦退之容,不与物争。”观此疏此意,“若号一握为笑”六字为句。后儒解作呼号,则以“若号”为句,“一握为笑”另为句。古《易》用韵多如是者。

《困》:“亨贞大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程《传》云:“如卦之才,困而能亨,且得贞正。”是以“贞”另读为义。王辅嗣注:“处困而用刚,不失其中,履正而能,体大者也,能正而不能大博,未能济刚者也,故曰贞大人吉。”是以“贞”连“大人”属读为义。据彖传明言“贞大人吉,以刚中也”,从王读为正。

《井》上六:“井收勿幕有孚。”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曰:“幕,盖也。……故井收勿幕。”此以“井收勿幕”连读为义。王辅嗣注:“幕,覆也,不擅其有,不私其利,则物归之,往无穷矣。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此以“勿幕”下属“有孚”为句。

《渐》初六:“小子厉有言。”

亿案:旧读皆以“小子厉”断句,“有言”另为句。据程《传》云:“危惧而有言。”则以“厉”下属连读取义。

《巽》九二:“巽用史巫纷若吉。”

亿案:荀爽云:“史以书勋,巫以告庙,纷变若顺也。”又云:“征伐既毕,书勋告庙。当变而顺五,故曰用史巫纷若吉无咎。”……据经文明言“纷若之吉”,则“纷若”宜连下属“吉”字为读。

《系词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亿案:旧读多以“出其言善”为句。考此当以“出其言”为句,“善”字连下读为句。

《杂卦》:“亲寡旅也。”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亲寡故寄旅。”以“亲寡”为句。《释文》云:荀本丰多故“亲”绝句,“寡旅也”别为句。是又以“亲”属上“丰多故”为句。

【武亿《经读考异》卷二《书经》】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亿案:有读“曰若稽古”句,有读“曰若稽古帝尧”句。[2]

“明明扬侧陋。”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明举明人在侧陋者”,是以“明明”连下为一句。蔡氏《集传》:“明明,上明谓明显之,下明谓已在显位者。扬,举也;侧陋,微贱之人也。”则以“明明”断句,“扬侧陋”又一读。……

“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亿案: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句,“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以孝烝烝乂”句“不格奸”句。[3]

“正日同律度量衡。”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皆均同。”则以“同”字属“律度量衡”为句。……此又以“正日”连下“同律度量衡”为一句。

“让于殳斨暨伯与。”

亿案:孔传:“殳斨、伯与,二臣名。”则以“殳斨”连文为读。据吴斗南《两汉刊误补遗》云:“垂逊于殳斨伯与,逊于朱虎熊罴,若均为二臣,史无异辞可也。”今于殳斨伯与加“暨”字于其间,而朱虎熊罴则不然者,盖有谓也。殳斨为二人,伯与为一人,故加“暨”字以别之。……是殳斨为二人,则“殳”为一读,“斨”为一读。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亿案:孔传、蔡《传》并以“庸”字、“位”字、“死”字绝句。据郑康成读此经云:“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五十年。”则以“舜生三十”为句,“征庸三十”为句,“在位五十载”为句。又证之《大戴礼》,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嗣帝所”连“五十”为句,是亦“位”字为断。

“若稽古皋陶。”

亿案:此凡两读:蔡氏《集传》:“稽古之下即记皋陶之言者,谓考古皋陶之言如此也。”是读从一句。孔氏疏引郑氏云:“以皋陶下属为句。”是郑读从“古”字句绝。《白虎通》:“何以皋陶为圣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亦以“若稽古”句绝。桓谭《新论》云:“秦延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万余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则“若稽古”为句,汉时儒者所读皆然。

“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言我未有所能思致于善。”正义云:“此承而为谦知其自言未有所知,未能思致于善也。”“思”字属上读。《史记·夏本纪》:“予未有知思赞道哉。”正义曰:“皋陶云:我未有所知思之审赞于古道耳。”此又以“知”字绝。

《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亿案:旧读从“既载”为句,《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周礼》载师郑注引此文并与孔传同。惟宋毛晃《禹贡指南》“冀州”一读,“既载”属下“壶口”为句。

“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

亿案:此凡两读:郑康成云:“贞,正也。治此正作不休,十三年乃有赋。”则以“厥赋”绝句,“贞”字连下读。孔传云:“贞,正也。州第九赋正与九相当。”则以“贞”字绝句,“作十有三载乃同”为句。蔡氏《集传》同孔氏。考《禹贡》经文言厥赋厥田并读断,则郑氏以“厥赋”为句,与经例合,从郑读为是。

“云土梦作乂。”

亿案:此凡两读:一读以“云土梦”为句,“作乂”为句。孔传:“云梦之泽,其中有平土,邱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同此。一读以“云土”为句,“梦作乂”另为句。蔡《传》云:“云土者,云之地,土见而已。梦作乂者,梦之地已可耕治也。今读从此。”(下略)

“包匦菁茅。”

亿案:此凡两读:荀爽曰:“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无不利……”此以“无不利”、“谦”分属二句,孔氏正义、朱氏《本义》同。程《传》……又以“无不利谦”为一句。

亿案:此凡两读:据孔传云:“包橘柚。”正义:“菁茅既以匦盛,非所包之物明。包必有裹也。此州所出与扬州同。厥包橘柚,知此包是橘柚也。”是以“包”一读,“匦菁茅”一读。郑玄以菁茅为一物,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是以“包匦菁茅”连文为读。蔡氏《集传》云:“既包而又匦之,所以示敬也。”同郑氏。

“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

《蛊》初六:“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以“考”字绝句。王弼注……以“有子”为句,“考”字属下为句。《困学纪闻》云……从辅嗣读也。

《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亿案:孔传云:“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是以“因桓是来”属下文为读。《禹贡锥指》引吴氏云:“西倾山虽属雍州,然山趾必广西倾之戎,盖在梁州境内。此句特为织皮之贡而言,章末乃总言一州贡物达于帝都之道。旧注以此句属下文,非是。”是又以“因桓是来”断句为读。又马融云:“治西倾山因因桓是来,言无余道也。”此即吴氏所本。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亿案:此读多连五字为一句。证以下九五“观我生”、上九“观其生”,则此“观我生”亦宜为句,“进退”另为句。

《剥》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亿案:虞氏翻曰:“失位无应,故蔑贞凶。”孔氏正义:“蔑贞凶者,蔑削也。”朱子《本义》:“蔑正则凶。”程《传》:“蔑,无也,谓消亡于正道也。”并以“蔑贞”为读。愚谓象文“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则“剥床以足”为句,“蔑灭也”另为句,“贞凶”亦另为句,不宜以“蔑贞”连文。

六三:“剥之无咎。”

亿案:《史记·禹本纪》从“暨”字断句,今《尚书》从“暨声教”断句。考《后汉书·杜笃传》:“朔南暨声,诸夏是和。”注引《尚书》曰:“朔南暨声教。”据此则汉人已以“暨声”连句,孔传读当有所据。《文选·东都赋》注引又作“声教讫于四海”,李氏并从两读。《元丰类稿》:“卧禅师净土堂铭跋”引《书》亦作“朔南暨声教”。程大昌《进禹贡论序》亦作“朔南暨声教”。近胡朏明谓裴骃《史记集解》其注在暨字下,则自刘宋时已不从孔传,而以声教属下句,此殆疑孔传伪托,宜从旧读为是,然不知孔传已有所袭,非可尽置也。

亿案:此凡两读:“剥之”为句,“无咎”为句。又“剥之无咎”亦可连读为句。

《盘庚》:“今予命汝一。”

《无妄》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亿案:读从“一”字为句。孔氏正义云:“今我命汝,是我之一心也。”盖以以“命汝”为读,“一”字又为一读,说过曲,疑不可从。

《金縢》:“史乃策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

亿案:孔传:“史为策书祝辞也。”是以“策祝”连读。蔡《传》同。考郑康成氏云:“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是以“史乃策”为读,“祝”属下“曰”字读。

亿案:此凡两读:《九家易》:“天下雷行,阳气普遍,无物不与,故曰物与也。”是以“物与”绝句。又云“物受之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是又以“物与无妄”连读。虞翻曰:“与谓举,妄,亡也,谓雷以东之震为反生万物出震无妄者也,故曰物与无妄。”王辅嗣注:“天下雷行,物皆不可以妄也。”皆从《九家易》后一读。愚谓以《易》例推之,凡象释卦名则卦名皆另读,不宜此独连为句,从《九家易》前一读为是。

《康诰》:“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

亿案:读从“怙冒”为句,“闻于上帝”为一句,见蔡《传》。据赵台卿注《孟子》引“冒闻于上帝”,则古读以“怙”字属句。证之孔传:“我西土岐周惟是怙恃文王之道,故其政教冒被四表,上闻于天。”伪孔传解义断句亦与赵氏同。

而解者误以为“四时”之时。借“ 《酒诰》:“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

《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亿案:旧读以“死”字绝句,考此当以“死辜”连文为句。“在商邑越殷国”属词相比,谓言自都城至庶邦坐任其亡而不恤。孔传言纣聚罪人在都邑而任之过为骈曲,于义非也。

《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

亿案:此凡两读:王肃云:“二宜应五,反下养初,岂非颠颐违常于五也,故曰拂经于邱。”王辅嗣注亦曰:“颠颐,拂经于丘。”此以“颠颐”为句,“拂经于丘”为句。《本义》曰:“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往而得凶。”此又以“拂经”为句,“于丘颐”为句。

《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

亿案:孔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正义曰:“肆,遂也。……”是旧读以“肆”字属上为句。考此非是。“肆”字在句首者,于《书》最多……“肆”皆属下读。(下略)

《洛诰》:“厥攸灼叙弗其绝。”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厥攸灼叙”绝句,马读“叙”字属下。孔传云:“其所及灼然有次序不其绝。”是以“叙”绝句,蔡《传》同。

《立政》:“三亳阪尹。”

亿案:《释文》云:“樽酒”绝句,“簋贰”绝句,“用缶”绝句;旧读“樽酒簋”绝句,“贰用缶”绝句。虞翻曰:“震主祭器,故有尊簋。又坤为缶礼,有副尊,故贰用缶。”王辅嗣云:“一樽之酒,贰簋之食。”孔氏并以“樽酒簋贰”为句。此旧读也。《礼器疏》案: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郑云:“六四上承九五,又互体在震上,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尊于簋,副设玄酒而用缶也。”孔氏既依郑言“尊于簋,副设玄酒”,是从旧读之证。朱子《本义》:“晁氏云:先儒读‘樽酒簋’为一句,‘贰用缶’为一句。今从之。”……

“纳约自牖终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云:“亳人之归文王者三,所为之立监及阪地之尹长者用贤。”是以“三亳”为一读,“阪尹”为一读。蔡《传》同。瘴康成以“三亳阪尹”者共为一事……则“三亳阪尹”连读。

《顾命》:“今天降疾殆弗兴悟。”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孔读殆上属为句,今天下疾我身甚危殆也。”蔡《传》……又以“殆”字属下读。

亿案:旧读以“纳约自牖”为句,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崔憬曰:“于重险之时,居多惧之地,近三而得位,比五而承阳,修其洁诚,进其忠信,虽祭祀省薄,明德惟馨,故曰樽酒簋贰用缶内约,文王于纣王时行此道,从羑里内约,卒免于难,故曰自牖终无咎也。”据此注意,是“内约”绝句,“自牖”又连下为义。

《离》象曰:“明两作离。”

《吕刑》:“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

亿案:此凡两读:虞翻曰:“两谓日月也,乾五之坤成坎,坤二之乾成离。离、坎,日月之象,故明两作离也。”此连卦名读。又云或以“日与火为明两作也”,则又以“明两作”绝句。愚谓此读宜以后说为据。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以“耄荒”为句,蔡《传》同。苏氏轼曰:“荒,大也。大度作刑,犹禹曰予荒度土功。”“荒”当属下句,亦通。朱子亦称之。[4](下略)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本篇结论】

亿案:旧读并从“然”字绝句。考象词明言“履错然敬之”,则“履错然敬之”五字连读,亦可为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亿案:《周易稽疑》云:“旧传以‘有嘉’为句……小象多有韵,此当曰‘有嘉折首’,庶与韵协也。”顾氏《易本音》与此同。

《恒》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经过仔细比勘,我们发现,《说经必先审句读》全部抄自清代中期经学家武亿的《经读考异》一书的前两卷,仅删去少数例证,又将文中“亿案”字样删去,在开头加上“群经句读,古今各有不同,说经者不可不审”,结尾又来一段:“此《易》与《尚书》各家之异读也。《诗》、《礼》、《春秋传》、《孝经》、《论语》、《孟子》,各有异读,繁不胜举,故特举二经以见例,学者不可不审(又有注中句读与疏家异读,惟在读时字字留意,斯能有得)。”《经读考异》三卷以下确实是《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孟子》,仅漏掉了《尔雅》。

【附录】武亿《授堂文抄》卷八《经读考异后序》:

亿案:王辅嗣注意以“恒其德贞”为句,孔氏正义、朱子《本义》、程《传》并同。考虞氏翻曰:“东正成干,故恒其德……”此又以“德”字绝句,“贞”字属下为句。象词妇人贞吉,则贞字宜连妇人取义,虞氏读为是。

《遯》初六:“遯尾厉。”

亿案:此凡两读:“遯尾厉”三字连文为句;“遯尾”一读,“厉”一读。义并得通。

《晋》初六:“罔孚裕无咎。”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应离为罔,四坎称孚,坤弱为裕。”王氏安石云:“孔子曰:我待价而贾者也,此罔孚而裕如进也。孟子久于齐,此罔孚而裕如退也。”胡氏炳文云:“罔孚在人,而吾不可以不裕。”是并以“罔孚裕”连文为义。王辅嗣注及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悉以“罔孚”为句,“裕”连下无咎为句。据象词“裕无咎未受命也”,则“裕”字连下读为是。

《明夷》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经读考异》八卷,《序述》二卷,合十卷,又补二卷,缀辑少具伦次,蓄已数岁,不敢一视于人。自丁未馆西霞先生西斋,日课两生,与之授读,因检昔所究心,故读至某字属句,世已口习,不复可破,及塾师坚执一读,不能兼通他读,或一字而上属下属,于文皆可两从,辄有义证,求其致确,时为两生言之。后于他方二三从游者亦有所授焉。由是流闻于外,同人多欲构写,予苦无以悉应其求,乃竭赀觅工,较刻凡间岁而成。盖夫今之君子宏达周览,明章雅训,实于文字形声诂训悉阐其所以,至于离析经读,亦其为小学之所先事,然尚未闻有成书,因遂自忘其愚,妄有记述,用此以叹。俗流未能离经辨义,而牵缀乖隔,纷扰不复成文,然后以曲解传之,以凿说锢之,于是展转侵易,古训沈没,为可惜也。昔鲍季详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今予之区区为此,盖欲学者知所从事而识厥趋焉,夫亦犹是矣。乾隆五十八年岁癸丑秋八月,馆东昌启文书院日也。

亿案:旧读皆以“不可疾贞”四字为句。考此宜从“不可疾”为句,“贞”为句……

【注释】

《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亿案:旧读皆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九字为句,“获之”为句。考象词明言“公用射隼”,则宜四字为句,“于高墉之上获之”连文为句,义较长。

《损》九:“弗损益之。”

亿案:《周易稽疑》:弗损益之,先儒皆连读,惟晁氏客语“弗损”绝句。

《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虽有惕惧号呼,莫夜有戎不忧不惑,故勿恤也。”据此注意,是以“惕号莫夜有戎”为句,“勿恤”为句。孔氏正义云:“虽复有人惕惧号呼,语之云:莫夜必有戎卒来害己。”据此疏意,是以“惕号”为句,“莫夜有戎”为句。后儒多同此。考象词明言“有戎勿恤”,则宜以“惕号莫夜”绝句为正。

《萃》初六:“若号一握为笑。”

亿案:此凡两读:孔氏正义云:“已为正配,三以近宠,若自号比,为一握之小,执其谦退之容,不与物争。”观此疏此意,“若号一握为笑”六字为句。后儒解作呼号,则以“若号”为句,“一握为笑”另为句。古《易》用韵多如是者。

《困》:“亨贞大人吉。”

亿案:此凡两读:程《传》云:“如卦之才,困而能亨,且得贞正。”是以“贞”另读为义。王辅嗣注:“处困而用刚,不失其中,履正而能,体大者也,能正而不能大博,未能济刚者也,故曰贞大人吉。”是以“贞”连“大人”属读为义。据彖传明言“贞大人吉,以刚中也”,从王读为正。

《井》上六:“井收勿幕有孚。”

亿案:此凡两读:虞氏翻曰:“幕,盖也。……故井收勿幕。”此以“井收勿幕”连读为义。王辅嗣注:“幕,覆也,不擅其有,不私其利,则物归之,往无穷矣。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此以“勿幕”下属“有孚”为句。

《渐》初六:“小子厉有言。”

亿案:旧读皆以“小子厉”断句,“有言”另为句。据程《传》云:“危惧而有言。”则以“厉”下属连读取义。

《巽》九二:“巽用史巫纷若吉。”

亿案:荀爽云:“史以书勋,巫以告庙,纷变若顺也。”又云:“征伐既毕,书勋告庙。当变而顺五,故曰用史巫纷若吉无咎。”……据经文明言“纷若之吉”,则“纷若”宜连下属“吉”字为读。

《系词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亿案:旧读多以“出其言善”为句。考此当以“出其言”为句,“善”字连下读为句。

《杂卦》:“亲寡旅也。”

亿案:此凡两读:王辅嗣注:“亲寡故寄旅。”以“亲寡”为句。《释文》云:荀本丰多故“亲”绝句,“寡旅也”别为句。是又以“亲”属上“丰多故”为句。

【武亿《经读考异》卷二《书经》】

《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亿案:有读“曰若稽古”句,有读“曰若稽古帝尧”句。[2]

“明明扬侧陋。”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明举明人在侧陋者”,是以“明明”连下为一句。蔡氏《集传》:“明明,上明谓明显之,下明谓已在显位者。扬,举也;侧陋,微贱之人也。”则以“明明”断句,“扬侧陋”又一读。……

“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亿案: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句,“以孝烝烝”句,“乂不格奸”句;有读“克谐以孝烝烝乂”句“不格奸”句。[3]

“正日同律度量衡。”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皆均同。”则以“同”字属“律度量衡”为句。……此又以“正日”连下“同律度量衡”为一句。

“让于殳斨暨伯与。”

亿案:孔传:“殳斨、伯与,二臣名。”则以“殳斨”连文为读。据吴斗南《两汉刊误补遗》云:“垂逊于殳斨伯与,逊于朱虎熊罴,若均为二臣,史无异辞可也。”今于殳斨伯与加“暨”字于其间,而朱虎熊罴则不然者,盖有谓也。殳斨为二人,伯与为一人,故加“暨”字以别之。……是殳斨为二人,则“殳”为一读,“斨”为一读。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亿案:孔传、蔡《传》并以“庸”字、“位”字、“死”字绝句。据郑康成读此经云:“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五十年。”则以“舜生三十”为句,“征庸三十”为句,“在位五十载”为句。又证之《大戴礼》,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嗣帝所”连“五十”为句,是亦“位”字为断。

“若稽古皋陶。”

亿案:此凡两读:蔡氏《集传》:“稽古之下即记皋陶之言者,谓考古皋陶之言如此也。”是读从一句。孔氏疏引郑氏云:“以皋陶下属为句。”是郑读从“古”字句绝。《白虎通》:“何以皋陶为圣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圣人而能为舜陈道。”亦以“若稽古”句绝。桓谭《新论》云:“秦延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万余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则“若稽古”为句,汉时儒者所读皆然。

“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言我未有所能思致于善。”正义云:“此承而为谦知其自言未有所知,未能思致于善也。”“思”字属上读。《史记·夏本纪》:“予未有知思赞道哉。”正义曰:“皋陶云:我未有所知思之审赞于古道耳。”此又以“知”字绝。

《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亿案:旧读从“既载”为句,《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周礼》载师郑注引此文并与孔传同。惟宋毛晃《禹贡指南》“冀州”一读,“既载”属下“壶口”为句。

“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

亿案:此凡两读:郑康成云:“贞,正也。治此正作不休,十三年乃有赋。”则以“厥赋”绝句,“贞”字连下读。孔传云:“贞,正也。州第九赋正与九相当。”则以“贞”字绝句,“作十有三载乃同”为句。蔡氏《集传》同孔氏。考《禹贡》经文言厥赋厥田并读断,则郑氏以“厥赋”为句,与经例合,从郑读为是。

“云土梦作乂。”

亿案:此凡两读:一读以“云土梦”为句,“作乂”为句。孔传:“云梦之泽,其中有平土,邱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同此。一读以“云土”为句,“梦作乂”另为句。蔡《传》云:“云土者,云之地,土见而已。梦作乂者,梦之地已可耕治也。今读从此。”(下略)

“包匦菁茅。”

亿案:此凡两读:据孔传云:“包橘柚。”正义:“菁茅既以匦盛,非所包之物明。包必有裹也。此州所出与扬州同。厥包橘柚,知此包是橘柚也。”是以“包”一读,“匦菁茅”一读。郑玄以菁茅为一物,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是以“包匦菁茅”连文为读。蔡氏《集传》云:“既包而又匦之,所以示敬也。”同郑氏。

“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

亿案:孔传云:“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是以“因桓是来”属下文为读。《禹贡锥指》引吴氏云:“西倾山虽属雍州,然山趾必广西倾之戎,盖在梁州境内。此句特为织皮之贡而言,章末乃总言一州贡物达于帝都之道。旧注以此句属下文,非是。”是又以“因桓是来”断句为读。又马融云:“治西倾山因因桓是来,言无余道也。”此即吴氏所本。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亿案:《史记·禹本纪》从“暨”字断句,今《尚书》从“暨声教”断句。考《后汉书·杜笃传》:“朔南暨声,诸夏是和。”注引《尚书》曰:“朔南暨声教。”据此则汉人已以“暨声”连句,孔传读当有所据。《文选·东都赋》注引又作“声教讫于四海”,李氏并从两读。《元丰类稿》:“卧禅师净土堂铭跋”引《书》亦作“朔南暨声教”。程大昌《进禹贡论序》亦作“朔南暨声教”。近胡朏明谓裴骃《史记集解》其注在暨字下,则自刘宋时已不从孔传,而以声教属下句,此殆疑孔传伪托,宜从旧读为是,然不知孔传已有所袭,非可尽置也。

《盘庚》:“今予命汝一。”

亿案:读从“一”字为句。孔氏正义云:“今我命汝,是我之一心也。”盖以以“命汝”为读,“一”字又为一读,说过曲,疑不可从。

《金縢》:“史乃策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

亿案:孔传:“史为策书祝辞也。”是以“策祝”连读。蔡《传》同。考郑康成氏云:“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是以“史乃策”为读,“祝”属下“曰”字读。

《康诰》:“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

亿案:读从“怙冒”为句,“闻于上帝”为一句,见蔡《传》。据赵台卿注《孟子》引“冒闻于上帝”,则古读以“怙”字属句。证之孔传:“我西土岐周惟是怙恃文王之道,故其政教冒被四表,上闻于天。”伪孔传解义断句亦与赵氏同。

《酒诰》:“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

亿案:旧读以“死”字绝句,考此当以“死辜”连文为句。“在商邑越殷国”属词相比,谓言自都城至庶邦坐任其亡而不恤。孔传言纣聚罪人在都邑而任之过为骈曲,于义非也。

《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

亿案:孔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正义曰:“肆,遂也。……”是旧读以“肆”字属上为句。考此非是。“肆”字在句首者,于《书》最多……“肆”皆属下读。(下略)

《洛诰》:“厥攸灼叙弗其绝。”

亿案:此凡两读:《释文》:“厥攸灼叙”绝句,马读“叙”字属下。孔传云:“其所及灼然有次序不其绝。”是以“叙”绝句,蔡《传》同。

《立政》:“三亳阪尹。”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云:“亳人之归文王者三,所为之立监及阪地之尹长者用贤。”是以“三亳”为一读,“阪尹”为一读。蔡《传》同。瘴康成以“三亳阪尹”者共为一事……则“三亳阪尹”连读。

《顾命》:“今天降疾殆弗兴悟。”

亿案:此凡两读:正义曰:“孔读殆上属为句,今天下疾我身甚危殆也。”蔡《传》……又以“殆”字属下读。

《吕刑》:“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

亿案:此凡两读:孔传以“耄荒”为句,蔡《传》同。苏氏轼曰:“荒,大也。大度作刑,犹禹曰予荒度土功。”“荒”当属下句,亦通。朱子亦称之。[4](下略)

【本篇结论】

经过仔细比勘,我们发现,《说经必先审句读》全部抄自清代中期经学家武亿的《经读考异》一书的前两卷,仅删去少数例证,又将文中“亿案”字样删去,在开头加上“群经句读,古今各有不同,说经者不可不审”,结尾又来一段:“此《易》与《尚书》各家之异读也。《诗》、《礼》、《春秋传》、《孝经》、《论语》、《孟子》,各有异读,繁不胜举,故特举二经以见例,学者不可不审(又有注中句读与疏家异读,惟在读时字字留意,斯能有得)。”《经读考异》三卷以下确实是《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孟子》,仅漏掉了《尔雅》。

【附录】武亿《授堂文抄》卷八《经读考异后序》:

《经读考异》八卷,《序述》二卷,合十卷,又补二卷,缀辑少具伦次,蓄已数岁,不敢一视于人。自丁未馆西霞先生西斋,日课两生,与之授读,因检昔所究心,故读至某字属句,世已口习,不复可破,及塾师坚执一读,不能兼通他读,或一字而上属下属,于文皆可两从,辄有义证,求其致确,时为两生言之。后于他方二三从游者亦有所授焉。由是流闻于外,同人多欲构写,予苦无以悉应其求,乃竭赀觅工,较刻凡间岁而成。盖夫今之君子宏达周览,明章雅训,实于文字形声诂训悉阐其所以,至于离析经读,亦其为小学之所先事,然尚未闻有成书,因遂自忘其愚,妄有记述,用此以叹。俗流未能离经辨义,而牵缀乖隔,纷扰不复成文,然后以曲解传之,以凿说锢之,于是展转侵易,古训沈没,为可惜也。昔鲍季详甚明礼,听其离文析句,自然大略可解。今予之区区为此,盖欲学者知所从事而识厥趋焉,夫亦犹是矣。乾隆五十八年岁癸丑秋八月,馆东昌启文书院日也。

【注释】

[1]俞樾《群经平议》卷一驳曰:近读以“夕惕若”为句,武氏亿《经读考异》谓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引《淮南子·人间训》、《汉书·王莽传》、《说文》字注、《风俗通义》、《后汉书·谢夷吾传》为证。今按:近读固非,汉、唐旧读以“夕惕若厉”四字为句,实亦未得。此当以“夕惕”二字为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犹言终日乾乾,终夕惕惕也,语有繁耳。“若厉”二字自为句,犹《夬》九三言“若濡”、《萃》初六言“若号”也。《文言》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虽危”二字正解“若厉”之义,然则汉、唐旧读其亦未可从矣。(《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第5页)

[2]此条例证被删。《续修四库全书》本亦无。

[3]此条例证被删。

[4]以上引文载《清经解》卷七二七~卷七二八。

[1]俞樾《群经平议》卷一驳曰:近读以“夕惕若”为句,武氏亿《经读考异》谓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引《淮南子·人间训》、《汉书·王莽传》、《说文》字注、《风俗通义》、《后汉书·谢夷吾传》为证。今按:近读固非,汉、唐旧读以“夕惕若厉”四字为句,实亦未得。此当以“夕惕”二字为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犹言终日乾乾,终夕惕惕也,语有繁耳。“若厉”二字自为句,犹《夬》九三言“若濡”、《萃》初六言“若号”也。《文言》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虽危”二字正解“若厉”之义,然则汉、唐旧读其亦未可从矣。(《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第5页)

[2]此条例证被删。《续修四库全书》本亦无。

[3]此条例证被删。

[4]以上引文载《清经解》卷七二七~卷七二八。

[1]俞樾《群经平议》卷一驳曰:近读以“夕惕若”为句,武氏亿《经读考异》谓汉、唐旧读并连“夕惕若厉”为句,引《淮南子·人间训》、《汉书·王莽传》、《说文》字注、《风俗通义》、《后汉书·谢夷吾传》为证。今按:近读固非,汉、唐旧读以“夕惕若厉”四字为句,实亦未得。此当以“夕惕”二字为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犹言终日乾乾,终夕惕惕也,语有繁耳。“若厉”二字自为句,犹《夬》九三言“若濡”、《萃》初六言“若号”也。《文言》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虽危”二字正解“若厉”之义,然则汉、唐旧读其亦未可从矣。(《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第5页)

[2]此条例证被删。《续修四库全书》本亦无。

[3]此条例证被删。

[4]以上引文载《清经解》卷七二七~卷七二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