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字有古音,即有古韵,以今音今韵绳之,则扞格不合。犹语有北音,以南音绳之,扞格犹故也。人知南北之音系于地,不知古今之音系乎时。《穀梁传》云:“吴谓善,伊;谓稻,缓。”今吴人无此音也。《唐韵》云:“韩灭,子孙散处,江淮间音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谓何氏。”今江淮间无此音也。《吕氏春秋》云:“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高诱注云:“呿开唫闭。”颜之推谓北人之音多以“莒”为“矩”,惟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齐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可知。且古今音异,不特如徐铉所云皂音香、乃音仍也。
如杜子春云帝读为定、(涨)[渳]读为泯、絜读为骍、鼜读为戚、()[硍]读为铿、笮读为唶、裓读为陔、荀读为选之类;郑司农衅读为徽、瑱读为镇、硍读为衮、陂读为罢、纷读为粉、义读为仪、比读为庀之类;郑康成敦读为焘、献读为沙、修读为涤之类。今亦未尝有此音。又有一字异音,觭,杜子春读为奇,郑康成读为掎;燋,杜读为樵,郑读为雀;锄,杜读为助,先郑读为藉;“焌”,先郑读为俊,后郑读为尊之类,不可殚述,皆与今不同。如以今音绳之,误矣!
如杜子春云帝读为定、(涨)[渳]读为泯、絜读为骍、鼜读为戚、()[硍]读为铿、笮读为唶、裓读为陔、荀读为选之类;郑司农衅读为徽、瑱读为镇、硍读为衮、陂读为罢、纷读为粉、义读为仪、比读为庀之类;郑康成敦读为焘、献读为沙、修读为涤之类。今亦未尝有此音。又有一字异音,觭,杜子春读为奇,郑康成读为掎;燋,杜读为樵,郑读为雀;锄,杜读为助,先郑读为藉;“焌”,先郑读为俊,后郑读为尊之类,不可殚述,皆与今不同。如以今音绳之,误矣!
【辨伪】此段抄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下第七十四:
如杜子春云帝读为定、(涨)[渳]读为泯、絜读为骍、鼜读为戚、()[硍]读为铿、笮读为唶、裓读为陔、荀读为选之类;郑司农衅读为徽、瑱读为镇、硍读为衮、陂读为罢、纷读为粉、义读为仪、比读为庀之类;郑康成敦读为焘、献读为沙、修读为涤之类。今亦未尝有此音。又有一字异音,觭,杜子春读为奇,郑康成读为掎;燋,杜读为樵,郑读为雀;锄,杜读为助,先郑读为藉;“焌”,先郑读为俊,后郑读为尊之类,不可殚述,皆与今不同。如以今音绳之,误矣!
【辨伪】此段抄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下第七十四:
呜呼!始为叶音之说者谁欤?其亦可谓之不识字也矣。字有古音,以今音绳之,只觉其扞格不合,犹语有北音,以南音绳之,扞格犹故也。人知南北之音系乎地,不知古今之音系乎时。地隔数十百里,音即变易,而谓时历数千百载,音犹一律,尚得谓之通人乎哉?曷始乎?始则自后周有沈重者音《毛诗》,于“南”字下曰:“协句,宜乃林反。”陆德明从而和之。[颜]籀于《汉[书]》,[李]善于《[文]选》,亦各曰“合韵”、“协韵”,自时厥后,滔滔不返。朱子作传注,益习为固然,几无一不可叶者。音之亡久矣!天牖其衷,音学复明,发端于明之焦氏、陈氏,大备于近日柴氏、毛氏、顾氏之书。试取所未及者言之。《穀梁传》云:“吴谓善,伊谓稻缓。”今吴人无此音也。《唐韵》云:“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今江淮间无此音也。《吕氏春秋》云:“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高诱注:“呿开,唫闭。颜之推谓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惟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此为知音矣。”及予与莒州人遇,叩其乡贯,呼莒为俱雨切,不为居许切,则音之变也。然犹可诿曰:“此方言也。”请证以《离骚》,洪兴祖本于“多艰夕替”之下引徐铉曰:“古之字音多与今异,如皂亦音香,乃亦音仍。盖古今失传,不见详究。如艰与替之类亦应叶,但失其传耳。”予谓此即古音也。然又可诿曰:“《楚辞》辞楚,故讹。”韵寔繁,更证以《三百篇》。《三百篇》风字凡六见,皆在侵韵内。今吾乡山西人读风犹作方愔反,不作方戎反,正颜之推所谓北方其辞多古语是也。予独怪朱子于《九歌·国殇》雄与凌韵云:“今闽人有谓雄为形者,正古之遗声。”夫既知为古之遗声,不因以悟其余,而仍于其下注曰“雄叶音形”,抑独何哉?又按:《汉书·东方朔传》:“郭舍人即妄为谐语曰。”师古注:“谐者,和韵之言也。”亦可证尔时无韵字。又按: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士冠礼》祝辞三服字皆云“服叶蒲北反”,二福字皆云“福叶笔勒反”,独三德字为正音,不知皆古正音也。服与福音变,而德音不曾变也。使非音变,服原音馥,周公当日既以此字为韵首,自以此为主,当叶下德字读入一屋韵内,不当以第二韵德字为主,反预叶上服字音匐,入二十五德韵以就之矣。此固情理易晓,古今人所同然者,何陆氏误至此?缘未有以《焦氏笔乘》等议论告之耳,亦所谓“恨古人不见我”。又按:初读《尚书》释文,见《书序》共字云:“王,己勇反。”《皋陶谟》严字云:“马,鱼检反。”《益稷》字云:“郑,陟里反。”马、郑、王三家已俱有反语,疑不始自孙叔然,颜之推、张守节语并误。既读《崇文总目》云:“德明以南北异区,音读罕同,乃集诸家之读九经、《论语》、《尔雅》、《老》、《庄》者,皆著其翻语,以增损之。”是三家反语德明代作,非三家本实然,颜、张初不误。然《仪礼·士昏礼记》注:“用昕使者,用昏婿也。婿,悉计反,从士,从胥,俗作壻,女之夫。”郑作反语,有此一条。
【原文】
其音异因而其韵异。顾亭林云:“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1]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2]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3]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4]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5]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6]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原文】
此音韵古今之异,不可以强同者也。不审乎此,又乌足以说经哉!
又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枚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惘。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千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知古音则反切万无一失矣。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原,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颇沿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其本原,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以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识,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指略具,通材详焉)。
呜呼!始为叶音之说者谁欤?其亦可谓之不识字也矣。字有古音,以今音绳之,只觉其扞格不合,犹语有北音,以南音绳之,扞格犹故也。人知南北之音系乎地,不知古今之音系乎时。地隔数十百里,音即变易,而谓时历数千百载,音犹一律,尚得谓之通人乎哉?曷始乎?始则自后周有沈重者音《毛诗》,于“南”字下曰:“协句,宜乃林反。”陆德明从而和之。[颜]籀于《汉[书]》,[李]善于《[文]选》,亦各曰“合韵”、“协韵”,自时厥后,滔滔不返。朱子作传注,益习为固然,几无一不可叶者。音之亡久矣!天牖其衷,音学复明,发端于明之焦氏、陈氏,大备于近日柴氏、毛氏、顾氏之书。试取所未及者言之。《穀梁传》云:“吴谓善,伊谓稻缓。”今吴人无此音也。《唐韵》云:“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今江淮间无此音也。《吕氏春秋》云:“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高诱注:“呿开,唫闭。颜之推谓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惟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此为知音矣。”及予与莒州人遇,叩其乡贯,呼莒为俱雨切,不为居许切,则音之变也。然犹可诿曰:“此方言也。”请证以《离骚》,洪兴祖本于“多艰夕替”之下引徐铉曰:“古之字音多与今异,如皂亦音香,乃亦音仍。盖古今失传,不见详究。如艰与替之类亦应叶,但失其传耳。”予谓此即古音也。然又可诿曰:“《楚辞》辞楚,故讹。”韵寔繁,更证以《三百篇》。《三百篇》风字凡六见,皆在侵韵内。今吾乡山西人读风犹作方愔反,不作方戎反,正颜之推所谓北方其辞多古语是也。予独怪朱子于《九歌·国殇》雄与凌韵云:“今闽人有谓雄为形者,正古之遗声。”夫既知为古之遗声,不因以悟其余,而仍于其下注曰“雄叶音形”,抑独何哉?又按:《汉书·东方朔传》:“郭舍人即妄为谐语曰。”师古注:“谐者,和韵之言也。”亦可证尔时无韵字。又按: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士冠礼》祝辞三服字皆云“服叶蒲北反”,二福字皆云“福叶笔勒反”,独三德字为正音,不知皆古正音也。服与福音变,而德音不曾变也。使非音变,服原音馥,周公当日既以此字为韵首,自以此为主,当叶下德字读入一屋韵内,不当以第二韵德字为主,反预叶上服字音匐,入二十五德韵以就之矣。此固情理易晓,古今人所同然者,何陆氏误至此?缘未有以《焦氏笔乘》等议论告之耳,亦所谓“恨古人不见我”。又按:初读《尚书》释文,见《书序》共字云:“王,己勇反。”《皋陶谟》严字云:“马,鱼检反。”《益稷》字云:“郑,陟里反。”马、郑、王三家已俱有反语,疑不始自孙叔然,颜之推、张守节语并误。既读《崇文总目》云:“德明以南北异区,音读罕同,乃集诸家之读九经、《论语》、《尔雅》、《老》、《庄》者,皆著其翻语,以增损之。”是三家反语德明代作,非三家本实然,颜、张初不误。然《仪礼·士昏礼记》注:“用昕使者,用昏婿也。婿,悉计反,从士,从胥,俗作壻,女之夫。”郑作反语,有此一条。
【原文】
其音异因而其韵异。顾亭林云:“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辨伪】此段抄自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答李子德书》:
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1]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2]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3]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4]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5]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6]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原文】
此音韵古今之异,不可以强同者也。不审乎此,又乌足以说经哉!
又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枚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惘。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千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知古音则反切万无一失矣。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原,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颇沿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其本原,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以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识,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指略具,通材详焉)。
呜呼!始为叶音之说者谁欤?其亦可谓之不识字也矣。字有古音,以今音绳之,只觉其扞格不合,犹语有北音,以南音绳之,扞格犹故也。人知南北之音系乎地,不知古今之音系乎时。地隔数十百里,音即变易,而谓时历数千百载,音犹一律,尚得谓之通人乎哉?曷始乎?始则自后周有沈重者音《毛诗》,于“南”字下曰:“协句,宜乃林反。”陆德明从而和之。[颜]籀于《汉[书]》,[李]善于《[文]选》,亦各曰“合韵”、“协韵”,自时厥后,滔滔不返。朱子作传注,益习为固然,几无一不可叶者。音之亡久矣!天牖其衷,音学复明,发端于明之焦氏、陈氏,大备于近日柴氏、毛氏、顾氏之书。试取所未及者言之。《穀梁传》云:“吴谓善,伊谓稻缓。”今吴人无此音也。《唐韵》云:“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今江淮间无此音也。《吕氏春秋》云:“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高诱注:“呿开,唫闭。颜之推谓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惟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此为知音矣。”及予与莒州人遇,叩其乡贯,呼莒为俱雨切,不为居许切,则音之变也。然犹可诿曰:“此方言也。”请证以《离骚》,洪兴祖本于“多艰夕替”之下引徐铉曰:“古之字音多与今异,如皂亦音香,乃亦音仍。盖古今失传,不见详究。如艰与替之类亦应叶,但失其传耳。”予谓此即古音也。然又可诿曰:“《楚辞》辞楚,故讹。”韵寔繁,更证以《三百篇》。《三百篇》风字凡六见,皆在侵韵内。今吾乡山西人读风犹作方愔反,不作方戎反,正颜之推所谓北方其辞多古语是也。予独怪朱子于《九歌·国殇》雄与凌韵云:“今闽人有谓雄为形者,正古之遗声。”夫既知为古之遗声,不因以悟其余,而仍于其下注曰“雄叶音形”,抑独何哉?又按:《汉书·东方朔传》:“郭舍人即妄为谐语曰。”师古注:“谐者,和韵之言也。”亦可证尔时无韵字。又按: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士冠礼》祝辞三服字皆云“服叶蒲北反”,二福字皆云“福叶笔勒反”,独三德字为正音,不知皆古正音也。服与福音变,而德音不曾变也。使非音变,服原音馥,周公当日既以此字为韵首,自以此为主,当叶下德字读入一屋韵内,不当以第二韵德字为主,反预叶上服字音匐,入二十五德韵以就之矣。此固情理易晓,古今人所同然者,何陆氏误至此?缘未有以《焦氏笔乘》等议论告之耳,亦所谓“恨古人不见我”。又按:初读《尚书》释文,见《书序》共字云:“王,己勇反。”《皋陶谟》严字云:“马,鱼检反。”《益稷》字云:“郑,陟里反。”马、郑、王三家已俱有反语,疑不始自孙叔然,颜之推、张守节语并误。既读《崇文总目》云:“德明以南北异区,音读罕同,乃集诸家之读九经、《论语》、《尔雅》、《老》、《庄》者,皆著其翻语,以增损之。”是三家反语德明代作,非三家本实然,颜、张初不误。然《仪礼·士昏礼记》注:“用昕使者,用昏婿也。婿,悉计反,从士,从胥,俗作壻,女之夫。”郑作反语,有此一条。
【原文】
其音异因而其韵异。顾亭林云:“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辨伪】此段抄自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答李子德书》:
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执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古人文皆有韵,如《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范谔昌改“陆”为“逵”。朱子谓以韵读之良是,而不知古人读“仪”为俄,不与陆为韵也。《小过》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朱子存其二说,谓仍当作“弗过遇之”,而不知古人读“离”为罗,正与“过”为韵也。《杂卦传》:“《晋》昼也,《明夷》诛也。”孙奕改“诛”为“昧”,而不知古人读“昼”为注,正与“诛”为韵也。《楚辞·天问》:“简狄在帝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嘉。”后人改“嘉”为“喜”,而不知古人读“宜”为牛何反,正与“嘉”为韵也。《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重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五臣《文选》本作“不可以久止”,而不知古人读“久”为几,正与“止”为韵也。《老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杨慎改为“盗竽”,本之《韩非子》,而不知古人读“夸”为刳,正与“除”为韵也。《淮南子·原道训》:“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后人改“驺”为“御”,而不知古人读“驺”为“邾”(据才老《韵补》引此作驺),正与“舆”为韵也。《史记·龟册传》:“雷电收之,风雨迎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当之。”后人改“迎”为“送”,而不知古人读“迎”为“昂”,正与“收”为韵也。然何知古读之然也?《诗》曰:“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是古人读“仪”为“俄”之证也。《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是古人读“离”为“罗”之证也。张衡《西京赋》:“微通外周,千庐内附。卫尉八屯,巡夜警昼。”是古人读“昼”为“注”之证也。《诗》曰:“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古人读“宜”为“牛何反”之证也。又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1]又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2]是古人读“久”为“几”之证也。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3]是古人读“夸”为“刳”之证也。《汉书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4]是古人读“驺”为“邾”之证也。《庄子》:“不(收)[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5]又曰:“无有所(收)[将],无有所迎。”[6]是古人读“迎”为“昂”之证也。
【原文】
此音韵古今之异,不可以强同者也。不审乎此,又乌足以说经哉!
又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枚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惘。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千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知古音则反切万无一失矣。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原,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颇沿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其本原,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以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识,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指略具,通材详焉)。
【辨伪】此篇抄自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
读经宜正音读论音韵原流,详《语文篇》“忌误押通韵”条下。
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释文》旧有两本,今武昌、成都局刻,乃用卢校本翻雕,清朗可看。(www.xing528.com)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毛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罔。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浅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之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源、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直攻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见本源,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谈,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旨略具,通材详焉。
【本篇结论】
【辨伪】此篇抄自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
读经宜正音读论音韵原流,详《语文篇》“忌误押通韵”条下。
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释文》旧有两本,今武昌、成都局刻,乃用卢校本翻雕,清朗可看。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毛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罔。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浅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之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源、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直攻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见本源,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谈,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旨略具,通材详焉。
【本篇结论】
【辨伪】此篇抄自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
读经宜正音读论音韵原流,详《语文篇》“忌误押通韵”条下。
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言,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雅正可据者,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其中皆采集魏、晋、南北朝诸家音释,不同者并存之,各本经文不同者标出之,此可听学者自视家法,择善而从,总不出此书之外,即可为有本之学。《释文》旧有两本,今武昌、成都局刻,乃用卢校本翻雕,清朗可看。
《经典释文》皆用反切。反切者何?反,翻也,犹言翻译也。反切之反平声,读如平反之反,与翻同字。《通鉴》注音,即书作翻。宋人有《翻译名义集》。切,急也。唐人忌反字,改称切。反者,一字翻成两声;切者,两字合成一声,其实一也。缓读则是反切之两字,急读便成所求之一音。如经传所载“不可”为“叵”、“之乎”为“诸”、“奈何”为“那”、“勃鞮”为“披”、“邾娄”为“邹”、“终葵”为“椎”、“鞠穷”为“芎”、“不律”为“笔”、“须封”为“崧”,三代语如此者不可毛举。魏孙炎因创为反语之法,以两字定一音,为直音一字易差。字下注音某者,名直音,一形容有写讹,一声亦恐小变。反切两音难混也。有两字互相参验,不至两字形声,一时俱误也。反切之义,不过如此,法甚简,理甚浅,妇孺可晓。初制反切之时,不过取其合声,就此两字推测之,则上一字必同母,下一字必同韵,此乃自然之理,不劳求索而自合。乃宋以后人不信古经,而好佛书,遂以为反切字纽出于西域,牵合华严字母等摄,烦碎令人迷罔。其实与三代、秦、汉、六朝以来之声韵丝毫无关。夫经字须用反切者,所以教不识字之童子也。如后世纽弄等韵之说,文士老儒且多瞀惑,古人何苦造此难事,以困童蒙哉!辨字母之非古,详戴震《东原集》。因近世学人,每每以反切为微眇难穷之事,故为浅说之。或将反切两音合读之而不能得声者,不晓古音故耳。如“亨”字许庚反,古读许如浒也。长幼之长,丁丈反,射中之中,丁仲反,古读丁如争也。德行之行,下孟反,古读下为浒,读孟为芒,去声,读行为杭,去声也。霸王之王,于况反,古读于如污也。殷监之监,工暂反,古读监如淦也。亵,私列反,古读私如犀也。
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源、不详通变者所为。本原者,形声;通变者,转注、假借。揆之六书之义,实多难通,故《颜氏家训》已发其端,《经典释文叙录》直攻其失,近代通儒纠摘尤备。特初学讽诵,不示区分,将各骋方言,无从画一。且义随音别,解识记也。为易。律体诗赋一出,更难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又同此一字,或小有形变,而解诂遂殊,点画无差,而训释各别。训因师异,事随训改,各尊所受,歧说滋多。然正赖此经本异文、异读、异义参差抵牾得以钩考古义。学者博通以后,于音义两端窥见本源,自晓通借,先知其分,而后知其合,不可躐等求也。此二条虽是约说,颇有深谈,小学家字书、韵书,大旨略具,通材详焉。
【本篇结论】
《说经必先知音韵》篇抄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顾炎武《音论》、张之洞《轩语》。顾炎武固然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祖师,抄袭《音论》容易理解;而阎若璩、张之洞并不以斯学见长,故其作伪颇出乎意料之外。
【注释】
[2]见《诗经·小雅·六月》。
[3]见《文选》卷五。
[4]见《汉书》卷一○○下。
[5]见《庄子》卷三下第七《应帝王》。
[6]见《庄子》卷七下第二十二《知北游》。
《说经必先知音韵》篇抄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顾炎武《音论》、张之洞《轩语》。顾炎武固然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祖师,抄袭《音论》容易理解;而阎若璩、张之洞并不以斯学见长,故其作伪颇出乎意料之外。
【注释】
[1]见《诗经·国风·旄丘》。
[2]见《诗经·小雅·六月》。
[3]见《文选》卷五。
[4]见《汉书》卷一○○下。
[5]见《庄子》卷三下第七《应帝王》。
[6]见《庄子》卷七下第二十二《知北游》。
《说经必先知音韵》篇抄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顾炎武《音论》、张之洞《轩语》。顾炎武固然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祖师,抄袭《音论》容易理解;而阎若璩、张之洞并不以斯学见长,故其作伪颇出乎意料之外。
【注释】
[1]见《诗经·国风·旄丘》。
[2]见《诗经·小雅·六月》。
[3]见《文选》卷五。
[4]见《汉书》卷一○○下。
[5]见《庄子》卷三下第七《应帝王》。
[6]见《庄子》卷七下第二十二《知北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