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识文字,说经!

《经解入门》:识文字,说经!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段玉裁注《说文》,精而较繁。可先看大徐本《说文解字》。必须识小篆,通《说文》,熟《尔雅》。“五雅”、《玉篇》、《广韵》并宜参究。《说文》初看无味,细看极有意趣。《说文》字部难于寻检,毛谟《说文检字》、黎永椿《说文通检》颇便初学,黎书较胜。《说经必先识文字》篇抄袭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仅有三点小改动:第一,将标题“解经宜先识字”改为“说经必先识文字”。

《经解入门》:识文字,说经!

【原文】

《说文》云:“字,孳也。”言其孳生无尽也。字,古谓之文。

字有形,形不一:一、古文,二、籀文,三、小篆,四、八分,五、隶书,六、楷书,相因递变。字有声,声不一:有三代之音,有汉、魏之音,有六朝至唐之音(详《音韵源流》篇)。字有义,义不一:有本义,有引申义(即《训诂篇》所言者),有通假义(即假借之谓)。形声不审,训诂不明,岂知经传所言者何物、所说者何事耶?且经传原本篆书,古韵自有部分,识古篆之形,晓古语之声,方能得古字之义。大率字类定于形,字义生于声,知篆形方可审今形之非,知古音则可订今音之误,故形声实为识字之本。

然则,如之何而后能审定音义?曰必须识小篆,通《说文》,熟《尔雅》,“五雅”、《玉篇》、《广韵》并宜参究。俗师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末,不知其源,骋其臆说,恍如寤语。此事甚不易,非翻检字书,便能通晓者也。又《说文》初看无味,细看极有意趣。段玉裁注《说文》,精而较繁。可先看大徐本《说文解字》。

【辨伪】此段抄自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

解经宜先识字。

此非余一人之私言,国朝诸老师之言也。字有形,形不一:一古文,二籀文,三小篆,四八分,五隶书,六真书,相因递变。字有声,声不一:有三代之音,有汉、魏之音,有六朝至唐之音。字有义,义不一:有本义,有引申义,有通借义。形声不审,训诂不明,岂知经典为何语耶?如何而后能审定音义?必须识小篆,通《说文》,熟《尔雅》。“五雅”、《玉篇》、《广韵》并宜参究。俗师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末,不知其源,骋其臆说,止如寱语。此事甚不易,非翻检字书,便能通晓者也。《说文》初看无味,细看极有意趣。段玉裁注《说文》解精而较繁。可先看大徐本《说文解字》。《说文》字部难于寻检,毛谟《说文检字》、黎永椿《说文通检》颇便初学,黎书较胜。(www.xing528.com)

经传原是篆书,古韵自有部分。识古篆之形,晓古语之声,方能得古字之义。大率字类定于形,字义生于声,知篆形则可觉今音之非,知古音则可定今形之误。故形声为识字之本。

【本篇结论】

《说经必先识文字》篇抄袭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仅有三点小改动:第一,将标题“解经宜先识字”改为“说经必先识文字”。第二,将“岂知经典为何语耶”一语改为“岂知经传所言者何物、所说者何事耶”。第三,张之洞首先声明:“此非余一人之私言,国朝诸老师之言也。”而《经解入门》将此声明也抹掉,仿佛就是一家之言。

《说经必先识文字》篇抄袭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仅有三点小改动:第一,将标题“解经宜先识字”改为“说经必先识文字”。第二,将“岂知经典为何语耶”一语改为“岂知经传所言者何物、所说者何事耶”。第三,张之洞首先声明:“此非余一人之私言,国朝诸老师之言也。”而《经解入门》将此声明也抹掉,仿佛就是一家之言。

《说经必先识文字》篇抄袭张之洞《轩语·语学第二》,仅有三点小改动:第一,将标题“解经宜先识字”改为“说经必先识文字”。第二,将“岂知经典为何语耶”一语改为“岂知经传所言者何物、所说者何事耶”。第三,张之洞首先声明:“此非余一人之私言,国朝诸老师之言也。”而《经解入门》将此声明也抹掉,仿佛就是一家之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