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朱氏竹垞云:“善读书者,匪直晰文义而已,其于简策之尺寸必详焉。”诚以书籍制度,代有不同,不知其制,无以考简册之长短,文字之得失。三代之际,皆用方策。郑康成《中庸注》云:“方,版,策简也。”是也。策简,竹为之;方,木为之也。其长短之度,郑《论语序》云:“《易》、《书》、《诗》、《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服虔传《春秋》,称古文篆书,一简八字,而说《书》者谓每行十三字。”“简二十二字,脱亦二十二字。”据此,则简有长短,字亦有多寡者也。而自汉而下则不然。汉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亦并用。
【辨伪】本段抄自朱彝尊《曝书亭集·江村销夏录序》:
昔之善读书者,匪直晰其文义音释而已,其于简策之尺寸必详焉。郑康成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服虔传《春秋》,称古文篆书,一简八字,而说《书》者谓每行一十三字。括苍鲍氏以之定正《武成》,诸暨胡氏以之定正《洪范》。予尝至太学,摩挲石鼓文,验其行数,据以驳成都杨氏之作伪。因是而思汉儒订诂之学有未可尽非者尔。评书画者众矣,广川董氏病其冗长,其余又嫌太略。宣和书画,仅谱其人及所藏之目,南渡馆阁之储,于金、铜、玉、石悉识其尺寸,而于书画无之。盖昔人心思或有未及,必俟后贤而始大备也。钱唐高詹事退居柘湖,撰《江村销夏录》三卷,于古人书画真迹,为卷为轴,为笺为绢,必谨识其尺度广狭断续,及印记之多寡,跋尾之先后,而间以己意折衷甄综之。评书画者至此而大备焉。今之作伪者未尝不仿尺度为之,然或割裂跋尾印记,移真者附于伪,而以伪者杂于真。自詹事之书出,稍损益之不可。虽有大驵巨狡,伎将安施哉?詹事曩在内庭久,御府图书资以鉴赏者,历历犹能记忆,而不著于录。或疑不言温树之义。然宋之米友仁、元之柯敬仲皆尝奉诏旨题书画,每言之不敢详。此詹事第于退居之暇,先以江村所见录之书成于康熙三十二年六月,故以“销夏”名编。予以是年九月作序,印行之顷,实藉以为负暄之助焉。
【原文】
三代之际,皆用方策。郑康成《中庸注》云:“方,版,策简也。”是也。策简,竹为之;方,木为之也。其长短之度,郑《论语序》云:“《易》、《书》、《诗》、《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服虔传《春秋》,称古文篆书,一简八字,而说《书》者谓每行十三字。”“简二十二字,脱亦二十二字。”据此,则简有长短,字亦有多寡者也。而自汉而下则不然。汉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亦并用。
戴氏宏云:“《公羊》传至景帝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又《书籍考》云:“灵帝西迁,缣帛散为帏囊。”皆可见汉时竹帛并用也。至蔡伦造纸,而书籍始用纸。然其初,帛与纸亦并用,后则专用纸,而不用帛。当汉、唐时,尚无印版,故其书皆以纸素传写。《抱朴子》所写,反复有字。《金楼子》谓细书《史》、《庄》、《老》、《离骚》等六百三十四卷。南齐沈麟士年过八十,手写细书,后周裴汉借异书,躬自录本,盖其时书籍难得,而其制度不作册而为卷轴。胡应麟云:“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细阅展舒,甚为烦数。”《唐·经籍志》云:“藏书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子库书紫带,雕紫檀轴,碧牙签。”其余皆大略如此。至唐末,益州始有版本,[多]术数、字学、小书。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流布天下,命马缟、田敏等详勘。《宋史》谓始于周显德,非是。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印极神速。镂板之地,蜀最善,吴次之,越次之,闽又次之。其本初以梓,后以梨,或以枣,唐以后之制度大率如此。
【辨伪】本段抄自金鹗《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1]:
三代之书,皆用方策。汉、唐以来制度代异。汉初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与竹同用。戴氏宏云:“《公羊》传至景帝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此竹帛并用之证。《汉书·艺文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可知其书于竹也。然古书有篇无卷,而《艺文志》所载,如《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卷,可知其书有用帛者矣。篇字从竹,故竹书曰篇。帛书可卷舒,故帛书曰卷。通言之,则竹书亦曰卷,帛书亦曰篇也。古诗云:“中有尺素书。”《风俗通》云:“刘向校书皆先书竹,改易删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书籍考》云:“灵帝西迁,缣帛散为帏囊。”可见汉书之用帛也。至蔡伦造纸,而书籍始用纸。然帛与纸犹并用也,厥后不用帛而用纸矣。汉、唐之时,未有印版,其书皆以纸素传写。《抱朴子》所写,反复有字。《金楼子》谓细书经、史、《庄》、《老》、《离骚》等六百三十四卷在巾箱中。桓谭《新论》谓梁子初、杨子林所写万卷,至于白首。南齐沈麟士年过八十,手写细书,满数十箧。梁袁峻自写书课,日五十纸。后周裴汉借异书,躬自录本,盖书之难得也。其书籍制度不作册而为卷轴。胡应麟云:“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罗璧云:“古人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犹今佛老经然,其后稍作册子。”今考《唐书·经籍志》云:“藏书分为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史库书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红牙签。”其制度大略如此。至唐末,益州始有版本,多术数、字学、小书。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流布天下,命马缟、田敏等详勘。《宋史·艺文志》谓始于周显德,非也。宋端拱元年,司业孔维等奉诏校勘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书》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镂板之地,蜀最善,吴次之,越次之,闽又次之。刻板之木,初以梓,后以梨,或以枣,此唐以后书籍之制度也。
间尝考古之书籍皆写本,最为不便,汉熹平始有石经,唐开成、宋嘉祐亦皆有之,后晋天福又有铜板九经,皆可纸墨摹印,无用笔写,然其制颇难传,亦未广。至板本盛行,摹印极便,圣经贤传乃得家传而人诵,固亦有功名教矣。然写本不易,传录者精于雠对,故往有善本。自板本出,讹谬日甚,后学者无他本可以勘验,其弊亦不少也。
【本篇结论】
《历代书籍制度》篇将《江村销夏录序》、《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二文的主体部分缀合为一,又在《江村销夏录序》之间插入“诚以书籍制度,代有不同,不知其制,无以考简册之长短,文字之得失。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一段扣题文字,而“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与《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开头语“三代之书,皆用方策”只差一字,因此将两篇文章巧妙地缝合起来。末了又将两文的结尾段落删去,似乎干净利索,不留痕迹,但经过我们顺藤摸瓜,还是抓住了狐狸尾巴。
【注释】
[1]见《清经解》卷一三九○,又见《求古录礼说》卷十五。(www.xing528.com)
三代之书,皆用方策。汉、唐以来制度代异。汉初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与竹同用。戴氏宏云:“《公羊》传至景帝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此竹帛并用之证。《汉书·艺文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可知其书于竹也。然古书有篇无卷,而《艺文志》所载,如《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卷,可知其书有用帛者矣。篇字从竹,故竹书曰篇。帛书可卷舒,故帛书曰卷。通言之,则竹书亦曰卷,帛书亦曰篇也。古诗云:“中有尺素书。”《风俗通》云:“刘向校书皆先书竹,改易删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书籍考》云:“灵帝西迁,缣帛散为帏囊。”可见汉书之用帛也。至蔡伦造纸,而书籍始用纸。然帛与纸犹并用也,厥后不用帛而用纸矣。汉、唐之时,未有印版,其书皆以纸素传写。《抱朴子》所写,反复有字。《金楼子》谓细书经、史、《庄》、《老》、《离骚》等六百三十四卷在巾箱中。桓谭《新论》谓梁子初、杨子林所写万卷,至于白首。南齐沈麟士年过八十,手写细书,满数十箧。梁袁峻自写书课,日五十纸。后周裴汉借异书,躬自录本,盖书之难得也。其书籍制度不作册而为卷轴。胡应麟云:“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罗璧云:“古人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犹今佛老经然,其后稍作册子。”今考《唐书·经籍志》云:“藏书分为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史库书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红牙签。”其制度大略如此。至唐末,益州始有版本,多术数、字学、小书。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流布天下,命马缟、田敏等详勘。《宋史·艺文志》谓始于周显德,非也。宋端拱元年,司业孔维等奉诏校勘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书》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镂板之地,蜀最善,吴次之,越次之,闽又次之。刻板之木,初以梓,后以梨,或以枣,此唐以后书籍之制度也。
间尝考古之书籍皆写本,最为不便,汉熹平始有石经,唐开成、宋嘉祐亦皆有之,后晋天福又有铜板九经,皆可纸墨摹印,无用笔写,然其制颇难传,亦未广。至板本盛行,摹印极便,圣经贤传乃得家传而人诵,固亦有功名教矣。然写本不易,传录者精于雠对,故往有善本。自板本出,讹谬日甚,后学者无他本可以勘验,其弊亦不少也。
【本篇结论】
《历代书籍制度》篇将《江村销夏录序》、《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二文的主体部分缀合为一,又在《江村销夏录序》之间插入“诚以书籍制度,代有不同,不知其制,无以考简册之长短,文字之得失。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一段扣题文字,而“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与《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开头语“三代之书,皆用方策”只差一字,因此将两篇文章巧妙地缝合起来。末了又将两文的结尾段落删去,似乎干净利索,不留痕迹,但经过我们顺藤摸瓜,还是抓住了狐狸尾巴。
【注释】
[1]见《清经解》卷一三九○,又见《求古录礼说》卷十五。
三代之书,皆用方策。汉、唐以来制度代异。汉初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与竹同用。戴氏宏云:“《公羊》传至景帝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此竹帛并用之证。《汉书·艺文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可知其书于竹也。然古书有篇无卷,而《艺文志》所载,如《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卷,可知其书有用帛者矣。篇字从竹,故竹书曰篇。帛书可卷舒,故帛书曰卷。通言之,则竹书亦曰卷,帛书亦曰篇也。古诗云:“中有尺素书。”《风俗通》云:“刘向校书皆先书竹,改易删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书籍考》云:“灵帝西迁,缣帛散为帏囊。”可见汉书之用帛也。至蔡伦造纸,而书籍始用纸。然帛与纸犹并用也,厥后不用帛而用纸矣。汉、唐之时,未有印版,其书皆以纸素传写。《抱朴子》所写,反复有字。《金楼子》谓细书经、史、《庄》、《老》、《离骚》等六百三十四卷在巾箱中。桓谭《新论》谓梁子初、杨子林所写万卷,至于白首。南齐沈麟士年过八十,手写细书,满数十箧。梁袁峻自写书课,日五十纸。后周裴汉借异书,躬自录本,盖书之难得也。其书籍制度不作册而为卷轴。胡应麟云:“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罗璧云:“古人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犹今佛老经然,其后稍作册子。”今考《唐书·经籍志》云:“藏书分为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史库书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红牙签。”其制度大略如此。至唐末,益州始有版本,多术数、字学、小书。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流布天下,命马缟、田敏等详勘。《宋史·艺文志》谓始于周显德,非也。宋端拱元年,司业孔维等奉诏校勘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国子监镂板,行之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书》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镂板之地,蜀最善,吴次之,越次之,闽又次之。刻板之木,初以梓,后以梨,或以枣,此唐以后书籍之制度也。
间尝考古之书籍皆写本,最为不便,汉熹平始有石经,唐开成、宋嘉祐亦皆有之,后晋天福又有铜板九经,皆可纸墨摹印,无用笔写,然其制颇难传,亦未广。至板本盛行,摹印极便,圣经贤传乃得家传而人诵,固亦有功名教矣。然写本不易,传录者精于雠对,故往有善本。自板本出,讹谬日甚,后学者无他本可以勘验,其弊亦不少也。
【本篇结论】
《历代书籍制度》篇将《江村销夏录序》、《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二文的主体部分缀合为一,又在《江村销夏录序》之间插入“诚以书籍制度,代有不同,不知其制,无以考简册之长短,文字之得失。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一段扣题文字,而“三代之际,皆用方策”与《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开头语“三代之书,皆用方策”只差一字,因此将两篇文章巧妙地缝合起来。末了又将两文的结尾段落删去,似乎干净利索,不留痕迹,但经过我们顺藤摸瓜,还是抓住了狐狸尾巴。
【注释】
[1]见《清经解》卷一三九○,又见《求古录礼说》卷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