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冯氏登府著《石经考异》,曰汉,曰魏,曰唐,曰蜀,曰南北宋,曰国朝,凡有七刻。汉即熹平石经,《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论语》,凡六经,蔡中郎以八分书丹。魏即三字石经,《尚书》、《春秋》,写以篆、隶、科斗三体之字。唐即开成刻《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诸经。蜀刻经凡十三。北宋即嘉祐中所刻“九经”,有篆有真。南宋即绍兴所刻,书以小楷,各经皆非足本。国朝乾隆五十八年诏刻《十三经》于太学。嘉庆八年复命磨改尽善。此就其文之可考者言也。
【辨伪】本段隐括自冯登府《石经补考》、《汉石经考异自序》、《北宋石经考异自序》:
【冯登府《石经补考》】
余少喜石经之学,嘉庆庚午,先成《汉石经》二卷,后以次考证,而魏、唐、蜀、宋诸刻略备,庚午释褐,始得读国朝太学石经,并著其异同,列于卷首,分为一十二卷。开成十二经专校误字,未经遍释,盖已分见于各卷……石经肇始于汉,历代相承,率多残泐,惟唐石经至今尚存,最为完备,然亦有补刻之讹。我高宗纯皇帝五十八年诏刻《十三经》于太学,即长洲蒋衡所书,勘定立石,依《开成石经》,参以各善本,多所订正。彭尚书元瑞曾撰《考文提要》十三卷,以证校正所自。当时因急于告竣,未及尽改。迨我仁宗睿皇帝嘉庆八年,尚书奏请重修,于是复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1]
【冯登府《汉石经考异自序》】
后汉熹平四年,诏立石经于太学。据《灵帝本纪》及《儒林》、《宦者》二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传》以为六经。《隋·经籍志》又以为七经。俱非也。中郎以小字八分书丹,使工镌石,《儒林传序》以为古文、篆、隶三体者,亦非也,三体乃魏所建也。本朝顾亭林、朱竹垞、万季野、全谢山诸先生言之详矣。近翁覃溪阁学《石经残字考》亦备载原委,而于古今文异同之辨,则俱略焉。考《汉石经》尚见于《唐书·艺文志》,张参据以校正“五经”文字。当时虽非完本,而卷帙尚多,惜未及详载。经文仅存字体七十余字,中惟桃、指、墙、乔、粲、、寂、宜、明、叔、青、、睘、旐、、荅等,字属隶变,余并同正文,而章句无可缀属矣。至五代后,散佚无存。其遗字,仅见于宋洪适《隶释》、黄伯思《东观余论》而已。今援《隶释》例,仰讨故训,俯参时说,即谫识所得者,汇为《考异》一卷。其有义无可通,谨阙以俟。有散见他书,为洪、黄所未见者,旁证以补之。至吕氏《读诗记》所载石经,如“江有洍”,“击鼓其镗”,“而不见”,“攕攕女手”,“挑兮兮”,“芄兰之枝”,“民之伪言”等文,皆见《说文》,于石经无所据,恐出董氏私见。惟“子衿”作“”,尚可考。至任启运谓《论语》“有妇人焉”,《汉石经》作“殷人”,更属臆说。又《广韵》四十五厚“斗”字注,《说文》作“”,《石经》作“斗”,当是《汉石经》。《一切经音义》卷七:《大般泥洹经》云:“宴,《石经》为古文‘燕’同。”庄氏炘谓《汉石经》也。然无经文可释,附记于此。嘉庆庚午二月,嘉兴冯登府书于石经阁。[2]
【冯登府《北宋石经考异自序》】
世知有一字、三字石经,而不知有二字石经。李焘《长篇》载:“嘉祐六年三月,以篆国子监石经成,赐草泽章友。直银百两,绢百匹。除试将作监主簿,辞不就,故是有赐。”《宋史》曰:北宋篆石经有谢飶、张次立、杨南仲、皇侄克继等,或赐银币,或赐出身。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嘉祐石经》云:“罗寿可游汴梁太学,九经石堆积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朱检讨彝尊《经义考》据安世凤说,谓金耶律隆曾修宋《嘉祐石经》,至明已残断不完。彭尚书元瑞曾得《周礼》残本,凡十二叶,三百五十四行。惜仅载起讫,不复考证同异。惟吴山夫《金石存》载:贾颜亲向开封府学拓得《嘉祐石经》,尚有《周易》二碑,存升、困、革、鼎、未济五卦及《系辞》前七章,《尚书》三碑存《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康诰》、《酒诰》七篇。迨毕尚书沅抚中州,询之开封学官,碑已无存,惟陈留仅存《周礼》卷一及卷五中数石而已。钱氏大昕《金石文跋尾》所言,亦同彭本。此卷余从苕溪孙茂才衍庆得之,共二百六十九行,较彭所得本少八十三行。以两本互校之,凡《周礼》卷一及卷五、卷六中所存残字,有出于毕尚书所见外者。又从方履篯得《礼记》残碑。履篯藏有《易》、《书》二残本,云摹拓得之开封府学,惜未及寄示,俟它日索之。凡石经古文,并足证刊本之误,有功于微学不鲜矣。因据汲古阁本参校,略释同异,以补向来言石经者所未及云。道光甲申闰七夕,嘉兴冯登府序于闽金泉官舍。[3]
【今按】《石经补考》前二卷为《国朝石经考异》。三四卷为《汉石经考异》。汉即熹平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论语》,凡六经,蔡中郎以八分书丹。第五卷为《魏石经考异》。嘉庆二十五年自序云:“……”[4]魏即三字石经,《尚书》、《左传》,写以篆、隶、科斗三体之字。《尚书》文连重文二百九十四,据武进臧氏琳分段列次,以经文属之。《左传》文八段,连重文共四百九十八,较《尚书》字画为正。第六卷为《魏石经拾遗》,即《汗简所收魏石经遗字》。第七卷为《唐石经误字辨》。唐即开成刻《周易》、《尚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诸经。第八、九卷为《蜀石经考异》。蜀刻经凡十三。第十卷为《北宋石经考异》。北宋即嘉祐中所刻九经,有篆有真。包括周礼残碑及周礼遗字、尚书遗字、孟子遗字。第十一卷为《南宋石经考异》。南宋即绍兴所刻,书以小楷,各经皆非足本。
【原文】
方中履[5]云:“十九刻叙最明,独不及郑覃自刻,何耶?”按:《新唐书·郑覃传》:覃以经籍刓谬,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愿与巨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演故事,镂石太学,示万世法。诏可。乃表周墀、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足正文字,刻于石。此唐文宗开成二年事,又在天宝石刻之后者。然则石经之刻,自汉迄明,凡二十刻矣,合之我朝,共二十一刻云。
【辨伪】本段抄自清徐世溥[6]《榆墩集》卷四《跋石经》[7]:
孔鲋藏经,鲁恭王发之,遂出于世。孝平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易》、《诗》、《书》、《左传》于石,此石经之初刻也。章帝命杜操增摹《公羊》、《论语》古文,而释以章草,此石经之再刻也。灵帝光和六年,命胡母敬、崔琼、张昶、师宜官以古文八分刻《易》、《书》、《鲁诗》、《仪礼》、《左传》于太学讲堂,此石经之三刻也。熹平四年,诸儒以《左传》立于刘歆,当废,《公羊》兴于孝武,《周礼》、《尔雅》传于周公,《鲁诗》、《论语》出于孔子,当与《易》、《书》并刻,又诏蔡邕、杨赐、堂溪典、马日磾等纯以八分书之,此石经之四刻也。魏虞喜惜古文之不传,言于邵陵厉公,自摹古文于石,陈留邯郸淳以小篆释之,钟会注以小楷,[于是《易》有京房、费直,《书》有伏生、孔安国,《诗》有鲁、韩、毛、(郑)[齐],《礼》有《周礼》、戴德、戴圣,《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论语》有《齐论》、《鲁论》,并《尔雅》、《孝经》、《孟子》共二十种]刻于邺都之学宫,此石经之五刻也。晋惠帝永熙武库火,[科斗竹简皆烬。]梁武帝[索于王志,]得汉拓本三种,诏萧子云等以小楷刻之金陵,《易》用费直,《书》用姚方兴,《诗》用毛氏,《礼》用小戴,《春秋》用“三传”,此石经之六刻也。北魏太武神龟元年,从崔光之请,以汉魏石经在洛邺者遭王弥、刘曜之乱,焚毁过半,命元晖、于烈、韩毅等补之,此石经之七刻也。周大象之沉,齐高澄之砲,复经残阙。隋大业中,取其遗书于秘书省。贞观六年,魏征请发而传之,诏欧阳询补其八分,此石经之八刻也。于时孔颖达为疏义,而请以王弼《易》、孔安国《书》、《毛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孟子》、《孝经》颁行天下,俾儒生习之,是为“十三经”。开元四年,张说请补《古易》、《鲁诗》,诏礼部郎中殷仲容摹古文于石,此石经之九刻也。天宝九年,从李林甫请,诏侍书徐浩等以小楷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令》为首,此石经之十刻也。蜀孟昶命李仁罕、右仆射毋昭裔等以楷书刻《易》、《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为十一经,此石经之十一刻也。南唐升元间以楷书刻十一经,而增入《孝经》、《尔雅》,此石经之十二刻也。宋淳化六年,翻蜀十一经于汴京,此石经之十三刻也。高宗御书“五经”于临安府学,才人吴氏续之,此石经之十四刻也。洪适摹鸿都遗字于利州,此石经之十五刻也。范成大复摹于少城,此石经之十六刻也。天章阁待制胡元质复摹于成都学宫,并三体刻之,此石经之十七刻也。宣德六年,靖江王又摹于本府,此石经之十八刻也。天顺元年,秦府又摹刻,而《古易》、《鲁诗》复完,此石经之十九刻也。今世所行者,凡唐讳竹阙点画,盖秦府摹唐本耳,以为蔡中郎书者,是未考也。德卿龙生以草堂将军之象贤,酷好书画,出示石经,装缮精好,嘱余为跋。夫石经犹之乎书帙耳,未可以为帖也,故置书法不论,而书此以系之。
【本篇结论】
《历代石经源流》前半部分抄自《石经补考》、《困学纪闻》,后半部分直接抄自《古今释疑》,间接抄自《榆墩集》。《古今释疑》在抄《榆墩集》时略有删改,并有讹误,而本篇竟然与《古今释疑》完全相同,连错字都没有改正。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叙例》:“石经者,古本之终,今本之祖。”[8]姚文田《唐石经校文·跋》:“去古愈远,复古愈难。”②二家论石经甚确,附记于此。
【注释】
[1]冯登府:《石经补考·总叙》,《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1~3页。
[2]冯登府:《石经考异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5页。
[3]载道光十年原刻本《石经阁丛书》《北宋石经考异》卷首。
[4]冯登府:《魏石经考异自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56页。
[5]方中履:(1638—?),字素北,号合山,又号小愚,方以智次子,安徽桐城人。著有《汗青阁文集》二卷、《古今释疑》十八卷。
[6]徐世溥:(1608—1675),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崇祯间诸生,深受钱谦益器重,入清不仕。四库存目著录《榆墩集选》文九卷、诗二卷。
[7]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11册第145~146页。
[8]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246页。②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74页。
后汉熹平四年,诏立石经于太学。据《灵帝本纪》及《儒林》、《宦者》二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传》以为六经。《隋·经籍志》又以为七经。俱非也。中郎以小字八分书丹,使工镌石,《儒林传序》以为古文、篆、隶三体者,亦非也,三体乃魏所建也。本朝顾亭林、朱竹垞、万季野、全谢山诸先生言之详矣。近翁覃溪阁学《石经残字考》亦备载原委,而于古今文异同之辨,则俱略焉。考《汉石经》尚见于《唐书·艺文志》,张参据以校正“五经”文字。当时虽非完本,而卷帙尚多,惜未及详载。经文仅存字体七十余字,中惟桃、指、墙、乔、粲、、寂、宜、明、叔、青、、睘、旐、、荅等,字属隶变,余并同正文,而章句无可缀属矣。至五代后,散佚无存。其遗字,仅见于宋洪适《隶释》、黄伯思《东观余论》而已。今援《隶释》例,仰讨故训,俯参时说,即谫识所得者,汇为《考异》一卷。其有义无可通,谨阙以俟。有散见他书,为洪、黄所未见者,旁证以补之。至吕氏《读诗记》所载石经,如“江有洍”,“击鼓其镗”,“而不见”,“攕攕女手”,“挑兮兮”,“芄兰之枝”,“民之伪言”等文,皆见《说文》,于石经无所据,恐出董氏私见。惟“子衿”作“”,尚可考。至任启运谓《论语》“有妇人焉”,《汉石经》作“殷人”,更属臆说。又《广韵》四十五厚“斗”字注,《说文》作“”,《石经》作“斗”,当是《汉石经》。《一切经音义》卷七:《大般泥洹经》云:“宴,《石经》为古文‘燕’同。”庄氏炘谓《汉石经》也。然无经文可释,附记于此。嘉庆庚午二月,嘉兴冯登府书于石经阁。[2]
【冯登府《北宋石经考异自序》】
世知有一字、三字石经,而不知有二字石经。李焘《长篇》载:“嘉祐六年三月,以篆国子监石经成,赐草泽章友。直银百两,绢百匹。除试将作监主簿,辞不就,故是有赐。”《宋史》曰:北宋篆石经有谢飶、张次立、杨南仲、皇侄克继等,或赐银币,或赐出身。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嘉祐石经》云:“罗寿可游汴梁太学,九经石堆积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朱检讨彝尊《经义考》据安世凤说,谓金耶律隆曾修宋《嘉祐石经》,至明已残断不完。彭尚书元瑞曾得《周礼》残本,凡十二叶,三百五十四行。惜仅载起讫,不复考证同异。惟吴山夫《金石存》载:贾颜亲向开封府学拓得《嘉祐石经》,尚有《周易》二碑,存升、困、革、鼎、未济五卦及《系辞》前七章,《尚书》三碑存《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康诰》、《酒诰》七篇。迨毕尚书沅抚中州,询之开封学官,碑已无存,惟陈留仅存《周礼》卷一及卷五中数石而已。钱氏大昕《金石文跋尾》所言,亦同彭本。此卷余从苕溪孙茂才衍庆得之,共二百六十九行,较彭所得本少八十三行。以两本互校之,凡《周礼》卷一及卷五、卷六中所存残字,有出于毕尚书所见外者。又从方履篯得《礼记》残碑。履篯藏有《易》、《书》二残本,云摹拓得之开封府学,惜未及寄示,俟它日索之。凡石经古文,并足证刊本之误,有功于微学不鲜矣。因据汲古阁本参校,略释同异,以补向来言石经者所未及云。道光甲申闰七夕,嘉兴冯登府序于闽金泉官舍。[3]
【今按】《石经补考》前二卷为《国朝石经考异》。三四卷为《汉石经考异》。汉即熹平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论语》,凡六经,蔡中郎以八分书丹。第五卷为《魏石经考异》。嘉庆二十五年自序云:“……”[4]魏即三字石经,《尚书》、《左传》,写以篆、隶、科斗三体之字。《尚书》文连重文二百九十四,据武进臧氏琳分段列次,以经文属之。《左传》文八段,连重文共四百九十八,较《尚书》字画为正。第六卷为《魏石经拾遗》,即《汗简所收魏石经遗字》。第七卷为《唐石经误字辨》。唐即开成刻《周易》、《尚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诸经。第八、九卷为《蜀石经考异》。蜀刻经凡十三。第十卷为《北宋石经考异》。北宋即嘉祐中所刻九经,有篆有真。包括周礼残碑及周礼遗字、尚书遗字、孟子遗字。第十一卷为《南宋石经考异》。南宋即绍兴所刻,书以小楷,各经皆非足本。
【原文】
方中履[5]云:“十九刻叙最明,独不及郑覃自刻,何耶?”按:《新唐书·郑覃传》:覃以经籍刓谬,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愿与巨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演故事,镂石太学,示万世法。诏可。乃表周墀、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足正文字,刻于石。此唐文宗开成二年事,又在天宝石刻之后者。然则石经之刻,自汉迄明,凡二十刻矣,合之我朝,共二十一刻云。
【辨伪】本段抄自清徐世溥[6]《榆墩集》卷四《跋石经》[7]:
孔鲋藏经,鲁恭王发之,遂出于世。孝平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易》、《诗》、《书》、《左传》于石,此石经之初刻也。章帝命杜操增摹《公羊》、《论语》古文,而释以章草,此石经之再刻也。灵帝光和六年,命胡母敬、崔琼、张昶、师宜官以古文八分刻《易》、《书》、《鲁诗》、《仪礼》、《左传》于太学讲堂,此石经之三刻也。熹平四年,诸儒以《左传》立于刘歆,当废,《公羊》兴于孝武,《周礼》、《尔雅》传于周公,《鲁诗》、《论语》出于孔子,当与《易》、《书》并刻,又诏蔡邕、杨赐、堂溪典、马日磾等纯以八分书之,此石经之四刻也。魏虞喜惜古文之不传,言于邵陵厉公,自摹古文于石,陈留邯郸淳以小篆释之,钟会注以小楷,[于是《易》有京房、费直,《书》有伏生、孔安国,《诗》有鲁、韩、毛、(郑)[齐],《礼》有《周礼》、戴德、戴圣,《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论语》有《齐论》、《鲁论》,并《尔雅》、《孝经》、《孟子》共二十种]刻于邺都之学宫,此石经之五刻也。晋惠帝永熙武库火,[科斗竹简皆烬。]梁武帝[索于王志,]得汉拓本三种,诏萧子云等以小楷刻之金陵,《易》用费直,《书》用姚方兴,《诗》用毛氏,《礼》用小戴,《春秋》用“三传”,此石经之六刻也。北魏太武神龟元年,从崔光之请,以汉魏石经在洛邺者遭王弥、刘曜之乱,焚毁过半,命元晖、于烈、韩毅等补之,此石经之七刻也。周大象之沉,齐高澄之砲,复经残阙。隋大业中,取其遗书于秘书省。贞观六年,魏征请发而传之,诏欧阳询补其八分,此石经之八刻也。于时孔颖达为疏义,而请以王弼《易》、孔安国《书》、《毛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孟子》、《孝经》颁行天下,俾儒生习之,是为“十三经”。开元四年,张说请补《古易》、《鲁诗》,诏礼部郎中殷仲容摹古文于石,此石经之九刻也。天宝九年,从李林甫请,诏侍书徐浩等以小楷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令》为首,此石经之十刻也。蜀孟昶命李仁罕、右仆射毋昭裔等以楷书刻《易》、《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为十一经,此石经之十一刻也。南唐升元间以楷书刻十一经,而增入《孝经》、《尔雅》,此石经之十二刻也。宋淳化六年,翻蜀十一经于汴京,此石经之十三刻也。高宗御书“五经”于临安府学,才人吴氏续之,此石经之十四刻也。洪适摹鸿都遗字于利州,此石经之十五刻也。范成大复摹于少城,此石经之十六刻也。天章阁待制胡元质复摹于成都学宫,并三体刻之,此石经之十七刻也。宣德六年,靖江王又摹于本府,此石经之十八刻也。天顺元年,秦府又摹刻,而《古易》、《鲁诗》复完,此石经之十九刻也。今世所行者,凡唐讳竹阙点画,盖秦府摹唐本耳,以为蔡中郎书者,是未考也。德卿龙生以草堂将军之象贤,酷好书画,出示石经,装缮精好,嘱余为跋。夫石经犹之乎书帙耳,未可以为帖也,故置书法不论,而书此以系之。(www.xing528.com)
【本篇结论】
《历代石经源流》前半部分抄自《石经补考》、《困学纪闻》,后半部分直接抄自《古今释疑》,间接抄自《榆墩集》。《古今释疑》在抄《榆墩集》时略有删改,并有讹误,而本篇竟然与《古今释疑》完全相同,连错字都没有改正。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叙例》:“石经者,古本之终,今本之祖。”[8]姚文田《唐石经校文·跋》:“去古愈远,复古愈难。”②二家论石经甚确,附记于此。
【注释】
[1]冯登府:《石经补考·总叙》,《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1~3页。
[2]冯登府:《石经考异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5页。
[3]载道光十年原刻本《石经阁丛书》《北宋石经考异》卷首。
[4]冯登府:《魏石经考异自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56页。
[5]方中履:(1638—?),字素北,号合山,又号小愚,方以智次子,安徽桐城人。著有《汗青阁文集》二卷、《古今释疑》十八卷。
[6]徐世溥:(1608—1675),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崇祯间诸生,深受钱谦益器重,入清不仕。四库存目著录《榆墩集选》文九卷、诗二卷。
[7]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11册第145~146页。
[8]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246页。②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74页。
后汉熹平四年,诏立石经于太学。据《灵帝本纪》及《儒林》、《宦者》二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传》以为六经。《隋·经籍志》又以为七经。俱非也。中郎以小字八分书丹,使工镌石,《儒林传序》以为古文、篆、隶三体者,亦非也,三体乃魏所建也。本朝顾亭林、朱竹垞、万季野、全谢山诸先生言之详矣。近翁覃溪阁学《石经残字考》亦备载原委,而于古今文异同之辨,则俱略焉。考《汉石经》尚见于《唐书·艺文志》,张参据以校正“五经”文字。当时虽非完本,而卷帙尚多,惜未及详载。经文仅存字体七十余字,中惟桃、指、墙、乔、粲、、寂、宜、明、叔、青、、睘、旐、、荅等,字属隶变,余并同正文,而章句无可缀属矣。至五代后,散佚无存。其遗字,仅见于宋洪适《隶释》、黄伯思《东观余论》而已。今援《隶释》例,仰讨故训,俯参时说,即谫识所得者,汇为《考异》一卷。其有义无可通,谨阙以俟。有散见他书,为洪、黄所未见者,旁证以补之。至吕氏《读诗记》所载石经,如“江有洍”,“击鼓其镗”,“而不见”,“攕攕女手”,“挑兮兮”,“芄兰之枝”,“民之伪言”等文,皆见《说文》,于石经无所据,恐出董氏私见。惟“子衿”作“”,尚可考。至任启运谓《论语》“有妇人焉”,《汉石经》作“殷人”,更属臆说。又《广韵》四十五厚“斗”字注,《说文》作“”,《石经》作“斗”,当是《汉石经》。《一切经音义》卷七:《大般泥洹经》云:“宴,《石经》为古文‘燕’同。”庄氏炘谓《汉石经》也。然无经文可释,附记于此。嘉庆庚午二月,嘉兴冯登府书于石经阁。[2]
【冯登府《北宋石经考异自序》】
世知有一字、三字石经,而不知有二字石经。李焘《长篇》载:“嘉祐六年三月,以篆国子监石经成,赐草泽章友。直银百两,绢百匹。除试将作监主簿,辞不就,故是有赐。”《宋史》曰:北宋篆石经有谢飶、张次立、杨南仲、皇侄克继等,或赐银币,或赐出身。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嘉祐石经》云:“罗寿可游汴梁太学,九经石堆积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朱检讨彝尊《经义考》据安世凤说,谓金耶律隆曾修宋《嘉祐石经》,至明已残断不完。彭尚书元瑞曾得《周礼》残本,凡十二叶,三百五十四行。惜仅载起讫,不复考证同异。惟吴山夫《金石存》载:贾颜亲向开封府学拓得《嘉祐石经》,尚有《周易》二碑,存升、困、革、鼎、未济五卦及《系辞》前七章,《尚书》三碑存《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康诰》、《酒诰》七篇。迨毕尚书沅抚中州,询之开封学官,碑已无存,惟陈留仅存《周礼》卷一及卷五中数石而已。钱氏大昕《金石文跋尾》所言,亦同彭本。此卷余从苕溪孙茂才衍庆得之,共二百六十九行,较彭所得本少八十三行。以两本互校之,凡《周礼》卷一及卷五、卷六中所存残字,有出于毕尚书所见外者。又从方履篯得《礼记》残碑。履篯藏有《易》、《书》二残本,云摹拓得之开封府学,惜未及寄示,俟它日索之。凡石经古文,并足证刊本之误,有功于微学不鲜矣。因据汲古阁本参校,略释同异,以补向来言石经者所未及云。道光甲申闰七夕,嘉兴冯登府序于闽金泉官舍。[3]
【今按】《石经补考》前二卷为《国朝石经考异》。三四卷为《汉石经考异》。汉即熹平石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论语》,凡六经,蔡中郎以八分书丹。第五卷为《魏石经考异》。嘉庆二十五年自序云:“……”[4]魏即三字石经,《尚书》、《左传》,写以篆、隶、科斗三体之字。《尚书》文连重文二百九十四,据武进臧氏琳分段列次,以经文属之。《左传》文八段,连重文共四百九十八,较《尚书》字画为正。第六卷为《魏石经拾遗》,即《汗简所收魏石经遗字》。第七卷为《唐石经误字辨》。唐即开成刻《周易》、《尚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诸经。第八、九卷为《蜀石经考异》。蜀刻经凡十三。第十卷为《北宋石经考异》。北宋即嘉祐中所刻九经,有篆有真。包括周礼残碑及周礼遗字、尚书遗字、孟子遗字。第十一卷为《南宋石经考异》。南宋即绍兴所刻,书以小楷,各经皆非足本。
【原文】
方中履[5]云:“十九刻叙最明,独不及郑覃自刻,何耶?”按:《新唐书·郑覃传》:覃以经籍刓谬,博士陋浅,不能正,建言愿与巨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演故事,镂石太学,示万世法。诏可。乃表周墀、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足正文字,刻于石。此唐文宗开成二年事,又在天宝石刻之后者。然则石经之刻,自汉迄明,凡二十刻矣,合之我朝,共二十一刻云。
【辨伪】本段抄自清徐世溥[6]《榆墩集》卷四《跋石经》[7]:
孔鲋藏经,鲁恭王发之,遂出于世。孝平元始元年,王莽命甄丰摹古文《易》、《诗》、《书》、《左传》于石,此石经之初刻也。章帝命杜操增摹《公羊》、《论语》古文,而释以章草,此石经之再刻也。灵帝光和六年,命胡母敬、崔琼、张昶、师宜官以古文八分刻《易》、《书》、《鲁诗》、《仪礼》、《左传》于太学讲堂,此石经之三刻也。熹平四年,诸儒以《左传》立于刘歆,当废,《公羊》兴于孝武,《周礼》、《尔雅》传于周公,《鲁诗》、《论语》出于孔子,当与《易》、《书》并刻,又诏蔡邕、杨赐、堂溪典、马日磾等纯以八分书之,此石经之四刻也。魏虞喜惜古文之不传,言于邵陵厉公,自摹古文于石,陈留邯郸淳以小篆释之,钟会注以小楷,[于是《易》有京房、费直,《书》有伏生、孔安国,《诗》有鲁、韩、毛、(郑)[齐],《礼》有《周礼》、戴德、戴圣,《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论语》有《齐论》、《鲁论》,并《尔雅》、《孝经》、《孟子》共二十种]刻于邺都之学宫,此石经之五刻也。晋惠帝永熙武库火,[科斗竹简皆烬。]梁武帝[索于王志,]得汉拓本三种,诏萧子云等以小楷刻之金陵,《易》用费直,《书》用姚方兴,《诗》用毛氏,《礼》用小戴,《春秋》用“三传”,此石经之六刻也。北魏太武神龟元年,从崔光之请,以汉魏石经在洛邺者遭王弥、刘曜之乱,焚毁过半,命元晖、于烈、韩毅等补之,此石经之七刻也。周大象之沉,齐高澄之砲,复经残阙。隋大业中,取其遗书于秘书省。贞观六年,魏征请发而传之,诏欧阳询补其八分,此石经之八刻也。于时孔颖达为疏义,而请以王弼《易》、孔安国《书》、《毛诗》、“三礼”、“三传”、《论语》、《尔雅》、《孟子》、《孝经》颁行天下,俾儒生习之,是为“十三经”。开元四年,张说请补《古易》、《鲁诗》,诏礼部郎中殷仲容摹古文于石,此石经之九刻也。天宝九年,从李林甫请,诏侍书徐浩等以小楷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令》为首,此石经之十刻也。蜀孟昶命李仁罕、右仆射毋昭裔等以楷书刻《易》、《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为十一经,此石经之十一刻也。南唐升元间以楷书刻十一经,而增入《孝经》、《尔雅》,此石经之十二刻也。宋淳化六年,翻蜀十一经于汴京,此石经之十三刻也。高宗御书“五经”于临安府学,才人吴氏续之,此石经之十四刻也。洪适摹鸿都遗字于利州,此石经之十五刻也。范成大复摹于少城,此石经之十六刻也。天章阁待制胡元质复摹于成都学宫,并三体刻之,此石经之十七刻也。宣德六年,靖江王又摹于本府,此石经之十八刻也。天顺元年,秦府又摹刻,而《古易》、《鲁诗》复完,此石经之十九刻也。今世所行者,凡唐讳竹阙点画,盖秦府摹唐本耳,以为蔡中郎书者,是未考也。德卿龙生以草堂将军之象贤,酷好书画,出示石经,装缮精好,嘱余为跋。夫石经犹之乎书帙耳,未可以为帖也,故置书法不论,而书此以系之。
【本篇结论】
《历代石经源流》前半部分抄自《石经补考》、《困学纪闻》,后半部分直接抄自《古今释疑》,间接抄自《榆墩集》。《古今释疑》在抄《榆墩集》时略有删改,并有讹误,而本篇竟然与《古今释疑》完全相同,连错字都没有改正。
严可均《唐石经校文·叙例》:“石经者,古本之终,今本之祖。”[8]姚文田《唐石经校文·跋》:“去古愈远,复古愈难。”②二家论石经甚确,附记于此。
【注释】
[1]冯登府:《石经补考·总叙》,《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1~3页。
[2]冯登府:《石经考异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5页。
[3]载道光十年原刻本《石经阁丛书》《北宋石经考异》卷首。
[4]冯登府:《魏石经考异自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56页。
[5]方中履:(1638—?),字素北,号合山,又号小愚,方以智次子,安徽桐城人。著有《汗青阁文集》二卷、《古今释疑》十八卷。
[6]徐世溥:(1608—1675),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崇祯间诸生,深受钱谦益器重,入清不仕。四库存目著录《榆墩集选》文九卷、诗二卷。
[7]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11册第145~146页。
[8]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246页。②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84册第3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