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书疑例抄自古书疑义举例:经解入门整理与研究

古书疑例抄自古书疑义举例:经解入门整理与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篇抄自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一一、上下文异字同义例古书有上下文异字同义者。古人之文,自有此例。……余从前著《群经平议》,未见及此,盖犹未达古书之例也,当更为说以明之。《礼记·表记》篇:“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如此则文义自明,亦不必疑其有阙文矣。说本阎氏《四书释地》。

古书疑例抄自古书疑义举例:经解入门整理与研究

【原文】见上编。

【辩伪】此篇抄自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卷一

一、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古书有上下文异字同义者。《孟子·公孙丑》篇:“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按:“有仕于此”之“仕”,即“夫士也”之“士”。“夫士也”,正承“有仕于此”而言。“士”,正字,“仕”,假字,是上下文用字不同而实同义也。……

二、上下文同字异义例

古书亦有上下文同字异义者。《礼记·玉藻》篇:“既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上“有”字乃有无之“有”,下“有”字乃“又”字也;言虽有执于朝,不必又盥也。……

三、倒句例

古人多有倒句成文者,顺读之则失其解矣。僖二十三年《左传》:“其人能靖者与,有几?”昭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皆倒句也。……

四、倒序例

古人序事,有不以顺序而以倒序者。《周官·大宗伯》职:“以肆、献、祼享先王。”若以次第言,则祼最在先,献次之,肆又次之也。乃不曰“祼、献、肆”,而曰“肆、献、祼”,此倒序也。……

五、错综成文例

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

六、参互见义例

古人之文,有参互见义者。《礼记·文王世子》篇:“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又云:“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达矣。”郑注曰:“上言父子孙,此言兄弟,互相备也。”……

七、两事连类并称例

《少牢馈食礼》:“日用丁己。”言或用丁,或用己也。《士虞礼》:“幂用布。”言或用,或用布也。古人之文,自有此例。……

八、两义传疑并存例

……凡著书,博采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管氏学者传闻不同而并记之也……余从前著《群经平议》,未见及此,盖犹未达古书之例也,当更为说以明之。

九、两语似平实侧例

古人之文,有似平而实侧者。……《孟子·公孙丑》篇:“今夫蹶者趋者。”赵注曰:“蹶者相动,今夫而蹶者,气闭不能自持,故志气颠倒;颠倒之间,无不动心而恐矣。”寻赵氏之意,谓趋由于蹶。“今夫蹶者趋者”,犹云“大凡颠蹶之人,皆是趋走之人。”盖人之疾趋而行,气使之也,而至于颠蹶,则无不动心矣。故曰“是气也,而反动其心”。“蹶者趋者”,似平而实侧,若以蹶趋平列,则其义不见矣。

十、两句似异而实同例

古人之文,有两句并列而实一意者,若各为之说,转失其义矣。《礼记·表记》篇:“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郑注曰:“数与长短小大,互言之耳。”按:数即长短小大,质言之,则是仁有数,义亦有数耳。乃于仁言有“数”,而于义变言“长短小大”,此古人属辞之法也。……

十一、以重言释一言例

《礼记·乐记》篇:“肃肃,敬也;雍雍,和也。”顾炎武《日知录》曰:“《诗》本‘肃’一字而引之二字者,长言之也。《诗》云:‘有洸有溃。’毛公传之曰:‘洸洸,武也;溃溃,怒也。’即其例也。”……

十二、以一字作两读例

古书遇重字,多省不书,但于本字下作二画识之,亦或并不作二画,但就本字重读之者。……《孟子·告子上》篇:“异于白马之白也。”按:上白字当重读。盖先折之曰“异于白”,乃曰“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则又申说其异之故也。如此则文义自明,亦不必疑其有阙文矣。

十三、倒文协韵例

……《庄子·山木》篇:“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按:此本作:“一下一上,以和为量。”“上”与“量”为韵。今作“一上一下”,失其韵矣。……“上下”、“东西”,人所恒言,后人口耳习熟,妄改古书,由不知古人倒文协韵之例耳。古书多韵语,故倒文协韵者甚多……后人不达此例而好以意改,往往失其韵矣。

十四、变文协韵例

古人之文,更有变文以协韵者。《诗·鄘风·柏舟》篇:“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传曰:“天,谓父也。”正义曰:“先母后天者,取其韵句耳。”按:母则直曰母,而父则称之为天,此变文协韵之例也。……

卷二

十五、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

仪礼·聘礼》篇:“上介出请入告。”郑注曰:“于此言之者,宾弥尊,事弥录。”据注,知聘宾所至,上介皆有“出请入告”之事,而上文不言,是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也。必一一载之简册,则累牍而不能尽矣。乃古人不言,后人亦遂不知,即《仪礼》一经疏略之处,郑君亦有未能见及者,后人读书卤莽,更无论矣。……

十六、古人行文不避繁复例

古人行文,亦不避繁复者。《孟子·梁惠王》篇:“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离娄》篇:“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两“王之不王”,两“瞽瞍厎豫”,若省其一,读之便索然矣。……

十七、语急例

古人语急,故有以“如”为“不如”者。……详见《日知录》三十二[1]……

十八、语缓例

古人语急,则二字可缩为一字;语缓,则一字可引为数字。襄三十一年《左传》:“缮完葺墙以待宾客。”急言之,则止是“葺墙以待宾客”耳。乃以“葺”上更加“缮完”二字……此皆古人语缓,故不嫌辞费。

十九、一人之辞而加“曰”字例

凡问答之辞,必用“曰”字,纪载之恒例也。乃有一人之辞中加“曰”字自为问答者,此则变例也。《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两“曰”字仍是阳货语,直至“孔子曰诺”,始为孔子语。……说本阎氏《四书释地》。按:记人于下文特著“孔子曰”,则上文两“曰不可”非孔子语明矣。前人皆未见及,阎氏此论,昭然发千古之蒙。……

二十、两人之辞而省“曰”字例

一人之辞自为问答,则用“曰”字;乃有两人问答,因语气相承,诵之易晓,而“曰”字从省不书者。如《论语·阳货》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居,吾语女!”乃夫子之言,而即承“对曰未也”之下,无“子曰”字。“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女安,则为之”,乃夫子之言,而即承“曰安”之下,无“子曰”字。……李氏惇作《群经识小》[2],始辨正之。

二十一、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诗·大叔于田》篇:“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其下云:“抑磬控忌,抑纵送忌。”则专承“良御”而言。“叔马慢忌,叔发罕忌。”其下云:“抑释掤忌,抑鬯弓忌。”则专承“叔发罕忌”而言。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也。……夫诗人之词,限于字句,具前略后,固所宜也。乃有行文之体,初无限制,而前所罗陈,后从省略,乃知古人止取意足,辞不必备也……斯例也,孔子传《易》即已有之。《同人》象传:“同人之先,以中直也。”王氏引之曰:“同人之先,谓同人之先号咷而后笑也。先者,有后之辞也,言先而后见矣。……”今以王氏之说推之:《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传则但曰“终日乾乾”……并文具于前而略于后者也。……

二十二、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古人之文,又有没其文于前,而见其义于后者。《书·微子》篇:“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按:“厎遂陈于上”,盖以德言,纣所乱败者,即汤所厎遂而陈者也。“德”字见于后而没于前……

二十三、蒙上文而省例

古人之文,有蒙上文而省者。《尚书·禹贡》篇:“终南惇物。至于鸟鼠。”正义曰:“三山空举山名,不言治意,既蒙上既旅之文也。”是其例也。……

二十四、探下文而省例

夫两文相承,蒙上文而省,此行文之恒也。乃有逆探下文而预省上字,此则为例更变,而古书亦往往有之。《尧典》:“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因下句有“载”字,而上二句皆不言“载”。……

二十五、举此见彼例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是以古书之文,往往有举此以见彼者。《礼记·王制》篇:“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郑注曰:“不著次国之卿者,以大国之下互明之。”正义曰:“以大国之卿不过三命,则知次国之卿不过再命;大国下卿再命,则知次国下卿一命,故云互明之。”……

顾氏炎武《日知录》曰:“以纣为弟,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王子比干。并言之则于文有所不便,故举此以该彼,此古人文章之善。且如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不言后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不言臣妻;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不言浑敦、穷奇、饕餮。后之读书者不待子贡之明,亦当闻一以知二矣。”[4]

钱氏大昕《养新录》曰:“古人著书,举一可以反三,故文简而义无不该。姑即许氏《说文》言之:木,东方之行;金,西方之行;火,南方之行;水,北方之行;则土为中央之行可知也……皆举一以见例,非有遗漏也。”……

二十六、因彼及此例

古人之文,省者极省,繁者极繁,省则有举此见彼者矣,繁则有因此及彼者矣。《日知录》曰:“古人之辞,宽缓不迫。得失,失也。《史记·刺客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利害,害也。《史记·吴王濞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缓急,急也。《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游侠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成败,败也。《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同异,异也。《吴志·孙皓传》注:‘荡异同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异同。’赢缩,缩也。《吴志·诸葛恪传》:‘一朝赢缩,人情万端。’祸福,祸也。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己构,成此祸福端。’”[5]按:此皆因此及彼之辞,古书往往有之。……

卷三

二十七、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

古曰在昔,昔曰先民,盖古人之书,亦未必不更本于古也。然其传述或有异同,不必尽如原本。阎氏若璩《四书释地》曰:“《论语》杞、宋并不足征,《中庸》易其文曰‘有宋存’。《孔子世家》言:‘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中庸》既作于宋,易其文殆为宋讳乎?且尔时杞既亡而宋独存,易之亦与事实合。”[6]按:阎氏此论,可谓入微,蓄疑十年,为之冰释。……

二十八、古人引书每有所增减例

《日知录》曰:“《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左传》引之则曰:‘《太誓》所谓商兆民离,周十人同者众也。’《淮南子》:‘舜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与。’《尔雅注》引之则曰:‘渔者不争隈。’此皆略其文而用其意也。”[7]……盖古人引书,原不必规规然求合也。……

二十九、称谓例

古人称谓,或与今人不同,有以父名子者[8]……有以夫名妻者[9]……并见《日知录》。……

三十、寓名例

《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不应一时四人同以尧、舜、禹、汤为名,皆假以名之也。说详《日知录》[10]

《庄》、《列》之书多寓名,读者以为悠谬之谈,不可为典要。不知古立言者自有此体也,虽《论语》亦有之……刘氏(炫)此论,最为通达,然非博览周、秦古书,通于圣贤著述之体,未有不河汉斯言者矣。

三十一、以大名冠小名例

……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

三十二、以大名代小名例

古人之文,有举大名代小名者,后人读之而不能解,每每失其义矣。……《春秋》之例,通都大邑得以名通,则不系以国,如楚丘不书卫,下阳不书虢是也。若小名不得以名通,则但书其国而不书其地,如盟于宋,会于曹,必有所在之地;而其地小,而名亦不著,书之史策,后世将不知其所在,故以国书之。此亦举大名代小名之例也。后儒说《春秋》谓不地者即于其都也,失之。

三十三、以小名代大名例

又有以小名代大名。《诗·采葛》篇:“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三十四、以双声叠韵代本字例

“集”与“就”双声,而《诗·小旻》篇:“集”与“犹”、“咎”、“道”为韵,是即以“集”为“就”也。[11]……此以双声叠韵代本字之例也。……

三十五、以读若字代本字

钱氏《潜研堂集》曰:“汉人言读若者,皆文字假借之例,不特寓其音,并可通其字……是皆假其音,并假其义,非后世譬况为音可同日语也。”按:钱氏此论,前人所未发,颇足备治经之一说。……凡读若字,义本得通,故彼此可以假借也。

三十六、美恶同辞例

古者美恶不嫌同辞,如:“退食自公,委蛇委蛇。”[12]诗人之所美也;而《左传》云:“衡而委蛇必折。”则委蛇又为不美矣。……不知古人美恶不嫌同辞,学者当各依本文体会,未可徒泥其辞也。……

三十七、高下相形例

昭十三年《左传》:“子产、子大叔相郑伯以会。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子大叔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损焉。及会亦如之。……癸酉退朝,子产命外仆速张于除,子大叔止之,使待明白。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注云:“传言子产每事敏于大叔。”按:子产与子大叔,皆郑国贤大夫,使者欲言子产之敏,乃极言子大叔之不敏,此高下相形之例也。……

三十八、叙论并行例

僖三十三年《左传》:“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盖古人自有叙、论并行之例,前后皆穆公语,中间著此“不替孟明”四字,并未间以他人之言……

三十九、实字活用例

宣六年《公羊传》:“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上“门”字实字也,下“门”字则为守是门者也。……

卷四

四十、语词叠用例

……《尚书·多方》篇:“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十一句中叠用三“尔曷不”字,皆叠用语词以成文者也。……

四十一、语词复用例

古人用助语词,有两字同义而复用者。《左传》:“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礼记》:“人喜则斯陶。”则,即斯也。此顾氏炎武说。[13]……

四十二、句中用虚字例

虚字乃语助之词,或用于句中,或用于句首,本无一定,乃有句中用虚字而实为变例者。如“螽斯羽”,言螽羽也……辨见王氏《经传释词》[14]。……

四十三、上下文变换虚字例

古书有叠句成文而虚字不同者。《尚书·洪范》篇:“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上四句用“曰”字,下一句用“爰”字。爰,即曰也。……

四十四、反言省“乎”字例

“嚚讼,可乎?”“乎”字已见于《尧典》,是古书未尝不用“乎”字。然“乎”字语之余也,读者可以自得之。古文简质,往往有省“乎”字者。……

四十五、助语用“不”字例

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乃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于作者之旨大谬矣。斯例也,诗人之词尤多。……

四十六、“也”、“邪”通用

《论语》:“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朱注曰:“与,疑词;也,决词。”乃古人之文则有以“也”字为疑词者。……使不达此例,则以疑词为决词,而于古人之意大谬矣。……其已见于王氏《经传释词》者不及焉。……

四十七、“虽”、“唯”通用例

《说文》:“虽从唯声,凡声同之字,古得通用。”然“虽”之与“唯”,语气有别,不达古书通用之例,而以后世文理读之,则往往失其解矣。……

四十八、句尾用故字例

凡经传用“故”字,多在句首,乃亦有在句尾者。《礼记·礼运》篇:“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故”字用在句尾者也。……

四十九、句首用焉字例

凡经传用“焉”字,多在句尾,乃亦有在句首者。《礼记·乡饮酒义》:“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刘台拱曰:“三焉字皆当下属。焉,语词,犹于是也。”按王氏《释词》,“焉”字作“于是”解者数十事,文繁不具录……

五十、古书发端之词例

凡发端之词,如《书》之用“曰”字,皆是也。乃有发端之词与今绝异者,略举数事以见例。“乃”者,承上之词也,而古人或用以发端,《尧典》“乃命羲和”者是也。……“故”者,承上之词也,而古人亦或用以发端……“若夫”者,转语之词也,而古人或用以发端……

五十一、古书连及之词例

凡连及之词,或用“与”字,或用“及”字,此常语也。乃有其语稍别,后人遂失其解者,略举数事以见例。……《多方》篇:“不克敬于和。”言不克敬与和也。说本孔氏广森《卮言》、王氏引之《释词》……

卷五

五十二、两字义同而衍例

古书有两字义同而衍者。盖古书未有笺注,学者守其师说,口相传授,遂以训诂之字误入正文。……

五十三、两字形似而衍例

凡两字义同者往往致衍,已见前矣。两字形似者,亦往往致衍。……

五十四、涉上下文而衍例

古书有涉上下而误衍者。《既济》彖辞:“亨小利贞。”“小”字衍文,涉下文《未济》“亨小狐汔济”而误衍也。[15]……

五十五、涉注文而衍例

古书有涉注文而误衍者。……

五十六、涉注文而误例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诒女曾孙诸侯百福。”注曰:“曾孙诸侯,谓女后世为诸侯者。”按:正文“诸侯”当作“侯氏”,此以“诒女曾孙侯氏百福”八字为句。……正文“侯氏”涉注文而误作“诸侯”……

五十七、以注说改正文例

……《周易·坤》初六:“履霜。”《释文》曰:“郑读履为礼。”按:履霜之义,明白无疑,郑读为礼,义不可通。疑郑氏所据本作“礼霜”,郑注则曰“礼读为履”,破假字而读以本字也。后人用注说解经,又以既改之经文改注,而陆氏承其误矣。……

五十八、以旁记字入正文例

王氏念孙曰:“书传多有旁记之字误入正文者……”

五十九、因误衍而误删例

凡有衍字,宜从删削,乃有删削不当,反失其本真者。《周易·升》象传:“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释文》曰:“以高大,本或作以成高大。”按:此本作“积小以大”,《正义》所谓“积小善以成大名”也。后误衍“高”字而作“积小以高大”,则累于辞矣。校者不知“高”字之衍而误删“成”字,此删削不当而失其本真者也。……

六十、因误衍而误倒例

校古书者卤莽灭裂,有遇衍字不加删削,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

六十一、因误夺而误补例

凡有误字,则当校补,乃有校补不当,以至补非其字者。《大戴记·曾子立事》篇:“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按:下文云:“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据此,则本文“好多”二字亦当作“多言”,校者因夺“言”字而误补“好”字,此校补之不当者也……

六十二、因误字而误改例

凡有误字,则宜改正,乃有改之不得其字而益成误者。……

六十三、一字而误为二字例

古书有一字而误为二字者。《礼记·祭义》篇:“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孟子·公孙丑》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日知录》载倪文节之语,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16]……

六十四、二字而误为一字例

古书亦有二字误合为一字者。……

六十五、重文作二画而致误例

古人遇重文,止于字下加=画以识之,传写乃有致误者。如《诗·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两引此文,并作:“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此当以《韩诗》为正。……

六十六、重文不省而致误例

亦有重文不作=画,实书其字而致误者。……此皆重文不省,而转以致误者。

六十七、阙文作空围而致误例

古书有一字而误为二字者。《礼记·祭义》篇:“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孟子·公孙丑》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日知录》载倪文节之语,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16]……

六十四、二字而误为一字例

古书亦有二字误合为一字者。……

六十五、重文作二画而致误例

古人遇重文,止于字下加=画以识之,传写乃有致误者。如《诗·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两引此文,并作:“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此当以《韩诗》为正。……

六十六、重文不省而致误例

亦有重文不作=画,实书其字而致误者。……此皆重文不省,而转以致误者。

六十七、阙文作空围而致误例

古书有一字而误为二字者。《礼记·祭义》篇:“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孟子·公孙丑》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日知录》载倪文节之语,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16]……

六十四、二字而误为一字例

古书亦有二字误合为一字者。……

六十五、重文作二画而致误例

古人遇重文,止于字下加=画以识之,传写乃有致误者。如《诗·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两引此文,并作:“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此当以《韩诗》为正。……

六十六、重文不省而致误例

亦有重文不作=画,实书其字而致误者。……此皆重文不省,而转以致误者。

六十七、阙文作空围而致误例

校书遇有缺字,不敢臆补,乃作□以识之,亦阙疑之意也。乃传写有因此致误者。《大戴记·武王践阼》篇:“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17],口戕口[18]。’”……

六十八、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例

亦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周书·寤儆》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按:此三句本无阙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皆四字为句……

卷六

六十九、上下两句互误例

古书有上下两句平列,而传写互误其字者。《诗·江汉》篇:“江汉浮浮,武夫滔滔。”王氏引之曰:“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说见《经义述闻》。……

七十、上下两句易置例

古书凡三四句平列者,其先后本无深义,传写或从而易置之。……以上并见翟氏灏《论语考异》。……

七十一、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例

……《爵位章》:“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民不怨则不乱,然后义可理,理不正则不可以治。”末句本作“不正则不可以治”,涉上句而误叠“理”字。凡此皆两句相连而误叠者也。

七十二、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例

……《周易·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传曰:“涣其血,远害也。”则当于“血”字绝句。然“去逖出”三字殊不成义。疑本作“血去逖出无咎。”因两“血”字相连而误脱其一也。《小畜》六四曰:“血去逖出无咎。”正与此爻文义相近。……

卷七

七十三、字句错乱例

古书传写或至错乱,学者宜寻绎其前后文理,悉心考正。……

七十四、简策错乱例

凡字句错乱者,寻其文理,移易其一二字,即怡然理顺矣。若乃简策错乱,文义隔绝,有误之数十字者,则有合其前后,悉心参校,不易见也。……

卷七

七十五、不识古字而误改例

学者少见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识,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

七十六、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古人之语,传之至今,往往不能通晓,于是失其解者,十而八九。……

七十七、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诗·天保》:“俾尔单厚。”传曰:“单,信也。或曰,单,厚也。”笺云:“单,尽也。”按:传、笺三说,当以训“厚”为正。“俾尔单厚”,单、厚一义,犹下文“俾尔多益”,多、益亦一义也。古书中两字一义者,往往有之。……

七十八、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对文,人所易晓也;然亦有其义稍晦,致失其解者。如《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曲直”对文,“从革”亦对文。《汉书·外戚传》注曰:“从,因也,由也。”盖从之义为由,故亦为因。从革,即因革也。金之性可因可革,谓之从革,犹木之性可曲可直,谓之曲直也。……

七十九、文随义变而加偏旁例

校书遇有缺字,不敢臆补,乃作□以识之,亦阙疑之意也。乃传写有因此致误者。《大戴记·武王践阼》篇:“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17],口戕口[18]。’”……

六十八、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例

亦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周书·寤儆》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按:此三句本无阙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皆四字为句……

卷六

六十九、上下两句互误例

古书有上下两句平列,而传写互误其字者。《诗·江汉》篇:“江汉浮浮,武夫滔滔。”王氏引之曰:“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说见《经义述闻》。……

七十、上下两句易置例

古书凡三四句平列者,其先后本无深义,传写或从而易置之。……以上并见翟氏灏《论语考异》。……

七十一、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例

……《爵位章》:“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民不怨则不乱,然后义可理,理不正则不可以治。”末句本作“不正则不可以治”,涉上句而误叠“理”字。凡此皆两句相连而误叠者也。

七十二、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例

……《周易·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传曰:“涣其血,远害也。”则当于“血”字绝句。然“去逖出”三字殊不成义。疑本作“血去逖出无咎。”因两“血”字相连而误脱其一也。《小畜》六四曰:“血去逖出无咎。”正与此爻文义相近。……

卷七

七十三、字句错乱例

古书传写或至错乱,学者宜寻绎其前后文理,悉心考正。……

七十四、简策错乱例

凡字句错乱者,寻其文理,移易其一二字,即怡然理顺矣。若乃简策错乱,文义隔绝,有误之数十字者,则有合其前后,悉心参校,不易见也。……

卷七

七十五、不识古字而误改例

学者少见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识,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

七十六、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古人之语,传之至今,往往不能通晓,于是失其解者,十而八九。……

七十七、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诗·天保》:“俾尔单厚。”传曰:“单,信也。或曰,单,厚也。”笺云:“单,尽也。”按:传、笺三说,当以训“厚”为正。“俾尔单厚”,单、厚一义,犹下文“俾尔多益”,多、益亦一义也。古书中两字一义者,往往有之。……

七十八、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对文,人所易晓也;然亦有其义稍晦,致失其解者。如《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曲直”对文,“从革”亦对文。《汉书·外戚传》注曰:“从,因也,由也。”盖从之义为由,故亦为因。从革,即因革也。金之性可因可革,谓之从革,犹木之性可曲可直,谓之曲直也。……

七十九、文随义变而加偏旁例

校书遇有缺字,不敢臆补,乃作□以识之,亦阙疑之意也。乃传写有因此致误者。《大戴记·武王践阼》篇:“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17],口戕口[18]。’”……

六十八、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例

亦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周书·寤儆》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按:此三句本无阙文,“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皆四字为句……

卷六

六十九、上下两句互误例

古书有上下两句平列,而传写互误其字者。《诗·江汉》篇:“江汉浮浮,武夫滔滔。”王氏引之曰:“当作‘江汉滔滔,武夫浮浮’。”……说见《经义述闻》。……

七十、上下两句易置例

古书凡三四句平列者,其先后本无深义,传写或从而易置之。……以上并见翟氏灏《论语考异》。……

七十一、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例

……《爵位章》:“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民不怨则不乱,然后义可理,理不正则不可以治。”末句本作“不正则不可以治”,涉上句而误叠“理”字。凡此皆两句相连而误叠者也。

七十二、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例

……《周易·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传曰:“涣其血,远害也。”则当于“血”字绝句。然“去逖出”三字殊不成义。疑本作“血去逖出无咎。”因两“血”字相连而误脱其一也。《小畜》六四曰:“血去逖出无咎。”正与此爻文义相近。……

卷七

七十三、字句错乱例

古书传写或至错乱,学者宜寻绎其前后文理,悉心考正。……

七十四、简策错乱例

凡字句错乱者,寻其文理,移易其一二字,即怡然理顺矣。若乃简策错乱,文义隔绝,有误之数十字者,则有合其前后,悉心参校,不易见也。……

卷七

七十五、不识古字而误改例

学者少见多怪,遇有古字而不能识,以形似之字改之,往往失其本真矣。……

七十六、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古人之语,传之至今,往往不能通晓,于是失其解者,十而八九。……

七十七、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诗·天保》:“俾尔单厚。”传曰:“单,信也。或曰,单,厚也。”笺云:“单,尽也。”按:传、笺三说,当以训“厚”为正。“俾尔单厚”,单、厚一义,犹下文“俾尔多益”,多、益亦一义也。古书中两字一义者,往往有之。……

七十八、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对文,人所易晓也;然亦有其义稍晦,致失其解者。如《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曲直”对文,“从革”亦对文。《汉书·外戚传》注曰:“从,因也,由也。”盖从之义为由,故亦为因。从革,即因革也。金之性可因可革,谓之从革,犹木之性可曲可直,谓之曲直也。……

七十九、文随义变而加偏旁例

……《诗·载芟》:“有其香。”传曰:“,芬香也。”《释文》曰:“字又作苾。”按:苾,本字;,俗字也。后人因其言酒醴,变而从食。……然则下文“有椒其馨”,椒字何又不从食乎?经典之字,若斯者众,山名从山,水名从水,鸟兽草木,无不如是,而字一孳乳浸多矣。

八十、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

字有本无偏旁,因与上下字相涉而误加者。如《诗·关雎》篇:“展转反侧。”“展”字涉下“转”字而加车旁……

八十一、两字平列而误倒例

平列之字,本无顺倒,虽有错误,文义无伤;然亦有不可不正者。《礼记·月令》篇:“制有小大,度有长短。”按:“长短”当依《吕氏春秋·仲秋纪》作“短长”,今作“长短”,则与韵不协矣。[19]……

八十二、两文误复而误删例

《周书·酆保》篇:“不深乃权不重。”按:此当作“不深不重,乃权不重。”盖承上文“深念之哉,重维之哉”而言。谓不深念之,不重维之,则其权不重也。……

八十三、据他书而误改例

《礼记·坊记》篇引《诗》:“横从其亩。”按:《毛诗》作“衡从其亩”。……后人据《毛诗》以改《礼记》,而注义晦矣。……

八十四、据他书误解例

《诗·郑风·羔裘》篇:“三英粲兮。”传曰:“三英,三德也。”笺云:“三德,刚克、柔克、正直也。”按:三德,即具本《诗》。首章“洵直且侯”一句有二德,次章“孔武有力”一句为一德。直也,侯也,武也,所谓三德也。郑以《洪范》说此诗,恐未必然。盖一经自有一经之旨,牵合他书为说,往往失之。……说详王氏《经义述闻》。

八十五、分章错误例

……《老子》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按:此数句当属上章。如二十二章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并用“以此”二字为章末结句是也。下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常贫”,乃别为一章。今本误。

八十六、分篇错误例

《吕氏春秋·贵信》篇:“管子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按:《贵信》篇止于“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乃下《举难》篇之起句。故其下云:“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正与起句相应也。今本误。……

八十七、误读夫字例

“夫”字古或用作咏叹之辞,人所尽晓,乃亦有误属下读者。《论语·子罕》篇:“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此当于“夫”字绝句,今误连“何远之有”读之。……

八十八、误增不字例

古书简奥,文义难明,后人不晓,率臆增益,致失其真,比比皆是;乃有妄增“不”字,致与古人意旨大相剌谬者。《管子·(法)[兵]法》篇:“尽而不意,故能疑神。”疑神犹言如神。《形势》篇曰:“无广者疑神。”是其证也。后人不晓疑神之语,改作“故不能疑神”,失其旨矣。……

【比较】《古书疑例》原文条例(其中有+者表示二者相同,无者表示不同):

1.古书有倒句例。+

2.有倒序例。+

3.有错综成文例。+

4.有参互见义例。+

5.有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6.有上下文同字异义例。+

7.有两事连类并称例。+

8.有两事传疑并存例。+

9.有两语似平实侧例。+

10.有两句似异实同例。+

11.有以重言释一言例。+

12.有以一字作两读例。+

13.有语急例。+

……《诗·载芟》:“有其香。”传曰:“,芬香也。”《释文》曰:“字又作苾。”按:苾,本字;,俗字也。后人因其言酒醴,变而从食。……然则下文“有椒其馨”,椒字何又不从食乎?经典之字,若斯者众,山名从山,水名从水,鸟兽草木,无不如是,而字一孳乳浸多矣。

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及子玄成、鲁

15.有倒文就韵例。+

16.有变文协韵例。+

17.有蒙上文而省例。+

18.有探下文而省例。+

19.有因彼见此例。+

八十、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

21.有一人之辞自加“曰”字例。+

22.有两人之辞反省“曰”字例。+

23.有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八十一、两字平列而误倒例

24.有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25.古人行文不避重复,不可以重复而疑古书。+

26.传述每有异同,不可以其异同而疑古人。+

平列之字,本无顺倒,虽有错误,文义无伤;然亦有不可不正者。《礼记·月令》篇:“制有小大,度有长短。”按:“长短”当依《吕氏春秋·仲秋纪》作“短长”,今作“长短”,则与韵不协矣。[19]……

27.引书每有所增损,不可以其增损而疑古人。+

八十二、两文误复而误删例

28.称谓与今人不同,不可据今以疑古。+

29.古书称名常有寄寓,不可以假而疑真。+

《周书·酆保》篇:“不深乃权不重。”按:此当作“不深不重,乃权不重。”盖承上文“深念之哉,重维之哉”而言。谓不深念之,不重维之,则其权不重也。……

30.古有以双声叠韵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妄改。+

八十三、据他书而误改例

31.古有以读若字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疑歧。+

《礼记·坊记》篇引《诗》:“横从其亩。”按:《毛诗》作“衡从其亩”。……后人据《毛诗》以改《礼记》,而注义晦矣。……

33.复有以小名代大名,不可以执一论也。+

34.古有美恶而同词,+

35.又有以高下而相形,+

36.复有以反言而见意,不可以偏见拘也。

《诗·郑风·羔裘》篇:“三英粲兮。”传曰:“三英,三德也。”笺云:“三德,刚克、柔克、正直也。”按:三德,即具本《诗》。首章“洵直且侯”一句有二德,次章“孔武有力”一句为一德。直也,侯也,武也,所谓三德也。郑以《洪范》说此诗,恐未必然。盖一经自有一经之旨,牵合他书为说,往往失之。……说详王氏《经义述闻》。

37.若乃有以叙论并行者,皆以为叙则失矣。+

八十五、分章错误例

38.有以实字活用者,皆以为实则失矣。+

39.有以语词叠用者,误易焉则失矣。+

40.有以语词复用者,误改焉则失矣。+

41.有于句中用虚字者,倒易之则失矣。+

……《老子》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按:此数句当属上章。如二十二章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并用“以此”二字为章末结句是也。下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常贫”,乃别为一章。今本误。

42.有于上下文变换虚字者,妄疑为误则失矣。+

八十六、分篇错误例

43.有反言而省“乎”,增之则失。+

44.有助语则用“不”字,删之则失。

"pagenumber_ebook=289,pagenumber_book=261" class="picture_character" src="https://www.xing528.com/attached/image/20230513/339081/bb1c97f6-65ec-4753-9c28-bcd57fc48cfc.jpg">其香。”传曰:“ ,芬香也。”《释文》曰:“字又作苾。”按:苾,本字; ,俗字也。后人因其言酒醴,变而从食。……然则下文“有椒其馨”,椒字何又不从食乎?经典之字,若斯者众,山名从山,水名从水,鸟兽草木,无不如是,而字一孳乳浸多矣。

《吕氏春秋·贵信》篇:“管子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按:《贵信》篇止于“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乃下《举难》篇之起句。故其下云:“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正与起句相应也。今本误。……

45.古书“邪”、“也”通用,+

八十、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

考工记》。

[6]见

46.“虽”、“唯”通用,分之则失。+

47.古书发端之词不同。+

“夫”字古或用作咏叹之辞,人所尽晓,乃亦有误属下读者。《论语·子罕》篇:“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此当于“夫”字绝句,今误连“何远之有”读之。……

48.连及之词不同,泥之则失。+

八十一、两字平列而误倒例

49.又有衍之一例——有因两字义同而衍,+

50.有因两字形同而衍。+

51.有涉上下文而衍。+

52.有涉注文而衍。+

平列之字,本无顺倒,虽有错误,文义无伤;然亦有不可不正者。《礼记·月令》篇:“制有小大,度有长短。”按:“长短”当依《吕氏春秋·仲秋纪》作“短长”,今作“长短”,则与韵不协矣。[19]……

53.有衍即有误——有因误衍而误删者。+

八十二、两文误复而误删例

【比较】《古书疑例》原文条例(其中有+者表示二者相同,无者表示不同):

54.有因误衍而误倒者。+

1.古书有倒句例。+

55.有因误衍而误改者。

2.有倒序例。+

乃权不重。”按:此当作“不深不重,乃权不重。”盖承上文“深念之哉,重维之哉”而言。谓不深念之,不重维之,则其权不重也。……

56.有因误衍而误读者,此因衍而误者也。

八十三、据他书而误改例

57.又有一字而误为两字者。+

4.有参互见义例。+

58.有重文作二画而致误者。+

5.有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亩。”按:《毛诗》作“衡从其亩”。……后人据《毛诗》以改《礼记》,而注义晦矣。……

以配上帝。’文王亲迎于渭,即以亲迎为天子

59.有重文不省而致误者。+

八十四、据他书误解例

/p>之说,以相难也?《诗·文王序》云:

60.有因注文而误者。+

61.有因阙文而误者。

62.有因阙文作空围而误者。+

8.有两事传疑并存例。+

63.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

9.有两语似平实侧例。+

《诗·郑风·羔裘》篇:“三英粲兮。”传曰:“三英,三德也。”笺云:“三德,刚克、柔克、正直也。”按:三德,即具本《诗》。首章“洵直且侯”一句有二德,次章“孔武有力”一句为一德。直也,侯也,武也,所谓三德也。郑以《洪范》说此诗,恐未必然。盖一经自有一经之旨,牵合他书为说,往往失之。……说详王氏《经义述闻》。

64.有上下两句而误倒者。

10.有两句似异实同例。+

八十五、分章错误例

65.有上下两字而互误者。

11.有以重言释一言例。+

66.有两字平列而误易者。

12.有以一字作两读例。+

67.有两句相因而误倒者。

……《老子》五十七章:“以

68.有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者。+

以此。”按:此数句当属上章。如二十二章曰:“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五十四章:“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并用“以此”二字为章末结句是也。下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常贫”,乃别为一章。今本误。

说,疑莫能明也。孙星衍《尚书今古

14.有语缓例。+

15.有倒文就韵例。+

16.有变文协韵例。+

71.有因误字而误改者。+

17.有蒙上文而省例。+

72.有因误补而误删者。

《吕氏春秋·贵信》篇:“管子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按:《贵信》篇止于“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乃下《举难》篇之起句。故其下云:“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正与起句相应也。今本误。……

云:‘武王简车三百,虎贲三千,以要甲子

73.有因误删而误增者。(www.xing528.com)

19.有因彼见此例。+

八十七、误读夫字例

74.有不识古字而误改者。+

20.有因此见彼例。+

75.有不达古义而误解者。+

76.有两字一义而两解者。+

“夫”字古或用作咏叹之辞,人所尽晓,乃亦有误属下读者。《论语·子罕》篇:“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此当于“夫”字绝句,今误连“何远之有”读之。……

77.有两字对文而误解者。+

八十八、误增不字例

78.有两字平列而误倒者。+

23.有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79.有两文误复而误删者。+

24.有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80.有据他书误改者。+

81.有据他书误解者。+

82.有分章错误者。+

【比较】《古书疑例》原文条例(其中有+者表示二者相同,无者表示不同):

83.有分篇错误者。+

27.引书每有所增损,不可以其增损而疑古人。+

其旨矣。……

国以事殷。”应

【附录】

28.称谓与今人不同,不可据今以疑古。+

3.有错综成文例。+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十五《淮南内篇第二十二》(选录):

29.古书称名常有寄寓,不可以假而疑真。+

4.有参互见义例。+

30.古有以双声叠韵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妄改。+

1.有因字不习见而误者……

31.古有以读若字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疑歧。+

2.有因假借之字而误者……

32.古有以大名冠小名,+

3.有因古字而误者……

33.复有以小名代大名,不可以执一论也。+

。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

4.有因隶书而误者……

5.有因草书而误者……

6.有因俗书而误者……

35.又有以高下而相形,+

注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修订

7.有两字误为一字者……

36.复有以反言而见意,不可以偏见拘也。

37.若乃有以叙论并行者,皆以为叙则失矣。+

9.有校书者旁记之字而阑入正文者……

38.有以实字活用者,皆以为实则失矣。+

cter" src="/atta

10.有衍至数字者……

39.有以语词叠用者,误易焉则失矣。+

11.有脱数字至十数字者……

40.有以语词复用者,误改焉则失矣。+

41.有于句中用虚字者,倒易之则失矣。+

13.有正文误入注者……

42.有于上下文变换虚字者,妄疑为误则失矣。+

14.有注文误入正文者……

43.有反言而省“乎”,增之则失。+

81f-30e6b27de06b.jp

15.有错简者……

19.有因彼见此例。+

44.有助语则用“不”字,删之则失。

20.有因此见彼例。+

17.有不审文义而妄改者……

21.有一人之辞自加“曰”字例。+18.有因字不习见而妄改者……

46.“虽”、“唯”通用,分之则失。+

19.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改者……

23.有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庙门取义,故庙门之 24.有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

20.有不审文义而妄加者……

21.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加者……

49.又有衍之一例——有因两字义同而衍,+

p>3/339081/ed378d9d-1a9c-429a-

22.有妄加字而失其句读者…… 26.传述每有异同,不可以其异同而疑古人。+

51.有涉上下文而衍。+

23.有妄加数字至二十余字者……

27.引书每有所增损,不可以其增损而疑古人。+

52.有涉注文而衍。+

24.有不审文义而妄删者……

53.有衍即有误——有因误衍而误删者。+

25.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删者……

29.古书称名常有寄寓,不可以假而疑真。+

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

26.有不识假借之字而颠倒其文者……

30.古有以双声叠韵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妄改。+

27.有失其句读而妄移注文者……

31.古有以读若字代本字,不可以其代而疑歧。+

十翟王。”

[5]见《周礼·考工记》。 28.有既误而又妄改者……

29.有因误字而又误改者……

30.有既误而又妄加者……

59.有重文不省而致误者。+

/p>

[10]见《周礼·考工记》

31.有既误而又妄删者……

60.有因注文而误者。+

>筋欲尽而无伤其力。”

[1

32.有既脱而又妄加者……

36.复有以反言而见意,不可以

33.有既脱而又妄删者……

62.有因阙文作空围而误者。+

34.有既衍而又妄加者……

63.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

35.有既衍而又妄删者……

38.有以实字活用者,皆以为实则失矣。+

布之于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

36.有既误而又改注文者……

39.有以语词叠用者,误易焉则失矣。+

p>[19]见《说苑》卷十五。

<

40.有以语词复用者,误改焉则失矣。+

67.有两句相因而误倒者。

41.有于句中用虚字者,倒易之则失矣。+

68.有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者。+

39.有既改而又改注文者……

42.有于上下文变换虚字者,妄疑为误则失矣。+

40.有既改而复增注文者……

69.有文以两句相连而误脱者。+

70.有因误夺而误补者。+

71.有因误字而误改者。+

通号篇》:“三王者,何谓也?夏、殷、周也

72.有因误补而误删者。

44.有助语则用“不”字,删之则失。

73.有因误删而误增者。

41.有既改而复删注文者……

74.有不识古字而误改者。+

45.古书“邪”、“也”通用,+

42.有既脱且误而又妄增者……

75.有不达古义而误解者。+

46.“虽”、“唯”通用,分之则失。+

43.有既脱且误而又改注文者……

76.有两字一义而两解者。+

47.古书发端之词不同。+

44.有既误且衍而又妄加注释者……

77.有两字对文而误解者。+

45.有因字误而失其韵者……

78.有两字平列而误倒者。+

46.有因字脱而失其韵者……

50.有因两字形同而衍。+

>在时,固已称王。《孟子·告子下》:‘三王

51.有涉上下文而衍。+

52.有涉注文而衍。+

49.有句倒而又移注文者……<

53.有衍即有误——有因误衍而误删者。+

83.有分篇错误者。+

54.有因误衍而误倒者。+

【附录】

55.有因误衍而误改者。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十五《淮南内篇第二十二》(选录):

56.有因误衍而误读者,此因衍而误者也。

52.有改字以合韵而实非韵者……

57.又有一字而误为两字者。+

53.有改字以合韵而反失其韵者……

58.有重文作二画而致误者。+

所述,则武王所率虎贲之士,有三百人、四百

54.有改字而失其韵又改注文者……

59.有重文不省而致误者。+

当是‘三千’之误也。《司马法》云:‘革车

55.有改字而失其韵又删注文者……

60.有因注文而误者。+

56.有加字而失其韵者……

61.有因阙文而误者。

5.有因草书而误者……

62.有因阙文作空围而误者。+

6.有因俗书而误者……

63.有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者。+

64.有上下两句而误倒者。

59.有既误且倒而又失其韵者……

65.有上下两字而互误者。

9.有校书者旁记之字而阑入正文者……

60.有既误且改而又失其韵者……

66.有两字平列而误易者。

10.有衍至数字者……

61.有既误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67.有两句相因而误倒者。

11.有脱数字至十数字者……

62.有既脱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68.有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者。+

贲氏。《风俗通义·皇霸》篇:‘尚书,

【附录】

69.有文以两句相连而误脱者。+

·克殷解》所言士卒虎贲之数亦未审。”翟

《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目录):

70.有因误夺而误补者。+

亦持两端之论也。

[30]《

71.有因误字而误改者。+

1.经文假借[20]

72.有因误补而误删者。

也。“肆”之与“袭”,亦毛、鲁之异。<

2.语词误解以实义

73.有因误删而误增者。

p>”,《论语》无其文,而见于《左传》,襄

3.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

74.有不识古字而误改者。+

4.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

19.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改者……

5.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

76.有两字一义而两解者。+

叛国以事殷纣。”李贤注亦据《左传》为说。<

6.经传上下两义不可合解

21.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加者……

35]辨文王不受命改元称王,始于此文,其后

7.衍文

22.有妄加字而失其句读者……

8.形讹

79.有两文误复而误删者。+

9.改注疏释文

80.有据他书误改者。+

10.上文因下而省

81.有据他书误解者。+

26.有不识假借之字而颠倒其文者……

11.增字解经[21]

82.有分章错误者。+

27.有失其句读而妄移注文者……

28.有既误而又妄改者……

83.有分篇错误者。+

[22]

29.有因误字而又误改者……

【附录】

30.有既误而又妄加者……

31.有既误而又妄删者……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十五《淮南内篇第二十二》(选录):

《古书疑例》篇大致抄自《古书疑义举例》。二者同者73例,异者10例。某君曾经以为《古书疑义举例》抄自《古书疑例》,显然误判。

32.有既脱而又妄加者……

33.有既脱而又妄删者……

1.有因字不习见而误者……

/p>an>《唐石经》依《释文》改“卿”

2.有因假借之字而误者……

《古书疑义举例》所举之例大多来自清儒,尤以王氏父子为多。归纳古书通例,这是清代考据学家的特长。章太炎《訄书·清儒》称:“近世德清俞樾、瑞安孙诒让皆承念孙之学。樾为《古书疑义举例》,辨古人称名抵牾者各从条列,使人无所疑眩。”其后学人皆高度重视此作。然缪荃孙谓“《古书疑义举例》则小变《经传释词》之例而推衍之”,二书性质不类,可谓拟之不伦矣。

36.有既误而又改注文者……

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

【注释】

/p>

37.有既误而又增注文者……

5.有因草书而误者……

38.有既误而又移注文者……

6.有因俗书而误者……

39.有既改而又改注文者……

7.有两字误为一字者……

40.有既改而复增注文者……

8.有误字与本字并存者……

41.有既改而复删注文者……

9.有校书者旁记之字而阑入正文者……

43.有既脱且误而又改注文者……

44.有既误且衍而又妄加注释者……

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

45.有因字误而失其韵者……

[1]《公羊传·隐元年》:“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按:此不必齐人语。《左传·僖二十二年》:“宋子鱼曰:‘若受重伤,则如勿伤。受其二毛,则如服焉。’”《成二年》:“卫孙良夫曰:‘若知不能,则如无出。’”《昭十三年》:“蔡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二十一年》:“宋华多僚曰:‘君若受司马,则如亡。’”《定五年》:“楚于西曰:‘不能如辞。’”《八年》:“卫王孙贾曰:‘然则如叛之。’”《汉书·翟义传》:“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左传》正义曰:“古人语然,犹‘不敢’之言‘敢’也。”古人多以语急而省其文者。《诗》:“亦不夷怿。”“怿”下省一“乎”字。《书》:“弗慎厥德,虽侮可追。”“可”上省一“不”字。“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上省一“岂”字。“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人”下“刑”下“及”下各省一“乎”字。《孟子》:“虽褐宽博,吾不惴焉。”“不”上省一“岂”字。《礼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公羊传·隐公七年》;“母弟称弟,母兄称兄。”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谓‘不如’言‘如’矣,齐人语也。”(《日知录》卷三十二“语急”条)

46.有因字脱而失其韵者……

[2]《群经识小》凡八卷,考诸经古义二百二十余事,多前人所未发。

47.有因字倒而失其韵者……

[3]见《论语·述而》。

48.有因句倒而失其韵者……

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

[4]见《日知录》卷七“以纣为兄之子”条。

49.有句倒而又移注文者……

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

[5]见《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

50.有错简而失其韵者……

[6]阎若璩《四书释地》“有宋存”条。

18.有因字不习见而妄改者……

ber_book=191" class=

[7]见《日知录》卷二十“引书用意”条。

19.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改者……

53.有改字以合韵而反失其韵者……

[8]《日知录》卷二十三“以父名子”条:《左传·成十六年》:“潘尪之党”,潘尪之子名党也。《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傅挚。”申鲜虞之子名傅挚也。按《仪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注曰:“某之某者,字尸父而名尸也。”亦此类也。

54.有改字而失其韵又改注文者……

55.有改字而失其韵又删注文者……

[9]《日知录》卷二十三“以夫名妻”条:《左传·昭元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汉书·杜钦传》:“皇太后女弟司也君力。”《南齐书》:“周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孔丛子》:“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

23.有妄加数字至二十余字者……

依《释文》改“卿”为“乡”,而诸本因之,

24.有不审文义而妄删者……

25.有不识假借之字而妄删者……

ber_ebook=219,pagenumbe

59.有既误且倒而又失其韵者……

26.有不识假借之字而颠倒其文者……

60.有既误且改而又失其韵者……

27.有失其句读而妄移注文者……

61.有既误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28.有既误而又妄改者……

62.有既脱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附录】

又误改者……

”条:《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韩安国传》“蒙狱吏田甲”,《张汤传》“汤之客田甲”,《汉书·高五王传》“齐宦者徐甲”,《严助传》“闽越王弟甲”,疑亦同此。《任安传》:“某子甲何为不来乎?”《三国志》注:“许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传·文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注:“犹言某甲。”《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不应一时四人同以尧、舜、禹、汤为名,若有意撰而名之者。及读《急就章》,有云“祖尧、舜,乐禹汤”,乃悟若此类皆古人所假以名之也。或曰:高帝时实有赵尧,然非谒者。蜀汉费祎作《甲乙论》,设为二人之辞。晋人文字每多祖此,虚设甲乙。中书令张华造甲乙之问云:“甲娶乙为妻。后又娶丙。”博士弟子徐叔中《服议》,以母为甲,先夫为乙,后夫为丙,先子为丁,继子为戊。梁范缜《神灭论》有张甲、王乙、李丙、赵丁。而《关尹子》云:“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关尹子》亦魏、晋间人所造之书也。先秦以上即有以甲、乙为彼此之辞者,《韩非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enumber_ebo

《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目录):

[11]《小旻》第三章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31.有既误而又妄删者……

1.经文假借[20]

32.有既脱而又妄加者……

2.语词误解以实义

33.有既脱而又妄删者……

3.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

[13]《日知录》卷二十四“重言”条:古经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遑”即“暇”也。《诗》:“无已太康”。“已”即“太”也。“既安且宁”。“安”即“宁”也。“既庶且多。”“庶”即“多”也。《左传》:“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礼记》:“人喜则斯陶。”“则”即“斯”也。

4.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

35.有既衍而又妄删者……

[14]《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此书专释语词虚字。

5.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

36.有既误而又改注文者……

37.有既误而又增注文者……

7.衍文

38.有既误而又移注文者……

8.形讹

39.有既改而又改注文者……

9.改注疏释文

40.有既改而复增注文者……

10.上文因下而省

41.有既改而复删注文者……

42.有既脱且误而又妄增者……

11.增字解经[21]

43.有既脱且误而又改注文者……

12.后人改注疏释文[22]

【本篇结论】

45.有因字误而失其韵者……

46.有因字脱而失其韵者……

47.有因字倒而失其韵者……

《古书疑例》篇大致抄自《古书疑义举例》。二者同者73例,异者10例。某君曾经以为《古书疑义举例》抄自《古书疑例》,显然误判。

48.有因句倒而失其韵者……

49.有句倒而又移注文者……

50.有错简而失其韵者……

51.有改字而失其韵者……

《古书疑义举例》所举之例大多来自清儒,尤以王氏父子为多。归纳古书通例,这是清代考据学家的特长。章太炎《訄书·清儒》称:“近世德清俞樾、瑞安孙诒让皆承念孙之学。樾为《古书疑义举例》,辨古人称名抵牾者各从条列,使人无所疑眩。”其后学人皆高度重视此作。然缪荃孙谓“《古书疑义举例》则小变《经传释词》之例而推衍之”,二书性质不类,可谓拟之不伦矣。

52.有改字以合韵而实非韵者……

53.有改字以合韵而反失其韵者……

【注释】

54.有改字而失其韵又改注文者……

55.有改字而失其韵又删注文者……

56.有加字而失其韵者……

57.有句读误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58.有既误且脱而又失其韵者……

59.有既误且倒而又失其韵者……

60.有既误且改而又失其韵者……

61.有既误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62.有既脱而又加字以失其韵者……

【附录】

《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目录):

1.经文假借[20]

2.语词误解以实义

3.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

4.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

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按:此不必齐人语。《左传·僖二十二年》:“宋子鱼曰:‘若受重伤,则如勿伤。受其二毛,则如服焉。’”《成二年》:“卫孙良夫曰:‘若知不能,则如无出。’”《昭十三年》:“蔡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二十一年》:“宋华多僚曰:‘君若受司马,则如亡。’”《定五年》:“楚于西曰:‘不能如辞。’”《八年》:“卫王孙贾曰:‘然则如叛之。’”《汉书·翟义传》:“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左传》正义曰:“古人语然,犹‘不敢’之言‘敢’也。”古人多以语急而省其文者。《诗》:“亦不夷怿。”“怿”下省一“乎”字。《书》:“弗慎厥德,虽侮可追。”“可”上省一“不”字。“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上省一“岂”字。“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人”下“刑”下“及”下各省一“乎”字。《孟子》:“虽褐宽博,吾不惴焉。”“不”上省一“岂”字。《礼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公羊传·隐公七年》;“母弟称弟,母兄称兄。”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谓‘不如’言‘如’矣,齐人语也。”(《日知录》卷三十二“语急”条)

,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

5.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

[2]《群经识小》凡八卷,考诸经古义二百二十余事,多前人所未发。

6.经传上下两义不可合解

[3]见《论语·述而》。

7.衍文

8.形讹

[4]见《日知录》卷七“以纣为兄之子”条。

9.改注疏释文

[5]见《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

10.上文因下而省

[6]阎若璩《四书释地》“有宋存”条。

11.增字解经[21]

[7]见《日知录》卷二十“引书用意”条。

12.后人改注疏释文[22]

【本篇结论】

[8]《日知录》卷二十三“以父名子”条:《左传·成十六年》:“潘尪之党”,潘尪之子名党也。《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傅挚。”申鲜虞之子名傅挚也。按《仪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注曰:“某之某者,字尸父而名尸也。”亦此类也。

《古书疑例》篇大致抄自《古书疑义举例》。二者同者73例,异者10例。某君曾经以为《古书疑义举例》抄自《古书疑例》,显然误判。

[9]《日知录》卷二十三“以夫名妻”条:《左传·昭元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汉书·杜钦传》:“皇太后女弟司也君力。”《南齐书》:“周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孔丛子》:“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

《古书疑义举例》所举之例大多来自清儒,尤以王氏父子为多。归纳古书通例,这是清代考据学家的特长。章太炎《訄书·清儒》称:“近世德清俞樾、瑞安孙诒让皆承念孙之学。樾为《古书疑义举例》,辨古人称名抵牾者各从条列,使人无所疑眩。”其后学人皆高度重视此作。然缪荃孙谓“《古书疑义举例》则小变《经传释词》之例而推衍之”,二书性质不类,可谓拟之不伦矣。

【注释】

[10]《日知录》卷二十三“假名甲乙”条:《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韩安国传》“蒙狱吏田甲”,《张汤传》“汤之客田甲”,《汉书·高五王传》“齐宦者徐甲”,《严助传》“闽越王弟甲”,疑亦同此。《任安传》:“某子甲何为不来乎?”《三国志》注:“许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传·文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注:“犹言某甲。”《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不应一时四人同以尧、舜、禹、汤为名,若有意撰而名之者。及读《急就章》,有云“祖尧、舜,乐禹汤”,乃悟若此类皆古人所假以名之也。或曰:高帝时实有赵尧,然非谒者。蜀汉费祎作《甲乙论》,设为二人之辞。晋人文字每多祖此,虚设甲乙。中书令张华造甲乙之问云:“甲娶乙为妻。后又娶丙。”博士弟子徐叔中《服议》,以母为甲,先夫为乙,后夫为丙,先子为丁,继子为戊。梁范缜《神灭论》有张甲、王乙、李丙、赵丁。而《关尹子》云:“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关尹子》亦魏、晋间人所造之书也。先秦以上即有以甲、乙为彼此之辞者,《韩非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11]《小旻》第三章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12]见《毛诗·国风·羔羊》。

[1]《公羊传·隐元年》:“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注:“‘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按:此不必齐人语。《左传·僖二十二年》:“宋子鱼曰:‘若受重伤,则如勿伤。受其二毛,则如服焉。’”《成二年》:“卫孙良夫曰:‘若知不能,则如无出。’”《昭十三年》:“蔡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二十一年》:“宋华多僚曰:‘君若受司马,则如亡。’”《定五年》:“楚于西曰:‘不能如辞。’”《八年》:“卫王孙贾曰:‘然则如叛之。’”《汉书·翟义传》:“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左传》正义曰:“古人语然,犹‘不敢’之言‘敢’也。”古人多以语急而省其文者。《诗》:“亦不夷怿。”“怿”下省一“乎”字。《书》:“弗慎厥德,虽侮可追。”“可”上省一“不”字。“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上省一“岂”字。“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人”下“刑”下“及”下各省一“乎”字。《孟子》:“虽褐宽博,吾不惴焉。”“不”上省一“岂”字。《礼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公羊传·隐公七年》;“母弟称弟,母兄称兄。”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谓‘不如’言‘如’矣,齐人语也。”(《日知录》卷三十二“语急”条)

[2]《群经识小》凡八卷,考诸经古义二百二十余事,多前人所未发。

[13]《日知录》卷二十四“重言”条:古经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遑”即“暇”也。《诗》:“无已太康”。“已”即“太”也。“既安且宁”。“安”即“宁”也。“既庶且多。”“庶”即“多”也。《左传》:“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礼记》:“人喜则斯陶。”“则”即“斯”也。

[3]见《论语·述而》。

[14]《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此书专释语词虚字。

[4]见《日知录》卷七“以纣为兄之子”条。

[5]见《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

[15]今按:“小”字并非衍文,此处解释不妥,详参拙文《未济“亨小狐汔济”句读》(《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

[6]阎若璩《四书释地》“有宋存”条。

[7]见《日知录》卷二十“引书用意”条。

[8]《日知录》卷二十三“以父名子”条:《左传·成十六年》:“潘尪之党”,潘尪之子名党也。《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傅挚。”申鲜虞之子名傅挚也。按《仪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注曰:“某之某者,字尸父而名尸也。”亦此类也。

[9]《日知录》卷二十三“以夫名妻”条:《左传·昭元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汉书·杜钦传》:“皇太后女弟司也君力。”《南齐书》:“周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孔丛子》:“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也。’”

[10]《日知录》卷二十三“假名甲乙”条:《史记·万石君传》:“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韩安国传》“蒙狱吏田甲”,《张汤传》“汤之客田甲”,《汉书·高五王传》“齐宦者徐甲”,《严助传》“闽越王弟甲”,疑亦同此。《任安传》:“某子甲何为不来乎?”《三国志》注:“许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传·文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注:“犹言某甲。”《汉书·魏相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不应一时四人同以尧、舜、禹、汤为名,若有意撰而名之者。及读《急就章》,有云“祖尧、舜,乐禹汤”,乃悟若此类皆古人所假以名之也。或曰:高帝时实有赵尧,然非谒者。蜀汉费祎作《甲乙论》,设为二人之辞。晋人文字每多祖此,虚设甲乙。中书令张华造甲乙之问云:“甲娶乙为妻。后又娶丙。”博士弟子徐叔中《服议》,以母为甲,先夫为乙,后夫为丙,先子为丁,继子为戊。梁范缜《神灭论》有张甲、王乙、李丙、赵丁。而《关尹子》云:“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关尹子》亦魏、晋间人所造之书也。先秦以上即有以甲、乙为彼此之辞者,《韩非子》:“罪生甲,祸归乙,伏怨乃结。”

[11]《小旻》第三章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12]见《毛诗·国风·羔羊》。

[13]《日知录》卷二十四“重言”条:古经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遑”即“暇”也。《诗》:“无已太康”。“已”即“太”也。“既安且宁”。“安”即“宁”也。“既庶且多。”“庶”即“多”也。《左传》:“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礼记》:“人喜则斯陶。”“则”即“斯”也。

[14]《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此书专释语词虚字。

[15]今按:“小”字并非衍文,此处解释不妥,详参拙文《未济“亨小狐汔济”句读》(《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

[16]《日知录》卷七“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条:倪文节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忽忘,勿助长也。传写之误,以“忘”字作“正心”二字。言养浩然之气,必当有事而勿忘;既已勿忘,又当勿助长也。叠二“勿忘”,作文法也。按《书·无逸》篇曰:“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亦是叠一句,而文愈有致。今人发言亦多有重说一句者。《礼记·祭义》“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论语》:“五十以学《易》。”朱子以为“五十”当作“卒”。此皆古书一字误为二字之证。

[16]《日知录》卷七“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条:倪文节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忽忘,勿助长也。传写之误,以“忘”字作“正心”二字。言养浩然之气,必当有事而勿忘;既已勿忘,又当勿助长也。叠二“勿忘”,作文法也。按《书·无逸》篇曰:“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亦是叠一句,而文愈有致。今人发言亦多有重说一句者。《礼记·祭义》“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论语》:“五十以学《易》。”朱子以为“五十”当作“卒”。此皆古书一字误为二字之证。

[16]《日知录》卷七“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条:倪文节谓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忽忘,勿助长也。传写之误,以“忘”字作“正心”二字。言养浩然之气,必当有事而勿忘;既已勿忘,又当勿助长也。叠二“勿忘”,作文法也。按《书·无逸》篇曰:“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亦是叠一句,而文愈有致。今人发言亦多有重说一句者。《礼记·祭义》“见间以侠甒。”郑氏曰:“见间当为。”《史记·蔡泽传》:“吾持梁刺齿肥。”索隐曰:“刺齿肥,当为啮肥。”《论语》:“五十以学《易》。”朱子以为“五十”当作“卒”。此皆古书一字误为二字之证。

[17],耻也,言为君子荣辱之主,可不慎乎!

[18]口戕口:言口能害口也。机者,人君出令所依,故以言语为戒也。今按:《柳南随笔》载周亮工、钱陆灿之说,皆以为三口字皆为缺文符号,即古方圈。而孙志祖《读书脞录》卷七据《大戴礼记》卢辩注断定,古本正作口字,非阙文方圈。

[19]《礼记·月令》篇:“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短长。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

[20]此节已被《经解入门》抄袭,改题为《说经必先明假借》。

[21]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增字解经》。

[22]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妄改经文》。

[17],耻也,言为君子荣辱之主,可不慎乎!

[18]口戕口:言口能害口也。机者,人君出令所依,故以言语为戒也。今按:《柳南随笔》载周亮工、钱陆灿之说,皆以为三口字皆为缺文符号,即古方圈。而孙志祖《读书脞录》卷七据《大戴礼记》卢辩注断定,古本正作口字,非阙文方圈。

[19]《礼记·月令》篇:“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短长。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

[20]此节已被《经解入门》抄袭,改题为《说经必先明假借》。

[21]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增字解经》。

[22]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妄改经文》。

[17],耻也,言为君子荣辱之主,可不慎乎!

[18]口戕口:言口能害口也。机者,人君出令所依,故以言语为戒也。今按:《柳南随笔》载周亮工、钱陆灿之说,皆以为三口字皆为缺文符号,即古方圈。而孙志祖《读书脞录》卷七据《大戴礼记》卢辩注断定,古本正作口字,非阙文方圈。

[19]《礼记·月令》篇:“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短长。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

[20]此节已被《经解入门》抄袭,改题为《说经必先明假借》。

[21]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增字解经》。

[22]今按:此节已抄,改题为《不可妄改经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