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者传经多以口相授,故异者滋多。在汉白虎观讲“五经”同异,后许慎著《五经异义》,郑康成有《驳异义》,此即辨异之所始也。习经者当知其同,尤不可不辨其异。约举异例,厥有数端:曰文异,曰义异,曰篇异。
何谓文异?如《易》“体仁足以长人”,京氏作“体信”;“圣人作而万物睹”,马氏作“圣人起”;“君子以经纶天下”,郑氏作“经论”;“射鲋”,荀氏作“取鲋”;“其惟圣人乎”,王氏作“愚人”;“明辨皙也”,陆绩作“明辨逝也”;“利用侵伐”,王廙作“寖伐”;“官有渝”,蜀本作“馆有渝”;“嫌于无阳”,李鼎祚作“兼于无阳”之类。推之《尚书》之今古文,《诗》之齐、鲁、韩与毛四家,《周礼》、《仪礼》之古书、今本,《春秋》之《左氏》、《公》、《穀》三《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诸书之各本不同,而此外诸子、《史》、《汉》所引各经之略,又不可以枚举,此文之异也(又如施、孟、梁丘三家之《易》,无“无咎悔亡”句,亦属异文之例)。
何谓义异?即如“周易”二字,《易纬》云:“因代以名周。”则以周为周家之周。郑康成云:“《周易》者,《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则以周为周遍。纬书云:“日月为易。”郑康成云:“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变易二,不易三。”虞翻云:“字从日下月。”所说不同,即其例。而经中一篇一章一句一字之异者,尤不可以缕述,此义之异也。
何谓篇异?如《尚书》伏生所传今文二十九篇,孔安国所传多二十五篇;《孝经》十八篇,古文别有《闺门》一篇,总为二十二篇;《论语·齐论》别有《问王》、《知道》二篇,为二十二篇,《古论语》凡二十一篇;《尔雅》一云十九篇,一云二十篇之类,此篇之异也。
知其所异,而考其所通,是在学者之善会其微也。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
“体仁足以长人”,《经典释文》卷二“体仁”曰:“如字。京房、荀爽、董遇本作体信。”
“圣人作而万物睹”,《经典释文》卷二“圣人作”条曰:“如字。郑云起也,马融作起。”
“君子以经纶天下”,《经典释文》卷二“经论”条曰:“音伦,郑如字,谓论撰书礼乐施政事。黄颖云:经论,匡济也,本亦作纶。”
“射鲋”,《经典释文》卷二“射”条曰:“食亦反。注同。徐食夜反,郑、王肃皆音亦云厌也。荀作取。”
“其惟圣人乎”,《经典释文》卷二“其唯圣人乎”条曰:“王肃本作愚人。后结始作圣人。”(www.xing528.com)
“明辨晢也”,《经典释文》卷二大有卦“晢”条曰:“章舌反。王廙作晣,同音。徐李之世反,又作哲字。郑本作遰,云读如明星晢哲。陆本作逝。虞作折。”
“利用侵伐”,《经典释文》卷二谦卦“用侵”条曰:“王廙作寖。”
“官有渝”,《经典释文》卷二随卦“官有”条曰:“蜀才作‘馆有’。”
“嫌于无阳”,李鼎祚作“兼于无阳”。
《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汉兴,欲立《尚书》,无能通者,闻济南伏生传之,文帝欲征,时年已九十余,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伏生失其本经,口诵二十九篇传授,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之,并《礼》、《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为隶古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
《孝经》者,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事亲之法,亦遭焚烬。河间人颜芝为秦禁藏之,汉氏尊学,芝子贞出之,是为今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凡十八章。又有古文出于孔氏壁中,别有《闺门》一章,自余分析十八章,总为二十二章。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说,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后生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书,谓之《论语》。郑康成谓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世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家,而《鲁论语》并有章句,列于学官。至魏,何晏乃为集解,正始中上之,后盛行于世。今注疏本注用何氏,疏用宋邢昺。
《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前汉终军始受豹鼠之赐,自兹迄今,斯文盛矣,先儒多为亿必之说乖,盖阙之义,唯郭景纯洽闻强识,详悉古今,作《尔雅注》,为世所重,今依郭本为正。
【本篇结论】
《群经辨异》篇系隐括《经典释文》而成。对原有材料作了改写,并归纳了条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