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习经而不知经之源流,是数典而忘其祖,乌呼可也?兹故依经之次而分叙之,俾学者知所宗焉。
【今按】此语未明出处,疑为作伪者所加。
【原文】
《易》之起源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因之。卦,伏羲所画也;卦辞,文王之所作也;爻辞,周公之所作也;“十翼”,孔子之所作也。何谓“十翼”?《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文王、周公所作,古谓之《系辞》,即为经;孔子所作皆为传。传者,释经之辞。班固云:“孔子晚而好《易》……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陆氏《释文序录》云:“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焚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不绝。”其立学,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时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唐以王注为主,其《系辞》以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本朝因之,上下经王注,《系辞》以下韩注,疏用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易》之起源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因之。卦,伏羲所画也;卦辞,文王之所作也;爻辞,周公之所作也;“十翼”,孔子之所作也。何谓“十翼”?《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文王、周公所作,古谓之《系辞》,即为经;孔子所作皆为传。传者,释经之辞。班固云:“孔子晚而好《易》……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陆氏《释文序录》云:“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焚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不绝。”其立学,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时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唐以王注为主,其《系辞》以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本朝因之,上下经王注,《系辞》以下韩注,疏用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易》之起源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因之。卦,伏羲所画也;卦辞,文王之所作也;爻辞,周公之所作也;“十翼”,孔子之所作也。何谓“十翼”?《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文王、周公所作,古谓之《系辞》,即为经;孔子所作皆为传。传者,释经之辞。班固云:“孔子晚而好《易》……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陆氏《释文序录》云:“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焚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不绝。”其立学,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时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唐以王注为主,其《系辞》以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本朝因之,上下经王注,《系辞》以下韩注,疏用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共成“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燔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者不绝。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及洛阳周王孙、梁人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汉初言《易》者,本之田生。同授淄川杨何。……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而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今以王为主,其《系辞》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今亦用韩本。
【原文】
《书》之源与文字俱起,孔子删为百篇。陆氏《释文》云:“《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然秦火之后,惟《书》篡乱尤甚。其立学,汉始立欧阳、夏侯《尚书》,宣帝复立大下夏侯博士,平帝欲立古文。永嘉之乱,诸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唐时惟崇尚古书,马、郑、王注遂废。本朝注疏本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而伪乱之迹,详《古今文》及《辨伪》诸篇。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汉兴,欲立《尚书》,无能通者,闻济南伏生传之,文帝欲征,时年已九十余,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伏生失其本经,口诵二十九篇传授。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汉始立欧阳《尚书》,宣帝复立大小夏侯博士,平帝立古文。永嘉丧乱,众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近唯崇古文,马、郑、王注遂废,今以孔氏为正,其《舜典》一篇仍用王肃本。
【原文】
《诗》之源起于中古,虞之《赓歌》、夏《五子之歌》即《三百篇》之权舆。古《诗》本三千余篇,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皆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时几为郑、卫所乱。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亦以其人所讽诵,而不专在竹帛之故。汉时传有四家:曰鲁,曰齐,曰韩,曰毛,详见《传经篇》。其立学,前汉惟鲁、齐、韩三家。平帝时,《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亦无传者。唐惟《毛诗》郑笺立国学。今注疏本遵用毛传、郑笺、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诗者,所以言志,吟咏性情,以讽其上者也。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巡守,则陈诗以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也。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乎诗。是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之世,专任武力,雅颂之声为郑、卫所乱,其废绝亦可知矣。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以其人所讽诵,不专在竹帛故也。汉兴,传者有四家: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以《诗经》为训故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号曰“鲁诗”。……前汉,鲁、齐、韩三家诗列于学官。平帝世,《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
【原文】
《礼》之源起于伏羲。孔疏云:“自伏羲以后,至黄帝,五礼始具。帝王质文,世有损益。周公时转浮而居摄,乃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周衰,诸侯始僭,皆去其籍,至孔子而已不具矣。返鲁后,乃始删定。后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礼经崩坏特甚。汉世所传,仅存《周礼》、《仪礼》、《礼记》三书而已,然皆无全书。《周礼》本名《周官》,《冬官》独阙,《考工》乃其后补。《仪礼》一名《士礼》,《丧服》一篇,子夏实先传之。《礼记》戴德从子圣删《大戴记》为四十六篇,旧又名《小戴记》。其《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马融所加也。《周礼》、《仪礼》皆周公作,而相为表里。《礼记》则即以记为经。”其立学,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新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至唐则《曲台记》亡,大戴无传,学者惟郑康成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而《丧服》一篇别行。今注疏本合于《仪礼》,注皆用郑,疏则《周礼》、《仪礼》皆唐贾公彦,《礼记》则孔颖达也。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郑子太叔云:“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教之设,其源远哉!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于周公,代时转浮。周公居摄,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始僭,将逾法度,恶其害已,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矣。孔子反鲁,乃始删定。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惟故礼经崩坏为甚。汉兴,有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之《仪礼》也。而鲁徐生善为容,孝文时为礼官大夫。景帝时河间献王好古,得古礼献之。……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王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今庆氏曲台久亡,大戴无传,学者唯郑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学官,而《丧服》一篇又别行于世。今“三礼”俱以郑为主。
【原文】
《春秋》本鲁史记之名,错举四时而记之。昭二年,韩起聘鲁,见《鲁春秋》是也。古王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而诸侯之国亦有之。惟《鲁春秋》,则孔子手定之。公羊家说,则谓孔子得百十二国之宝书,乃修《春秋》。左丘明作传。陆氏《释文序录》云:“孔子……作《春秋》……授弟子,弟子退有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传。”而公羊高则受经子夏,穀梁赤则子夏门人,皆传《春秋》(高,齐人,赤,鲁人。糜信云,赤与秦孝公同时)。又有邹氏、夹氏之传,不行于世。公羊、穀梁皆传经,左氏则为记事之书而已。秦火之后,左氏传最先出。其立学,公羊最先,穀梁次之,左氏最后(陆氏《序录》云:“汉初立公羊,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唐则左氏行,而二传渐微。至宋,胡氏传出,而“三传”皆束高阁矣。今注疏本:《左氏传》,晋杜预注、孔氏正义;《公羊》,汉何休注、唐徐彦疏;《穀梁》,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举则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史记也。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西狩获麟,伤其虚应,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勒成十二公之经,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人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故不显于世。……汉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后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因不复补。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学官,仍行于世,迄今遂盛行。二传渐微。《左氏》今用杜预注,《公羊》用何休注,《穀梁》用范宁注。
【原文】
《孝经》者,陆氏《序录》云:“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何休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也。遭秦焚烬,而汉乃有古今二家之学。唐初犹行孔安国、郑康成之注。明皇于先儒注中采其允当者为注解,至天宝二年注成,颁行天下。今注疏本即用明皇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孝经》者,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事亲之法,亦遭焚烬。河间人颜芝为秦禁藏之,汉氏尊学,芝子贞出之,是为今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凡十八章。又有古文出于孔氏壁中,别有《闺门》一章,自余分析十八章,总为二十二章。孔安国作传,刘向校书,定为十八。后汉马融亦作《古文孝经传》,而世不传。世所行郑注,相承以为郑玄。案:《郑志》及《中经簿》无,唯中朝穆帝集讲《孝经》,云以郑玄为主。检《孝经》注,与康成注“五经”不同,未详是非。《古文孝经》世既不行,今随俗用郑注十八章本。
【原文】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说,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后生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书,谓之《论语》。郑康成谓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世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家,而《鲁论语》并有章句,列于学官。至魏,何晏乃为集解,正始中上之,后盛行于世。今注疏本注用何氏,疏用宋邢昺。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郑康成云: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及子玄成、鲁扶卿太子少傅夏侯建、前将军萧望之并传之,各自名家。《齐论语》者,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琅玡王卿、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唯王阳名家。《古论语》者,出自孔氏壁中,凡二十一篇,有两子张……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正始中上之,盛行于世,今以为主。
【原文】
《孟子》七篇,古本列于诸子,自陈氏《书录解题》始以《语》、《孟》入经类,而为之说曰:“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盛曰孔、孟。今国家设科,《语》、《孟》并重,而又列十三经之中。注疏本用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辨伪】此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语孟类”:
前志,《孟子》本列于儒家,然赵岐固尝以为则象《论语》矣。自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咸曰孔、孟。孟子之书,固非荀、扬以降所可同日语也。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而程氏诸儒训解二书,常相表里,故今合为一类。
【原文】
《尔雅》兴于中古,隆于汉代,其初不详撰述名氏。陆氏《序录》云:“《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古之注者十余家。今注疏本用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前汉终军始受豹鼠之赐,自兹迄今,斯文盛矣,先儒多为亿必之说乖,盖阙之义,唯郭景纯洽闻强识,详悉古今,作《尔雅注》,为世所重,今依郭本为正。
【本篇结论】
《群经源流》主要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按:《经典释文序录》主要来源于《汉书·儒林传》),仅有一小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又在文前加一门面语:“凡习经而不知经之源流,是数典而忘其祖,乌呼可也?兹故依经之次而分叙之,俾学者知所宗焉。”
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共成“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燔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者不绝。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及洛阳周王孙、梁人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汉初言《易》者,本之田生。同授淄川杨何。……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而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今以王为主,其《系辞》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今亦用韩本。
【原文】
《书》之源与文字俱起,孔子删为百篇。陆氏《释文》云:“《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然秦火之后,惟《书》篡乱尤甚。其立学,汉始立欧阳、夏侯《尚书》,宣帝复立大下夏侯博士,平帝欲立古文。永嘉之乱,诸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唐时惟崇尚古书,马、郑、王注遂废。本朝注疏本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而伪乱之迹,详《古今文》及《辨伪》诸篇。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汉兴,欲立《尚书》,无能通者,闻济南伏生传之,文帝欲征,时年已九十余,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伏生失其本经,口诵二十九篇传授。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汉始立欧阳《尚书》,宣帝复立大小夏侯博士,平帝立古文。永嘉丧乱,众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近唯崇古文,马、郑、王注遂废,今以孔氏为正,其《舜典》一篇仍用王肃本。
【原文】
《诗》之源起于中古,虞之《赓歌》、夏《五子之歌》即《三百篇》之权舆。古《诗》本三千余篇,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皆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时几为郑、卫所乱。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亦以其人所讽诵,而不专在竹帛之故。汉时传有四家:曰鲁,曰齐,曰韩,曰毛,详见《传经篇》。其立学,前汉惟鲁、齐、韩三家。平帝时,《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亦无传者。唐惟《毛诗》郑笺立国学。今注疏本遵用毛传、郑笺、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诗者,所以言志,吟咏性情,以讽其上者也。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巡守,则陈诗以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也。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乎诗。是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之世,专任武力,雅颂之声为郑、卫所乱,其废绝亦可知矣。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以其人所讽诵,不专在竹帛故也。汉兴,传者有四家: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以《诗经》为训故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号曰“鲁诗”。……前汉,鲁、齐、韩三家诗列于学官。平帝世,《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
【原文】
《礼》之源起于伏羲。孔疏云:“自伏羲以后,至黄帝,五礼始具。帝王质文,世有损益。周公时转浮而居摄,乃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周衰,诸侯始僭,皆去其籍,至孔子而已不具矣。返鲁后,乃始删定。后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礼经崩坏特甚。汉世所传,仅存《周礼》、《仪礼》、《礼记》三书而已,然皆无全书。《周礼》本名《周官》,《冬官》独阙,《考工》乃其后补。《仪礼》一名《士礼》,《丧服》一篇,子夏实先传之。《礼记》戴德从子圣删《大戴记》为四十六篇,旧又名《小戴记》。其《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马融所加也。《周礼》、《仪礼》皆周公作,而相为表里。《礼记》则即以记为经。”其立学,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新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至唐则《曲台记》亡,大戴无传,学者惟郑康成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而《丧服》一篇别行。今注疏本合于《仪礼》,注皆用郑,疏则《周礼》、《仪礼》皆唐贾公彦,《礼记》则孔颖达也。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郑子太叔云:“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教之设,其源远哉!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于周公,代时转浮。周公居摄,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始僭,将逾法度,恶其害已,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矣。孔子反鲁,乃始删定。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惟故礼经崩坏为甚。汉兴,有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之《仪礼》也。而鲁徐生善为容,孝文时为礼官大夫。景帝时河间献王好古,得古礼献之。……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王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今庆氏曲台久亡,大戴无传,学者唯郑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学官,而《丧服》一篇又别行于世。今“三礼”俱以郑为主。(www.xing528.com)
【原文】
《春秋》本鲁史记之名,错举四时而记之。昭二年,韩起聘鲁,见《鲁春秋》是也。古王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而诸侯之国亦有之。惟《鲁春秋》,则孔子手定之。公羊家说,则谓孔子得百十二国之宝书,乃修《春秋》。左丘明作传。陆氏《释文序录》云:“孔子……作《春秋》……授弟子,弟子退有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传。”而公羊高则受经子夏,穀梁赤则子夏门人,皆传《春秋》(高,齐人,赤,鲁人。糜信云,赤与秦孝公同时)。又有邹氏、夹氏之传,不行于世。公羊、穀梁皆传经,左氏则为记事之书而已。秦火之后,左氏传最先出。其立学,公羊最先,穀梁次之,左氏最后(陆氏《序录》云:“汉初立公羊,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唐则左氏行,而二传渐微。至宋,胡氏传出,而“三传”皆束高阁矣。今注疏本:《左氏传》,晋杜预注、孔氏正义;《公羊》,汉何休注、唐徐彦疏;《穀梁》,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举则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史记也。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西狩获麟,伤其虚应,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勒成十二公之经,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人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故不显于世。……汉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后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因不复补。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学官,仍行于世,迄今遂盛行。二传渐微。《左氏》今用杜预注,《公羊》用何休注,《穀梁》用范宁注。
【原文】
《孝经》者,陆氏《序录》云:“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何休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也。遭秦焚烬,而汉乃有古今二家之学。唐初犹行孔安国、郑康成之注。明皇于先儒注中采其允当者为注解,至天宝二年注成,颁行天下。今注疏本即用明皇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孝经》者,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事亲之法,亦遭焚烬。河间人颜芝为秦禁藏之,汉氏尊学,芝子贞出之,是为今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凡十八章。又有古文出于孔氏壁中,别有《闺门》一章,自余分析十八章,总为二十二章。孔安国作传,刘向校书,定为十八。后汉马融亦作《古文孝经传》,而世不传。世所行郑注,相承以为郑玄。案:《郑志》及《中经簿》无,唯中朝穆帝集讲《孝经》,云以郑玄为主。检《孝经》注,与康成注“五经”不同,未详是非。《古文孝经》世既不行,今随俗用郑注十八章本。
【原文】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说,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后生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书,谓之《论语》。郑康成谓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世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家,而《鲁论语》并有章句,列于学官。至魏,何晏乃为集解,正始中上之,后盛行于世。今注疏本注用何氏,疏用宋邢昺。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郑康成云: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及子玄成、鲁扶卿太子少傅夏侯建、前将军萧望之并传之,各自名家。《齐论语》者,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琅玡王卿、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唯王阳名家。《古论语》者,出自孔氏壁中,凡二十一篇,有两子张……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正始中上之,盛行于世,今以为主。
【原文】
《孟子》七篇,古本列于诸子,自陈氏《书录解题》始以《语》、《孟》入经类,而为之说曰:“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盛曰孔、孟。今国家设科,《语》、《孟》并重,而又列十三经之中。注疏本用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辨伪】此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语孟类”:
前志,《孟子》本列于儒家,然赵岐固尝以为则象《论语》矣。自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咸曰孔、孟。孟子之书,固非荀、扬以降所可同日语也。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而程氏诸儒训解二书,常相表里,故今合为一类。
【原文】
《尔雅》兴于中古,隆于汉代,其初不详撰述名氏。陆氏《序录》云:“《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古之注者十余家。今注疏本用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前汉终军始受豹鼠之赐,自兹迄今,斯文盛矣,先儒多为亿必之说乖,盖阙之义,唯郭景纯洽闻强识,详悉古今,作《尔雅注》,为世所重,今依郭本为正。
【本篇结论】
《群经源流》主要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按:《经典释文序录》主要来源于《汉书·儒林传》),仅有一小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又在文前加一门面语:“凡习经而不知经之源流,是数典而忘其祖,乌呼可也?兹故依经之次而分叙之,俾学者知所宗焉。”
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共成“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传即“十翼”也。自鲁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及秦燔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授者不绝。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及洛阳周王孙、梁人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汉初言《易》者,本之田生。同授淄川杨何。……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而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今以王为主,其《系辞》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今亦用韩本。
【原文】
《书》之源与文字俱起,孔子删为百篇。陆氏《释文》云:“《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然秦火之后,惟《书》篡乱尤甚。其立学,汉始立欧阳、夏侯《尚书》,宣帝复立大下夏侯博士,平帝欲立古文。永嘉之乱,诸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唐时惟崇尚古书,马、郑、王注遂废。本朝注疏本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而伪乱之迹,详《古今文》及《辨伪》诸篇。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书》者,本王之号令,右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末孙惠壁藏之。汉兴,欲立《尚书》,无能通者,闻济南伏生传之,文帝欲征,时年已九十余,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受焉。伏生失其本经,口诵二十九篇传授。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汉始立欧阳《尚书》,宣帝复立大小夏侯博士,平帝立古文。永嘉丧乱,众家之书并灭亡,而古文孔传始兴,置博士,郑氏亦置博士一人。近唯崇古文,马、郑、王注遂废,今以孔氏为正,其《舜典》一篇仍用王肃本。
【原文】
《诗》之源起于中古,虞之《赓歌》、夏《五子之歌》即《三百篇》之权舆。古《诗》本三千余篇,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皆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时几为郑、卫所乱。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亦以其人所讽诵,而不专在竹帛之故。汉时传有四家:曰鲁,曰齐,曰韩,曰毛,详见《传经篇》。其立学,前汉惟鲁、齐、韩三家。平帝时,《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亦无传者。唐惟《毛诗》郑笺立国学。今注疏本遵用毛传、郑笺、孔颖达等正义。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诗者,所以言志,吟咏性情,以讽其上者也。古有采诗之官,王者巡守,则陈诗以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也。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乎诗。是以孔子最先删录。既取周诗,上兼商颂,凡三百一十一篇,以授子夏。子夏遂作《序》焉。口以相传,未有章句。战国之世,专任武力,雅颂之声为郑、卫所乱,其废绝亦可知矣。遭秦焚书而得全者,以其人所讽诵,不专在竹帛故也。汉兴,传者有四家: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以《诗经》为训故以教,无传,疑者则阙不传,号曰“鲁诗”。……前汉,鲁、齐、韩三家诗列于学官。平帝世,《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
【原文】
《礼》之源起于伏羲。孔疏云:“自伏羲以后,至黄帝,五礼始具。帝王质文,世有损益。周公时转浮而居摄,乃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周衰,诸侯始僭,皆去其籍,至孔子而已不具矣。返鲁后,乃始删定。后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礼经崩坏特甚。汉世所传,仅存《周礼》、《仪礼》、《礼记》三书而已,然皆无全书。《周礼》本名《周官》,《冬官》独阙,《考工》乃其后补。《仪礼》一名《士礼》,《丧服》一篇,子夏实先传之。《礼记》戴德从子圣删《大戴记》为四十六篇,旧又名《小戴记》。其《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马融所加也。《周礼》、《仪礼》皆周公作,而相为表里。《礼记》则即以记为经。”其立学,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新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至唐则《曲台记》亡,大戴无传,学者惟郑康成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而《丧服》一篇别行。今注疏本合于《仪礼》,注皆用郑,疏则《周礼》、《仪礼》皆唐贾公彦,《礼记》则孔颖达也。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郑子太叔云:“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教之设,其源远哉!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于周公,代时转浮。周公居摄,曲为之制,故曰“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始僭,将逾法度,恶其害已,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矣。孔子反鲁,乃始删定。值战国交争,秦氏坑焚,惟故礼经崩坏为甚。汉兴,有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之《仪礼》也。而鲁徐生善为容,孝文时为礼官大夫。景帝时河间献王好古,得古礼献之。……汉初立高堂生礼博士,后又立大小戴、庆氏三家,王莽又立《周礼》,后汉“三礼”皆立博士。今庆氏曲台久亡,大戴无传,学者唯郑注《周礼》、《仪礼》、《礼记》并列学官,而《丧服》一篇又别行于世。今“三礼”俱以郑为主。
【原文】
《春秋》本鲁史记之名,错举四时而记之。昭二年,韩起聘鲁,见《鲁春秋》是也。古王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而诸侯之国亦有之。惟《鲁春秋》,则孔子手定之。公羊家说,则谓孔子得百十二国之宝书,乃修《春秋》。左丘明作传。陆氏《释文序录》云:“孔子……作《春秋》……授弟子,弟子退有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传。”而公羊高则受经子夏,穀梁赤则子夏门人,皆传《春秋》(高,齐人,赤,鲁人。糜信云,赤与秦孝公同时)。又有邹氏、夹氏之传,不行于世。公羊、穀梁皆传经,左氏则为记事之书而已。秦火之后,左氏传最先出。其立学,公羊最先,穀梁次之,左氏最后(陆氏《序录》云:“汉初立公羊,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唐则左氏行,而二传渐微。至宋,胡氏传出,而“三传”皆束高阁矣。今注疏本:《左氏传》,晋杜预注、孔氏正义;《公羊》,汉何休注、唐徐彦疏;《穀梁》,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举则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史记也。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西狩获麟,伤其虚应,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勒成十二公之经,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人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故不显于世。……汉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穀梁,平帝始立左氏。后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因不复补。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学官,仍行于世,迄今遂盛行。二传渐微。《左氏》今用杜预注,《公羊》用何休注,《穀梁》用范宁注。
【原文】
《孝经》者,陆氏《序录》云:“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何休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也。遭秦焚烬,而汉乃有古今二家之学。唐初犹行孔安国、郑康成之注。明皇于先儒注中采其允当者为注解,至天宝二年注成,颁行天下。今注疏本即用明皇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孝经》者,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事亲之法,亦遭焚烬。河间人颜芝为秦禁藏之,汉氏尊学,芝子贞出之,是为今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凡十八章。又有古文出于孔氏壁中,别有《闺门》一章,自余分析十八章,总为二十二章。孔安国作传,刘向校书,定为十八。后汉马融亦作《古文孝经传》,而世不传。世所行郑注,相承以为郑玄。案:《郑志》及《中经簿》无,唯中朝穆帝集讲《孝经》,云以郑玄为主。检《孝经》注,与康成注“五经”不同,未详是非。《古文孝经》世既不行,今随俗用郑注十八章本。
【原文】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说,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后生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书,谓之《论语》。郑康成谓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世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家,而《鲁论语》并有章句,列于学官。至魏,何晏乃为集解,正始中上之,后盛行于世。今注疏本注用何氏,疏用宋邢昺。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所言。或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已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因辑时贤及古明王之语,合成一法,谓之《论语》。郑康成云:仲弓、子夏等所撰定。汉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及子玄成、鲁扶卿太子少傅夏侯建、前将军萧望之并传之,各自名家。《齐论语》者,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琅玡王卿、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并传之,唯王阳名家。《古论语》者,出自孔氏壁中,凡二十一篇,有两子张……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魏吏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正始中上之,盛行于世,今以为主。
【原文】
《孟子》七篇,古本列于诸子,自陈氏《书录解题》始以《语》、《孟》入经类,而为之说曰:“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盛曰孔、孟。今国家设科,《语》、《孟》并重,而又列十三经之中。注疏本用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辨伪】此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语孟类”:
前志,《孟子》本列于儒家,然赵岐固尝以为则象《论语》矣。自韩文公称:“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天下学者咸曰孔、孟。孟子之书,固非荀、扬以降所可同日语也。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而程氏诸儒训解二书,常相表里,故今合为一类。
【原文】
《尔雅》兴于中古,隆于汉代,其初不详撰述名氏。陆氏《序录》云:“《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古之注者十余家。今注疏本用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辨伪】此段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注解传述人》:
《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前汉终军始受豹鼠之赐,自兹迄今,斯文盛矣,先儒多为亿必之说乖,盖阙之义,唯郭景纯洽闻强识,详悉古今,作《尔雅注》,为世所重,今依郭本为正。
【本篇结论】
《群经源流》主要抄自《经典释文序录》(按:《经典释文序录》主要来源于《汉书·儒林传》),仅有一小段抄自《直斋书录解题》。又在文前加一门面语:“凡习经而不知经之源流,是数典而忘其祖,乌呼可也?兹故依经之次而分叙之,俾学者知所宗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