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释祊侯度及《尔雅·释宫》解析

经解入门:释祊侯度及《尔雅·释宫》解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祊”[二]字之训,有浑言“庙门”者。《尔雅·释宫》:“谓之门[三]。”[一]侯度,字子琴,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清马瑞辰《通释》:“祊通作。《尔雅·释宫》:‘谓之门。’”[四]祝祭:司祭礼的人进行祭飨。

经解入门:释祊侯度及《尔雅·释宫》解析

“祊”[二]字之训,有浑言“庙门”者。《尔雅·释宫》:“谓之门[三]。”李巡云:“,庙门名。”《郊特牲》:“索祭祝于祊。”注云:“庙门曰祊。”是也。有以为“门内”者。《诗·楚茨》:“祝祭[四]于祊。”传云:“祊门内也。”笺云:“使祭博求之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说文》云:“,门内祭先祖所彷徨(今《说文》所下有以字,此据《诗》、《尔雅》音义)。”是也。

【笺注】

[一]侯度(1799—1855),字子琴,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甲辰大挑,以知县用,分发广西,委署河池州知州,以不贿上官落职。度洽熟经传,尤长礼学。嘉兴钱仪吉尝称其研核传注,剖析异同,如辨懿伯、惠伯之为父子,三老、五更之为一人,证明郑义,皆有据依。所著书为夷寇所焚,其说经文,刻《学海堂集》中。事迹详见《清史稿》、《经学博采录》。

[二]祊:《汉语大词典》有三义:(1)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诗·小雅·楚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毛传:“祊,门内也。”《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韦昭注:“庙门谓之祊。”(2)祭名。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陈澔《集说》:“祊,祭之明日绎祭也。庙门谓之祊,设祭在庙门外之西旁,故因名为祊也。”(3)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按,《公羊传》、《穀梁传》均作“邴”。

“祊”[二]字之训,有浑言“庙门”者。《尔雅·释宫》:“谓之门[三]。”李巡云:“,庙门名。”《郊特牲》:“索祭祝于祊。”注云:“庙门曰祊。”是也。有以为“门内”者。《诗·楚茨》:“祝祭[四]于祊。”传云:“祊门内也。”笺云:“使祭博求之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说文》云:“,门内祭先祖所彷徨(今《说文》所下有以字,此据《诗》、《尔雅》音义)。”是也。

【笺注】

[一]侯度(1799—1855),字子琴,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甲辰大挑,以知县用,分发广西,委署河池州知州,以不贿上官落职。度洽熟经传,尤长礼学。嘉兴钱仪吉尝称其研核传注,剖析异同,如辨懿伯、惠伯之为父子,三老、五更之为一人,证明郑义,皆有据依。所著书为夷寇所焚,其说经文,刻《学海堂集》中。事迹详见《清史稿》、《经学博采录》。

[二]祊:《汉语大词典》有三义:(1)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诗·小雅·楚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毛传:“祊,门内也。”《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韦昭注:“庙门谓之祊。”(2)祭名。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陈澔《集说》:“祊,祭之明日绎祭也。庙门谓之祊,设祭在庙门外之西旁,故因名为祊也。”(3)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按,《公羊传》、《穀梁传》均作“邴”。

“祊”[二]字之训,有浑言“庙门”者。《尔雅·释宫》:“谓之门[三]。”李巡云:“,庙门名。”《郊特牲》:“索祭祝于祊。”注云:“庙门曰祊。”是也。有以为“门内”者。《诗·楚茨》:“祝祭[四]于祊。”传云:“祊门内也。”笺云:“使祭博求之平生门内之旁,待宾客之处。”《说文》云:“,门内祭先祖所彷徨(今《说文》所下有以字,此据《诗》、《尔雅》音义)。”是也。

【笺注】

[一]侯度(1799—1855),字子琴,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甲辰大挑,以知县用,分发广西,委署河池州知州,以不贿上官落职。度洽熟经传,尤长礼学。嘉兴钱仪吉尝称其研核传注,剖析异同,如辨懿伯、惠伯之为父子,三老、五更之为一人,证明郑义,皆有据依。所著书为夷寇所焚,其说经文,刻《学海堂集》中。事迹详见《清史稿》、《经学博采录》。

[二]祊:《汉语大词典》有三义:(1)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诗·小雅·楚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毛传:“祊,门内也。”《国语·周语中》:“今将大泯其宗祊。”韦昭注:“庙门谓之祊。”(2)祭名。指正祭毕于次日举行之绎祭。《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陈澔《集说》:“祊,祭之明日绎祭也。庙门谓之祊,设祭在庙门外之西旁,故因名为祊也。”(3)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使宛来归祊。”按,《公羊传》、《穀梁传》均作“邴”。

[三]谓之门:郝懿行《尔雅义疏》:“门,庙门也。”《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清马瑞辰《通释》:“祊通作。《尔雅·释宫》:‘谓之门。’”

[三]谓之门:郝懿行《尔雅义疏》:“门,庙门也。”《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清马瑞辰《通释》:“祊通作。《尔雅·释宫》:‘谓之门。’”

[三]谓之门:郝懿行《尔雅义疏》:“门,庙门也。”《诗·周颂·丝衣》“自堂徂基”,清马瑞辰《通释》:“祊通作。《尔雅·释宫》:‘谓之门。’”

[四]祝祭:司祭礼的人进行祭飨。《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朱子《集传》:“祊,庙门内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使祝博求之于门内,待宾客之处也。”何氏楷曰:祊祭在庙门之内,与他祭不同,其字从示,从方,有索求诸四方之义。旧说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时既设祭于庙,又求神于祊,此诗所云是也,一是祭之明日绎祭之时,行礼于祊,若《礼器》所云是也。又谓正祭之祊在庙门内之西,绎祭之祊在庙门外之西。今案:《尔雅》祊作,云谓之门。《说文》:祊一作,云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是则祊祭自在门内,原无二祊。《礼器》所谓设祭于堂为祊乎外,盖对堂而言,则门为外,非谓祊在门外也。

[四]祝祭:司祭礼的人进行祭飨。《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朱子《集传》:“祊,庙门内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使祝博求之于门内,待宾客之处也。”何氏楷曰:祊祭在庙门之内,与他祭不同,其字从示,从方,有索求诸四方之义。旧说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时既设祭于庙,又求神于祊,此诗所云是也,一是祭之明日绎祭之时,行礼于祊,若《礼器》所云是也。又谓正祭之祊在庙门内之西,绎祭之祊在庙门外之西。今案:《尔雅》祊作,云谓之门。《说文》:祊一作,云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是则祊祭自在门内,原无二祊。《礼器》所谓设祭于堂为祊乎外,盖对堂而言,则门为外,非谓祊在门外也。

[四]祝祭:司祭礼的人进行祭飨。《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朱子《集传》:“祊,庙门内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故使祝博求之于门内,待宾客之处也。”何氏楷曰:祊祭在庙门之内,与他祭不同,其字从示,从方,有索求诸四方之义。旧说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之时既设祭于庙,又求神于祊,此诗所云是也,一是祭之明日绎祭之时,行礼于祊,若《礼器》所云是也。又谓正祭之祊在庙门内之西,绎祭之祊在庙门外之西。今案:《尔雅》祊作,云谓之门。《说文》:祊一作,云门内祭先祖,所以彷徨。是则祊祭自在门内,原无二祊。《礼器》所谓设祭于堂为祊乎外,盖对堂而言,则门为外,非谓祊在门外也。

有以为“门外”者。《礼器》:“为祊乎外。”注云:“祊祭,明日之绎祭[一]也。谓之祊者,于庙门外之旁,因名焉。”《郊特牲》:“祊之于东方。”[二]注云:“祊之礼,宜于庙门外之西室,绎又于其堂,此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正义引《尔雅》孙炎注云:“谓庙门外。”是也。《郊特牲》正义因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三]之时,既设祭于庙之西室,亦谓之祊。注家皆无此说,孔氏误也。《诗》传、笺皆以“门内”解“祊”字,并不以“祊”为祭名。“索祭于祊”注亦止云:“庙门曰祊。”下云:“谓之祊者,以于祭绎名也。”此祊字承庙门曰祊而解,亦非以祊为祭名也。正义云:“此既正祭日于庙门内求神,应总称云庙,而谓之祊者,以祊是庙门,明日绎祭称祊,虽今日之正祭假以明日绎祭称祊名,同称之曰祊也。”此说恐非注意。郑义盖谓庙门字应作“”,今作“祊”者,由于绎祭名祊,本从庙门之“”字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也。知此注非谓庙门之祊,由于绎祭之祊得名者也,以为祊乎外。注既以祊祭为在庙门外之旁得名,不得又谓庙门反以绎祭得名也。

【笺注】

[一]绎祭: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祭天地社稷山川五祀,皆有绎祭。”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也。”

[二]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三]正祭: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周礼·夏官·羊人》“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唐贾公彦疏:“凡正祭皆用成牲,今言‘祭祀饰羔’,则非正祭用羔。”《礼记·祭义》“祭之明日,明发不寐”唐孔颖达疏:“谓正祭明日绎祭之时,祭既讫,得其夜,发夕至明而不寐。”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

至《说文》亦非以祊为祭名,由不得善读书,以“门内祭先祖”绝句致误,而下句遂不成文,因加“以”字足之云:“所以彷徨也。”语意亦未合,应读从“门内”绝句,与毛传同,“祭先祖所彷徨也”为一句,是释“祊”字之取义。又引《诗》曰:“祝祭于祊。”以证其彷徨之说,祭日求神于此,由于不知神之所在,此彷徨之义也。大约《礼记》中诸言“祊”者,或以为门内,或为绎祭名,即以本记文证之,而可知如“索祝祭于祊”与上文“于室”、“于堂”、“于庭”并举,“室”、“堂”、“庭”皆指其地,则祊亦是指其地,故为门内之称(直祭祝于主,主亦是实有其处,若祊是祭名,亦不得与之对举)。《祭统》“出于祊”与“祝于室”对举,则亦是门内之称(《诗》虽无对举之文,然玩其文义,必不得为祭名)。至“为祊乎外”与“设祭于堂”对举,堂是举其处,则外亦是指其处。而祊字自不得解为门内,故为绎祭之名,以与祭字相对成文。“祊之于东方”与“绎之于库门内”对举,绎是祭名,则祊亦是祭名,故郑注两处皆以绎祭释之,且记文已绎、祊对举,若祭日求神于门内亦谓之祊,据《诗疏》亦谓此祭,应在庙门内之西,何不解此记为正统之祊?此由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无祊之称,而此记文义祊字当为祭名,故不嫌辞费,又解为“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以成其祊祭为绎祭之说也。

有以为“门外”者。《礼器》:“为祊乎外。”注云:“祊祭,明日之绎祭[一]也。谓之祊者,于庙门外之旁,因名焉。”《郊特牲》:“祊之于东方。”[二]注云:“祊之礼,宜于庙门外之西室,绎又于其堂,此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正义引《尔雅》孙炎注云:“谓庙门外。”是也。《郊特牲》正义因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三]之时,既设祭于庙之西室,亦谓之祊。注家皆无此说,孔氏误也。《诗》传、笺皆以“门内”解“祊”字,并不以“祊”为祭名。“索祭于祊”注亦止云:“庙门曰祊。”下云:“谓之祊者,以于祭绎名也。”此祊字承庙门曰祊而解,亦非以祊为祭名也。正义云:“此既正祭日于庙门内求神,应总称云庙,而谓之祊者,以祊是庙门,明日绎祭称祊,虽今日之正祭假以明日绎祭称祊名,同称之曰祊也。”此说恐非注意。郑义盖谓庙门字应作“”,今作“祊”者,由于绎祭名祊,本从庙门之“”字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也。知此注非谓庙门之祊,由于绎祭之祊得名者也,以为祊乎外。注既以祊祭为在庙门外之旁得名,不得又谓庙门反以绎祭得名也。

【笺注】

[一]绎祭: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祭天地社稷山川五祀,皆有绎祭。”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也。”

[二]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三]正祭: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周礼·夏官·羊人》“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唐贾公彦疏:“凡正祭皆用成牲,今言‘祭祀饰羔’,则非正祭用羔。”《礼记·祭义》“祭之明日,明发不寐”唐孔颖达疏:“谓正祭明日绎祭之时,祭既讫,得其夜,发夕至明而不寐。”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

至《说文》亦非以祊为祭名,由不得善读书,以“门内祭先祖”绝句致误,而下句遂不成文,因加“以”字足之云:“所以彷徨也。”语意亦未合,应读从“门内”绝句,与毛传同,“祭先祖所彷徨也”为一句,是释“祊”字之取义。又引《诗》曰:“祝祭于祊。”以证其彷徨之说,祭日求神于此,由于不知神之所在,此彷徨之义也。大约《礼记》中诸言“祊”者,或以为门内,或为绎祭名,即以本记文证之,而可知如“索祝祭于祊”与上文“于室”、“于堂”、“于庭”并举,“室”、“堂”、“庭”皆指其地,则祊亦是指其地,故为门内之称(直祭祝于主,主亦是实有其处,若祊是祭名,亦不得与之对举)。《祭统》“出于祊”与“祝于室”对举,则亦是门内之称(《诗》虽无对举之文,然玩其文义,必不得为祭名)。至“为祊乎外”与“设祭于堂”对举,堂是举其处,则外亦是指其处。而祊字自不得解为门内,故为绎祭之名,以与祭字相对成文。“祊之于东方”与“绎之于库门内”对举,绎是祭名,则祊亦是祭名,故郑注两处皆以绎祭释之,且记文已绎、祊对举,若祭日求神于门内亦谓之祊,据《诗疏》亦谓此祭,应在庙门内之西,何不解此记为正统之祊?此由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无祊之称,而此记文义祊字当为祭名,故不嫌辞费,又解为“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以成其祊祭为绎祭之说也。

有以为“门外”者。《礼器》:“为祊乎外。”注云:“祊祭,明日之绎祭[一]也。谓之祊者,于庙门外之旁,因名焉。”《郊特牲》:“祊之于东方。”[二]注云:“祊之礼,宜于庙门外之西室,绎又于其堂,此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正义引《尔雅》孙炎注云:“谓庙门外。”是也。《郊特牲》正义因谓祊有二种,一是正祭[三]之时,既设祭于庙之西室,亦谓之祊。注家皆无此说,孔氏误也。《诗》传、笺皆以“门内”解“祊”字,并不以“祊”为祭名。“索祭于祊”注亦止云:“庙门曰祊。”下云:“谓之祊者,以于祭绎名也。”此祊字承庙门曰祊而解,亦非以祊为祭名也。正义云:“此既正祭日于庙门内求神,应总称云庙,而谓之祊者,以祊是庙门,明日绎祭称祊,虽今日之正祭假以明日绎祭称祊名,同称之曰祊也。”此说恐非注意。郑义盖谓庙门字应作“”,今作“祊”者,由于绎祭名祊,本从庙门之“”字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也。知此注非谓庙门之祊,由于绎祭之祊得名者也,以为祊乎外。注既以祊祭为在庙门外之旁得名,不得又谓庙门反以绎祭得名也。

【笺注】

[一]绎祭: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祭天地社稷山川五祀,皆有绎祭。”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也。”

[二]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

[三]正祭: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周礼·夏官·羊人》“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唐贾公彦疏:“凡正祭皆用成牲,今言‘祭祀饰羔’,则非正祭用羔。”《礼记·祭义》“祭之明日,明发不寐”唐孔颖达疏:“谓正祭明日绎祭之时,祭既讫,得其夜,发夕至明而不寐。”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

至《说文》亦非以祊为祭名,由不得善读书,以“门内祭先祖”绝句致误,而下句遂不成文,因加“以”字足之云:“所以彷徨也。”语意亦未合,应读从“门内”绝句,与毛传同,“祭先祖所彷徨也”为一句,是释“祊”字之取义。又引《诗》曰:“祝祭于祊。”以证其彷徨之说,祭日求神于此,由于不知神之所在,此彷徨之义也。大约《礼记》中诸言“祊”者,或以为门内,或为绎祭名,即以本记文证之,而可知如“索祝祭于祊”与上文“于室”、“于堂”、“于庭”并举,“室”、“堂”、“庭”皆指其地,则祊亦是指其地,故为门内之称(直祭祝于主,主亦是实有其处,若祊是祭名,亦不得与之对举)。《祭统》“出于祊”与“祝于室”对举,则亦是门内之称(《诗》虽无对举之文,然玩其文义,必不得为祭名)。至“为祊乎外”与“设祭于堂”对举,堂是举其处,则外亦是指其处。而祊字自不得解为门内,故为绎祭之名,以与祭字相对成文。“祊之于东方”与“绎之于库门内”对举,绎是祭名,则祊亦是祭名,故郑注两处皆以绎祭释之,且记文已绎、祊对举,若祭日求神于门内亦谓之祊,据《诗疏》亦谓此祭,应在庙门内之西,何不解此记为正统之祊?此由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无祊之称,而此记文义祊字当为祭名,故不嫌辞费,又解为“二者同时而大名曰绎”,以成其祊祭为绎祭之说也。

总而言之,庙门之字,疑本作“”,《尔雅》谓之门是也。绎祭因在庙门外,故即取名于,而改从示,《记》“为祊乎外”、“祊之于东方”是也。绎祭名祊,本由庙门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诗》“祝祭于祊”、《记》“索祭祝于祊”是也。祊本庙门统称,故绎祭于门外得称祊,而《诗》、传、笺皆以为门内者,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不于门外,此依文立训,故以门内解之,非谓祊之不可为门外也。明乎此,则门内、门外、正祭、绎祭诸说,一以贯之矣。

【注释】

[1]见《周易·明夷》六五。《明夷》,六十四卦之一。《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2]见《周易·泰》六五。

[3]见《周易·归妹》六五。

[4]徐文靖《竹书统笺》卷六:《后汉书·西羌传》:“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5]见《周礼·考工记》。

[6]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传。

[7]见《周礼·考工记》。

[8]见《周礼·考工记》。

[9]见《周礼·考工记》。

[10]见《周礼·考工记》。

[11]见《周礼·考工记》。

[12]此处原有:“引筋欲尽而无伤其力。”

[13]见《周礼·考工记》。

[14]见《左传》成公二年。

[15]见《孟子》卷十二《告子下》。

[16]汪中:《述学内篇》卷一。

[17]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下“八风”条亦同。

[18]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昔者唐虞崇举九贤,布之于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文选·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注:“要荒,违国也。”

[19]见《说苑》卷十五。

[20]见《孟子》卷三。

[21]《尚书中候》书佚,而诸书所引篇目猥多,《中候我应》即为其一。

[22]《尚书·康诰》文。

[23]《诗·大雅·文王有声》文。

[24]《诗·大雅·灵台》文。

[25]《诗·大雅·文王》,“国”作“邦”,此汉人避汉高帝刘邦讳改。

[26]钟本“谓”字不重,非。此《公羊传·隐公元年》文,疏引《春秋元命包》:“王者孰谓?文王也。疑(拟)三代,谓疑(拟)文王。”《白虎通号篇》:“三王者,何谓也?夏、殷、周也。故礼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也。’”陈立《疏证》曰:“案三王之名,定于后世。周人尊文王为受命祖,故《孝经·圣治》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文王亲迎于渭,即以亲迎为天子之礼;文王造舟为梁,即以造舟为天子之制:是周人之尊文王,在武王之上,何得援论语服事之说,以相难也?《诗·文王序》云:‘文王受命作周也。’《汉志》引刘歆作《三统历》,考上世帝王,以为文王受命九年而崩。《易乾凿度》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诗疏》引《我应》说,文王之戒武王曰:‘我终之后,恒称太子,河、洛复告,尊朕称王。’又引《元命苞》曰:‘西伯既得丹书,于是称王,改正朔。’《诗·棫朴》云:‘左右趣之。’笺云:‘左右之诸臣,皆趣疾于事,谓相助积薪,唯天子祭天始燔柴。’《繁露》亦引此诗,以说郊祭。据诸经纬之文,则文王在时,固已称王。《孟子·告子下》:‘三王之罪人也。’赵注亦以禹、汤、文王当之也。”

[27]《周易·革卦》文。

[28]《拾补》引孙志祖曰:“案《书序》:‘虎贲三百人。’《孟子》言三千人,本书卷二引书亦同,此云八百,讹。”《御览》二四一引《汉官仪》:“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擒纣于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故改奔为贲。”《后汉书·顺纪》注引《汉官仪》曰:“书称‘虎贲三百人’,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本书《正失篇》又引作“虎贲三千人”。按《墨子·明鬼篇下》云:“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于牧之野。”综上所述,则武王所率虎贲之士,有三百人、四百人、八百人、三千人四说,疑莫能明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书序第三十下曰:“‘三百人’,当是‘三千’之误也。《司马法》云:‘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云:‘虎贲之士说剑。’则虎贲即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乘则三千人矣。”

[29]“擒”,拔萃本作“禽”,古通。《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段玉裁《撰异》曰:“《孟子·尽心》篇:‘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史记·周本纪》:‘遂率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吕氏春秋》简选、贵因二篇皆云:‘武王简车三百,虎贲三千,以要甲子之事,而纣为禽。’《韩非子·初见秦》篇、《战国策》、《魏策》、《赵策》,又见《史记·苏秦传》)皆云:‘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江氏叔沄曰:‘三百人当为三千人,《司马法》曰: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曰:虎贲之士说剑。然则虎贲,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两则三千人矣。’玉裁谓江说近是。此时《周礼》未备,不必泥于《周礼》‘虎士八百人’之数。虎贲,言其勇也,盖周以此勇士灭殷,后因之设虎贲氏。《风俗通义·皇霸》篇:‘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于牧之野。’与今本异。孔晁注《逸周书·克殷解》所言士卒虎贲之数亦未审。”翟灏《四书考异》亦主三千人之说,梁玉绳《史记志疑》又从《书序》说,莫衷一是,盖亦难言之类,故应劭亦持两端之论也。

[30]《尚书·洪范》文。

[31]《毛诗·大明》作“凉彼武王,肆伐大商”,《释文》引《韩诗》“凉”作“亮”,与此合,仲远用《鲁诗》也。“肆”之与“袭”,亦毛、鲁之异。

[32]《周颂·武》文。

[33]“文王率殷之叛国”,《论语》无其文,而见于《左传》,襄公四年传云:“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殷。”应氏此书,同时引及二家之说者,率并为一文,而总出书名于前,疑“论语”上本有“左传”二字,而传抄者夺之也。《后汉书·西羌传》:“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殷纣。”李贤注亦据《左传》为说。

[34]《论语·泰伯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35]辨文王不受命改元称王,始于此文,其后孔颖达《尚书·泰誓正义》、《周易正义》卷一“论卦辞爻辞谁作”,及张守节《史记·周本纪正义》俱本之。

[36]见《前汉书》卷七十七。

[37]见《礼记注疏》卷六十。

[38]见《周易·系辞上》。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研几,穷究精微之理。

[39]见《礼记·乐记》。

[40]见《礼记·大学》。

[41]孙雍长:《转注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修订本,第10—11页。

[42]见《吕氏春秋·壅塞》。

总而言之,庙门之字,疑本作“”,《尔雅》谓之门是也。绎祭因在庙门外,故即取名于,而改从示,《记》“为祊乎外”、“祊之于东方”是也。绎祭名祊,本由庙门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诗》“祝祭于祊”、《记》“索祭祝于祊”是也。祊本庙门统称,故绎祭于门外得称祊,而《诗》、传、笺皆以为门内者,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不于门外,此依文立训,故以门内解之,非谓祊之不可为门外也。明乎此,则门内、门外、正祭、绎祭诸说,一以贯之矣。

【注释】

[1]见《周易·明夷》六五。《明夷》,六十四卦之一。《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2]见《周易·泰》六五。

[3]见《周易·归妹》六五。(www.xing528.com)

[4]徐文靖《竹书统笺》卷六:《后汉书·西羌传》:“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5]见《周礼·考工记》。

[6]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传。

[7]见《周礼·考工记》。

[8]见《周礼·考工记》。

[9]见《周礼·考工记》。

[10]见《周礼·考工记》。

[11]见《周礼·考工记》。

[12]此处原有:“引筋欲尽而无伤其力。”

[13]见《周礼·考工记》。

[14]见《左传》成公二年。

[15]见《孟子》卷十二《告子下》。

[16]汪中:《述学内篇》卷一。

[17]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下“八风”条亦同。

[18]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昔者唐虞崇举九贤,布之于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文选·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注:“要荒,违国也。”

[19]见《说苑》卷十五。

[20]见《孟子》卷三。

[21]《尚书中候》书佚,而诸书所引篇目猥多,《中候我应》即为其一。

[22]《尚书·康诰》文。

[23]《诗·大雅·文王有声》文。

[24]《诗·大雅·灵台》文。

[25]《诗·大雅·文王》,“国”作“邦”,此汉人避汉高帝刘邦讳改。

[26]钟本“谓”字不重,非。此《公羊传·隐公元年》文,疏引《春秋元命包》:“王者孰谓?文王也。疑(拟)三代,谓疑(拟)文王。”《白虎通号篇》:“三王者,何谓也?夏、殷、周也。故礼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也。’”陈立《疏证》曰:“案三王之名,定于后世。周人尊文王为受命祖,故《孝经·圣治》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文王亲迎于渭,即以亲迎为天子之礼;文王造舟为梁,即以造舟为天子之制:是周人之尊文王,在武王之上,何得援论语服事之说,以相难也?《诗·文王序》云:‘文王受命作周也。’《汉志》引刘歆作《三统历》,考上世帝王,以为文王受命九年而崩。《易乾凿度》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诗疏》引《我应》说,文王之戒武王曰:‘我终之后,恒称太子,河、洛复告,尊朕称王。’又引《元命苞》曰:‘西伯既得丹书,于是称王,改正朔。’《诗·棫朴》云:‘左右趣之。’笺云:‘左右之诸臣,皆趣疾于事,谓相助积薪,唯天子祭天始燔柴。’《繁露》亦引此诗,以说郊祭。据诸经纬之文,则文王在时,固已称王。《孟子·告子下》:‘三王之罪人也。’赵注亦以禹、汤、文王当之也。”

[27]《周易·革卦》文。

[28]《拾补》引孙志祖曰:“案《书序》:‘虎贲三百人。’《孟子》言三千人,本书卷二引书亦同,此云八百,讹。”《御览》二四一引《汉官仪》:“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擒纣于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故改奔为贲。”《后汉书·顺纪》注引《汉官仪》曰:“书称‘虎贲三百人’,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本书《正失篇》又引作“虎贲三千人”。按《墨子·明鬼篇下》云:“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于牧之野。”综上所述,则武王所率虎贲之士,有三百人、四百人、八百人、三千人四说,疑莫能明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书序第三十下曰:“‘三百人’,当是‘三千’之误也。《司马法》云:‘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云:‘虎贲之士说剑。’则虎贲即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乘则三千人矣。”

[29]“擒”,拔萃本作“禽”,古通。《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段玉裁《撰异》曰:“《孟子·尽心》篇:‘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史记·周本纪》:‘遂率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吕氏春秋》简选、贵因二篇皆云:‘武王简车三百,虎贲三千,以要甲子之事,而纣为禽。’《韩非子·初见秦》篇、《战国策》、《魏策》、《赵策》,又见《史记·苏秦传》)皆云:‘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江氏叔沄曰:‘三百人当为三千人,《司马法》曰: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曰:虎贲之士说剑。然则虎贲,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两则三千人矣。’玉裁谓江说近是。此时《周礼》未备,不必泥于《周礼》‘虎士八百人’之数。虎贲,言其勇也,盖周以此勇士灭殷,后因之设虎贲氏。《风俗通义·皇霸》篇:‘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于牧之野。’与今本异。孔晁注《逸周书·克殷解》所言士卒虎贲之数亦未审。”翟灏《四书考异》亦主三千人之说,梁玉绳《史记志疑》又从《书序》说,莫衷一是,盖亦难言之类,故应劭亦持两端之论也。

[30]《尚书·洪范》文。

[31]《毛诗·大明》作“凉彼武王,肆伐大商”,《释文》引《韩诗》“凉”作“亮”,与此合,仲远用《鲁诗》也。“肆”之与“袭”,亦毛、鲁之异。

[32]《周颂·武》文。

[33]“文王率殷之叛国”,《论语》无其文,而见于《左传》,襄公四年传云:“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殷。”应氏此书,同时引及二家之说者,率并为一文,而总出书名于前,疑“论语”上本有“左传”二字,而传抄者夺之也。《后汉书·西羌传》:“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殷纣。”李贤注亦据《左传》为说。

[34]《论语·泰伯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35]辨文王不受命改元称王,始于此文,其后孔颖达《尚书·泰誓正义》、《周易正义》卷一“论卦辞爻辞谁作”,及张守节《史记·周本纪正义》俱本之。

[36]见《前汉书》卷七十七。

[37]见《礼记注疏》卷六十。

[38]见《周易·系辞上》。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研几,穷究精微之理。

[39]见《礼记·乐记》。

[40]见《礼记·大学》。

[41]孙雍长:《转注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修订本,第10—11页。

[42]见《吕氏春秋·壅塞》。

总而言之,庙门之字,疑本作“”,《尔雅》谓之门是也。绎祭因在庙门外,故即取名于,而改从示,《记》“为祊乎外”、“祊之于东方”是也。绎祭名祊,本由庙门取义,故庙门之,亦通作祊。《诗》“祝祭于祊”、《记》“索祭祝于祊”是也。祊本庙门统称,故绎祭于门外得称祊,而《诗》、传、笺皆以为门内者,正祭日求神于庙门内,不于门外,此依文立训,故以门内解之,非谓祊之不可为门外也。明乎此,则门内、门外、正祭、绎祭诸说,一以贯之矣。

【注释】

[1]见《周易·明夷》六五。《明夷》,六十四卦之一。《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2]见《周易·泰》六五。

[3]见《周易·归妹》六五。

[4]徐文靖《竹书统笺》卷六:《后汉书·西羌传》:“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5]见《周礼·考工记》。

[6]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传。

[7]见《周礼·考工记》。

[8]见《周礼·考工记》。

[9]见《周礼·考工记》。

[10]见《周礼·考工记》。

[11]见《周礼·考工记》。

[12]此处原有:“引筋欲尽而无伤其力。”

[13]见《周礼·考工记》。

[14]见《左传》成公二年。

[15]见《孟子》卷十二《告子下》。

[16]汪中:《述学内篇》卷一。

[17]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下“八风”条亦同。

[18]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昔者唐虞崇举九贤,布之于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文选·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注:“要荒,违国也。”

[19]见《说苑》卷十五。

[20]见《孟子》卷三。

[21]《尚书中候》书佚,而诸书所引篇目猥多,《中候我应》即为其一。

[22]《尚书·康诰》文。

[23]《诗·大雅·文王有声》文。

[24]《诗·大雅·灵台》文。

[25]《诗·大雅·文王》,“国”作“邦”,此汉人避汉高帝刘邦讳改。

[26]钟本“谓”字不重,非。此《公羊传·隐公元年》文,疏引《春秋元命包》:“王者孰谓?文王也。疑(拟)三代,谓疑(拟)文王。”《白虎通号篇》:“三王者,何谓也?夏、殷、周也。故礼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也。’”陈立《疏证》曰:“案三王之名,定于后世。周人尊文王为受命祖,故《孝经·圣治》云:‘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文王亲迎于渭,即以亲迎为天子之礼;文王造舟为梁,即以造舟为天子之制:是周人之尊文王,在武王之上,何得援论语服事之说,以相难也?《诗·文王序》云:‘文王受命作周也。’《汉志》引刘歆作《三统历》,考上世帝王,以为文王受命九年而崩。《易乾凿度》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诗疏》引《我应》说,文王之戒武王曰:‘我终之后,恒称太子,河、洛复告,尊朕称王。’又引《元命苞》曰:‘西伯既得丹书,于是称王,改正朔。’《诗·棫朴》云:‘左右趣之。’笺云:‘左右之诸臣,皆趣疾于事,谓相助积薪,唯天子祭天始燔柴。’《繁露》亦引此诗,以说郊祭。据诸经纬之文,则文王在时,固已称王。《孟子·告子下》:‘三王之罪人也。’赵注亦以禹、汤、文王当之也。”

[27]《周易·革卦》文。

[28]《拾补》引孙志祖曰:“案《书序》:‘虎贲三百人。’《孟子》言三千人,本书卷二引书亦同,此云八百,讹。”《御览》二四一引《汉官仪》:“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擒纣于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故改奔为贲。”《后汉书·顺纪》注引《汉官仪》曰:“书称‘虎贲三百人’,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本书《正失篇》又引作“虎贲三千人”。按《墨子·明鬼篇下》云:“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于牧之野。”综上所述,则武王所率虎贲之士,有三百人、四百人、八百人、三千人四说,疑莫能明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书序第三十下曰:“‘三百人’,当是‘三千’之误也。《司马法》云:‘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云:‘虎贲之士说剑。’则虎贲即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乘则三千人矣。”

[29]“擒”,拔萃本作“禽”,古通。《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段玉裁《撰异》曰:“《孟子·尽心》篇:‘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史记·周本纪》:‘遂率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吕氏春秋》简选、贵因二篇皆云:‘武王简车三百,虎贲三千,以要甲子之事,而纣为禽。’《韩非子·初见秦》篇、《战国策》、《魏策》、《赵策》,又见《史记·苏秦传》)皆云:‘武王将素甲三千领,战一日,破纣之国。’江氏叔沄曰:‘三百人当为三千人,《司马法》曰: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乐记》曰:虎贲之士说剑。然则虎贲,士也,一乘十人,三百两则三千人矣。’玉裁谓江说近是。此时《周礼》未备,不必泥于《周礼》‘虎士八百人’之数。虎贲,言其勇也,盖周以此勇士灭殷,后因之设虎贲氏。《风俗通义·皇霸》篇:‘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于牧之野。’与今本异。孔晁注《逸周书·克殷解》所言士卒虎贲之数亦未审。”翟灏《四书考异》亦主三千人之说,梁玉绳《史记志疑》又从《书序》说,莫衷一是,盖亦难言之类,故应劭亦持两端之论也。

[30]《尚书·洪范》文。

[31]《毛诗·大明》作“凉彼武王,肆伐大商”,《释文》引《韩诗》“凉”作“亮”,与此合,仲远用《鲁诗》也。“肆”之与“袭”,亦毛、鲁之异。

[32]《周颂·武》文。

[33]“文王率殷之叛国”,《论语》无其文,而见于《左传》,襄公四年传云:“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殷。”应氏此书,同时引及二家之说者,率并为一文,而总出书名于前,疑“论语”上本有“左传”二字,而传抄者夺之也。《后汉书·西羌传》:“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殷纣。”李贤注亦据《左传》为说。

[34]《论语·泰伯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35]辨文王不受命改元称王,始于此文,其后孔颖达《尚书·泰誓正义》、《周易正义》卷一“论卦辞爻辞谁作”,及张守节《史记·周本纪正义》俱本之。

[36]见《前汉书》卷七十七。

[37]见《礼记注疏》卷六十。

[38]见《周易·系辞上》。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研几,穷究精微之理。

[39]见《礼记·乐记》。

[40]见《礼记·大学》。

[41]孙雍长:《转注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年修订本,第10—11页。

[42]见《吕氏春秋·壅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