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贯穿与贯侯的解释及误用

贯穿与贯侯的解释及误用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贯之本义非习也。《尔雅》、《释文》“掼”作“惯”,云本又作“贯”,又通作“遦”,同“贯”,又通“宦”。《乡射礼》贯字亦当如此解,读乌还反。陆氏音“古乱反”,亦以为“贯穿”之“贯”,均误矣。若以贯侯为贵,是尚力也。“贯”字当作“毌”,今本作“贯”,假借通用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渎鬼神,慢弃刑法。”

贯穿与贯侯的解释及误用

贯,古通掼。《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渎鬼神。”《说文》:“掼[一],习也,从手,贯声。《春秋传》曰:‘掼渎[二]鬼神。’”是“贯”与“掼”通也。《说文》解“贯”字云:“钱贯之贯,从毌、贝。”是贯之本义非习也。习掼之掼当从手。《尔雅》:“贯,习也。”亦作“贯”,皆省文借用也。《说文》又有“遦”字,云“习”也,是“掼”之或体字也。《尔雅》、《释文》“掼”作“惯”,云本又作“贯”,又通作“遦”,同“贯”,又通“宦”。《诗·国风》:“三岁贯女。”《鲁诗》“贯”作“宦”。徐邈“贯”音“官”,此“宦”字之误。“贯”与“宦”声相近。又《传》云:“贯,事也。”本《尔雅·释诂》。“宦”与“义”亦近,故通用也。“贯”又通“关”。《乡射礼》:“不贯不释。”注云:“古文贯作关。”《史记·伍子胥传》:“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注云:“贯,乌还反。”《后汉·祭彤传》:“能贯三百斤弓。”司马贞曰:“满弓张,其所谓贯,皆即《吕氏春秋》所谓‘中关而止’[42]之关也。”《乡射礼》贯字亦当如此解,读乌还反。郑注云:“贯犹中也,不中正,不释算也。”贾疏:“言不贯者,以其以布为侯,故中者贯穿布侯,故以中为贯也。”《释文》:“贯,古乱反,中也,夫关者弯弓之限也。”《孟子》所谓“彀率”[三]也。张弓中关,则能中正,故郑云贯犹中也,贾氏以贯穿布侯[四]解郑说,误矣。陆氏音“古乱反”,亦以为“贯穿”之“贯”,均误矣。

【笺注】

[一]掼:同“惯”。习惯。《说文·手部》:“掼,习也……《春秋传》曰:‘掼渎鬼神。’”今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作“贯渎鬼神”。

[二]贯渎:谓惯于亵渎鬼神。贯,通“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渎鬼神,慢弃刑法。”杜预注:“贯,习也。渎,易也。”杨伯峻注:“杨树达先生《读左传》云:‘渎当为,《说文》:“,媟也。”’意为习惯于侮慢鬼神。”即渎字。

[三]彀率:弓张开的程度。《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朱熹《集注》:“彀率,弯弓之限也。”

[四]布侯:布制的箭靶。《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虎、豹、鹿、豕言画,而熊、麋不言画,则熊侯、麋侯皆皮侯也。”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皮侯者,以布为质以皮为饰也……兽侯不用皮为饰,则止是白布,故有布侯之名,布侯者,别以皮侯而言之也。”

古人射以观德,贵于中,而不贵于贯侯[一]。若以贯侯为贵,是尚力也。《记》曰:“礼,射不主皮[二]。”郑注云:“不主皮者,贵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不待中为隽也。主皮者,张兽皮而射之,主于获也。”《论语》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盖人之力有甚微者,不能至侯,则不中皮,而比于礼乐,亦必取之,不主于中也。然则射虽贵中,而犹有不待中为隽者,况贯侯乎?惟解为中关而止之,关则不失其彀率,即所谓比于礼乐者也,虽不中犹中也,故曰“不贯不释”。郑氏注“犹中”,“犹”字最有深意,而贾疏不能知也。“贯”又通“毌”,《说文》:“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横毌。”《论语》:“吾道一以贯之。”“贯”字当作“毌”,今本作“贯”,假借通用也。

【笺注】

[一]贯侯:中靶。明高启《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

[二]射不主皮:谓重在中与不中,不以穿破皮侯为主。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二]贯渎:谓惯于亵渎鬼神。贯,通“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渎鬼神,慢弃刑法。”杜预注:“贯,习也。渎,易也。”杨伯峻注:“杨树达先生《读左传》云:‘渎当为,《说文》:“,媟也。”’意为习惯于侮慢鬼神。”即渎字。

[三]彀率:弓张开的程度。《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朱熹《集注》:“彀率,弯弓之限也。”

[四]布侯:布制的箭靶。《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虎、豹、鹿、豕言画,而熊、麋不言画,则熊侯、麋侯皆皮侯也。”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皮侯者,以布为质以皮为饰也……兽侯不用皮为饰,则止是白布,故有布侯之名,布侯者,别以皮侯而言之也。”(www.xing528.com)

古人射以观德,贵于中,而不贵于贯侯[一]。若以贯侯为贵,是尚力也。《记》曰:“礼,射不主皮[二]。”郑注云:“不主皮者,贵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不待中为隽也。主皮者,张兽皮而射之,主于获也。”《论语》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盖人之力有甚微者,不能至侯,则不中皮,而比于礼乐,亦必取之,不主于中也。然则射虽贵中,而犹有不待中为隽者,况贯侯乎?惟解为中关而止之,关则不失其彀率,即所谓比于礼乐者也,虽不中犹中也,故曰“不贯不释”。郑氏注“犹中”,“犹”字最有深意,而贾疏不能知也。“贯”又通“毌”,《说文》:“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横毌。”《论语》:“吾道一以贯之。”“贯”字当作“毌”,今本作“贯”,假借通用也。

【笺注】

[一]贯侯:中靶。明高启《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

[二]射不主皮:谓重在中与不中,不以穿破皮侯为主。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二]贯渎:谓惯于亵渎鬼神。贯,通“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贯渎鬼神,慢弃刑法。”杜预注:“贯,习也。渎,易也。”杨伯峻注:“杨树达先生《读左传》云:‘渎当为,《说文》:“,媟也。”’意为习惯于侮慢鬼神。”即渎字。

[三]彀率:弓张开的程度。《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朱熹《集注》:“彀率,弯弓之限也。”

[四]布侯:布制的箭靶。《仪礼·乡射礼》:“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虎、豹、鹿、豕言画,而熊、麋不言画,则熊侯、麋侯皆皮侯也。”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一》:“皮侯者,以布为质以皮为饰也……兽侯不用皮为饰,则止是白布,故有布侯之名,布侯者,别以皮侯而言之也。”

古人射以观德,贵于中,而不贵于贯侯[一]。若以贯侯为贵,是尚力也。《记》曰:“礼,射不主皮[二]。”郑注云:“不主皮者,贵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不待中为隽也。主皮者,张兽皮而射之,主于获也。”《论语》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盖人之力有甚微者,不能至侯,则不中皮,而比于礼乐,亦必取之,不主于中也。然则射虽贵中,而犹有不待中为隽者,况贯侯乎?惟解为中关而止之,关则不失其彀率,即所谓比于礼乐者也,虽不中犹中也,故曰“不贯不释”。郑氏注“犹中”,“犹”字最有深意,而贾疏不能知也。“贯”又通“毌”,《说文》:“毌,穿物持之也,从一横毌。”《论语》:“吾道一以贯之。”“贯”字当作“毌”,今本作“贯”,假借通用也。

【笺注】

[一]贯侯:中靶。明高启《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

[二]射不主皮:谓重在中与不中,不以穿破皮侯为主。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