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书必有本书之大例,有句例,有字例。
学者读时,必先知其例之所存,斯解时不失其书之文体。如《易》明天道,《诗》尽人情,《书》道政事,《礼》详制度,《春秋》多微词,《尔雅》记言语异同,《论语》言治道不言治法之类[一],此各书之大例也。
【笺注】
[一]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二:“六经垂训,盖天所以奠世法也。三代以后,凡生民有一饭之安,皆六经之功。世盖由之而不知久矣。独恨更秦之祸,礼乐缺亡,而近者王安石以经术自任,又废其一,意谓鲁史既亡,而‘三传’不足取信,则《春秋》永无复可考,不知圣人作经,岂不料后世绵远,群言次第湮没,而此经独存,当是时圣人岂不欲明其说于天下?且人之立言,辞不达意,而必待补足其说,则其义亦谬矣,而圣人之经岂乃至此是,弗思之甚也!昔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易》明天道,而《春秋》著世法,然则文王之《易》、孔子之《春秋》,皆周礼之所在也。愿下明诏,复立《春秋》学官,三岁贡举,遂以取士,庶几共讲圣人之遗经,以辅世教。并从之。”明朱右《白云稿》卷三《文统》:“羲轩之文见诸图画,唐虞稽诸典谟,三代具诸《易》、《书》、《诗》、《礼》、《春秋》。遭秦燔灭,其幸存者犹章章可睹。故《易》以阐象,其文奥;《书》道政事,其文雅;《诗》发性情,其文婉;《礼》辨等威,其文理;《春秋》断以义,其文严。”
而《易》无虚象[8],《诗》无达诂,《书》有各代史笔之不同,《春秋》有“三传”记载之各别,“三礼”典制异而统同,《尔雅》训诂同而亦异,此句例、字例之[9]宜讲也。
注家亦有例,如马、郑之《易》皆费氏古文,伏、孔《尚书》今古互异,毛公传《诗》亦守古本,郑注“三礼”则据今文(观其注称故书可见),何氏、范氏深通《公》、《穀》之义,贾逵、服虔乃得《左氏》之传,此注家之例之分也。
至于诸子、各史,皆有大例。学者欲读其书,宜先知其例。书例既明,则其义可依类而得矣。
【附录】
黄以周《群经说》卷二《申毛传匪绍匪游义》:“一书有一书之例。不通其例,触处皆碍。”(《续修四库全书》第178册第621页)
徐敬修《经学常识》第四章《治经之方法》第一节《古人治经之方法》:“当通大谊。班志云:‘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微言已绝,不可复续。汉人有为之者,然其书久亡。《汉书·儒林传》: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是易有大义也;其他如《书》、《诗》、《礼》、《春秋》等经,亦莫不有大义也;大义明而后六经如日月之昭垂,治经之能事毕矣。”(《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第158页)
黎温《六经奥论序》曰:“经以载道,先儒言之备矣。盖《易》以究阴阳,《书》以道政事,《诗》以理性情,《春秋》以明褒贬,《礼》以谨节文,《乐》以致中和。故洁静精微,《易》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是以圣人作经垂训之功不亦大乎!”(见《经义考》卷二百四十五)
严天麟《五经疑义》卷一:“六经各有体:《易》道阴阳,《书》道政事,《春秋》道名分,而《诗》道性情,其旨与各经不同。”(《续修四库全书》第171册第621页)
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二:“《易》明天道,而《春秋》著世法。然则文王之《易》、孔子之《春秋》,皆周礼之所在也。愿下明诏,复立春秋学官,三岁贡举,遂以取士,庶几共讲圣人之遗经,以辅世教。”
宋佚名《靖康要录》卷五少宰吴敏札子:“六经垂训,盖天地所以奠世法也。……《易》明天道,而《春秋》著王法,皆一气所成,然则文王之作《易》,孔子之作《春秋》,是皆《周礼》之所在也。”
严天麟《五经疑义》卷一“六经各有体”:“《易》道阴阳,《书》道政事,《春秋》道名分,而《诗》道性情,其旨与各经不同、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然未尝有道德字,亦未尝有性情字。如二南耆修身齐家其旨也,其言琴瑟、钟鼓、荇菜、芣苢……鼠牙、雀角,何尝有修齐字耶?皆意在言外,使今自悟。至于变风变雅,尤为含蓄言之者,无罪而听之者,亦足为戒。”
清王鸣盛《蛾术编》卷一“五经先后次叙”:“以义理言之:《易》究阴阳,《书》道政事,《诗》理性情,《礼》、《乐》以象治功之成,《春秋》以立褒贬之法,先后亦不紊也。”
清秦瀛《小岘山人集》文集卷三《诗测序》:“古之善言《诗》者,莫孟子若也。孟子曰:‘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之法尽是矣。盖诗以言志。《诗》之为道,非他经比。《易》主乎理与数,《书》道政事,《春秋》据事直书,《礼》详制度轨物,其言皆质。而《诗》则赋少而比兴多,轩所采,太师所掌,类不必定其为何人之诗,而又托诸劳人思妇、鸟兽草木以自隐其意,长言之,咏叹之,往往旨趣所存,令读者自得之于语言文字之外。”(《续修四库全书》第1465册)
清沈起元《敬亭诗文》文稿卷一:“夫封建之于郡县,古今一大变也。天地之气,积数千年而必穷,穷则必变。机动于春秋,势成于战国,即非秦政、李斯于战国之后,而欲复封建,汤武不为,何也?封建自洪荒以来,相因之旧,虞、夏、商之诸侯不可考,周制大封同姓,计止数十国参错其间,余皆兴灭继绝耳。今自战国并吞,举虞夏以来世守之国芟夷已尽,即圣人定天下,安所得千百当封之人而裂之土田乎?举天下尽立新主彼蚩蚩者能永戴之乎?此必溃之道也。自非郡县不可,圣人无如何也。是故圣人知法久之必变也。所讲明论著以垂教万世者,不言治法而言治道。虞廷言执中,《洪范》言建极,言八政,《大学》言修身,言絜矩,《中庸》言致中和,言达道达德,九经以之为治则必不乱,以之为守则必不失,此万世不易之道,不在封建、郡县之法制间矣。”
【今按】上述各条皆明大例,可与《经解入门》合参。抓住一书之大例,则事半功倍。读书先明其大例,此乃读书之良法。
【注释】
[1]王安石字介甫。
[2]此条方国瑜校点本作:古书一字一句,皆有精义。如王介甫以“波”为“水之皮”,苏东坡诘之曰:“然则‘滑’乃‘水之骨’?”介甫《字说》多如此类。东坡又尝设“鸠”字从九之义嘲之,谓《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岂不是九?此望文生训之戒也。又凡经文数语,必与全篇之义相属,且与他经之义不相窒碍。若不审其全,会其通,姑就本文说之,似为近理,亦必细心为之纠正,不可因人之误以误经。
[3]广文本刊语云:“以”疑“有”之误。
[4]《集解》:“徐广曰:剽音扶召反。”《索隐》:“《说文》云:剽,刺也;一云剽劫人。音敷妙反。”
[5]颜师古曰:“如鼠之窃,如狗之盗。”(《前汉书》卷四十三)
[6]见《孟子·离娄下》。注:“恶人欲用智而妄穿凿,不顺物之性,而改道以养之。”
[7]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注:高子,齐人也。《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诗也。怨者,怨亲之过,故谓之小人。固,陋也。
[8]惠士奇《易说》卷五:“凡失物而占遇此爻不必追寻旬内自得。以此推之,则六十四卦无虚象,信矣!”(www.xing528.com)
[9]广文本刊语云:“之”疑当作“之所”。
清秦瀛《小岘山人集》文集卷三《诗测序》:“古之善言《诗》者,莫孟子若也。孟子曰:‘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之法尽是矣。盖诗以言志。《诗》之为道,非他经比。《易》主乎理与数,《书》道政事,《春秋》据事直书,《礼》详制度轨物,其言皆质。而《诗》则赋少而比兴多,轩所采,太师所掌,类不必定其为何人之诗,而又托诸劳人思妇、鸟兽草木以自隐其意,长言之,咏叹之,往往旨趣所存,令读者自得之于语言文字之外。”(《续修四库全书》第1465册)
清沈起元《敬亭诗文》文稿卷一:“夫封建之于郡县,古今一大变也。天地之气,积数千年而必穷,穷则必变。机动于春秋,势成于战国,即非秦政、李斯于战国之后,而欲复封建,汤武不为,何也?封建自洪荒以来,相因之旧,虞、夏、商之诸侯不可考,周制大封同姓,计止数十国参错其间,余皆兴灭继绝耳。今自战国并吞,举虞夏以来世守之国芟夷已尽,即圣人定天下,安所得千百当封之人而裂之土田乎?举天下尽立新主彼蚩蚩者能永戴之乎?此必溃之道也。自非郡县不可,圣人无如何也。是故圣人知法久之必变也。所讲明论著以垂教万世者,不言治法而言治道。虞廷言执中,《洪范》言建极,言八政,《大学》言修身,言絜矩,《中庸》言致中和,言达道达德,九经以之为治则必不乱,以之为守则必不失,此万世不易之道,不在封建、郡县之法制间矣。”
【今按】上述各条皆明大例,可与《经解入门》合参。抓住一书之大例,则事半功倍。读书先明其大例,此乃读书之良法。
【注释】
[1]王安石字介甫。
[2]此条方国瑜校点本作:古书一字一句,皆有精义。如王介甫以“波”为“水之皮”,苏东坡诘之曰:“然则‘滑’乃‘水之骨’?”介甫《字说》多如此类。东坡又尝设“鸠”字从九之义嘲之,谓《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岂不是九?此望文生训之戒也。又凡经文数语,必与全篇之义相属,且与他经之义不相窒碍。若不审其全,会其通,姑就本文说之,似为近理,亦必细心为之纠正,不可因人之误以误经。
[3]广文本刊语云:“以”疑“有”之误。
[4]《集解》:“徐广曰:剽音扶召反。”《索隐》:“《说文》云:剽,刺也;一云剽劫人。音敷妙反。”
[5]颜师古曰:“如鼠之窃,如狗之盗。”(《前汉书》卷四十三)
[6]见《孟子·离娄下》。注:“恶人欲用智而妄穿凿,不顺物之性,而改道以养之。”
[7]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注:高子,齐人也。《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诗也。怨者,怨亲之过,故谓之小人。固,陋也。
[8]惠士奇《易说》卷五:“凡失物而占遇此爻不必追寻旬内自得。以此推之,则六十四卦无虚象,信矣!”
[9]广文本刊语云:“之”疑当作“之所”。
清秦瀛《小岘山人集》文集卷三《诗测序》:“古之善言《诗》者,莫孟子若也。孟子曰:‘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之法尽是矣。盖诗以言志。《诗》之为道,非他经比。《易》主乎理与数,《书》道政事,《春秋》据事直书,《礼》详制度轨物,其言皆质。而《诗》则赋少而比兴多,轩所采,太师所掌,类不必定其为何人之诗,而又托诸劳人思妇、鸟兽草木以自隐其意,长言之,咏叹之,往往旨趣所存,令读者自得之于语言文字之外。”(《续修四库全书》第1465册)
清沈起元《敬亭诗文》文稿卷一:“夫封建之于郡县,古今一大变也。天地之气,积数千年而必穷,穷则必变。机动于春秋,势成于战国,即非秦政、李斯于战国之后,而欲复封建,汤武不为,何也?封建自洪荒以来,相因之旧,虞、夏、商之诸侯不可考,周制大封同姓,计止数十国参错其间,余皆兴灭继绝耳。今自战国并吞,举虞夏以来世守之国芟夷已尽,即圣人定天下,安所得千百当封之人而裂之土田乎?举天下尽立新主彼蚩蚩者能永戴之乎?此必溃之道也。自非郡县不可,圣人无如何也。是故圣人知法久之必变也。所讲明论著以垂教万世者,不言治法而言治道。虞廷言执中,《洪范》言建极,言八政,《大学》言修身,言絜矩,《中庸》言致中和,言达道达德,九经以之为治则必不乱,以之为守则必不失,此万世不易之道,不在封建、郡县之法制间矣。”
【今按】上述各条皆明大例,可与《经解入门》合参。抓住一书之大例,则事半功倍。读书先明其大例,此乃读书之良法。
【注释】
[1]王安石字介甫。
[2]此条方国瑜校点本作:古书一字一句,皆有精义。如王介甫以“波”为“水之皮”,苏东坡诘之曰:“然则‘滑’乃‘水之骨’?”介甫《字说》多如此类。东坡又尝设“鸠”字从九之义嘲之,谓《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岂不是九?此望文生训之戒也。又凡经文数语,必与全篇之义相属,且与他经之义不相窒碍。若不审其全,会其通,姑就本文说之,似为近理,亦必细心为之纠正,不可因人之误以误经。
[3]广文本刊语云:“以”疑“有”之误。
[4]《集解》:“徐广曰:剽音扶召反。”《索隐》:“《说文》云:剽,刺也;一云剽劫人。音敷妙反。”
[5]颜师古曰:“如鼠之窃,如狗之盗。”(《前汉书》卷四十三)
[6]见《孟子·离娄下》。注:“恶人欲用智而妄穿凿,不顺物之性,而改道以养之。”
[7]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注:高子,齐人也。《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诗也。怨者,怨亲之过,故谓之小人。固,陋也。
[8]惠士奇《易说》卷五:“凡失物而占遇此爻不必追寻旬内自得。以此推之,则六十四卦无虚象,信矣!”
[9]广文本刊语云:“之”疑当作“之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