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有韵,自六经始。虞廷[一]赓歌[二],韵之最古。《毛诗》用韵,《周易》、《彖》、《小象》、《杂卦》皆韵。《离骚》、《太玄》、《易林》无不韵。其不韵者,散体之文耳。然其时用韵,本诸天籁,依其声而协之,初无韵书之准也。
【笺注】
[一]虞廷:亦作“虞庭”。指虞舜的朝廷。相传虞舜为古代的圣明之主,故亦以“虞廷”为“圣朝”的代称。
[二]虞廷赓歌:杨慎《丹铅摘录》卷十一:“或问余音韵之原,余曰:唐虞之世已有之矣。《舜典》曰‘声依永,律和声’,是也。‘元首喜哉,股肱起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熙之叶喜,康之叶明,即吴才老韵之祖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于我有何力哉?’即沈约韵之祖也。大凡作古文赋颂当用吴才老古韵,作近代诗词当用沈约韵。近世有倔强好异者,既不用古韵,又不屑用今韵,惟取口吻之便乡音之叶而著之诗焉,良为后人一笑资尔。”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卷八曰:“古人三声皆通押,而只无入声。如《尚书》歌股肱起、元首喜、百工熙,此本韵三声也。元首丛脞、股肱惰、万事堕,此通韵三声也。推之他书,无不然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六“双声亦韵”条曰:“双声亦可为韵。自有文字,即有声韵。虞廷赓歌,股肱丛睉,即双声之权舆。”
韵书,始萌芽于魏、晋李登之《声类》[一]、梁沈约[二]之《韵谱》。积三百余年,隋陆法言等撰《切韵》,唐郭知玄[三]又附益陆书而为《切音》,孙愐以《切音》为谬,增加刊正,别为《唐韵》。其时沈约诸韵书亦无存者,宋陈彭年[四]、邱雍之《广韵》计二万三千五百二十五字,丁度[五]、宋祁[六]之《集韵》计五万三千五百二十五字,大概本陆、孙二家而刊益之,而《广韵》最为近古,世儒多称为《唐韵》。《集韵》颇訾陈彭年、邱雍引用旧文繁简失当。景祐以还,列学宫而通行者,则《礼部韵略》[七],止收九千五百九十字。他如王宗道[八]之《指玄》[九],特详切音,吴棫[十]之《韵补》[十一],多收古书,是殆即韵中而通其意者耳。绍兴间,毛晃之《增韵》[十二]行,而向之《广韵》渐废。
【笺注】
[一]《声类》:三国魏李登编撰。以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凡十卷,原书早已失传。被后人称为是韵书的始祖。晋代吕静编撰的《韵集》共六卷,也已经失传。
[二]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曾修《晋书》、《宋书》,撰《四声谱》。事迹见《梁书》本传。
[三]郭知玄,四川成都人。唐时进士。官多田县丞。仪凤二年(677)于《切韵》拾遗绪正,更以朱笺三百字。其论书曰:“气韵本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
[四]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南城人。官至兵部侍郎。赠右仆射,谥曰文僖。彭年以辞藻被遇,上表献箴,详练仪制,若可嘉尚,乃附王钦若、丁谓,溺志爵禄,甘为小人之归,论者惜之。事迹见《宋史》本传。
[五]丁度(990—1053),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徙居祥符(今河南开封)。度强力学问,好读《尚书》。为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改观文殿学士,再迁尚书左丞,卒赠吏部尚书,谥文简。著《迩英圣览》、《龟鉴精义》、《编年总录》,奉诏领诸儒集《武经总要》。事迹见《宋史》本传。
[六]宋祁(998—1061),字子京,湖北安陆人。与欧阳修合修《新唐书》。
[七]《礼部韵略》,旧本不题撰人,晁公武《读书志》云丁度撰。其上平声三十六桓作欢,则南宋重刊所改。自景祐以后,敕撰此书,始著为令式,迄南宋之末不改。然收字颇狭,尝为俞文豹《吹剑录》所议。(《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八]王宗道,字舆文,南宋丰化人,生卒年不详。嘉定元年进士。著有《切韵指玄论》三卷,已亡佚。
[九]《指玄》,即《切韵指玄论》,晁公武曰:皇朝王宗道撰。切韵之学。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其学本出西域,今其法类本韵字各归于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唇音也;端、透、定、泥、知、彻、澄、娘,齿音也;晓、匣、影、喻,牙音也;来、日,半齿半舌也。凡三十六,分为五音,天下之声总于是矣。切归本母、韵归本等者谓之音和,常本等声,尽泛入别等者谓之类隔变也。中国自齐梁以前,此学未传,至沈约以后,始以之为文章,至于近时,始有专门者矣。(《文献通考》卷一九○)
[十]吴棫,字才老,福建武夷人。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中为太常丞。所著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辞释音》、《韵补》。《宋史》无传。凌迪知《万姓统谱》:“棫字才老,建安人,时号通儒。朱子评近代考订训释之学,亦亟称之。”(www.xing528.com)
[十一]《韵补》五卷,宋吴棫撰。此书则泛取旁搜,无所持择。所引书五十种中,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与张商英之伪《三坟》,旁及《黄庭经》、《道藏》诸歌,故参错冗杂,漫无体例。(《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二]《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宋毛晃增注,其子居正校勘重增。是书因《礼部韵略》依韵增附。凡增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订正四百八十五字,居正续拾所遗,复增一千四百二字,各标总数于每卷之末。其每字叠收重文,用《集韵》之例;每字别出重音,用《广韵》之例。(《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淳祐中,平水刘渊始并为一百七部,又增四百三十六字,名《壬子新(刻)[刊]礼部韵略》[一],是韵之失,不在二百六部之分,而在一百七部之合。元阴时夫又并上声之“极”于“回”,存一百六部,较礼韵、毛、刘韵刊落三千一百余字,有字极古而刊者,有讹字、俗字而阑入者[二],讹误不一,而当时或目为《沈韵》,或目为《平水韵》,误矣。黄公绍之《韵会》,分并依刘,而笺注较博,增字至一万三千五百二十二字,泥七音、三十六字母之说,颠倒杂糅。议者谓唐、宋韵部分亡于刘,音纽乱于黄,信哉!
【笺注】
[一]南宋刘渊淳祐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宋代初年,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差不多同时,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这部《韵略》,由于撰于宋景德年间,被称为《景德韵略》。它事实上是《广韵》的略本。戴震《声韵考》曰:“是时无《礼部韵略》之称,其书名《韵略》,与所校定《切韵》(案:即《广韵》)同日颁行,独用、同用例不殊。明年,《切韵》改赐新名《广韵》,而《广韵》、《韵略》为景德、样符间详略二书。”可知《景德韵略》与《广韵》是同时产生的。景祐四年(1037),即在《集韵》成书当年,宋仁宗命丁度等人“刊定广韵十三处”,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改名为《礼部韵略》。可见它与《集韵》又是同时的作品。《礼部韵略》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收字少的原因,是为了便于应试士人的记诵和掌握。但韵部方面,仍与《广韵》一样,分为二百零六部。此书行世以后,历代时有增补。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毛晃向皇帝进献其所撰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这部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六百多字。到淳熙年间,又有所谓《淳熙礼部韵略》出现,通行的本子题名为《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中仍分二百零六个韵部。宋淳祐(宋理宗年号)十二年(1252),山西平水人刘渊将其修编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部书比原来《礼部韵略》增加了四百三十六字。同时,它把原书的二百零六个韵部归并为一百零七部。此书后代亡佚,不过,元人黄公绍所作的《韵会》所分的一百零七部,就是依据此书而来的。从北宋至南宋期间,士人作诗用韵,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以《礼部韵略》作为依据的。不过,《礼部韵略》原书今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是《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二]《韵府群玉》:我国现存最早第一部韵书,由阴幼遇(时夫)在其父阴应梦(1224—1314)的指导下编成,由幼遇之兄幼达作注。《韵府群玉》捃摭群书,以类相从,是以韵分的类书。全书共二十卷,分韵为一百零六部,按词语最下一字归韵。内容包括音切、散事(新增许氏说文、徐氏音义)、事韵、活套、卦名、书篇、诗篇、年号、岁名、地理(附州郡名、地名)、人名(附字与号、帝王名号、国君名号、夷名、妓名)、姓氏、草木(附花名、木名、草名、药名、果名)、禽兽(禽名、兽名)、鳞介、昆虫、曲名、乐名(附律名)等项。
明初乐韶凤[3][一]、宋濂等撰《洪武正韵》[二],删并分部,省为七十六韵,而并“冬”于“东”,并“江”于“阳”。后以其未当合,刘三吾[三]校勘黄公绍《韵会》,书竟不行。词人相承,惟用平水刘韵[四]。隆、庆间,潘恩之[4]又有《诗韵辑略》[五],又分二百有八部。
【笺注】
[一]乐韶凤(?—1380),字致和,一字来仪(《明史》为“舜仪”),安徽全椒人。与宋濂同修《洪武正韵》。官兵部尚书。事迹见《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二]《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奉敕撰。成书于明洪武八年(1375)。宋濂《洪武正韵序》:“韵学起于江左,殊失正音,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若斯之类,不可枚举。”此书大旨斥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雅韵更正其失。并平、上、去三声,各为二十二部,入声为十部,于是古来相传之二百六部并为七十六部。其注释以毛晃《增韵》为稿本,而稍以他书损益之。《洪武正韵》的分类和王文郁、刘渊的《平水韵》有较大的不同。《洪武正韵》所平分平、上、去与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的十九部十分相似。《洪武正韵》也是韵书革命的一种重要著作,实在是一种杂采古今、调和新旧的著作,对研究元、明时代官话的读书音具有重要价值。自《洪武正韵》问世以后,尽管也屡经翻刻,但并没有能够广泛流传,主要是释义和音切方面错讹之处极多。
[三]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仕元,为广西静江路副提举。洪武十八年(1385),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三吾博学善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事迹见《明史》卷一三七。
[四]平水刘韵即“平水韵”。原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是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因该韵书刊行于此,故名。有两种:一种将宋代《礼部韵略》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并合,又原不同用的上声“迥”、“拯”及去声“径”、“征”,亦各并为一部,共一百零六韵: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其韵目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及宋末阴时夫《韵府群玉》,为后来作近体诗者押韵的依据。又一种分为一百零七韵,上声“迥”、“拯”不并,为宋末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本。刘书不传,其韵目见于元初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五]《诗韵辑略》五卷,潘恩撰。潘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千顷堂书目》卷三、《明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一:“潘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南京工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卒赠太子少保,谥恭定。有《笠江集》。先大母徐安人,为恭定公女孙所出。予七龄时,塾师课以属对不协,安人述旧事,谓公六岁能调四声,因以公所订《诗韵辑略》授予,自是知别四声矣。公诗凡风雅、歌什、乐府、五言、杂体靡不拟,又与高子业、田叔禾相酬和,知其用力深而取友之善也。”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四:“《诗韵辑略》五卷,隆庆己巳刊本,明潘恩撰。……前有自序,谓音韵之衰,权舆于诗,故系之以诗名,其义则不止言诗也。今按:是书韵依阴氏《韵府群玉》,注多采之熊氏《韵会举要》,惜其爱博,而决择不精,讹误冗俗,往往而有,又多刊去引用书名,不及前人韵书之善焉。第就明人行本而论,犹属庸中佼佼者。邵青门撰《古今韵略》,实以此编为蓝本。青门又言明崇祯间有梁应圻者,取是书翻板,行不增损一字,更名《诗韵释略》,每卷首列关中梁应圻订,吴梅村为序,入国朝,其子又翻板行世,渐有知是书出潘氏者,今坊行者大抵皆梁本也。今此本尚属潘氏原刊,足以证梁本之窃取云。”
总之,自梁而下,韵书益密,而于经愈病。唐、宋诸韵惟《广韵》犹不甚坏,其余徒供词人之用而已。至本朝诸儒起,而古韵乃渐讲明。顾炎武谓古音止有十部:一东、冬、钟、江,二[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三鱼、虞、模、侯,四真、谆[5]、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五萧、宵、肴、豪、[尤、]幽,六歌、戈、[麻],七阳、唐,八[庚、]耕、清、青,九蒸、登,十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江慎修于“真”以下十四韵、“侵”以下九韵各析为二,萧、宵、肴、豪及尤、侯、幽亦为二,故列十三部。而段氏玉裁谓《诗》三百篇之韵确有十七部,于顾氏十部、江氏十三部之后又确然分之。于今韵,则依《广韵》部分;于字[书],则宗《说文解字》;于古音,则穷《三百篇》及群经有韵之文;于言古韵之书,则考顾氏《音学五书》、江氏《古韵标准》。以《三百篇》及周秦所用,正汉、魏以后转移之音,而历代音韵沿革源流以见,而陆氏部分之故,及顾氏、江氏之未协者亦见,此诚千有余年莫之或省者,一旦而明白通晓者也。故言古韵者,当以段氏为最精。而为韵学者,当以《三百篇》及群经有韵之文;较其异同以证诸家之误,而不可以齐、梁以下之韵书绳三代以前之方音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