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子与经史相表里的妙趣

《经解入门》:子与经史相表里的妙趣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者,经之绪余。[二]《四书笺义》论语卷一:《司马法》之与《周礼》相表里如此。其趣妙处,较之经史,尤易引人入胜。有《尚书集解》百二十卷,《经义杂记》三十卷。所记之事与《左传》俱迄智伯之亡,时代亦复相合。附之于经,于义未允。且“子”之为名,本以称人,因以称其所著,必为一家之言,乃当此目。或至《诸侯迁庙》第七十二改为七十三。

《经解入门》:子与经史相表里的妙趣

周秦诸子皆与经相出入[一],如《管子》之治术,《司马》之兵法[二],《墨子》之引《书》[三],《荀子》之传《诗》[四],皆得于经之古义,而读者取其事实,可以补证经传之简略;知其旨归,可以补证经传之讹文、佚文;知其古训古音,可以订经传音注之得失。

【笺注】

[一]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二:刘中垒父子成《七略》一书,为后世校雠之祖。班《志》掇其精要,以著于篇。后惟郑渔仲、章实斋能窥斯旨,商榷学术,洞澈源流,不独九流诸子各有精义,即词赋、方技亦复小道可观。目录校雠之学,所以可贵,非专以审订文字异同为校雠也,而国朝诸儒则于此独有偏胜,其风盛于乾嘉以后,其最精者若高邮王氏父子之于经。子者,经之绪余。周秦诸子,文字训诂又多与经相出入,故王氏并治之,其订《国策》、《史》、《汉》亦用此例。

[二]《四书笺义》论语卷一:《司马法》之与《周礼》相表里如此。

[三]《墨子》卷一: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详见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四]《荀子·劝学篇第一》:《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小雅·小明》之篇。靖,谋;介,助;景,大也。无恒安息,戒之不使怀安也,言能谋恭其位。好正直之道,则神听而助之福。引此诗以喻勤学也。

即汉、魏诸子亦然。盖汉、魏去古未远,微言大义犹未绝于人间,故其义理虽纯杂不一,而所以发明经义仍瑕不掩瑜,与唐以后所谓子部者大别。惟读之宜以细心,务在先求训诂,必使确实可解,勿徒空论其文,臆度其理,即如《庄子寓言,多乌有、子虚之事,而其文字名物仍凿凿可据。盖凡古人著书,断未有故令其语在可解未可解之间者。况天地间人情物理、猥琐纤末之事,经史所不能尽者,子部无乎不有。其趣妙处,较之经史,尤易引人入胜。以经学家“实事求是”[一]之法读之,斯其益无限。因取先秦以上传记(子史及解经之书,古人通名传记)真出古人之手,及汉、魏著述中理者,约举其名于后,俾学者知所趋焉。

【笺注】

[一]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师古曰:“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汉书》卷五三)孙葆田故从武昌张裕钊受古文法,治经,实事求是,不薄宋儒。(《清史稿》卷四七九)臧琳治经以汉注唐疏为主,教人先以《尔雅》、《说文》,曰:“不解字,何以读书?不通训诂,何以明经?”键户著述,世无知者。有《尚书集解》百二十卷,《经义杂记》三十卷。阎若璩称其深明两汉之学,钱大昕校定其书,云:“实事求是,别白精审,而未尝轻诋前哲,斯真务实而不近名者。”(《清史稿》卷四八一)

三代古传记,《国语[一]、《国策》[二]、《大戴礼》[三]最要。

【笺注】

[一]《国语》出自何人,说者不一,然终以汉人所说为近古。所记之事与《左传》俱迄智伯之亡,时代亦复相合。中有与《左传》未符者,犹《新序》、《说苑》同出刘向,而时复抵牾。盖古人著书,各据所见之旧文,疑以存疑,不似后人轻改也。《汉志》作二十一篇,其诸家所注,《隋志》虞翻、唐固本皆二十一卷,王肃本二十二卷贾逵本二十卷,互有增减,盖偶然分并,非有异同。惟昭所注本,《隋志》作二十二卷,《唐志》作二十卷,而此本首尾完具,实二十一卷,诸家所传南北宋版,无不相同。知《隋志》误一字,《唐志》脱一字也。王充《论衡》云:“《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刘熙《释名》亦云:“《国语》亦曰《外传》。《春秋》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事也。”考《国语》上包周穆王,下暨鲁悼公,与《春秋》时代首尾皆不相应,其事亦多与《春秋》无关,系之《春秋》,殊为不类。至书中明有《鲁语》,而刘熙以为外国所传,尤为舛迕。附之于经,于义未允。《史通·六家》,《国语》居一,实古左史之遗。(《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一《国语提要》)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是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汉书》卷六二)

[二]《汉·艺文志》,《战国策》与《史记》为一类,历代史志因之。晁公武《读书志》始改入子部纵横家,《文献通考》因之。班固司马迁作《史记》,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则《战国策》当为史类,更无疑义。且“子”之为名,本以称人,因以称其所著,必为一家之言,乃当此目。《战国策》乃刘向裒合诸记并为一编,作者既非一人,又均不得其主名,所谓“子”者安指乎?公武改隶子部,是以记事之书为立言之书,以杂编之书为一家之书,殊为未允。今仍归之史部中。(《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一《战国策提要》)

[三]《大戴礼记》十三卷,汉戴德撰。《隋书·经籍志》曰:“《大戴礼记》十三卷,汉信都王太傅戴德撰。”《崇文总目》云:“《大戴礼记》十卷三十五篇,又一本三十三篇。”《中兴书目》云:“今所存止四十篇。”晁公武《读书志》云:“篇目自三十九篇始,无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六十一四篇,有两七十四”。而韩元吉、熊朋来、黄佐、吴澄并云两七十三。陈振孙云两七十二,盖后人于《盛德》第六十六别出《明堂》一篇为六十七。其余篇第,或至《文王官人》第七十一改为七十二。或至《诸侯迁庙》第七十二改为七十三。或至《诸侯衅庙》第七十三改为七十四,故诸家所见不同。盖有新析一篇,则与旧有之一篇篇数重出也。汉许慎五经异义·论明堂》称《戴记礼说·盛德记》即《明堂》篇语。《魏书·李谧传》、《隋书·牛弘传》俱称《盛德》篇,或称《泰山盛德记》,知析《盛德》篇为《明堂》篇者,出于隋、唐之后。又郑康成《六艺论》曰:“《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司马贞曰:“《大戴礼》合八十五篇,其四十七篇亡,存三十八篇。”盖《夏小正》一篇多别行,隋、唐间录《大戴礼》者,或阙其篇,是以司马贞云然。原书不别出《夏小正》篇,实阙四十六篇,存者宜为三十九篇。《中兴书目》乃言存四十篇,则窜入《明堂》篇题,自宋人始矣。书中《夏小正》篇最古。其《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公冠》皆礼古经遗文。又《艺文志》:“《曾子》十八篇,久逸。”是书犹存其十篇,自《立事》至《天圆篇》,题上悉冠以“曾子”者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一《大戴礼记提要》)

《七经纬》,国朝人搜集,较《古微书》[一]为备。纬与纬异,乃三代儒者说经逸文,勿以耳食而议。

【笺注】

[一]《古微书》三十六卷,明孙瑴编。分为四部,总谓之《微书》。一曰《焚微》,辑秦以前逸书。一曰《线微》,辑汉晋间笺疏。一曰《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一曰《删微》,即此书。今三书皆不传,惟此编在,遂独被“微书”之名,实其中之一种也。所采凡《尚书》十一种,《春秋》十六种,《易》八种,《礼》三种,《乐》三种,《诗》三种,《论语》四种,《考经》九种,《河图》十种,《洛书》五种。以今所得完本校之,瑴不过粗存梗概。又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去隋未远,所引诸纬,如《河图圣洽符》、《孝经雌雄图》之类,多者百余条,少者数十条。瑴亦未睹其书,故多所遗漏。又摘伏胜《尚书大传》中《洪范五行传》一篇,指为神禹所作,尤属杜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古微书提要》)

其余《山海经[一]、《世本》[二]、《逸周书[三]、《竹书纪年》[四]、《穆天子传》[五](上三书虽有假托,皆秦以前人所为)、《周髀》[六]、《素问》[七]、《司马法》[八]之类,皆足为考证经义之用。

【笺注】

[一]《山海经》十八卷,刘秀校上奏称为伯益所作。《山海经》之名,始见《史记·大宛传》,司马迁但云“《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而未言为何人所作。《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似乎即指此书,而不言其名《山海经》。王充《论衡·别通》篇曰:“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赵晔《吴越春秋》所说亦同。惟《隋书·经籍志》云:“萧何得秦图书,后又得《山海经》,相传夏禹所记。”其文稍异,然似皆因《列子》之说推而衍之。观书中载夏后启、周文王及秦、汉长沙、象郡、余暨、下嶲诸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欤?观《楚辞·天问》多与相符,使古无是言,屈原何由杜撰?朱子《楚辞辨证》谓其反因《天问》而作,似乎不然。至王应麟《王会补传》引朱子之言谓“《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曰东首,疑本因图画而作述之。古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云云。则得其实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山海经提要》)

[二]《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世本》多载事始,其书久佚。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宋高似孙《史略》卷一)

[三]《逸周书》十卷,旧本题曰《汲冢周书》。司马迁纪武王克商事,亦与此书相应。春秋时已有之。特战国以后又辗转附益,故其言驳杂耳。究厥本始,终为三代之遗文,不可废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五○《逸周书提要》)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序》云:“此书虽未必果出文、武、周、召之手,要亦非战国、秦、汉人所能伪托。何者?庄生有言:‘圣人之法,以参为验,以稽为决,一二三四是也。’周室之初,箕子陈畴,《周官》分职,皆以数记,大致与此书相似。其证一也。《克殷》篇所叙,非亲见者不能;《商誓》、《度邑》、《皇门》、《芮良夫》诸篇,大似今文《尚书》,非伪古文所能仿佛。其证二也。称引是书者,荀息、狼晖、魏绛,皆在孔子前。其证三也。”

[四]《竹书纪年》二卷,案《晋书·束皙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魏襄王冢,得古书七十五篇,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然反复推勘,似非汲冢原书。(《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七《竹书纪年提要》)

[五]《穆天子传》六卷。《束皙传》云:“太康二年,汲县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穆天子传》五篇,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事》。”案:今盛姬事,载《穆天子传》第六卷,盖即《束皙传》所谓《杂书》之一篇也。寻其文义,应归此《传》。《束皙传》别出之,非也。此书“所纪”虽多,夸言寡实,然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君;所谓“县圃”者,不过飞鸟百兽之所余食,为大荒之圃泽,无所谓神仙怪异之事;所谓“河宗氏”者,亦仅国名,无所谓鱼龙变见之说。较《山海经》、《淮南子》犹为近实。《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徒以编年纪月,叙述西游之事,体近乎起居注耳。实则恍惚无征,又非《逸周书》之比。以为古书而存之可也,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破矣。今退置于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穆天子传提要》)

[六]《隋书·经籍志》天文类,首列《周髀》一卷,赵婴注。古者九数惟《九章》、《周髀》二书流传最古,讹误亦特甚。然溯委穷源,得其端绪,固术数家之鸿宝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周髀算经提要》)

[七]《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后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篇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故《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黄帝素问提要》)

[八]《司马法》一卷,旧题齐司马穰苴撰。今考《史记·穰苴列传》,称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然则是书乃齐国诸臣所追辑,隋、唐诸《志》皆以为穰苴之所自撰者,非也。《汉志》称《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陈师道以传记所载《司马法》之文,今书皆无之,疑非全书。然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祖义,三代军政之遗规,犹藉存什一于千百,盖其时去古未远,先王旧典,未尽无征。摭拾成编,亦汉文博士追述王制之类也。要其大智,终为近正,与一切权谋、术数迥然别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司马法提要》)

周、秦间诸子,《荀子》[一]、《管子》[二]、《吕氏春秋[三]最要,《庄子》、《墨子》[四]之属,理虽悠谬,可证经传者甚多。

【笺注】

[一](荀)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杨倞所注亦颇详洽。(《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荀子提要》)

[二]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轻重》篇尤复鄙俗。”叶适《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后人附会多于仲之本书。其他姑无论,即仲卒于桓公之前,而篇中处处称桓公。其不出仲手,已无疑义矣。书中称《经言》者九篇,称《外言》者八篇,称《内言》者九篇,称《短语》者十九篇,称《区言》者五篇,称《杂篇》者十一篇,称《管子解》者五篇,称《管子轻重》者十九篇。意其中孰为手撰,孰为记其绪言如语录之类,孰为述其逸事如家传之类,孰为推其义旨如笺疏之类,当时必有分别。(《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管子提要》)

[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旧本题秦吕不韦撰。考《史记·文信侯列传》,实其宾客之所集也。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其持论颇为不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吕氏春秋提要》)

[四]《墨子》十五卷,旧本题宋墨翟撰。考《汉书·艺文志》,《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宋大夫。”《隋书·经籍志》亦曰:“宋大夫墨翟撰”。然其书中多称“子墨子”,则门人之言,非所自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墨子提要》)

此外,《老子》、《孙子[一]、《晏子春秋[二]、《列子》[三]、《文子》[四]、《吴子》[五]、《韩非子》[六]、《鹖冠子》[七]、《孔丛子》[八]、《楚辞》[九](《楚辞》集类,以其可证经者多,故附此)皆善。

【笺注】

[一]《孙子》一卷,周孙武撰。武书为百代谈兵之祖,叶适以其人不见于《左传》,疑其书乃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之所为。然《史记》载阖闾谓武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则确为武所自著,非后人嫁名于武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

[二]《晏子春秋》八卷,旧本题齐晏婴撰。晁公武《读书志》,婴相景公,此书著其行事及谏诤之言。《崇文总目》谓后人采婴行事为之,非婴所撰。然则是书所记,乃唐人魏徵谏录》、《李绛论事集》之流,特失其编次者之姓名耳。题为婴者,依托也。《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七)

[三]《列子》八卷,旧本题周列御寇撰。今考第五卷《汤问》篇中,并有邹衍吹律事,不止魏牟、孔穿。其不出御寇之手,更无疑义。然考《尔雅》疏引《尸子·广泽》篇曰“墨子贵兼,孟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于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宏、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余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云云。是当时实有列子,非庄周之寓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四]《文子》二卷。《汉志》道家,《文子》九篇,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五]《吴子》一卷,周吴起撰。大抵皆尚有先王节制之遗。高似孙《子略》谓:“其尚礼义,明教训,或有得于《司马法》者。”斯言允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

[六]《韩子》二十卷,周韩非撰。疑非所著书本各自为篇,非殁之后,其徒收拾编次,以成一帙。故在韩、在秦之作,均为收录。并其私记未完之稿,亦收入书中。名为非撰,实非非所手定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

[七]《鹖冠子》三卷。其说虽杂刑名,而大旨本原于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自六朝至唐,刘勰最号知文,而韩愈最号知道,二子称之。宗元乃以为鄙浅,过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八]《孔丛子》三卷,旧本题曰孔鲋撰,所载仲尼而下子上、子高、子顺之言行凡二十一篇。《朱子语类》谓:“《孔丛子》文气软弱,不似西汉文字,盖其后人集先世遗文而成之者。”陈振孙《书录题解》亦谓:“案《孔光传》,孔子八世孙鲋,魏相顺之子,为陈涉博士,死陈下,则固不得为汉人,而其书记鲋之没,则又安得以为鲋撰?”其说当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九]《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乱,诗人寖息,诌佞之道兴,讽刺之辞废。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抒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弟子宋玉,痛惜其师,伤而和之。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嘉其文彩,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之文人,咸不能逮。始汉武帝淮南王为之章句,旦受诏,食时而奏之,其书今亡。后汉校书郎王逸,集屈原以下迄于刘向逸文自为一篇,并叙而注之,今行于世。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书·经籍志》)《隋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盖汉、魏以下,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不分著也。(《四库全书总目·楚辞类序》)

至于《尸子》[一]、《商子》[二]、《尹文子》[三]、《关尹子》[四]、《燕丹子》[五],近人均有采集校本,其余子部尚繁,或伪作,或佚无几,不录。

【笺注】

[一]《尸子》一卷,尸佼撰。原书二十篇,现已残阙不全。

[二]《商子》五卷,卫公孙鞅撰。鞅封于商,号商君。故《汉志》称《商君》二十九篇。《三国志·先主传注》亦称《商君书》。其称《商子》,则自《隋志》始也。殆法家者流掇鞅余论,以成是编,犹管子卒于齐桓公前,而书中屡称“桓公”耳。诸子之书,如是者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

[三]《尹文子》一卷,周尹文撰。其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周氏涉笔》谓其“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盖得其真。晁公武《读书志》以为诵法仲尼,其言诚过,宜为高似孙《纬略》所讥。然似孙以儒理绳之,谓其淆杂,亦为未允。百氏争鸣,九流并列,各尊所闻,各行所知,自老庄以下,均自为一家之言。读其文者,取其博辨闳肆足矣,安能限以一格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四]《关尹子》一卷,旧本题周尹喜撰。考《汉志》有《关尹子》九篇,刘向《列仙传》作《关令子》,而《隋志》、《唐志》皆不著录,则其佚久矣。南宋时徐蒇子礼始得本于永嘉孙定家。前有刘向校定序,后有葛洪序,称盖公授曹参。参薨,书葬。孝武帝时,有方士来上,淮南王秘而不出。向父德,治淮南王事得之。其说颇诞,与《汉书》所载得《淮南鸿宝秘书》、言作黄金事者不同,疑即假借此事以附会之。故宋濂《诸子辨》以为文既与向不类,事亦无据,疑即定之所为。然定为南宋人,而《墨庄漫录》载黄庭坚诗“寻师访道鱼千里”句,已称用《关尹子》语,则其书未必出于定,或唐、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五]《燕丹子》三卷,所载皆燕太子丹事。《汉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不知作者”,杂家有《荆轲论》五篇,注曰“司马相如等论荆轲事”,无《燕丹子》之名。至《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于小说家,是其书在唐以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三)

汉至隋说经之书,许氏《五经异义》[一]、郑氏《驳异义》[二]、陆氏《经典释文》[三]为要,《注家得失篇》已举之矣。

【笺注】

[一]《五经异义》十卷,东汉许慎撰。涉及昏冠、聘问、锡命、丧祭、明堂、社稷、争役、田税、器物、乐舞等。嗣后郑玄对许慎《五经异义》提出辩难,撰《驳五经异义》一书。然自隋、唐以来,许书失传,后虽多有辑佚者,仅存百余篇。清儒陈寿祺取王复本、庄述祖本、钱大昭本、孔广森本参订,其中篇题可考见者有二十五事,有顺序者《田税》第五、《天号》第六、《罍制》第八,依次排列,其他无篇次者则以类相从,略具梗概。又采诸经义疏、诸史志传、《说文》、《通志》及其他与许、郑相互发明者,以资稽核,附以己意,加“蒙案”二字,疏通证明,加以解说,成《疏证》三卷。自唐儒作《五经正义》,专主郑说,而许义渐晦,然其详析异同,旨趣所在多可考见。陈氏辑本较之于他本,实属较优之本,经其疏证,许书几将恢复原状。此书有嘉庆十八年三山陈氏家刻本、《皇清经解》本。点校本以陈氏家刻本为底本,以《清经解》本为通校本。

[二]《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汉郑玄所驳许慎《五经异义》之文。《旧唐书·经籍志》:“《五经异义》十卷,许慎撰,郑玄驳。”《新唐书·艺文志》并同,盖郑氏所驳之文即附见于许氏原本之内,非别为一书,故史志所载亦互有详略。至《宋史·艺文志》遂无此书之名,则自唐以来失传久矣。学者所见《异义》仅出于《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诸书所引,而郑氏驳义则自《三礼正义》而外所存亦复寥寥。此本从诸书采缀而成,或题宋王应麟编,然无确据。其间有单词只句,“驳”存而“义”阙者,原本错杂相参,颇失条理,今详加厘正,以“义”、“驳”两全者汇列于前,其仅存驳义者,则附录以备参考。(《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

[三]《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首为《序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公羊》一卷,《穀梁》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

其余善者:《乾凿度》郑注,《尚书大传》[一],《韩诗外传》[二],《春秋繁露》[三],《白虎通》[四],《春秋释例》[五],陆玑《诗疏》[六],皇侃《论语疏》[七],李氏《周易集解》[八],虞氏《易注》[九],郑氏《易注》[十],荀氏《九家易注》,《尚书》马、郑注,《左传》服虔注,蔡邕《明堂月令章句》[十一],郑氏《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十二],《毛郑异同评》,刘炫《规杜》之属。

【笺注】

[一]《尚书大传》四卷,旧本题汉伏胜撰。《尚书大传》于经文之外掇拾遗文,推衍旁义,盖即古之纬书,诸史著录于《尚书》家,究与训诂诸书不从其类。(《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二)

[二]《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王世贞称《外传》引诗以证事,非引事以明诗,其说至确。今《内传》解诗之说已亡,则《外传》已无关于诗义。(《四库全书总目》卷十六)

[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虽颇本《春秋》以立论,而无关经义者多,实《尚书大传》、《诗外传》之类,向来列之经解中,非其实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

[四]《白虎通义》四卷,汉班固撰。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五]《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是书以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归总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因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亦有旧史所不书,适合仲尼之意者,仲尼即以为义。非互相比较,则褒贬不明,故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部。先列经传数条,以包通其余,而传所述之“凡”系焉,更以己意申之,名曰《释例》,地名本之泰始郡国图,《世族谱》本之刘向《世本》,与《集解》一经一纬,相为表里。《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缘是以求笔削之旨,亦可云考古之津梁,穷经之渊薮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

[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吴陆玑撰。虫鱼草木,今昔异名,年代迢遥,传疑弥甚。玑去古未远,所言犹不甚失真,《诗正义》全用其说;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其驳正诸家,亦多以玑说为据。讲多识之学者,固当以此为最古焉。(《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五)

[七]《论语义疏》十卷,皇侃撰。皇疏不囿于一家之言,遍采群说,多有辨析,宋《国史志》称其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五)

[八]《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何妥、崔憬、沈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颖达、姚规、朱仰之、蔡景君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九]《周易》九卷,吴侍御史虞翻注。张惠言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序曰:“自汉武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而孟喜受《易》家阴阳,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八卦六十四象,四正七十二候,变通消息,诸儒祖述之,莫能具。当汉之季年,扶风马融作《易传》,授郑康成作《易注》。而荆州牧刘表、会稽太守王朗、颍川荀爽、南阳宋忠皆以《易》名家,各有所述,唯翻传孟氏学,既作《易注》,奏上之献帝。翻之言《易》,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沈深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遂于大道,后儒罕能通之。自魏王弼以虚空之言解《易》,唐立之学官,而汉世诸儒之说微,独资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颇采古《易》家言,而翻注为多。其后古书尽亡,而宋道士陈抟以意造为龙图,其徒刘牧以为《易》之河图、洛书也,河南邵雍又为先天、后天之图,宋之说《易》者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拔,而《易》阴阳之大义盖尽晦矣。大清有天下,元和征士惠栋始考古义孟、京、荀、郑、虞氏,作《易汉学》,又自为辞释,曰《周易述》。然掇拾于亡废之后,左右采获,十无二三,其所述大抵宗祢虞氏,而未能尽通,则旁征他说以合之。盖从唐、五代、宋、元、明朽壤散乳千有余年,区区修补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复明,斯固难也。翻之学既邃,又具见马、郑、荀、宋氏书,考其是否,故其义为精。又古书亡,而汉、魏师说可见者十余家,然唯郑、荀、虞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说,而虞尤较备。然则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杨叔、丁将军之传者,舍虞氏之注,其何所自焉?故求其条贯,明其统例,释其疑滞,信其亡阙,为《虞氏义》九卷,又表其大旨,为《消息》二卷。”(《清史稿》卷四八二)

[十]《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于国学,齐代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四篇,余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则亡于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周易郑康成注》),惠栋别有考订之本(《新本郑氏周易》三卷),体例较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十一]《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撰。按:原书已佚,马国翰辑《月令章句》一卷,《月令问答》一卷,臧庸撰《蔡氏月令章句》一卷。

[十二]《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汉郑玄撰。《后汉书》郑玄本传称:“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

《汉魏遗书》[一]、《古经解汇函》[二]、《古经解钩沉》[三]等书或原部收入,或原书亡佚,各家从他书中辑出,亦备存焉。

【笺注】

[一]《汉魏遗书》,王谟辑。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丁酉(1777)进士,授知县,自乞教职,选建昌府教授。辑《汉魏遗书》五百余种,撰《江西考古录》、《豫章十代文献》等书。《汉魏遗书》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二]《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一百二十六卷,清钱谦钧编。谦钧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钱谦钧自序曰:“《十三经注疏》之外,凡唐以前经部书传至今日者,皆经学不可无之书也。劳文毅公督粤时尝欲汇刻为一编,会去官,其事遂寝。近者谦钧重刻《十三经注疏》、《通志堂经解》,乃后理前说,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之外,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惟《提要》定为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易纬》八种提要有谓杂取各纬分析而成者,究其与后人伪撰者不同,故皆刻之。《皇清经解》有段氏《说文注》,然段氏多增改正文,今仍刻二徐本。又有王氏《广雅疏证》,而未刻曹宪音,今仍刻有音之本。《广韵》虽宋时重修,犹题陆法言撰本,故亦刻之也。凡今所刻诸书,昔人刻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刻成,题曰《古经解汇函》,附《小学汇函》。大凡三十七种。”今按:钱氏此书抉择不精,刻亦未善。

[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余萧客撰。是编采录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穀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共三十卷。而《叙录》、《周易》、《左传》均各分一子卷,实三十三卷也。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其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不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皆登载。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

汉至隋小学之书,《说文》[一]、《玉篇》[二]、《广雅》[三]、《广韵》[四]最要,而《急就篇》[五]、《方言》[六]、《释名》[七]、《字林》[八]四书亦善。《字林》久佚,近人任大椿搜集成书,名《字林考逸》。《广韵》即陆法言《切韵》,略有增修,故列入。隋(此)[以]下,唐人《一切经音义》为胜(东洋刻本)。其余《汗简》[九]、《集韵》[十]、《韵补》[十一]、《韵会》[十二]、薛尚功《钟鼎款识》[十三]之属,亦资考证,但少缓耳。《仓颉》[十四]、《凡将》诸书久亡,任大椿搜集之,名《小学钩沉》[十五],与《小学汇函》皆宜读。

【笺注】

[一]《说文解字》三十卷,汉许慎撰。凡十四篇,合目录一篇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为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说解文字》共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字。据形系联,分部类从,推究六书之义,较为精密。

[二]《玉篇》三十卷,南朝梁顾野王撰。成书于梁大同九年(543)。此书有原本与今本之别,原本是指清光绪年间,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发现的唐代抄本散卷,和罗振玉在日本所发现的《玉篇》残卷,黎本收入《古逸丛书》中,题为“影旧抄卷子原本蓝篇零卷”,罗本题为“卷子本玉篇残卷”。今本是指宋代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等奉敕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现有清张士俊泽存堂和曹寅扬州诗局所刻汲古阁藏宋刊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建德周氏所藏元刊本。此书主要特点有三:以楷书汉字为收字对象;改革传统的部首系统;注音以反切为主、偶用直音。

[三]《广雅》十卷,魏张揖撰。其书因《尔雅》旧目,博采汉儒笺注及《三苍》、《说文》诸书,以增广之,于扬雄《方言》亦备载无遗。隋秘书学士曹宪为之音释,避炀帝讳,改名《博雅》。

[四]《广韵》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成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仪凤二年(677),长孙讷言为之注。后郭知元、关亮、薛峋、王仁煦、祝尚丘递有增加。天宝十年(752),陈州司法孙愐重为刊定,改名《唐韵》。后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又各有添字。宋景德四年(1007),以旧本偏旁差讹,传写漏落,注解未备,朝廷乃命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大中祥符四年(1011),书成,赐名《大宋重修广韵》。其书二百六韵,仍陆氏之旧,所收凡26194字,较陆法言《切韵》增加14036字,注文191692字,也较陆书为详。《广韵》的价值在于它是上溯汉语上古音、下推汉语近代音的必经桥梁。

[五]《急就章》四卷,汉史游撰。《汉书·艺文志》注称游为元帝时黄门令,盖宦官也,其始末则不可考矣。是书《汉志》但作《急就》一篇,而小学类末之叙录,则称史游作《急就篇》。故晋夏侯湛抵疑,称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通甲子。《北齐书》称:“李铉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或有篇字,或无篇字,初无一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八]《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何妥、崔憬、沈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颖达、姚规、朱仰之、蔡景君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九]《周易》九卷,吴侍御史虞翻注。张惠言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序曰:“自汉武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而孟喜受《易》家阴阳,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八卦六十四象,四正七十二候,变通消息,诸儒祖述之,莫能具。当汉之季年,扶风马融作《易传》,授郑康成作《易注》。而荆州牧刘表、会稽太守王朗、颍川荀爽、南阳宋忠皆以《易》名家,各有所述,唯翻传孟氏学,既作《易注》,奏上之献帝。翻之言《易》,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沈深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遂于大道,后儒罕能通之。自魏王弼以虚空之言解《易》,唐立之学官,而汉世诸儒之说微,独资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颇采古《易》家言,而翻注为多。其后古书尽亡,而宋道士陈抟以意造为龙图,其徒刘牧以为《易》之河图、洛书也,河南邵雍又为先天、后天之图,宋之说《易》者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拔,而《易》阴阳之大义盖尽晦矣。大清有天下,元和征士惠栋始考古义孟、京、荀、郑、虞氏,作《易汉学》,又自为辞释,曰《周易述》。然掇拾于亡废之后,左右采获,十无二三,其所述大抵宗祢虞氏,而未能尽通,则旁征他说以合之。盖从唐、五代、宋、元、明朽壤散乳千有余年,区区修补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复明,斯固难也。翻之学既邃,又具见马、郑、荀、宋氏书,考其是否,故其义为精。又古书亡,而汉、魏师说可见者十余家,然唯郑、荀、虞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说,而虞尤较备。然则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杨叔、丁将军之传者,舍虞氏之注,其何所自焉?故求其条贯,明其统例,释其疑滞,信其亡阙,为《虞氏义》九卷,又表其大旨,为《消息》二卷。”(《清史稿》卷四八二)

[十]《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于国学,齐代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四篇,余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则亡于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周易郑康成注》),惠栋别有考订之本(《新本郑氏周易》三卷),体例较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十一]《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撰。按:原书已佚,马国翰辑《月令章句》一卷,《月令问答》一卷,臧庸撰《蔡氏月令章句》一卷。

[十二]《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汉郑玄撰。《后汉书》郑玄本传称:“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

《汉魏遗书》[一]、《古经解汇函》[二]、《古经解钩沉》[三]等书或原部收入,或原书亡佚,各家从他书中辑出,亦备存焉。

【笺注】

[一]《汉魏遗书》,王谟辑。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丁酉(1777)进士,授知县,自乞教职,选建昌府教授。辑《汉魏遗书》五百余种,撰《江西考古录》、《豫章十代文献》等书。《汉魏遗书》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二]《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一百二十六卷,清钱谦钧编。谦钧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钱谦钧自序曰:“《十三经注疏》之外,凡唐以前经部书传至今日者,皆经学不可无之书也。劳文毅公督粤时尝欲汇刻为一编,会去官,其事遂寝。近者谦钧重刻《十三经注疏》、《通志堂经解》,乃后理前说,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之外,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惟《提要》定为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易纬》八种提要有谓杂取各纬分析而成者,究其与后人伪撰者不同,故皆刻之。《皇清经解》有段氏《说文注》,然段氏多增改正文,今仍刻二徐本。又有王氏《广雅疏证》,而未刻曹宪音,今仍刻有音之本。《广韵》虽宋时重修,犹题陆法言撰本,故亦刻之也。凡今所刻诸书,昔人刻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刻成,题曰《古经解汇函》,附《小学汇函》。大凡三十七种。”今按:钱氏此书抉择不精,刻亦未善。

[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余萧客撰。是编采录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穀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共三十卷。而《叙录》、《周易》、《左传》均各分一子卷,实三十三卷也。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其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不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皆登载。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

汉至隋小学之书,《说文》[一]、《玉篇》[二]、《广雅》[三]、《广韵》[四]最要,而《急就篇》[五]、《方言》[六]、《释名》[七]、《字林》[八]四书亦善。《字林》久佚,近人任大椿搜集成书,名《字林考逸》。《广韵》即陆法言《切韵》,略有增修,故列入。隋(此)[以]下,唐人《一切经音义》为胜(东洋刻本)。其余《汗简》[九]、《集韵》[十]、《韵补》[十一]、《韵会》[十二]、薛尚功《钟鼎款识》[十三]之属,亦资考证,但少缓耳。《仓颉》[十四]、《凡将》诸书久亡,任大椿搜集之,名《小学钩沉》[十五],与《小学汇函》皆宜读。

【笺注】

[一]《说文解字》三十卷,汉许慎撰。凡十四篇,合目录一篇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为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说解文字》共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字。据形系联,分部类从,推究六书之义,较为精密。

[二]《玉篇》三十卷,南朝梁顾野王撰。成书于梁大同九年(543)。此书有原本与今本之别,原本是指清光绪年间,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发现的唐代抄本散卷,和罗振玉在日本所发现的《玉篇》残卷,黎本收入《古逸丛书》中,题为“影旧抄卷子原本蓝篇零卷”,罗本题为“卷子本玉篇残卷”。今本是指宋代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等奉敕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现有清张士俊泽存堂和曹寅扬州诗局所刻汲古阁藏宋刊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建德周氏所藏元刊本。此书主要特点有三:以楷书汉字为收字对象;改革传统的部首系统;注音以反切为主、偶用直音。

[三]《广雅》十卷,魏张揖撰。其书因《尔雅》旧目,博采汉儒笺注及《三苍》、《说文》诸书,以增广之,于扬雄《方言》亦备载无遗。隋秘书学士曹宪为之音释,避炀帝讳,改名《博雅》。

[四]《广韵》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成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仪凤二年(677),长孙讷言为之注。后郭知元、关亮、薛峋、王仁煦、祝尚丘递有增加。天宝十年(752),陈州司法孙愐重为刊定,改名《唐韵》。后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又各有添字。宋景德四年(1007),以旧本偏旁差讹,传写漏落,注解未备,朝廷乃命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大中祥符四年(1011),书成,赐名《大宋重修广韵》。其书二百六韵,仍陆氏之旧,所收凡26194字,较陆法言《切韵》增加14036字,注文191692字,也较陆书为详。《广韵》的价值在于它是上溯汉语上古音、下推汉语近代音的必经桥梁。

[五]《急就章》四卷,汉史游撰。《汉书·艺文志》注称游为元帝时黄门令,盖宦官也,其始末则不可考矣。是书《汉志》但作《急就》一篇,而小学类末之叙录,则称史游作《急就篇》。故晋夏侯湛抵疑,称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通甲子。《北齐书》称:“李铉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或有篇字,或无篇字,初无一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八]《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何妥、崔憬、沈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颖达、姚规、朱仰之、蔡景君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九]《周易》九卷,吴侍御史虞翻注。张惠言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序曰:“自汉武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而孟喜受《易》家阴阳,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八卦六十四象,四正七十二候,变通消息,诸儒祖述之,莫能具。当汉之季年,扶风马融作《易传》,授郑康成作《易注》。而荆州牧刘表、会稽太守王朗、颍川荀爽、南阳宋忠皆以《易》名家,各有所述,唯翻传孟氏学,既作《易注》,奏上之献帝。翻之言《易》,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沈深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遂于大道,后儒罕能通之。自魏王弼以虚空之言解《易》,唐立之学官,而汉世诸儒之说微,独资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颇采古《易》家言,而翻注为多。其后古书尽亡,而宋道士陈抟以意造为龙图,其徒刘牧以为《易》之河图、洛书也,河南邵雍又为先天、后天之图,宋之说《易》者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拔,而《易》阴阳之大义盖尽晦矣。大清有天下,元和征士惠栋始考古义孟、京、荀、郑、虞氏,作《易汉学》,又自为辞释,曰《周易述》。然掇拾于亡废之后,左右采获,十无二三,其所述大抵宗祢虞氏,而未能尽通,则旁征他说以合之。盖从唐、五代、宋、元、明朽壤散乳千有余年,区区修补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复明,斯固难也。翻之学既邃,又具见马、郑、荀、宋氏书,考其是否,故其义为精。又古书亡,而汉、魏师说可见者十余家,然唯郑、荀、虞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说,而虞尤较备。然则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杨叔、丁将军之传者,舍虞氏之注,其何所自焉?故求其条贯,明其统例,释其疑滞,信其亡阙,为《虞氏义》九卷,又表其大旨,为《消息》二卷。”(《清史稿》卷四八二)

[十]《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于国学,齐代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四篇,余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则亡于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周易郑康成注》),惠栋别有考订之本(《新本郑氏周易》三卷),体例较密。(《四库全书总目》卷一)

[十一]《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撰。按:原书已佚,马国翰辑《月令章句》一卷,《月令问答》一卷,臧庸撰《蔡氏月令章句》一卷。

[十二]《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汉郑玄撰。《后汉书》郑玄本传称:“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六)

《汉魏遗书》[一]、《古经解汇函》[二]、《古经解钩沉》[三]等书或原部收入,或原书亡佚,各家从他书中辑出,亦备存焉。

【笺注】

[一]《汉魏遗书》,王谟辑。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丁酉(1777)进士,授知县,自乞教职,选建昌府教授。辑《汉魏遗书》五百余种,撰《江西考古录》、《豫章十代文献》等书。《汉魏遗书》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二]《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一百二十六卷,清钱谦钧编。谦钧字云卿,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钱谦钧自序曰:“《十三经注疏》之外,凡唐以前经部书传至今日者,皆经学不可无之书也。劳文毅公督粤时尝欲汇刻为一编,会去官,其事遂寝。近者谦钧重刻《十三经注疏》、《通志堂经解》,乃后理前说,恭阅《四库全书总目》,自《十三经注疏》之外,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尽刻之,惟《提要》定为伪作者不刻,《通志堂》已刻者不刻,近儒有注释刻入《皇清经解》者不刻,《易纬》八种提要有谓杂取各纬分析而成者,究其与后人伪撰者不同,故皆刻之。《皇清经解》有段氏《说文注》,然段氏多增改正文,今仍刻二徐本。又有王氏《广雅疏证》,而未刻曹宪音,今仍刻有音之本。《广韵》虽宋时重修,犹题陆法言撰本,故亦刻之也。凡今所刻诸书,昔人刻本不一,今择善本校而刻之。刻成,题曰《古经解汇函》,附《小学汇函》。大凡三十七种。”今按:钱氏此书抉择不精,刻亦未善。

[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余萧客撰。是编采录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穀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共三十卷。而《叙录》、《周易》、《左传》均各分一子卷,实三十三卷也。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其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不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皆登载。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

汉至隋小学之书,《说文》[一]、《玉篇》[二]、《广雅》[三]、《广韵》[四]最要,而《急就篇》[五]、《方言》[六]、《释名》[七]、《字林》[八]四书亦善。《字林》久佚,近人任大椿搜集成书,名《字林考逸》。《广韵》即陆法言《切韵》,略有增修,故列入。隋(此)[以]下,唐人《一切经音义》为胜(东洋刻本)。其余《汗简》[九]、《集韵》[十]、《韵补》[十一]、《韵会》[十二]、薛尚功《钟鼎款识》[十三]之属,亦资考证,但少缓耳。《仓颉》[十四]、《凡将》诸书久亡,任大椿搜集之,名《小学钩沉》[十五],与《小学汇函》皆宜读。

【笺注】

[一]《说文解字》三十卷,汉许慎撰。凡十四篇,合目录一篇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为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说解文字》共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字。据形系联,分部类从,推究六书之义,较为精密。

[二]《玉篇》三十卷,南朝梁顾野王撰。成书于梁大同九年(543)。此书有原本与今本之别,原本是指清光绪年间,黎庶昌出使日本时所发现的唐代抄本散卷,和罗振玉在日本所发现的《玉篇》残卷,黎本收入《古逸丛书》中,题为“影旧抄卷子原本蓝篇零卷”,罗本题为“卷子本玉篇残卷”。今本是指宋代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等奉敕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现有清张士俊泽存堂和曹寅扬州诗局所刻汲古阁藏宋刊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建德周氏所藏元刊本。此书主要特点有三:以楷书汉字为收字对象;改革传统的部首系统;注音以反切为主、偶用直音。

[三]《广雅》十卷,魏张揖撰。其书因《尔雅》旧目,博采汉儒笺注及《三苍》、《说文》诸书,以增广之,于扬雄《方言》亦备载无遗。隋秘书学士曹宪为之音释,避炀帝讳,改名《博雅》。

[四]《广韵》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成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仪凤二年(677),长孙讷言为之注。后郭知元、关亮、薛峋、王仁煦、祝尚丘递有增加。天宝十年(752),陈州司法孙愐重为刊定,改名《唐韵》。后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又各有添字。宋景德四年(1007),以旧本偏旁差讹,传写漏落,注解未备,朝廷乃命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大中祥符四年(1011),书成,赐名《大宋重修广韵》。其书二百六韵,仍陆氏之旧,所收凡26194字,较陆法言《切韵》增加14036字,注文191692字,也较陆书为详。《广韵》的价值在于它是上溯汉语上古音、下推汉语近代音的必经桥梁。

[五]《急就章》四卷,汉史游撰。《汉书·艺文志》注称游为元帝时黄门令,盖宦官也,其始末则不可考矣。是书《汉志》但作《急就》一篇,而小学类末之叙录,则称史游作《急就篇》。故晋夏侯湛抵疑,称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通甲子。《北齐书》称:“李铉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或有篇字,或无篇字,初无一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六]《方言》十三卷,西汉扬雄撰,晋郭璞注。全名《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名《扬子方言》,又名《别国方言》,略称《方言》。原本十五卷,隋以后传本十三卷,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扬雄在前人记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自向各地来京城的士人兵卒调查、记录,历经二十七年才编成此书。《方言》一书搜集和保存了汉代大量的各地方言口语,忠实地记录了汉代方言地理的大致面貌,提供了汉代共同语的词汇,因此《方言》是研究汉语发展史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七]《释名》八卷,汉刘熙撰。成书于东汉末年,有毕沅《释名疏证》本和《四库全书》本等。《释名》是一部探究汉语语源的著作。全书分为二十七篇,即卷一《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二《释州国》、《释形体》,卷三《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卷四《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卷五《释衣服》、《释宫室》,卷六《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卷七《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卷八《释疾病》、《释丧制》,共1502条。释义的方式主要是声训,即用音同或音近的训释词的意义来说明被释词的意义。

[八]《字林》六卷,吕忱撰。《法书要录》载后魏江式《论书表》曰:“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则忱书并不用古籀,亦有显证。其书今不传,有《字林考逸》八卷,《补》一卷(任大椿原辑,陶方琦补辑)。

[九]《汗简》三卷,宋郭忠恕撰。其分部从《说文》之旧,所征引古文凡七十一家。前列其目,字下各分注之。时王球、吕大临、薛尚功之书皆未出,故钟鼎阙焉。其分隶诸字即用古文之偏旁,与后人以真书分部、案韵系字者不同。然古文部类,不能尽绳以隶楷,犹之隶楷转变,不能尽绳以古文。舒之所疑,盖不足为累。且所征七十一家存于今者,不及二十分之一。(《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十]《集韵》十卷,旧本题宋丁度等奉敕撰。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其书凡平声四卷,上声、去声、入声各二卷。共53525字,视《广韵》增27331字。本书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广韵》,这主要是因为它卷帙繁重,难于流行,同时《礼部韵略》又代替它成为考试用韵,因而使用不多。《集韵》的价值主要有四:第一,收字最多;第二,注释可靠;第三,修订反切;第四,记录大量又音。

[十一]《韵补》五卷,宋吴棫撰。盖棫音《诗》,音《楚辞》皆据其本文,推求古读,尚能互相比较,粗得大凡,故朱子有取焉。此书则泛取旁搜,无所持择。所引书五十种中,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与张商英之伪《三坟》,旁及《黄庭经》、《道藏》诸歌,故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然自宋以来,著一书以明古音者,实自棫始。而程迥之《音式》继之。迥书以三声通用、双声互转为说,所见较棫差的,今已不传。(《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二]《古今韵会》三十卷,元黄公绍撰。分107部,原书已佚。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音韵训诂学家黄公绍编成《古今韵会》一书。此书收集资料极为丰富,但卷帙过于浩繁,不便览观流传。熊忠于是删繁就简,补收缺遗,编成《古今韵会举要》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9590字,加上《礼韵续降》、《礼韵补遗》的244字,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所增的2142字,以及熊氏自增的676字。书中首载《凡例》,包括“韵例”、“音例”、“字例”和“义例”。

[十三]《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尚功嗜古好奇,又深通篆籀之学,能集诸家所长,而比其同异,颇有订讹刊误之功,非抄撮蹈袭者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四]《仓颉篇》三卷,《续》一卷,《补》二卷。孙星衍原辑,任大椿续辑,陶方琦补辑。

[十五]《小学钩沉》十八卷,任大椿辑。

汉后隋前传记诸子,《新序》[一]、《说苑》[二]、《列女传》[三]、《水经注》[四]最要,而《吴越春秋》[五]、《越绝书》[六]、《家语》[七](王肃所集,故列此)、《汉官六种》[八]、《三辅黄图》[九]、《华阳国志》[十]、《淮南子[十一]、《法言》[十二]、《盐铁论》[十三]、《新论》[十四]、《潜夫论》[十五]、《论衡》[十六]、《独断》[十七]、《风俗通》[十八]、《申鉴》[十九]、《齐民要术》[二十]、文中子《中说》[二十一]、《颜氏家训》[二十二]、《九章算术》[二十三]皆宜读。

【笺注】

[一]《新序》十卷,汉刘向撰。推明古训,在诸子中犹不失为儒者之言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二]《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三]《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撰。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撰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

[四]《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撰。以《水经》为纲,详加补注。清代治此书者甚多,号称“郦学”。

[五]《吴越春秋》十卷,汉赵烨撰。为吴越古地域文献,所述虽稍曼衍,而词采丰蔚,近小说家言。

[六]《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其文纵横曼衍,与《吴越春秋》相类,而博丽奥衍则过之,中如计倪、内经、军气之类,多杂术数家言,皆汉人专门之学,非后来所能依托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六)

[七]《孔子家语》十卷,魏王肃注。是书王肃自序云:“郑氏学行五十载矣,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以来,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是此本自王肃始传。考《汉书·艺文志》,有《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颜师古注云:“非今所有《家语》。”

[八]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1)《汉官》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亦不详。《隋志》作五卷,宋时仅存一卷,旋即亡缺。今所见佚文唯存《续汉书·百官志》注中,内容侧重于公卿员吏人数及品秩,并附记诸郡郡治距京师里程数。(2)《汉官解诂》一卷。原名《小学汉官篇》,凡三篇,建武年间新汲令王隆撰。其书为蒙书,略道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东汉中后期重臣胡广深谙官制仪式,为其作注。(3)《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原书四卷,东汉议郎卫宏撰。此书涉及官制、礼制(如籍田、宗庙、春桑、酎、祭天等礼仪),隋唐史志多将其列入仪注类。因其所载官制较详备,故自《直斋书录解题》始,称其书为《汉官旧仪》。(4)《汉官仪》二卷。原为十卷,东汉军谋校尉应劭撰。时献帝迁都于许,旧章湮灭,书记罕存,应劭于是缀集旧闻,而作此书。汉官诸书中,此作最为系统,佚文史料价值亦最高。(5)《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简称《汉官典职》,或《汉官典仪》。原为二卷,东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仪式。(6)《汉仪》一卷,吴大史令丁孚撰。较他书简略,流传不广,鲜为人知。(www.xing528.com)

[九]《三辅黄图》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唐肃宗以后人作。其书皆记长安古迹,间及周代灵台、灵囿诸事,然以汉为主。亦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所纪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考古者恒所取资。(《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

[十]《华阳国志》十二卷,常璩撰。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陕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后九卷是对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咸康五年止。任乃强有《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十一]《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

[十二]《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盖当时甚重雄书也。自程子始谓其曼衍而无断,优柔而不决。苏轼始谓其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说。至朱子作《通鉴纲目》,始书“莽大夫扬雄死”,雄之人品、著作,遂皆为儒者所轻。

[十三]《盐铁论》十二卷,汉桓宽撰。所论皆食货之事,而言皆述先王,称六经,故诸史皆列之儒家。(《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四]《桓子新论》十七卷,后汉六安丞桓谭撰。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后汉书》卷二八上)

[十五]《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卷首《赞学》一篇,论励志勤修之旨。卷末《五德志篇》,述帝王之世次志,《氏姓篇》考谱牒之源流,其中《小列》、《相列》、《梦列》三篇,亦皆杂论方技,不尽指陈时政,范氏所云,举其著书大旨尔。(《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六]《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现存八十四篇,内容极为丰富。汉末蔡邕得之以为帐中之秘。纪昀有削繁之本行世。现代黄侃亦颇重视此作。

[十七]《独断》二卷,汉蔡邕撰。全书条理统贯,虽小有参错,固不害其宏旨,究考证家之渊薮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十八]《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撰。其书因事立论,文辞清辨,可资博洽。(《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十九]《申鉴》五卷,汉荀悦撰。《后汉书·荀淑传》称“悦侍讲禁中,见政移曹氏,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通见政体。既成奏上,帝览而善之”。此书剖析事理,亦深切著明,盖由其原本儒术,故所言皆不诡于正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二十]《齐民要术》十卷,后魏贾思勰撰。李焘《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曰:“贾思勰著此书,专主民事。又旁摭异闻,多可观。在农家最峣然出其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二十一]《中说》十卷,隋王通撰。仿《论语》而作,全书崇尚儒家思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

[二十二]《颜氏家训》二卷,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其书大抵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二十三]《九章算术》,不知何人所传。凡有九篇,曰:《方田》第一,《粟米》第二,《羡外》第三,《少广》第四,《商功》第五,《均输》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此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最早提到分数问题,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算经隋前尚有六种,乃专门之学,极有实用,(至)[自]唐至明其书不少,后出愈善,至国朝而极精。此取其古为通经之用,此外子部如《太玄经》[一]、《易林》[二]、《物理论》[三]、《中论》[四]、《人物志》[五]、《高士传》[六]、《博物志》[七]、《古今注》[八]、《南方草木状》[九]、《洛阳伽蓝记》[十]、《荆楚岁时记》[十一]、《世记》[十二]、《抱朴子》[十三]、《金楼子》[十四]之属,虽颇翔实,仅资词章谈助,与其余伪作之书,咸宜辨别。

【笺注】

[一]《太玄经》十卷,汉扬雄撰。本拟《易》而作,以家准卦,以首准彖,以赞准爻,以测准象,以文准文言,以摛、莹、掜、图、告准系词,以数准说卦,以冲准序卦,以错准杂卦,全仿《周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

[二]《易林》十六卷,汉焦延寿撰。其书以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共四千九十有六。各系一词,皆四言韵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

[三]杨泉撰《杨子物理论》十六卷,已佚。晋杨泉《物理论》一卷,清黄奭辑。

[四]《中论》二卷,汉徐干撰。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故前史皆列之儒家。

[五]《人物志》三卷,魏刘邵撰。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盖其学虽近乎名家,其理则弗乖于儒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六]《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原本传七十二人,四库本多至九十六人。

[七]《博物志》十卷,旧本题晋张华撰。原书广采天下图书,多达四百卷,武帝令删为十卷。

[八]《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

[九]《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考书中所载,皆岭表之物,则疑襄阳或误题也。其书凡分草、木、果、竹四类,共八十种。叙述典雅,非唐以后人所能伪,不得以始见《宋志》疑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今人马泰来博士已将其证伪。

[十]《洛阳伽蓝记》五卷,后魏杨炫之撰。以城内及四门之外分叙五篇。叙次之后先,以东面三门、南面三门、北面三门各署其新旧之名,以提纲领。体例绝为明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可与郦道元《水经注》肩随。其兼叙尔朱荣等变乱之事,委曲详尽,多足与史传参证。其他古迹艺文及外国土风道里,采摭繁富,亦足以广异闻。(《四库全书总目》卷七○《洛阳伽蓝记提要》)

[十一]《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撰。此书皆记楚俗。(《四库全书总目》卷七○)

[十二]《世纪》即《帝王世记》,又作《帝王世纪》,晋皇甫谧撰。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之史事。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称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云云。

[十三]《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晋葛洪撰。抱朴子者,洪所自号,因以名书也。自序谓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书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而究其大旨,亦以黄老为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十四]《金楼子》六卷,梁孝元皇帝撰。其书于古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征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七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今按】徐敬修《经学常识》第四章《治经之方法》第一节《古人治经之方法》:“以子证经。诸子乃六艺之支流,其学皆出于七十子:如《韩诗外传》为《韩诗》义;班固《列女传》为《鲁诗》义;《韩非子》、《淮南子》为《春秋》、《左氏》义;《白虎通德论》为《春秋》、《礼》义:荀子,蔡邕《独断》为《礼》义;此皆彰明较著者,其他则在读者之善为沟通耳。”(《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第154页)

[六]《方言》十三卷,西汉扬雄撰,晋郭璞注。全名《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名《扬子方言》,又名《别国方言》,略称《方言》。原本十五卷,隋以后传本十三卷,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扬雄在前人记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自向各地来京城的士人兵卒调查、记录,历经二十七年才编成此书。《方言》一书搜集和保存了汉代大量的各地方言口语,忠实地记录了汉代方言地理的大致面貌,提供了汉代共同语的词汇,因此《方言》是研究汉语发展史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七]《释名》八卷,汉刘熙撰。成书于东汉末年,有毕沅《释名疏证》本和《四库全书》本等。《释名》是一部探究汉语语源的著作。全书分为二十七篇,即卷一《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二《释州国》、《释形体》,卷三《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卷四《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卷五《释衣服》、《释宫室》,卷六《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卷七《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卷八《释疾病》、《释丧制》,共1502条。释义的方式主要是声训,即用音同或音近的训释词的意义来说明被释词的意义。

[八]《字林》六卷,吕忱撰。《法书要录》载后魏江式《论书表》曰:“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则忱书并不用古籀,亦有显证。其书今不传,有《字林考逸》八卷,《补》一卷(任大椿原辑,陶方琦补辑)。

[九]《汗简》三卷,宋郭忠恕撰。其分部从《说文》之旧,所征引古文凡七十一家。前列其目,字下各分注之。时王球、吕大临、薛尚功之书皆未出,故钟鼎阙焉。其分隶诸字即用古文之偏旁,与后人以真书分部、案韵系字者不同。然古文部类,不能尽绳以隶楷,犹之隶楷转变,不能尽绳以古文。舒之所疑,盖不足为累。且所征七十一家存于今者,不及二十分之一。(《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十]《集韵》十卷,旧本题宋丁度等奉敕撰。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其书凡平声四卷,上声、去声、入声各二卷。共53525字,视《广韵》增27331字。本书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广韵》,这主要是因为它卷帙繁重,难于流行,同时《礼部韵略》又代替它成为考试用韵,因而使用不多。《集韵》的价值主要有四:第一,收字最多;第二,注释可靠;第三,修订反切;第四,记录大量又音。

[十一]《韵补》五卷,宋吴棫撰。盖棫音《诗》,音《楚辞》皆据其本文,推求古读,尚能互相比较,粗得大凡,故朱子有取焉。此书则泛取旁搜,无所持择。所引书五十种中,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与张商英之伪《三坟》,旁及《黄庭经》、《道藏》诸歌,故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然自宋以来,著一书以明古音者,实自棫始。而程迥之《音式》继之。迥书以三声通用、双声互转为说,所见较棫差的,今已不传。(《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二]《古今韵会》三十卷,元黄公绍撰。分107部,原书已佚。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音韵训诂学家黄公绍编成《古今韵会》一书。此书收集资料极为丰富,但卷帙过于浩繁,不便览观流传。熊忠于是删繁就简,补收缺遗,编成《古今韵会举要》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9590字,加上《礼韵续降》、《礼韵补遗》的244字,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所增的2142字,以及熊氏自增的676字。书中首载《凡例》,包括“韵例”、“音例”、“字例”和“义例”。

[十三]《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尚功嗜古好奇,又深通篆籀之学,能集诸家所长,而比其同异,颇有订讹刊误之功,非抄撮蹈袭者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四]《仓颉篇》三卷,《续》一卷,《补》二卷。孙星衍原辑,任大椿续辑,陶方琦补辑。

[十五]《小学钩沉》十八卷,任大椿辑。

汉后隋前传记诸子,《新序》[一]、《说苑》[二]、《列女传》[三]、《水经注》[四]最要,而《吴越春秋》[五]、《越绝书》[六]、《家语》[七](王肃所集,故列此)、《汉官六种》[八]、《三辅黄图》[九]、《华阳国志》[十]、《淮南子》[十一]、《法言》[十二]、《盐铁论》[十三]、《新论》[十四]、《潜夫论》[十五]、《论衡》[十六]、《独断》[十七]、《风俗通》[十八]、《申鉴》[十九]、《齐民要术》[二十]、文中子《中说》[二十一]、《颜氏家训》[二十二]、《九章算术》[二十三]皆宜读。

【笺注】

[一]《新序》十卷,汉刘向撰。推明古训,在诸子中犹不失为儒者之言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二]《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三]《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撰。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撰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

[四]《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撰。以《水经》为纲,详加补注。清代治此书者甚多,号称“郦学”。

[五]《吴越春秋》十卷,汉赵烨撰。为吴越古地域文献,所述虽稍曼衍,而词采丰蔚,近小说家言。

[六]《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其文纵横曼衍,与《吴越春秋》相类,而博丽奥衍则过之,中如计倪、内经、军气之类,多杂术数家言,皆汉人专门之学,非后来所能依托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六)

[七]《孔子家语》十卷,魏王肃注。是书王肃自序云:“郑氏学行五十载矣,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以来,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是此本自王肃始传。考《汉书·艺文志》,有《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颜师古注云:“非今所有《家语》。”

[八]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1)《汉官》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亦不详。《隋志》作五卷,宋时仅存一卷,旋即亡缺。今所见佚文唯存《续汉书·百官志》注中,内容侧重于公卿员吏人数及品秩,并附记诸郡郡治距京师里程数。(2)《汉官解诂》一卷。原名《小学汉官篇》,凡三篇,建武年间新汲令王隆撰。其书为蒙书,略道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东汉中后期重臣胡广深谙官制仪式,为其作注。(3)《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原书四卷,东汉议郎卫宏撰。此书涉及官制、礼制(如籍田、宗庙、春桑、酎、祭天等礼仪),隋唐史志多将其列入仪注类。因其所载官制较详备,故自《直斋书录解题》始,称其书为《汉官旧仪》。(4)《汉官仪》二卷。原为十卷,东汉军谋校尉应劭撰。时献帝迁都于许,旧章湮灭,书记罕存,应劭于是缀集旧闻,而作此书。汉官诸书中,此作最为系统,佚文史料价值亦最高。(5)《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简称《汉官典职》,或《汉官典仪》。原为二卷,东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仪式。(6)《汉仪》一卷,吴大史令丁孚撰。较他书简略,流传不广,鲜为人知。

[九]《三辅黄图》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唐肃宗以后人作。其书皆记长安古迹,间及周代灵台、灵囿诸事,然以汉为主。亦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所纪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考古者恒所取资。(《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

[十]《华阳国志》十二卷,常璩撰。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陕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后九卷是对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咸康五年止。任乃强有《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十一]《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

[十二]《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盖当时甚重雄书也。自程子始谓其曼衍而无断,优柔而不决。苏轼始谓其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说。至朱子作《通鉴纲目》,始书“莽大夫扬雄死”,雄之人品、著作,遂皆为儒者所轻。

[十三]《盐铁论》十二卷,汉桓宽撰。所论皆食货之事,而言皆述先王,称六经,故诸史皆列之儒家。(《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四]《桓子新论》十七卷,后汉六安丞桓谭撰。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后汉书》卷二八上)

[七]《释名》八卷,汉刘熙撰。成书于东汉末年,有毕沅《释名疏证》本和《四库全书》本等。《释名》是一部探究汉语语源的著作。全书分为二十七篇,即卷一《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二《释州国》、《释形体》,卷三《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卷四《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卷五《释衣服》、《释宫室》,卷六《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卷七《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卷八《释疾病》、《释丧制》,共1502条。释义的方式主要是声训,即用音同或音近的训释词的意义来说明被释词的意义。

[十五]《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卷首《赞学》一篇,论励志勤修之旨。卷末《五德志篇》,述帝王之世次志,《氏姓篇》考谱牒之源流,其中《小列》、《相列》、《梦列》三篇,亦皆杂论方技,不尽指陈时政,范氏所云,举其著书大旨尔。(《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六]《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现存八十四篇,内容极为丰富。汉末蔡邕得之以为帐中之秘。纪昀有削繁之本行世。现代黄侃亦颇重视此作。

[八]《字林》六卷,吕忱撰。《法书要录》载后魏江式《论书表》曰:“晋世义阳王典祠,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况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则忱书并不用古籀,亦有显证。其书今不传,有《字林考逸》八卷,《补》一卷(任大椿原辑,陶方琦补辑)。

[十七]《独断》二卷,汉蔡邕撰。全书条理统贯,虽小有参错,固不害其宏旨,究考证家之渊薮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十八]《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撰。其书因事立论,文辞清辨,可资博洽。(《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九]《汗简》三卷,宋郭忠恕撰。其分部从《说文》之旧,所征引古文凡七十一家。前列其目,字下各分注之。时王球、吕大临、薛尚功之书皆未出,故钟鼎阙焉。其分隶诸字即用古文之偏旁,与后人以真书分部、案韵系字者不同。然古文部类,不能尽绳以隶楷,犹之隶楷转变,不能尽绳以古文。舒之所疑,盖不足为累。且所征七十一家存于今者,不及二十分之一。(《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一)

[十九]《申鉴》五卷,汉荀悦撰。《后汉书·荀淑传》称“悦侍讲禁中,见政移曹氏,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通见政体。既成奏上,帝览而善之”。此书剖析事理,亦深切著明,盖由其原本儒术,故所言皆不诡于正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二十]《齐民要术》十卷,后魏贾思勰撰。李焘《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曰:“贾思勰著此书,专主民事。又旁摭异闻,多可观。在农家最峣然出其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十]《集韵》十卷,旧本题宋丁度等奉敕撰。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其书凡平声四卷,上声、去声、入声各二卷。共53525字,视《广韵》增27331字。本书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广韵》,这主要是因为它卷帙繁重,难于流行,同时《礼部韵略》又代替它成为考试用韵,因而使用不多。《集韵》的价值主要有四:第一,收字最多;第二,注释可靠;第三,修订反切;第四,记录大量又音。

[二十一]《中说》十卷,隋王通撰。仿《论语》而作,全书崇尚儒家思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

[二十二]《颜氏家训》二卷,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其书大抵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十一]《韵补》五卷,宋吴棫撰。盖棫音《诗》,音《楚辞》皆据其本文,推求古读,尚能互相比较,粗得大凡,故朱子有取焉。此书则泛取旁搜,无所持择。所引书五十种中,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与张商英之伪《三坟》,旁及《黄庭经》、《道藏》诸歌,故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然自宋以来,著一书以明古音者,实自棫始。而程迥之《音式》继之。迥书以三声通用、双声互转为说,所见较棫差的,今已不传。(《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二十三]《九章算术》,不知何人所传。凡有九篇,曰:《方田》第一,《粟米》第二,《羡外》第三,《少广》第四,《商功》第五,《均输》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此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最早提到分数问题,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十二]《古今韵会》三十卷,元黄公绍撰。分107部,原书已佚。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音韵训诂学家黄公绍编成《古今韵会》一书。此书收集资料极为丰富,但卷帙过于浩繁,不便览观流传。熊忠于是删繁就简,补收缺遗,编成《古今韵会举要》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一书。此书共三十卷,收字9590字,加上《礼韵续降》、《礼韵补遗》的244字,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所增的2142字,以及熊氏自增的676字。书中首载《凡例》,包括“韵例”、“音例”、“字例”和“义例”。

[十三]《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尚功嗜古好奇,又深通篆籀之学,能集诸家所长,而比其同异,颇有订讹刊误之功,非抄撮蹈袭者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

[十四]《仓颉篇》三卷,《续》一卷,《补》二卷。孙星衍原辑,任大椿续辑,陶方琦补辑。

[十五]《小学钩沉》十八卷,任大椿辑。

算经隋前尚有六种,乃专门之学,极有实用,(至)[自]唐至明其书不少,后出愈善,至国朝而极精。此取其古为通经之用,此外子部如《太玄经》[一]、《易林》[二]、《物理论》[三]、《中论》[四]、《人物志》[五]、《高士传》[六]、《博物志》[七]、《古今注》[八]、《南方草木状》[九]、《洛阳伽蓝记》[十]、《荆楚岁时记》[十一]、《世记》[十二]、《抱朴子》[十三]、《金楼子》[十四]之属,虽颇翔实,仅资词章谈助,与其余伪作之书,咸宜辨别。

【笺注】

[一]《太玄经》十卷,汉扬雄撰。本拟《易》而作,以家准卦,以首准彖,以赞准爻,以测准象,以文准文言,以摛、莹、掜、图、告准系词,以数准说卦,以冲准序卦,以错准杂卦,全仿《周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

[二]《易林》十六卷,汉焦延寿撰。其书以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共四千九十有六。各系一词,皆四言韵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

[三]杨泉撰《杨子物理论》十六卷,已佚。晋杨泉《物理论》一卷,清黄奭辑。

[四]《中论》二卷,汉徐干撰。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故前史皆列之儒家。

[五]《人物志》三卷,魏刘邵撰。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盖其学虽近乎名家,其理则弗乖于儒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六]《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原本传七十二人,四库本多至九十六人。

[七]《博物志》十卷,旧本题晋张华撰。原书广采天下图书,多达四百卷,武帝令删为十卷。

[八]《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

[九]《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考书中所载,皆岭表之物,则疑襄阳或误题也。其书凡分草、木、果、竹四类,共八十种。叙述典雅,非唐以后人所能伪,不得以始见《宋志》疑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今人马泰来博士已将其证伪。

[十]《洛阳伽蓝记》五卷,后魏杨炫之撰。以城内及四门之外分叙五篇。叙次之后先,以东面三门、南面三门、北面三门各署其新旧之名,以提纲领。体例绝为明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可与郦道元《水经注》肩随。其兼叙尔朱荣等变乱之事,委曲详尽,多足与史传参证。其他古迹艺文及外国土风道里,采摭繁富,亦足以广异闻。(《四库全书总目》卷七○《洛阳伽蓝记提要》)

汉后隋前传记诸子,《新序》[一]、《说苑》[二]、《列女传》[三]、《水经注》[四]最要,而《吴越春秋》[五]、《越绝书》[六]、《家语》[七](王肃所集,故列此)、《汉官六种》[八]、《三辅黄图》[九]、《华阳国志》[十]、《淮南子》[十一]、《法言》[十二]、《盐铁论》[十三]、《新论》[十四]、《潜夫论》[十五]、《论衡》[十六]、《独断》[十七]、《风俗通》[十八]、《申鉴》[十九]、《齐民要术》[二十]、文中子《中说》[二十一]、《颜氏家训》[二十二]、《九章算术》[二十三]皆宜读。

【笺注】

[十一]《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撰。此书皆记楚俗。(《四库全书总目》卷七○)

[一]《新序》十卷,汉刘向撰。推明古训,在诸子中犹不失为儒者之言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二]《世纪》即《帝王世记》,又作《帝王世纪》,晋皇甫谧撰。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之史事。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称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云云。

[二]《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以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法诫、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为目,其议论醇正,不愧儒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三]《古列女传》七卷,汉刘向撰。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撰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

[十三]《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晋葛洪撰。抱朴子者,洪所自号,因以名书也。自序谓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书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而究其大旨,亦以黄老为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四]《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撰。以《水经》为纲,详加补注。清代治此书者甚多,号称“郦学”。

[五]《吴越春秋》十卷,汉赵烨撰。为吴越古地域文献,所述虽稍曼衍,而词采丰蔚,近小说家言。

[十四]《金楼子》六卷,梁孝元皇帝撰。其书于古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征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七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六]《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其文纵横曼衍,与《吴越春秋》相类,而博丽奥衍则过之,中如计倪、内经、军气之类,多杂术数家言,皆汉人专门之学,非后来所能依托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六)

[七]《孔子家语》十卷,魏王肃注。是书王肃自序云:“郑氏学行五十载矣,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以来,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是此本自王肃始传。考《汉书·艺文志》,有《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颜师古注云:“非今所有《家语》。”

者,其他则在读者之善为沟通耳。”(《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第154页)

[八]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1)《汉官》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亦不详。《隋志》作五卷,宋时仅存一卷,旋即亡缺。今所见佚文唯存《续汉书·百官志》注中,内容侧重于公卿员吏人数及品秩,并附记诸郡郡治距京师里程数。(2)《汉官解诂》一卷。原名《小学汉官篇》,凡三篇,建武年间新汲令王隆撰。其书为蒙书,略道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东汉中后期重臣胡广深谙官制仪式,为其作注。(3)《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原书四卷,东汉议郎卫宏撰。此书涉及官制、礼制(如籍田、宗庙、春桑、酎、祭天等礼仪),隋唐史志多将其列入仪注类。因其所载官制较详备,故自《直斋书录解题》始,称其书为《汉官旧仪》。(4)《汉官仪》二卷。原为十卷,东汉军谋校尉应劭撰。时献帝迁都于许,旧章湮灭,书记罕存,应劭于是缀集旧闻,而作此书。汉官诸书中,此作最为系统,佚文史料价值亦最高。(5)《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简称《汉官典职》,或《汉官典仪》。原为二卷,东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仪式。(6)《汉仪》一卷,吴大史令丁孚撰。较他书简略,流传不广,鲜为人知。

[九]《三辅黄图》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唐肃宗以后人作。其书皆记长安古迹,间及周代灵台、灵囿诸事,然以汉为主。亦间及河间日华宫、梁曜华宫诸事,而以京师为主。故称《三辅黄图》。所纪宫殿苑囿之制,条分缕析,至为详备,考古者恒所取资。(《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

[十]《华阳国志》十二卷,常璩撰。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陕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后九卷是对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咸康五年止。任乃强有《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十一]《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

[十二]《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盖当时甚重雄书也。自程子始谓其曼衍而无断,优柔而不决。苏轼始谓其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说。至朱子作《通鉴纲目》,始书“莽大夫扬雄死”,雄之人品、著作,遂皆为儒者所轻。

[十三]《盐铁论》十二卷,汉桓宽撰。所论皆食货之事,而言皆述先王,称六经,故诸史皆列之儒家。(《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四]《桓子新论》十七卷,后汉六安丞桓谭撰。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后汉书》卷二八上)

[十五]《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卷首《赞学》一篇,论励志勤修之旨。卷末《五德志篇》,述帝王之世次志,《氏姓篇》考谱牒之源流,其中《小列》、《相列》、《梦列》三篇,亦皆杂论方技,不尽指陈时政,范氏所云,举其著书大旨尔。(《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十六]《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现存八十四篇,内容极为丰富。汉末蔡邕得之以为帐中之秘。纪昀有削繁之本行世。现代黄侃亦颇重视此作。

[十七]《独断》二卷,汉蔡邕撰。全书条理统贯,虽小有参错,固不害其宏旨,究考证家之渊薮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十八]《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撰。其书因事立论,文辞清辨,可资博洽。(《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十九]《申鉴》五卷,汉荀悦撰。《后汉书·荀淑传》称“悦侍讲禁中,见政移曹氏,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通见政体。既成奏上,帝览而善之”。此书剖析事理,亦深切著明,盖由其原本儒术,故所言皆不诡于正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一)

[二十]《齐民要术》十卷,后魏贾思勰撰。李焘《孙氏齐民要术音义解释序》曰:“贾思勰著此书,专主民事。又旁摭异闻,多可观。在农家最峣然出其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

[二十一]《中说》十卷,隋王通撰。仿《论语》而作,全书崇尚儒家思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

[二十二]《颜氏家训》二卷,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其书大抵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

[二十三]《九章算术》,不知何人所传。凡有九篇,曰:《方田》第一,《粟米》第二,《羡外》第三,《少广》第四,《商功》第五,《均输》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此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最早提到分数问题,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算经隋前尚有六种,乃专门之学,极有实用,(至)[自]唐至明其书不少,后出愈善,至国朝而极精。此取其古为通经之用,此外子部如《太玄经》[一]、《易林》[二]、《物理论》[三]、《中论》[四]、《人物志》[五]、《高士传》[六]、《博物志》[七]、《古今注》[八]、《南方草木状》[九]、《洛阳伽蓝记》[十]、《荆楚岁时记》[十一]、《世记》[十二]、《抱朴子》[十三]、《金楼子》[十四]之属,虽颇翔实,仅资词章谈助,与其余伪作之书,咸宜辨别。

【笺注】

[一]《太玄经》十卷,汉扬雄撰。本拟《易》而作,以家准卦,以首准彖,以赞准爻,以测准象,以文准文言,以摛、莹、掜、图、告准系词,以数准说卦,以冲准序卦,以错准杂卦,全仿《周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

[二]《易林》十六卷,汉焦延寿撰。其书以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共四千九十有六。各系一词,皆四言韵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

[三]杨泉撰《杨子物理论》十六卷,已佚。晋杨泉《物理论》一卷,清黄奭辑。

[四]《中论》二卷,汉徐干撰。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故前史皆列之儒家。

[五]《人物志》三卷,魏刘邵撰。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盖其学虽近乎名家,其理则弗乖于儒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六]《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原本传七十二人,四库本多至九十六人。

[七]《博物志》十卷,旧本题晋张华撰。原书广采天下图书,多达四百卷,武帝令删为十卷。

[八]《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

[九]《南方草木状》三卷,晋嵇含撰。考书中所载,皆岭表之物,则疑襄阳或误题也。其书凡分草、木、果、竹四类,共八十种。叙述典雅,非唐以后人所能伪,不得以始见《宋志》疑之。(《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今人马泰来博士已将其证伪。

[十]《洛阳伽蓝记》五卷,后魏杨炫之撰。以城内及四门之外分叙五篇。叙次之后先,以东面三门、南面三门、北面三门各署其新旧之名,以提纲领。体例绝为明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可与郦道元《水经注》肩随。其兼叙尔朱荣等变乱之事,委曲详尽,多足与史传参证。其他古迹艺文及外国土风道里,采摭繁富,亦足以广异闻。(《四库全书总目》卷七○《洛阳伽蓝记提要》)

[十一]《荆楚岁时记》一卷,梁宗懔撰。此书皆记楚俗。(《四库全书总目》卷七○)

[十二]《世纪》即《帝王世记》,又作《帝王世纪》,晋皇甫谧撰。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分星野,考都邑,叙垦田,计户口,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史记》及两《汉书》阙而不备之史事。宋翔凤《帝王世纪集校序》称宣圣之成典,复内史之遗则,远追绳契,附会恒滋,揆于载笔,足资多识云云。

[十三]《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晋葛洪撰。抱朴子者,洪所自号,因以名书也。自序谓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书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箓、克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而究其大旨,亦以黄老为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六)

[十四]《金楼子》六卷,梁孝元皇帝撰。其书于古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征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七而隐,成汤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

【今按】徐敬修《经学常识》第四章《治经之方法》第一节《古人治经之方法》:“以子证经。诸子乃六艺之支流,其学皆出于七十子:如《韩诗外传》为《韩诗》义;班固《列女传》为《鲁诗》义;《韩非子》、《淮南子》为《春秋》、《左氏》义;《白虎通德论》为《春秋》、《礼》义:荀子,蔡邕《独断》为《礼》义;此皆彰明较著者,其他则在读者之善为沟通耳。”(《民国时期经学丛书》第一辑第四册第1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