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朝经学研究及著作情况简介

国朝经学研究及著作情况简介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迹见《儒林传稿》卷三、《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学案小识》卷三、《(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六、《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七。顺治十六年进士。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称其读经宗汉学,以为穷经当以毛、何、郑为主,然后参以六朝、唐、宋、元、明诸儒,择其善而折衷焉;其论读史以正史为主,而旁证以外史。撰《说文引经考》十三卷、《尚书集解案》六卷、《三礼注校字》六卷、《春秋注疏校正》六卷。

国朝经学研究及著作情况简介

穷经之士,莫盛于我朝。其专门汉学,确守师法者,自昆山顾氏、太原阎氏倡之于前,而诸儒继之于后,魏、晋以下无匹焉。余是以有《国朝汉学师承记》之作。兹于《师承记》外,记录诸儒姓氏,俾学[6]易于寻检,而《师承记》所已见,亦备录焉。虽于经无益,要亦睹记之一道也。

昆山顾炎武号亭林,

【笺注】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少承祖训,注重实学,主张经世致用,开清代朴学之风。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

太原阎若璩字百诗,

【笺注】

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尝集陶贞白、皇甫士安语题其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即疑其伪。沉潜三十余年,乃尽得其症结所在。著有《古文尚书疏证》、《潜丘札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济阳张尔岐字稷若,

【笺注】

张尔岐(1612—1677),字稷若,号蒿庵居士,济阳(今属山东)人。性好沉思,喜论著,贫贱以终其身。著有《夏小正传注》、《吴氏仪礼考注订误》、《蒿庵集》、《蒿庵闲话》等书。其学深于汉儒之经,而不沿训诂;邃于宋儒之理,而不袭语录。事迹见《儒林传稿》卷三、《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学案小识》卷三、《(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六、《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七。

陈启源字长发

【笺注】

陈启源(?—1689),字长发,别号见桃居士,江南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康熙时诸生。著有《毛诗稽古编》,其诠释经旨,一准毛传,而郑笺佐之。训诂声音以《尔雅》为主,草木虫鱼以陆疏为则,于汉学可谓专门。又有《尚书辨略》、《读书偶笔》、《存耕堂稿》。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邹平马骕字宛斯,

【笺注】

马骕(1621—1673),字聪御,一字宛斯,山东邹平人。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官淮安推官,寻奉裁改灵壁知县,有善政,四年而卒于官。曾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于书无不精研,而尤癖《左氏春秋》。著有《左传事纬》、《绎史》。其书最精,时人称为“马三代”。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掖县王尔膂(字)[号]止庵,

【笺注】

王尔膂,字襄哉,号止庵,一号泡斋,掖县诸生。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称其读经宗汉学,以为穷经当以毛、何、郑为主,然后参以六朝、唐、宋、元、明诸儒,择其善而折衷焉;其论读史以正史为主,而旁证以外史。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二。

萧山毛奇龄字大可,

【笺注】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初晴,又号秋晴,另有僧弥、僧开、初晴、秋晴、晚晴、春庄、春迟诸号,学者称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中式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二十四年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奇龄少年即负才纵横,以长于说经傲睨当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持论尤好与宋儒牴牾。晚年撰《四书改错》,抨击《四书集注》。阮元推崇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全祖望则肆笔讥弹为“以狡狯行其暴横”。有《西河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列传》、《清史稿》。

秀水朱彝尊字竹垞,

【笺注】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试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二十年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典试江南,称得士。二十二年入值南书房,赐紫禁城骑马。二十三年以违例携书手入内廷抄书,被劾降一级,二十九年复原官,三十一年再度被罢,遂赋归,著述以终。康熙南巡,迎驾无锡,御书“研经博物”匾额赐之。当时王士禛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号为“通才”。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明诗综》等书。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文苑传》、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

德清胡渭字朏明,

【笺注】

胡渭(1633—1714),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十五为县学生,试高等,充增生,屡赴行省试不售,乃入太学。徐乾学奉诏修《一统志》,开局洞庭山,延渭分纂,因得纵观天下郡国之书。康熙三十八年,游京师,以老病归。四十三年,康熙南巡,赐诗扇及“耆年笃学”匾额。研经绩学,工于考证,尤精舆地。著有《禹贡锥指》、《易图明辨》、《洪范正论》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夏廷域《胡朏明年谱》。

秀水徐善字敬可,

【笺注】

徐善(1634—1693),字敬可,号藟谷,又号泠然子,浙江秀水人。诸生。不事科举,好学不倦。清查继佐《罪惟录》志卷之二称其慧性绝,所著《分野辩》可谓奇辟。著有《春秋地名考》、《徐氏四易》、《易论》、《庄子注》。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武进臧琳字玉林

【笺注】

臧琳(1649—1713),字玉林,江苏武进人。康熙间补县学生。其学谓不通训诂无以明经,治经当以汉、唐注疏为主,教人先以《尔雅》、《说文》。著有《尚书集解》、《经义杂记》、《郑氏六艺论》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玄孙镛堂字在东,

【笺注】

臧庸(1767—1811),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人。与弟礼堂俱事卢文弨。沉默朴厚,学术精审。辑《子夏易传》,辨此传为汉韩婴作,非卜子夏。阮元编《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刊记》,多赖其力。著有《拜经日记》、《拜经文集》、《月令杂说》、《乐记二十三篇注》、《孝经孝异》、《子夏易传》、《诗考异》、《韩诗遗说》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礼堂字和贵,

【笺注】

臧礼堂(1776—1805),字和贵,江苏武进人。精小学,善雠校,师事钱大昕,业益进。撰《说文引经考》十三卷、《尚书集解案》六卷、《三礼注校字》六卷、《春秋注疏校正》六卷。助阮元编《经籍纂诂》。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吴县惠士奇字天牧,

【笺注】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号半农居士,学者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五十九年,主湖广乡试。冬,奉命督学广东,在任迁侍读学士。雍正四年任满还都。乾隆二年,补侍读。三年,以病告归。唐鉴《学案小识》卷十二称其学专宗汉学。著有《易说》、《礼说》、《春秋说》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栋字定宇,

【笺注】

惠栋(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人。惠周惕孙,惠士奇子。初为吴江学生员,复改归元和籍。乾隆九年,乡试为考官所黜,遂无意进取。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交章论荐,会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进呈而罢归。著有《古文尚书考》、《周易述》、《九经古义》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秀水诸锦字襄七,

【笺注】

诸锦(1686—1769),字襄七,号草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雍正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土,散馆外补知县,就教职,迁金华府教授。乾隆元年,试鸿博,授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官,充福建、山西乡试正、副考官,后官至左春坊左赞善。性耿介,在京师居官时,闭门撰述,志节皦然,甘守寂寞,足不履权贵门。著有《毛诗说》、《飨礼补亡》、《夏小正注》、《绛跗阁集》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钱塘汪师韩字韩门,

【笺注】

汪师韩(1707—1780),字抒怀,号韩门,又号上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本为汉儒之学,后乃归于程、朱。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奏直起居注。闻母病假归。尚书张照为武英殿总裁,上疏荐举师韩校勘经史。后又受大学士傅恒推荐,入直上书房,复授编修官。未几,落职。客游畿辅,直隶总督方观承延请主讲莲花池书院讲席。会奉旨查核天下书院山长(院长),观承因以入奏。乾隆帝犹记忆,以“好学问”称之。师韩闻而感涕,作诗四章纪其事。中年以后,一意穷经,诸经皆有著述,于《易》尤邃。著有《韩门缀学》、《文选理学权舆》、《上湖纪岁诗编》等书。事迹见《清史列传》、《杭州府志·文苑传》。

仁和杭世骏字大宗,

【笺注】

杭世骏(1696—1773,一作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一作堇甫),晚号秦亭老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校勘武英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二十八年,以编修保举御史,例试保和殿,条陈四事,下吏议,寻放还。罢归后,杜门奉母。三十一年,主讲扬州安定书院,继主广东粤秀书院。后迎高宗于西湖,赐复原官。著有《续礼记集说》、《礼经质疑》、《石经考异》、《续方言》、《史记考证》、《三国志补注》、《道古堂集》等书。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传》。

天台齐召南字次风,

【笺注】

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幼称神童,十二岁登巾子山作诗,识者即以公辅器目之。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改庶吉土,授检讨。大考一等一名,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博识能诗为高宗知。十四年夏自圆明园归,堕马,触巨石破脑,乞归养。后因族子牵累,削职放归,旋卒。精地舆之学。著有《注疏考证》、《水道提纲》、《历代帝王年表》、《宝纶堂集》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清史列传·文苑传》。

金匮秦蕙田谥文恭,

【笺注】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谥文恭,江南金匮(今无锡)人。乾隆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领西曹最久,执法称平。二十九年因病乞休,南归就医,卒于途中。以穷经为主,而不居讲学之名。通经能文,尤精于“三礼”、《周易》。著有《五礼通考》、《观象授时》、《味经窝诗文类稿》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卷二○四、《清史列传》卷二○、《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七。

阳湖庄存与字方耕,

【笺注】

庄存与(1719—1788),字方耕,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官礼部左侍郎。著有《春秋正辞》、《尚书既见》、《周官记》等,总名之为《味经斋遗书》。事迹见臧庸《礼部侍郎少宗伯庄公小傅》。

弟述祖字葆琛,

【笺注】

庄述祖(1750—1816),字葆琛,一字珍艺,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选山东昌乐县知县,调潍县明畅吏。五十九年以政绩卓异引见,授桃源同知。不一月,乞养归。著有《珍艺宦丛书》。事迹见《清史稿》、《清史列传》。

孙绶甲字卿珊,

【笺注】

庄绶甲(1774—1828),字卿珊,存与孙,江苏阳湖人。家尽通家学,好深湛之思,尤为述祖所爱重。著有《尚书考异》、《周官礼郑氏注笺》、《释书名》、《拾遗补艺斋集》等书。事迹见李兆洛《附监生考取州吏目庄君行状》。

长洲褚寅亮字搢升,

【笺注】

褚寅亮(1715—1790),字搢升,一字宗郑,号鹤侣,江苏长洲人。乾隆十六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员外郎。著有《仪礼管见》、《公羊释例》、《十三经笔记》、《诸史笔记》、《诸子笔记》等书。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

余姚卢文弨字绍弓,

【笺注】

卢文弨(1717—1795),字绍弓,一字召弓,晚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三十三年,乞养归。主讲江浙各书院二十余年。所校《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贾谊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独断》、《经典释文》诸善本,嘉惠学林。又合三十八种而名之曰《群书拾补》。汇刻《抱经堂丛书》。著有《抱经堂集》、《仪礼注疏详校》、《钟山札记》、《龙城札记》。事迹见《清史稿》、《清史列传·儒林传》。

吴县江声字艮庭,

【笺注】

江声(1721—1799),字叔沄,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晚年因不谐俗,动与时违,取《周易》艮背之义,自号艮庭,学者称为艮庭先生。少与兄筠同学,不事帖括。嘉庆元年,诏开孝廉方正科,江苏巡抚费淳首举江声,赐六品顶戴。著有《尚书集注音疏》、《艮庭文集》、《艮庭词》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余萧客字古农,

【笺注】

余萧客(1732—1778,一作1729—1777),字仲林,一字古农,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早岁撰《注雅别钞》八卷,就正于惠栋,遂著弟子籍。直隶总督方观承聘修《畿辅通志》,以目疾归,教授乡里,终老布衣。著有《古经解钩沈》、《文选音义》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嘉定王鸣盛字凤喈,

【笺注】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一字礼堂,号西庄,晚号西沚,学者称西庄先生,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三年,擢侍讲学士。二十四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寻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左迁光禄寺卿。丁内艰,遂不复出。居苏州三十年,闭户读书,不与当事交接。著有《尚书后案》[7]、《十七史商榷》、《蛾术编》[8]等书。今有《嘉定王鸣盛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钱大昕字晓征,

【笺注】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年十五,补博士弟子,有神童之目。乾隆十六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擢右春坊右赞善,历官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广东提学使,充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乡试考官。乾隆四十年父母相继亡故,丁忧归,不出。归田三十余年,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为学沉博,通晓经术、天文数学、历法,他如文字、音韵、训诂、历史金石、典章,均所精通,唯不喜佛、道两家。今有《嘉定钱大昕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大昭字晦之,

【笺注】

钱大昭(1744—1813),字晦之,一字竹庐,号可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大昕弟。监生。嘉庆元年应孝廉方正科,赐六品顶戴。好读书,不汲汲于名利,其读书之所曰可庐,取随寓自足之义。著有《两汉书辨疑》、《三国志辨疑》、《后汉书补表》、《诗古训》、《经说》、《补续汉书·艺文志》、《后汉郡国令长考》、《迩言》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大昭从子塘字学渊,

【笺注】

钱塘(1735—1790),字学渊,一字禹美,号溉亭,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四十四年举江南乡试,明年成进士,授江宁府学教授。公暇专志著述,于音律、文字、音乐、度量、历法等学研究甚精,大昕称之为“群从之白眉”。著有《律吕古义》、《史记三书释疑》、《说文声系》、《淮南天文训补注》、《溉亭述古录》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塘弟坫字献之,

【笺注】

钱坫(1741—1806),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别署泉坫,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贡生,游学京师,朱筠引为上客。以直隶州州判衔入巡抚毕沅幕,与洪亮吉、孙星衍名士切磋训诂、地理之学,时人以为博学不如钱大昕,而专精则过之。著有《诗音表》、《九经通借字考》、《说文解字斠诠》、《史记补注》、《汉书十表注》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今人陈鸿森先生撰《钱坫年谱》,信而有征。

大兴翁方纲(字)[号]覃溪,

【笺注】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九年督广东学政,五十五年官内阁学士,明年督山东学政。嘉庆四年迁鸿胪卿,十二年重预鹿鸣筵宴,得旨赐三品衔,十九年重预琼林宴,赐二品卿衔。其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金石文字。著有《经义考补正》、《两汉金石记》、《复初斋全集》等书。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国史馆儒林传稿·翁方纲传》(《碑传集三编》卷三十六)。

朱筠号笥河,

【笺注】

朱筠(1729—1781),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授赞善,三十三年擢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三十五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三十六年,提督安徽学政。三十八年,诏求遗书,奏言翰林院藏《永乐大典》内多古书,请开局校辑。以过降级,复为编修,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四十四年提督福建学政。著有《笥河集》。事迹见《清史稿》卷六八、《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二八。姚名达、罗继祖均撰有《朱筠年谱》。

献县纪昀谥文达,

【笺注】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年自号白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三年,擢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三十五年,释还,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为总纂。历任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左都御史。嘉庆中充《高宗纯皇帝实》馆副总裁,擢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主撰《四库全书总目》,著有《纪晓岚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二○、《清史列传》卷二八。贺治起等撰《纪晓岚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青浦王昶字德甫,

【笺注】

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又字琴德,号兰泉,晚号述庵,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以诗鸣世,与王鸣盛、钱大昕、吴泰来、曹仁虎、赵文哲、黄文莲称“江南七子”。著有《春融堂集》、《湖海诗传》、《金石粹编》等书。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清史列传》卷二六、阮元《诰授光禄大夫刑部右侍郎王公昶神遭碑》(《揅经室集》二集卷三)、秦瀛《刑部侍郎兰泉王公墓志铭》(《小岘山人集》文集卷五)、清管同《资政大夫刑部右侍郎致仕王公行状》(《因寄轩文集》初集卷八)。凌耕撰《王昶传》(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会稽范家相字蘅洲,

【笺注】

范家相,字左南,号蘅洲,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洊升郎中。三十三年,出知广西柳州知府,仅岁余,以疾告归,寻卒。著有《诗渖》、《三家诗拾遗》、《古趣亭未定稿》、《家语证伪》。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仁和翟灏字晴江,

【笺注】

翟灏(1736—1788),字大川,改字晴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性简讷,好读书,工诗文。著有《尔雅补郭》、《四书考异》、《通俗编》、《家语发覆》、《周书考证》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一、《清史列传·儒林传》。

海宁周春(字)[号]松蔼,

【笺注】

周春(1729—1815),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广西岑溪县知县。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宴,赐加六品衔。著有《十三经音略》、《古文尚书冤词补正》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四邵远平传附传、《清史列传》卷六八丁杰传附传。

秀水盛百二字(抽)[柚]堂,

【笺注】

盛百二(1720—?),字秦川,号柚堂,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乾隆二十一年举人。官山东淄川知县。在官一年,以忧去,遂不仕。晚年久居齐鲁间,主讲山枣、稾城书院十数年,多所造就。所著《尚书释天》、《问水漫录》、《柚堂笔谈》。有《柚堂全集》行世。事迹见《畴人传》卷四十二、《(道光)济南府志》卷三十八、《(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十二、王培荀辑《乡园忆旧录》卷三。

镇洋毕沅字秋帆,

【笺注】

毕沅(1730—1797),字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二十年以举人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二十年会试,名在第二,皇上亲擢第一,授修翰林院撰,累迁至左春坊左庶子,出为甘肃巩秦阶道,历陕西按察布政诸使,寻升任巡抚。五十三年擢湖广总督,左迁山东巡抚。嘉庆元年,督剿白莲教;二年七月,病卒于辰州官舍。有旨加太子太保,赐祭葬。著有《传经表》、《经典文字书》、《续资治通鉴》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三二、王昶《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湖广总督赠太子太保毕公神道碑》(《春融堂集》卷五十二)、史善长所撰《弁山毕公年谱》。

仁和孙志祖字颐谷,

【笺注】

孙志祖(1737—1801),字诒谷,或作颐谷,号约斋,世居余姚,五世祖迁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分刑部,补山东司主事,由员外郎升云南司郎中,钦差通州,坐粮厅,擢江南道监察御史,乞养父母,归里,复少宦情,不复出,以著书为事。性情潇澹,清修自好。中年后留心经史,必释其疑而后已,于《文选》致力尤深。著《家语疏证》、《文选考异》。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兴化任大椿字幼植,

【笺注】

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一字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授礼部仪制司主事,荐《四库全书》纂修官,历员外郎、郎中、陕西道监察御史,未莅任而病卒。久官京师,不谒权贵,唯闭门读书。而覃精经术,尤熟于《尔雅》、《说文》、《广韵》诸书。著《小学钩沉》、《字林考逸》、《列子释文》、《子田初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曲阜孔继涵字葓谷,

【笺注】

孔继涵(1739—1784),字体生,一字补孟,号葓谷,山东曲阜人。衍圣公毓圻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户部河南司主事,兼理军需局事,充《日下旧闻》纂修官,诰授朝议大夫。以母病乞养归。笃于学,凡天文、地理、经学、小学,数学等,无不研治。著有《九经字样疑》、《五经文字疑》、《水经释地》、《红榈书屋文稿》、《诗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孔广森(字)[号]巽轩,

【笺注】

孔广森(1752—1786,一作1753—1787),字众仲,一字约,号巽轩,山东曲阜人。衍圣公传铎之孙。乾隆三十六年成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丁内艰,陈情归养,筑仪郑堂,读书其间,盖心仪郑氏学。著有《经学卮言》、《礼学卮言》等,合称为《巽轩所著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广林字丛伯,

【笺注】

孔广林(1736—1814后),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廪贡生,署太常寺博士。博雅好古,治经专治郑学。又工曲学,精元剧,且及南北散套小令。著有《周礼臆测》、《仪礼臆测》等。事迹见《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全清散曲》小传

余姚邵晋涵字二云,

【笺注】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一字二云,浙江余姚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广西乡试正考官、侍讲学士,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著有《尔雅正义》、《旧五代史考异》、《南江札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黄云眉撰《邵二云先生年谱》。

歙县金榜字辅之,

【笺注】

金榜(1735—1801),字辅之,一字蘂中,号槃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七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七年以一甲一名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尝出为山西副考官,以父丧归,遂不出。研究经籍,尤精“三礼”之学。著有《周易考占》、《礼笺》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程瑶田字易畴,

【笺注】

程瑶田(1725—1814),字易田,又字易畴,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举人,选太仓州校官。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学于江永,深于经术。著有《通艺录》、《九谷考》等。今有《程瑶田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朱芳圃撰《程瑶田先生年谱初稿》。

休宁戴震字东原,

【笺注】

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慎修,一号杲溪,江南休宁(今属安徽)人。少从婺源江慎修游,讲贯礼经制度名物及推步天象,皆洞彻其原本,既乃研精汉儒传注及《方言》、《说文》诸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乾隆二十七年中举。三十八年,充四库馆纂修官。四十年,特命与殿试,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二年五月,以积劳卒于官。著述斐然,总名《戴氏遗书》,凡三十余种。今有《戴震全集》、《戴震全书》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金坛段玉裁字懋堂,

【笺注】

段玉裁(1734—1815),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以教习得贵州玉屏县知县,旋调四川,署富顺及南溪县事,又办理化林坪站务,寻任巫山知县。年四十六,以父老引疾归,卜居苏州枫桥,键户不问世事者三十余年。平生究心小学,与王念孙齐名,世称“段王之学”,代表乾嘉学术之最高水准。著有《说文解字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小学》、《周礼汉读考》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

绩溪胡匡衷(字)[号]朴斋,

【笺注】

胡匡衷(1728—1801),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生。候补训导,赠承德郎,官户部广东司主事,累赠资政大夫。著有《仪礼释官》、《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考》、《井田出赋考》、《畿内授田考》、《郑氏仪礼目录校证》、《礼记官职考》、《侯国官职考》、《周易传义疑参》、《左传翼服》、《论语古本证异》、《论语补笺》、《庄子集评》、《离骚集注》及《朴斋诗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八、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五。

匡衷孙培翚字竹村,

【笺注】

胡培翚(1782—1849),字载平,一字载屏,号竹村,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胡秉钦之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转户部广东司主事。后罢官归里,主讲钟山、泾川诸书院。著有《仪礼正义》、《研六室文抄》。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胡秉(更)[虔](字)[号]春乔,

【笺注】

胡秉虔,字伯敬,号春乔,安徽绩溪人。嘉庆四年进士,用主事分刑部,官至甘肃丹噶尔同知。其学具有根源,尤精于训诂音韵。著《古韵论》、《说文管见》、《周易小识》、《尚书小识》、《论语小识》、《卦本图考》、《汉西京博士考》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俞樾《胡春乔先生遗书记》。

泾县胡承珙(字)[号]墨庄,

【笺注】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丹溪,又号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五年,充广东乡试副考官,迁御史,转给事中。二十四年,授福建延建邵道,寻调补台湾道。在台三年,乞假归里。道光十二年卒。究心经术,精研小学。著有《毛诗后笺》、《仪礼古今文疏证》、《尔雅古义》、《小尔雅义证》、《求是堂诗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溧阳周炳中字烛斋,

【笺注】

周炳中(1738—1801),字理衷,号烛斋,江苏溧阳人。著有《四书典故辩正》、《续编》。事迹见《清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九。

宝应刘台拱字端临,

【笺注】

刘台拱(1751—1805),字端临,号子阶,江苏宝应人。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屡试礼部不第,铨授丹徒县训导。台拱为学,自六书以至天文、律吕,莫不穷极奥妙。著有《刘端临先生遗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高邮王念孙字石臞,子引之字伯申,

【笺注】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学者称石臞先生,江苏高邮人。八岁读十三经毕,旁涉史鉴。高宗南巡,以大臣子迎銮,献文册,赐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陕西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嘉庆四年,仁宗亲政,念孙陈剿贼六事,首劾大学士和珅,疏语援据经义,大契圣心。是年授直隶永定河道。寻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调永定河道。会东河总督与山东巡抚以引黄利运异议,召入都决其是非。念孙奏引黄入湖,不能不少淤,然暂行无害,诏许之。已而永定河水复异涨,如六年之隘,念孙自引罪,得旨休致。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有《读书杂志》、《广雅疏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闵尔昌编《王石臞先生年谱》、刘盼遂编《(高邮)王氏父子年谱》。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贵州乡试正考官、侍讲、《皇朝词林典故》纂修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大理寺卿、山东学政、礼部左侍郎,浙江乡试正考官、会试副考官、国史馆总裁、经筵讲官、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总裁。谥文简。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卷三四、汤金钊《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加二级谥文简伯申王公墓志铭》。

宋绵初字守端,

【笺注】

宋绵初,字守端,号瓞园,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曾官五河、清河县学训导。邃深经籍,尤长于《诗》。著有《韩诗内传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李惇(字)[号]孝臣,

【笺注】

李惇(1734—1784),字成裕,号孝臣,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选知县不就,主讲暨阳书院。著有《群经识小》、《左传通释》、《浑天图说》等。江藩好诋诃前人,李惇谓之曰:“王子雍若不作《圣证论》以攻康成,岂非醇儒?”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李赓芸(字)[号]许斋,

【笺注】

李赓芸(1754—1817),字生甫,又字许斋,号书田,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寻被诬以贪污,逼令自承,不肯诬服,虑遭辱,自缢而死。著有《稻香吟馆集》、《炳烛编》、《汉书艺文志考误》。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七八、《清史列传》卷七五。

歙县(金)[洪]榜(字)[号]初堂,

【笺注】

洪榜,字汝登,号初堂,安徽歙县人。年十五,补邑庠生。乾隆三十三年举人。四十一年,应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年仅三十五而卒。粹于经学,与同郡戴震、金榜交厚。著有《初堂遗稿》、《四书韵和表》。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榜弟梧字桐生,

【笺注】

洪梧(1750—1817),字桐生,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召试中书,乾隆五十五年(1790)考取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沂州(今山东临沂)府知府。博古通今,兼工词翰,亦邃于经学。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

汪莱字孝婴,

【笺注】

汪莱(1768—1813),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年十五补博士弟子。嘉庆十二年以优贡生,选石埭县训导。十八年应省试,得疾归,卒于官。深于经学,尤善历算,通中西之术。与焦循、李锐考论天文算法,时称“谈天三友”。著有《说文声类》、《十三经注疏正误》、《衡斋遗书》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五○七。

凌廷堪字次仲,

【笺注】

凌廷堪(1755—1809),字次仲,号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游扬州,慕其乡江永、戴震之学。四十八年至京师,始多交游。五十四年应乡试中式,五十五年成进士,官宁国府教授。于六书、历算及古今疆域之沿革、职官之异同皆有研究,尤长于考辨。著有《礼经释例》、《校礼堂文集》、《燕乐考原》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汪龙字蛰泉,

【笺注】

汪龙(1742—1823),字叔辰,蜇泉,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一年举人,拣选知县。著有《毛诗异义》、《毛诗申成》。事迹见胡培翚《汪叔辰先生别传》(《研六室文钞》卷十)。

兴化顾九苞字文子,

【笺注】

顾九苞,字文子,兴化人。博闻强记,长于《毛诗》、“三礼”。母任大椿之祖姑,通经达史。文子之学,母之教也。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成进士,未几卒。子凤毛。事迹见《文献征存录》卷七、《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嘉定金曰追(字)[号]璞园,

【笺注】

金曰追(1737—1780),字对扬,号璞园,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师事王鸣盛。闭门校书,不求闻达,《十三经》皆有校本,而《仪礼》尤精。著有《十三经考异》、《仪礼经注疏正讹》、《经说》。阮元奉诏校勘《仪礼石经》,多采其说。曹元弼《礼经学》流别第七:“其为校勘者:卢氏文弨有《仪礼详校》,金氏曰追有《仪礼经注疏正讹》。而阮氏元遍校《十三经注疏》,于《仪礼》尤详,集诸本异同,以唐石经宋严州本注景德本疏为主,综核诸家,校勘以阮氏为宗,解谊以胡氏为备。但阮书有校雠而无发正,胡书《士》、《昏》及《乡饮》以下四篇未成,余亦大纯,不免小疵。”事迹见《清史稿·儒林》、《练川名人画像续编》。

归安丁杰(字)[号]小雅,

【笺注】

丁杰(1738—1807),原名锦鸿,字小山,一字升衢,号小雅,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宁波府学教授。张之洞谓于诸校勘学家中,“戴(震)、卢(文弨)、丁(杰)、顾(广圻)为最”(《书目答问》)。著有《周易郑注后定》、《大戴礼记绎》、《小酉山房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海宁周广业(字)[号]耕崖,

【笺注】

周广业(1730—1798),字勤补,号耕崖,浙江海宁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终身教徒授业,且教且学。其学根柢六经,以子史百家为枝叶。少时即通训诂,辨音切。深研古学,尤邃于经。著有《孟子四考》、《经史避名汇考》、《蓬庐诗文抄》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翟灏传》附传。

钱塘梁玉绳字曜北,

【笺注】

梁玉绳(1744—1819),字曜北,号谏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同书嗣子,家世贵显,玉绳不志富贵,自号清白士。增贡生。九试九黜,年未四十,即弃举子业,潜心著述。与弟履绳以学问相勉,相互切磋,时有二难之目。尤精乙部书,与同时杭世骏、钱大昕、卢文弨诸人游,相与切磋。著有《瞥记》、《清白士集》、《史记志疑》、《古今人表考》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履绳字处素,

【笺注】

梁履绳(1748—1793),字处素,号夬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再试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生性淡泊,温良忠厚。于诸经中尤精《左传》,尝镌小印文曰“臣有《左传》癖”。著有《左通补释》、《澹足轩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偃师武亿字虚谷,

【笺注】

武亿(1745—1799),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自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山东博山县知县,创范泉书院。和坤密遣番役以踪迹王伦为名横行州县,乃悉执之,被劾罢职。博通经籍,蕴蓄宏富,考证诸作皆审核精详。著有《群经义证》、《经读考异》、《金石三跋》、《金石文字续跋》、《偃师金石记》、《安阳金石录》、《三礼义证》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

江都汪中字容甫,

【笺注】

汪中(1744—1794),字容甫,其先歙人,后迁扬州,遂占籍江都。少孤,性至孝,奉母以居,天资高迈,好谩骂,人多忌而恶之。为诸生十余年,屡试于乡,不售。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固时俗,敢于标新立异,当世目为狂徒。所服膺者,昆山顾宁人、德清胡朏明、宣城梅定九、太原阎百诗、元和惠定宇、休宁戴东原。著有《述学内外篇》、《大戴礼记正误》、《经义知新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喜孙字孟慈,

【笺注】

汪喜孙(1786—1847),字孟慈,号荀叔,后更名喜荀,江苏扬州人。汪中之子,少长,能读父书,溺志于学。嘉庆十二年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开户部员外郎。乙巳,补河南怀庆府知府。著有《大戴礼记补》、《且住庵诗文稿》、《汪孟慈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长洲程际(泰)[盛]字焕若,

【笺注】

程际盛(1739—1796),字焕若,号东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由舍人游历兰台,奉职三十余年,退食而归,惟以汲古穷经为务,尤深研郑玄之学。著有《说文古语考》、《礼记古训考》、《周礼故书考》、《仪礼古文今文考》、《骈字分笺》、《续方言补》、《清河偶抄》、《稻香楼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耆献类征》卷一三七。

(海)[济]宁许鸿磐字渐逵,

【笺注】

许鸿磐(1757—1837),字渐逵,号云峤,别号雪帆、六观楼主人,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府同知,泗州知州。著有《读史方舆考证》、《六观楼文集》、《尚书札记》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称:“又有济宁进士许君鸿磐,字渐逵者,安徽候补同知,深于舆地之学。亡友凌君次仲亟称之。后见所著《雪帆杂著》一册,皆辨驳地理之说,不在朏明、祖禹之下。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盖四方经纬洞彻胸中,故不为皮傅之言也。在京师,与戴君金溪谈其《雪帆杂著》,金溪曰:‘许君曾官指挥,当时以俗吏目之,失许君矣。’”

阳湖孙星衍字伯渊,

【笺注】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征隐,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改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兼管黄河兵备道、山东督粮道,权山东布政使,清廉有绩。去官后先后主讲扬州安定书院、绍兴戢山书院。一生劬学,好藏书,勤于著述,精于校刊。著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平津馆金石粹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

洪亮吉字稚存,

【笺注】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号北江,晩号更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在京供职外,曾出任贵州学政。嘉庆四年八月,经成亲王转上《极言时政启》千言,痛陈时弊,遭落职发戍伊犁。翌年赐还东返,归居里门,以著述、游历遣其余生。著有《六书转注录》、《比雅》、《卷施阁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六、《清史列传·儒林传》、吕培《洪北江先生年谱》。

仪征许珩字楚生,

【笺注】

许珩,字楚生,江苏仪征人。许谦子。著有《周礼注疏献疑》、《周礼经注节抄》。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阮元谥文达,

【笺注】

阮元(1754—1849),字伯元,号芸台,晚自号颐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兵、礼、户部侍郎,浙江、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朝拜体仁阁大学士,致仕,加太傅,谥文达。主盟文坛数十年,学者奉为山斗。博学贯通,精穷经谊。主编《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纂诂》、《皇清经解》、《畴人传》,刊当代名宿著述数十家为《文选楼丛书》,自著曰《揅经室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六四、《清史列传》卷三六。王章涛撰《阮元年谱》、《阮元传》。

刘文淇字孟瞻,

【笺注】

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江苏仪征人。嘉庆二十四年优贡生。官候选训导。少时家贫,舅父凌曙亲授之学。及长,以博通经史闻,与宝应刘宝楠有“扬州二刘”之目。道光中,尝与宝楠、梅植之、包慎言、柳兴恩、陈立同赴省试,相约各治一经,为之疏证,文淇拈阄得《左传》。为学实事求是,精研群经,尤长《左传》。辑《左传旧注疏证》一书,先取贾、服、郑三君之注,疏通证明。草创四十年,长编已具,然后依次排比成书,为《左氏旧注疏证》,成《左传旧疏考正》。又有《青溪旧屋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毓崧字伯山,

【笺注】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父刘文淇受经,治《左氏》缵述先业,成《春秋左氏传大义》。校书取材广博,采用活校方法,订讹补阙,于《王船山遗书》及《汉书》用力最勤。又曾替杜文澜编辑《古谣谚》一百卷。著有《史乘》、《诸子通义》、《经传通义》、《通义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曲阜桂馥(字)[号]未谷,

【笺注】

桂馥(1736—1805,一说卒于1802),字冬卉,又字天香,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云南永平知县。嘉庆十年卒于任。为学尚实,尤邃于《说文》之学。著有《说文义证》、《晚学集》、《札朴》。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甘泉钟褱字菣崖,

【笺注】

钟褱(1761—1805),字保其(一作保岐),一字菣崖(一作菣厓),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甲子优贡生。与阮元、焦循相友善,共研经学,旦夕讨论,务求于是。钟氏淡然无欲,以读书为乐,生平笃实,敦善行,交游中称为君子。著有《考古录》、《汉儒考》等。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焦循字里堂,

【笺注】

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作理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一应会试不第,遂绝意仕途,构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性恬淡寡欲,不干仕禄。于书无所不窥,邃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尤精于《易》学。著有《易通释》、《孟子正义》、《雕菰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王永祥《焦里堂先生年谱》。

江阴赵曦明字敬夫,

【笺注】

赵曦明(1705—1787),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江阴人。诸生。博览强识,佐卢抱经校勘群籍,世称精审。著有《颜氏家训注》、《读书一得》等。事迹见卢文弨《瞰江山人传》。

乌程严可均(字)[号]铁桥,

【笺注】

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五年举人,官建德教谕。引疾归,以著书为事。著有《唐石经校文》、《说文校议》、《石经总纂》、《铁桥漫稿》等,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全文》。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凌堃(字)[号]厚堂,

【笺注】

凌堃(1795—1861),字仲讷,号厚堂,自号德舆子,浙江乌程人。道光十一年举人。与黟县俞孝廉正燮友,并长推步算术,高材绩学,侯官林文忠公尝目以国士,著撰等身。其最致力者为《学春秋理辨》五十余卷,未写定。咸丰十一年,骂贼死。又著《周易翼》。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三。

桐城马宗梿(字)[号]鲁陈,

【笺注】

马宗梿(?—1802),一作宗琏,字器之,号鲁陈,安徽桐城人。嘉庆六年进士,官东流县教谕。少从舅父姚鼐学为诗古文词,有声于时。后从邵晋涵、王念孙游,遂精通训诂、地理之学。尝以治经学必先通训诂,而载籍极博,未有汇成一编者,乃偕孙星衍、阮元、朱锡庚分韵编录,未竟。体例为阮元《经籍纂诂》所仍。著有《春秋左氏补注》、《毛郑诗诂训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证》、《战国策地理考》。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马瑞辰字文登,

【笺注】

马瑞辰(1782—1853),字献生,号元伯,桐城人。马宗琏子。嘉庆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历主江西白鹿、山东绎山、安徽庐阳书院。乡居数十年,以著述自娱。闻乱,命二子团练乡兵。家人以其老,避之山中。咸丰二年,桐城陷,仲子死焉。太平军搜山,围其宅,见一老人倨上坐,拽之起,怒诘为谁,植立大言曰:“吾前工部员外郎马某也!”劝之降,不屈,骂且厉,遂遇害。少传父业,为训诂之学。著有《毛诗传笺通释》。事迹见马其昶《赠道衔原任工部员外郎马公墓表》(文载《抱润轩文集》卷六)。

毕[以]珣(字)[号]九水,

【笺注】

毕以珣,改名以田,又名亨,字恬溪,号九水,山东文登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六年,以大挑知县,分发江西,署安义县,后补崇义县。以积劳卒于官,年且八十。生平爱即墨劳山九水之胜,因名所居曰九水山房。戴震弟子,长于朴学。杨以增尝谓孙星衍生平著述多出其手。著有《九水山房文存》。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归安姚文田谥文僖,

【笺注】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社畲,别号经田、梅漪老人,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以一甲第一人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春秋经传朔闰表》、《说文声系》、《说文校议》、《求是斋自订稿》、《邃雅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七四、《清史列传》卷三四《大臣传次编》九。

栖霞郝懿行字兰皋,

【笺注】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好谈论经义,于《尔雅》用力最久。著有《尔雅义疏》、《晒书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许维遹《郝兰皋夫妇年谱》。

武进张惠言字皋文,

【笺注】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辛酉散馆授编修,卒于官。其学要归六经,尤深《易》、《仪礼》。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易言》、《周易郑氏义》、《易纬略义》、《易图条辨》、《谐声谱》、《茗柯文》、《茗柯词》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侯官陈寿祺字恭甫,

【笺注】

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号左海,晚号隐屏山人,福建闽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充广东、河南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十四年,奔丧归,不复出仕,主讲泉州清源、鳌峰两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陈寿祺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著有《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礼记郑读考》、《左海经辨》、《左海文集》、《绛趺堂诗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乔枞(字)[号](横)[樸]园,

【笺注】

陈乔枞(1809—1869),字树滋,号樸园,福建侯官人。道光五年举人。曾七赴京试不第。二十四年以举人大挑分发江西,历官分宜、弋阳、德化、南城诸县,署袁州、临江、等府知府。以经术饬吏,居官有声。同治八年卒于抚州官舍。著有《礼堂经说》、《齐诗翼氏学疏证》、《诗纬集证》、《诗经四家异文考》、《毛诗郑笺改字说》、《礼堂遗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武威张澍(字)[号]介白,

【笺注】

张澍(1781—1847),字介侯,一字时霖,号介白,甘肃武威人。嘉庆四年进士。官江西泸溪县知县。后主讲兰州,晚岁定居于西安,锐意于著述及辑佚,尤致意于关陇文献。性亢直,病恶如仇。著有《养素堂集》、《诗小序翼》、《叠韵谱》、《姓氏五书》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文苑传》、冯国瑞《张介侯先生年谱》。

歙县朱珔(字)[号]兰坡,

【笺注】

朱珔(1769—1850),字玉存,一字玉成,号兰坡,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擢至侍读。与修《明鉴》,坐承纂官累,降编修。道光元年直上书房,屡受嘉奖,升右春坊右赞善,告养归。历主钟山、正谊、紫阳书院。学博才赡,早官禁近,晚主吴中坛坫。著有《说文假借义证》、《经文广异》、《文选集释》、《小万卷斋诗文集》等。辑有《国朝古文汇抄》、《诂经文抄》。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抄》卷十二有《右春坊右赞善前翰林院侍讲朱兰坡先生传》。

平湖周用锡字晋园,

【笺注】

孔广森(1752—1786,一作1753—1787),字众仲,一字约,号巽轩,山东曲阜人。衍圣公传铎之孙。乾隆三十六年成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丁内艰,陈情归养,筑仪郑堂,读书其间,盖心仪郑氏学。著有《经学卮言》、《礼学卮言》等,合称为《巽轩所著书》。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51" class="superscript">[六]推诗意作内外传数万言,号曰《韩诗》。淮南贲生受之。武帝时婴与董仲舒论于上前,仲舒不能难。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韩生其后也。 [七]河内赵子事燕齐王,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及琅玡王吉,子公授太山栗丰,吉授淄川长孙顺,丰授山阳张就,顺授东海发福,并至大官。《艺文志》云:“齐、韩《诗》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鲁最为近之。”《毛诗》者,出自毛公,河间献王好之。徐整云:“子夏授河间人大毛公

弟广林字丛伯,

弟广林字丛伯,

【笺注】

【笺注】

孔广林(1736—1814后),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廪贡生,署太常寺博士。博雅好古,治经专治郑学。又工曲学,精元剧,且及南北散套小令。著有《周礼臆测》、《仪礼臆测》等。事迹见《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全清散曲》小传。

余姚邵晋涵字二云,

余姚邵晋涵字二云,

【笺注】

【笺注】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一字二云,浙江余姚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广西乡试正考官、侍讲学士,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著有《尔雅正义》、《旧五代史考异》、《南江札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黄云眉撰《邵二云先生年谱》。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一字二云,浙江余姚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广西乡试正考官、侍讲学士,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著有《尔雅正义》、《旧五代史考异》、《南江札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黄云眉撰《邵二云先生年谱》。

歙县金榜字辅之,

歙县金榜字辅之,

【笺注】

【笺注】

金榜(1735—1801),字辅之,一字蘂中,号槃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七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七年以一甲一名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尝出为山西副考官,以父丧归,遂不出。研究经籍,尤精“三礼”之学。著有《周易考占》、《礼笺》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金榜(1735—1801),字辅之,一字蘂中,号槃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七年,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三十七年以一甲一名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尝出为山西副考官,以父丧归,遂不出。研究经籍,尤精“三礼”之学。著有《周易考占》、《礼笺》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程瑶田字易畴,

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

【笺注】

【笺注】

程瑶田(1725—1814),字易田,又字易畴,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举人,选太仓州校官。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学于江永,深于经术。著有《通艺录》、《九谷考》等。今有《程瑶田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朱芳圃撰《程瑶田先生年谱初稿》。

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汉书》卷八八)

[二]田何:齐人,字子庄。《汉书》云:“商瞿授东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六]始江博士授胡常,常授梁萧秉,王莽时为讲学大夫。

【笺注】

汉兴,传《今文尚书》者始于济南伏胜[一],传《古文尚书》者始于孔安国[二]。伏生授济南张生、千乘欧阳生[三],生授同郡兒宽[四],宽又从孔安国受业,以授欧阳生之子,欧阳氏世传其业,至曾孙高作《尚书章句》,为欧阳氏学。高孙地余[八],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故不列于学。”一云:“子夏传曾申,申传魏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宋)[孙]卿子,(宋)[孙]卿子传鲁

偃师武亿字虚谷,

:“毛公,赵人,治《诗》,为河

【笺注】

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

武亿(1745—1799),字虚谷,一字小石,号授堂,自号半石山人,河南偃师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山东博山县知县,创范泉书院。和坤密遣番役以踪迹王伦为名横行州县,乃悉执之,被劾罢职。博通经籍,蕴蓄宏富,考证诸作皆审核精详。著有《群经义证》、《经读考异》、《金石三跋》、《金石文字续跋》、《偃师金石记》、《安阳金石录》、《三礼义证》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

丞相。

[二]申公,鲁人。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公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

江都汪中字容甫,

江都汪中字容甫,

【笺注】

【笺注】

汪中(1744—1794),字容甫,其先歙人,后迁扬州,遂占籍江都。少孤,性至孝,奉母以居,天资高迈,好谩骂,人多忌而恶之。为诸生十余年,屡试于乡,不售。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固时俗,敢于标新立异,当世目为狂徒。所服膺者,昆山顾宁人、德清胡朏明、宣城梅定九、太原阎百诗、元和惠定宇、休宁戴东原。著有《述学内外篇》、《大戴礼记正误》、《经义知新记》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儒多嫉毁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公孙弘亦征,仄目而事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汉书》卷八八)

[五]后苍字近君,东海郯人。事夏侯始昌。始昌通“五经”,苍亦通《诗》、《礼》,为博士,至少府,授翼奉、萧望之、匡衡。(《汉书》卷八八)

《左氏传》本左丘明作,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谊传至其孙嘉,嘉传赵人贯公,贯公传其少子长

子喜孙字孟慈,

【笺注】

【笺注】

汪喜孙(1786—1847),字孟慈,号荀叔,后更名喜荀,江苏扬州人。汪中之子,少长,能读父书,溺志于学。嘉庆十二年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开户部员外郎。乙巳,补河南怀庆府知府。著有《大戴礼记补》、《且住庵诗文稿》、《汪孟慈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汪喜孙(1786—1847),字孟慈,号荀叔,后更名喜荀,江苏扬州人。汪中之子,少长,能读父书,溺志于学。嘉庆十二年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开户部员外郎。乙巳,补河南怀庆府知府。著有《大戴礼记补》、《且住庵诗文稿》、《汪孟慈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长洲程际(泰)[盛]字焕若,

【笺注】

长洲程际(泰)[盛]字焕若,

【笺注】

程际盛(1739—1796),字焕若,号东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由舍人游历兰台,奉职三十余年,退食而归,惟以汲古穷经为务,尤深研郑玄之学。著有《说文古语考》、《礼记古训考》、《周礼故书考》、《仪礼古文今文考》、《骈字分笺》、《续方言补》、《清河偶抄》、《稻香楼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耆献类征》卷一三七。

程际盛(1739—1796),字焕若,号东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由舍人游历兰台,奉职三十余年,退食而归,惟以汲古穷经为务,尤深研郑玄之学。著有《说文古语考》、《礼记古训考》、《周礼故书考》、《仪礼古文今文考》、《骈字分笺》、《续方言补》、《清河偶抄》、《稻香楼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耆献类征》卷一三七。

(海)[济]宁许鸿磐字渐逵,

(海)[济]宁许鸿磐字渐逵,

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

【笺注】

许鸿磐(1757—1837),字渐逵,号云峤,别号雪帆、六观楼主人,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府同知,泗州知州。著有《读史方舆考证》、《六观楼文集》、《尚书札记》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称:“又有济宁进士许君鸿磐,字渐逵者,安徽候补同知,深于舆地之学。亡友凌君次仲亟称之。后见所著《雪帆杂著》一册,皆辨驳地理之说,不在朏明、祖禹之下。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盖四方经纬洞彻胸中,故不为皮傅之言也。在京师,与戴君金溪谈其《雪帆杂著》,金溪曰:‘许君曾官指挥,当时以俗吏目之,失许君矣。’”

许鸿磐(1757—1837),字渐逵,号云峤,别号雪帆、六观楼主人,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指挥,安徽府同知,泗州知州。著有《读史方舆考证》、《六观楼文集》、《尚书札记》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六称:“又有济宁进士许君鸿磐,字渐逵者,安徽候补同知,深于舆地之学。亡友凌君次仲亟称之。后见所著《雪帆杂著》一册,皆辨驳地理之说,不在朏明、祖禹之下。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盖四方经纬洞彻胸中,故不为皮傅之言也。在京师,与戴君金溪谈其《雪帆杂著》,金溪曰:‘许君曾官指挥,当时以俗吏目之,失许君矣。’”

阳湖孙星衍字伯渊,

阳湖孙星衍字伯渊,

【笺注】

【笺注】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征隐,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改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兼管黄河兵备道、山东督粮道,权山东布政使,清廉有绩。去官后先后主讲扬州安定书院、绍兴戢山书院。一生劬学,好藏书,勤于著述,精于校刊。著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平津馆金石粹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

洪亮吉字稚存,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征隐,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改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兼管黄河兵备道、山东督粮道,权山东布政使,清廉有绩。去官后先后主讲扬州安定书院、绍兴戢山书院。一生劬学,好藏书,勤于著述,精于校刊。著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平津馆金石粹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

【笺注】

洪亮吉字稚存,

【笺注】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号北江,晩号更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在京供职外,曾出任贵州学政。嘉庆四年八月,经成亲王转上《极言时政启》千言,痛陈时弊,遭落职发戍伊犁。翌年赐还东返,归居里门,以著述、游历遣其余生。著有《六书转注录》、《比雅》、《卷施阁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六、《清史列传·儒林传》、吕培《洪北江先生年谱》。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号北江,晩号更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在京供职外,曾出任贵州学政。嘉庆四年八月,经成亲王转上《极言时政启》千言,痛陈时弊,遭落职发戍伊犁。翌年赐还东返,归居里门,以著述、游历遣其余生。著有《六书转注录》、《比雅》、《卷施阁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六、《清史列传·儒林传》、吕培《洪北江先生年谱》。

仪征许珩字楚生,

仪征许珩字楚生,

【笺注】

【笺注】

许珩,字楚生,江苏仪征人。许谦子。著有《周礼注疏献疑》、《周礼经注节抄》。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许珩,字楚生,江苏仪征人。许谦子。著有《周礼注疏献疑》、《周礼经注节抄》。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阮元谥文达,

阮元谥文达,

【笺注】

【笺注】

阮元(1754—1849),字伯元,号芸台,晚自号颐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兵、礼、户部侍郎,浙江、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朝拜体仁阁大学士,致仕,加太傅,谥文达。主盟文坛数十年,学者奉为山斗。博学贯通,精穷经谊。主编《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纂诂》、《皇清经解》、《畴人传》,刊当代名宿著述数十家为《文选楼丛书》,自著曰《揅经室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六四、《清史列传》卷三六。王章涛撰《阮元年谱》、《阮元传》。

阮元(1754—1849),字伯元,号芸台,晚自号颐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少詹事,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兵、礼、户部侍郎,浙江、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道光朝拜体仁阁大学士,致仕,加太傅,谥文达。主盟文坛数十年,学者奉为山斗。博学贯通,精穷经谊。主编《十三经校勘记》、《经籍纂诂》、《皇清经解》、《畴人传》,刊当代名宿著述数十家为《文选楼丛书》,自著曰《揅经室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六四、《清史列传》卷三六。王章涛撰《阮元年谱》、《阮元传》。

刘文淇字孟瞻,

刘文淇字孟瞻,

【笺注】

【笺注】

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江苏仪征人。嘉庆二十四年优贡生。官候选训导。少时家贫,舅父凌曙亲授之学。及长,以博通经史闻,与宝应刘宝楠有“扬州二刘”之目。道光中,尝与宝楠、梅植之、包慎言、柳兴恩、陈立同赴省试,相约各治一经,为之疏证,文淇拈阄得《左传》。为学实事求是,精研群经,尤长《左传》。辑《左传旧注疏证》一书,先取贾、服、郑三君之注,疏通证明。草创四十年,长编已具,然后依次排比成书,为《左氏旧注疏证》,成《左传旧疏考正》。又有《青溪旧屋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丁姓待诏,使卒授十人。十余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穀梁》同异。望之等多从《穀梁》,由是大盛,庆、姓皆为博士。 [五]姓授楚申章昌曼君。初尹更始事蔡千秋,又受《左氏传》,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传子咸及翟方进、房凤。 [六] 【笺注】

【笺注】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父刘文淇受经,治《左氏》缵述先业,成《春秋左氏传大义》。校书取材广博,采用活校方法,订讹补阙,于《王船山遗书》及《汉书》用力最勤。又曾替杜文澜编辑《古谣谚》一百卷。著有《史乘》、《诸子通义》、《经传通义》、《通义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曲阜桂馥(字)[号]未谷,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父刘文淇受经,治《左氏》缵述先业,成《春秋左氏传大义》。校书取材广博,采用活校方法,订讹补阙,于《王船山遗书》及《汉书》用力最勤。又曾替杜文澜编辑《古谣谚》一百卷。著有《史乘》、《诸子通义》、《经传通义》、《通义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笺注】

曲阜桂馥(字)[号]未谷,

【笺注】

桂馥(1736—1805,一说卒于1802),字冬卉,又字天香,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云南永平知县。嘉庆十年卒于任。为学尚实,尤邃于《说文》之学。著有《说文义证》、《晚学集》、《札朴》。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甘泉钟褱字菣崖,

【笺注】

桂馥(1736—1805,一说卒于1802),字冬卉,又字天香,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云南永平知县。嘉庆十年卒于任。为学尚实,尤邃于《说文》之学。著有《说文义证》、《晚学集》、《札朴》。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六、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甘泉钟褱字菣崖,

【笺注】

钟褱(1761—1805),字保其(一作保岐),一字菣崖(一作菣厓),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甲子优贡生。与阮元、焦循相友善,共研经学,旦夕讨论,务求于是。钟氏淡然无欲,以读书为乐,生平笃实,敦善行,交游中称为君子。著有《考古录》、《汉儒考》等。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焦循字里堂,

【笺注】

钟褱(1761—1805),字保其(一作保岐),一字菣崖(一作菣厓),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甲子优贡生。与阮元、焦循相友善,共研经学,旦夕讨论,务求于是。钟氏淡然无欲,以读书为乐,生平笃实,敦善行,交游中称为君子。著有《考古录》、《汉儒考》等。事迹见《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

焦循字里堂,

【笺注】

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作理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一应会试不第,遂绝意仕途,构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性恬淡寡欲,不干仕禄。于书无所不窥,邃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尤精于《易》学。著有《易通释》、《孟子正义》、《雕菰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王永祥《焦里堂先生年谱》。

江阴赵曦明字敬夫,

【笺注】

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作理堂,晚号里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一应会试不第,遂绝意仕途,构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性恬淡寡欲,不干仕禄。于书无所不窥,邃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尤精于《易》学。著有《易通释》、《孟子正义》、《雕菰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王永祥《焦里堂先生年谱》。

赵曦明(1705—1787),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江阴人。诸生。博览强识,佐卢抱经校勘群籍,世称精审。著有《颜氏家训注》、《读书一得》等。事迹见卢文弨《瞰江山人传》。

江阴赵曦明字敬夫,

【笺注】

乌程严可均(字)[号]铁桥,

【笺注】

赵曦明(1705—1787),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江阴人。诸生。博览强识,佐卢抱经校勘群籍,世称精审。著有《颜氏家训注》、《读书一得》等。事迹见卢文弨《瞰江山人传》。

乌程严可均(字)[号]铁桥,

【笺注】

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五年举人,官建德教谕。引疾归,以著书为事。著有《唐石经校文》、《说文校议》、《石经总纂》、《铁桥漫稿》等,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全文》。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凌堃(字)[号]厚堂,

【笺注】

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五年举人,官建德教谕。引疾归,以著书为事。著有《唐石经校文》、《说文校议》、《石经总纂》、《铁桥漫稿》等,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全文》。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凌堃(字)[号]厚堂,

【笺注】

凌堃(1795—1861),字仲讷,号厚堂,自号德舆子,浙江乌程人。道光十一年举人。与黟县俞孝廉正燮友,并长推步算术,高材绩学,侯官林文忠公尝目以国士,著撰等身。其最致力者为《学春秋理辨》五十余卷,未写定。咸丰十一年,骂贼死。又著《周易翼》。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三。

桐城马宗梿(字)[号]鲁陈,

【笺注】

凌堃(1795—1861),字仲讷,号厚堂,自号德舆子,浙江乌程人。道光十一年举人。与黟县俞孝廉正燮友,并长推步算术,高材绩学,侯官林文忠公尝目以国士,著撰等身。其最致力者为《学春秋理辨》五十余卷,未写定。咸丰十一年,骂贼死。又著《周易翼》。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三。

桐城马宗梿(字)[号]鲁陈,

【笺注】

马宗梿(?—1802),一作宗琏,字器之,号鲁陈,安徽桐城人。嘉庆六年进士,官东流县教谕。少从舅父姚鼐学为诗古文词,有声于时。后从邵晋涵、王念孙游,遂精通训诂、地理之学。尝以治经学必先通训诂,而载籍极博,未有汇成一编者,乃偕孙星衍、阮元、朱锡庚分韵编录,未竟。体例为阮元《经籍纂诂》所仍。著有《春秋左氏补注》、《毛郑诗诂训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证》、《战国策地理考》。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马瑞辰字文登,

【笺注】

马宗梿(?—1802),一作宗琏,字器之,号鲁陈,安徽桐城人。嘉庆六年进士,官东流县教谕。少从舅父姚鼐学为诗古文词,有声于时。后从邵晋涵、王念孙游,遂精通训诂、地理之学。尝以治经学必先通训诂,而载籍极博,未有汇成一编者,乃偕孙星衍、阮元、朱锡庚分韵编录,未竟。体例为阮元《经籍纂诂》所仍。著有《春秋左氏补注》、《毛郑诗诂训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证》、《战国策地理考》。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马瑞辰字文登,

【笺注】

马瑞辰(1782—1853),字献生,号元伯,桐城人。马宗琏子。嘉庆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历主江西白鹿、山东绎山、安徽庐阳书院。乡居数十年,以著述自娱。闻乱,命二子团练乡兵。家人以其老,避之山中。咸丰二年,桐城陷,仲子死焉。太平军搜山,围其宅,见一老人倨上坐,拽之起,怒诘为谁,植立大言曰:“吾前工部员外郎马某也!”劝之降,不屈,骂且厉,遂遇害。少传父业,为训诂之学。著有《毛诗传笺通释》。事迹见马其昶《赠道衔原任工部员外郎马公墓表》(文载《抱润轩文集》卷六)。

毕[以]珣(字)[号]九水,

【笺注】

马瑞辰(1782—1853),字献生,号元伯,桐城人。马宗琏子。嘉庆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历主江西白鹿、山东绎山、安徽庐阳书院。乡居数十年,以著述自娱。闻乱,命二子团练乡兵。家人以其老,避之山中。咸丰二年,桐城陷,仲子死焉。太平军搜山,围其宅,见一老人倨上坐,拽之起,怒诘为谁,植立大言曰:“吾前工部员外郎马某也!”劝之降,不屈,骂且厉,遂遇害。少传父业,为训诂之学。著有《毛诗传笺通释》。事迹见马其昶《赠道衔原任工部员外郎马公墓表》(文载《抱润轩文集》卷六)。

毕[以]珣(字)[号]九水,

【笺注】

毕以珣,改名以田,又名亨,字恬溪,号九水,山东文登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六年,以大挑知县,分发江西,署安义县,后补崇义县。以积劳卒于官,年且八十。生平爱即墨劳山九水之胜,因名所居曰九水山房。戴震弟子,长于朴学。杨以增尝谓孙星衍生平著述多出其手。著有《九水山房文存》。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归安姚文田谥文僖,

【笺注】

毕以珣,改名以田,又名亨,字恬溪,号九水,山东文登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六年,以大挑知县,分发江西,署安义县,后补崇义县。以积劳卒于官,年且八十。生平爱即墨劳山九水之胜,因名所居曰九水山房。戴震弟子,长于朴学。杨以增尝谓孙星衍生平著述多出其手。著有《九水山房文存》。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归安姚文田谥文僖,

【笺注】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社畲,别号经田、梅漪老人,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以一甲第一人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春秋经传朔闰表》、《说文声系》、《说文校议》、《求是斋自订稿》、《邃雅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七四、《清史列传》卷三四《大臣传次编》九。

栖霞郝懿行字兰皋,

【笺注】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社畲,别号经田、梅漪老人,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以一甲第一人成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春秋经传朔闰表》、《说文声系》、《说文校议》、《求是斋自订稿》、《邃雅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七四、《清史列传》卷三四《大臣传次编》九。

栖霞郝懿行字兰皋,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好谈论经义,于《尔雅》用力最久。著有《尔雅义疏》、《晒书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许维遹《郝兰皋夫妇年谱》。

【笺注】

武进张惠言字皋文,

【笺注】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好谈论经义,于《尔雅》用力最久。著有《尔雅义疏》、《晒书堂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许维遹《郝兰皋夫妇年谱》。

武进张惠言字皋文,

【笺注】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辛酉散馆授编修,卒于官。其学要归六经,尤深《易》、《仪礼》。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易言》、《周易郑氏义》、《易纬略义》、《易图条辨》、《谐声谱》、《茗柯文》、《茗柯词》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侯官陈寿祺字恭甫,

【笺注】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实录馆纂修官、武英殿协修官,辛酉散馆授编修,卒于官。其学要归六经,尤深《易》、《仪礼》。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易言》、《周易郑氏义》、《易纬略义》、《易图条辨》、《谐声谱》、《茗柯文》、《茗柯词》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侯官陈寿祺字恭甫,

【笺注】

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号左海,晚号隐屏山人,福建闽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充广东、河南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十四年,奔丧归,不复出仕,主讲泉州清源、鳌峰两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陈寿祺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著有《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礼记郑读考》、《左海经辨》、《左海文集》、《绛趺堂诗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乔枞(字)[号](横)[樸]园,

【笺注】

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号左海,晚号隐屏山人,福建闽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充广东、河南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十四年,奔丧归,不复出仕,主讲泉州清源、鳌峰两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陈寿祺书院凡二十一年,卒于家。著有《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礼记郑读考》、《左海经辨》、《左海文集》、《绛趺堂诗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子乔枞(字)[号](横)[樸]园,

【笺注】

陈乔枞(1809—1869),字树滋,号樸园,福建侯官人。道光五年举人。曾七赴京试不第。二十四年以举人大挑分发江西,历官分宜、弋阳、德化、南城诸县,署袁州、临江、等府知府。以经术饬吏,居官有声。同治八年卒于抚州官舍。著有《礼堂经说》、《齐诗翼氏学疏证》、《诗纬集证》、《诗经四家异文考》、《毛诗郑笺改字说》、《礼堂遗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武威张澍(字)[号]介白,

【笺注】

陈乔枞(1809—1869),字树滋,号樸园,福建侯官人。道光五年举人。曾七赴京试不第。二十四年以举人大挑分发江西,历官分宜、弋阳、德化、南城诸县,署袁州、临江、等府知府。以经术饬吏,居官有声。同治八年卒于抚州官舍。著有《礼堂经说》、《齐诗翼氏学疏证》、《诗纬集证》、《诗经四家异文考》、《毛诗郑笺改字说》、《礼堂遗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武威张澍(字)[号]介白,

【笺注】

1847),字介侯,一字时霖,号介白,甘肃武威人。嘉庆四年进士。官江西泸溪县知县。后主讲兰州,晚岁定居于西安,锐意于著述及辑佚,尤致意于关陇文献。性亢直,病恶如仇。著有《养素堂集》、《诗小序翼》、《叠韵谱》、《姓氏五书》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文苑传》、冯国瑞《张介侯先生年谱》。

大旨,归本于王道。(《

歙县朱珔(字)[号]兰坡,

【笺注】

张澍(1781—1847),字介侯,一字时霖,号介白,甘肃武威人。嘉庆四年进士。官江西泸溪县知县。后主讲兰州,晚岁定居于西安,锐意于著述及辑佚,尤致意于关陇文献。性亢直,病恶如仇。著有《养素堂集》、《诗小序翼》、《叠韵谱》、《姓氏五书》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文苑传》、冯国瑞《张介侯先生年谱》。

歙县朱珔(字)[号]兰坡,

【笺注】

朱珔(1769—1850),字玉存,一字玉成,号兰坡,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擢至侍读。与修《明鉴》,坐承纂官累,降编修。道光元年直上书房,屡受嘉奖,升右春坊右赞善,告养归。历主钟山、正谊、紫阳书院。学博才赡,早官禁近,晚主吴中坛坫。著有《说文假借义证》、《经文广异》、《文选集释》、《小万卷斋诗文集》等。辑有《国朝古文汇抄》、《诂经文抄》。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抄》卷十二有《右春坊右赞善前翰林院侍讲朱兰坡先生传》。

平湖周用锡字晋园,

【笺注】

朱珔(1769—1850),字玉存,一字玉成,号兰坡,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擢至侍读。与修《明鉴》,坐承纂官累,降编修。道光元年直上书房,屡受嘉奖,升右春坊右赞善,告养归。历主钟山、正谊、紫阳书院。学博才赡,早官禁近,晚主吴中坛坫。著有《说文假借义证》、《经文广异》、《文选集释》、《小万卷斋诗文集》等。辑有《国朝古文汇抄》、《诂经文抄》。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抄》卷十二有《右春坊右赞善前翰林院侍讲朱兰坡先生传》。

平湖周用锡字晋园,

【笺注】

周用锡,字晋园,浙江平湖人。生活于乾嘉时期。著有《尚书证义》二十八卷。所作《百花图》题识曰:“乾隆辛酉六月天贶节拟王酉室笔。周用锡。”乾隆辛酉为1741年。焦循《孟子正义》书末参考文献提及其人。李赓芸《稻香吟馆集》诗稿卷六《王竹坡通守凤生假平湖少司寇小岘先生访之游弄珠楼赋断句八章中及鄙人通守以石刻拓赠因亦赋六章将以呈司寇并柬通守》:“鸳鸯湖畔送还迎,多谢当湖旧雨情。”自注:“余此次往来,黄太公菊坪、张孝廉庵、周明经晋园、钱吉士毅庵、冯秀才湛园俱至嘉,未相晤。”

李钟泗字滨石,

【笺注】

李钟泗(1771—1809),字滨石,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明年下第归,丁母忧,服除,入京师,拣选知县。岁己巳,卒于京邸。尝从藩问丧礼,往复问难,发人所未发,赴礼部试不第,殁于京师。精《左氏春秋》,撰《规规过》,抑刘伸杜,焦循服其精博。著有《鹤阴书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五。焦循《雕菰集》卷二十三有《拣选知县李君滨石事状》。

宝应朱彬,

【笺注】

朱彬(1753—1834),字郁甫,一字武曹,江苏宝应人。乾隆六十年举人。幼有至行,年十一丧母,哀戚如成人,长,丁父忧,敛葬尽礼,三年蔬食居外。自少至老,好学不厌。承其乡王懋竑经法,与外兄刘台拱互相切磋,每有所得,辄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于训诂声音文字之学用力尤深。著有《经传考证》、《礼记训纂》、《游道堂诗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朱为弼撰《赠吏部尚书郁甫朱公墓志铭》(载《碑传集补》卷三九)。

刘玉麐,

【笺注】

刘玉麐(1738—1797),字又徐,号甓斋,又号春圃,江苏宝应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以直隶州州判分发广西。历官郁林州州判,象州、龙门、北流等县知县。嘉庆二年,贵州兴义府苗民起事,延及泗城。玉麐襄理军需,病瘴,殁于百色舟中。博通经史,尤精考据。著有《甓斋遗稿》、《尔雅校议》、《尔雅补注残本》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阮元《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二。

刘宝楠,

【笺注】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又号秋槎,江苏宝应人。履恂子。道光二十年进士,历官直隶文安、元氏、三河等县知县。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攻《论语》。著有《论语正义》、《释穀》、《汉石例》、《念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二有《故三河县知县刘君事状》。

嘉兴李贻德(字)[号]次白,

【笺注】

周用锡,字晋园,浙江平湖人。生活于乾嘉时期。著有《尚书证义》二十八卷。所作《百花图》题识曰:“乾隆辛酉六月天贶节拟王酉室笔。周用锡。”乾隆辛酉为1741年。焦循《孟子正义》书末参考文献提及其人。李赓芸《稻香吟馆集》诗稿卷六《王竹坡通守凤生假平湖少司寇小岘先生访之游弄珠楼赋断句八章中及鄙人通守以石刻拓赠因亦赋六章将以呈司寇并柬通守》:“鸳鸯湖畔送还迎,多谢当湖旧雨情。”自注:“余此次往来,黄太公菊坪、张孝廉庵、周明经晋园、钱吉士毅庵、冯秀才湛园俱至嘉,未相晤。”

李钟泗字滨石,

【笺注】

李钟泗(1771—1809),字滨石,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明年下第归,丁母忧,服除,入京师,拣选知县。岁己巳,卒于京邸。尝从藩问丧礼,往复问难,发人所未发,赴礼部试不第,殁于京师。精《左氏春秋》,撰《规规过》,抑刘伸杜,焦循服其精博。著有《鹤阴书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五。焦循《雕菰集》卷二十三有《拣选知县李君滨石事状》。

宝应朱彬,

【笺注】

朱彬(1753—1834),字郁甫,一字武曹,江苏宝应人。乾隆六十年举人。幼有至行,年十一丧母,哀戚如成人,长,丁父忧,敛葬尽礼,三年蔬食居外。自少至老,好学不厌。承其乡王懋竑经法,与外兄刘台拱互相切磋,每有所得,辄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于训诂声音文字之学用力尤深。著有《经传考证》、《礼记训纂》、《游道堂诗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朱为弼撰《赠吏部尚书郁甫朱公墓志铭》(载《碑传集补》卷三九)。

刘玉麐,

【笺注】

刘玉麐(1738—1797),字又徐,号甓斋,又号春圃,江苏宝应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以直隶州州判分发广西。历官郁林州州判,象州、龙门、北流等县知县。嘉庆二年,贵州兴义府苗民起事,延及泗城。玉麐襄理军需,病瘴,殁于百色舟中。博通经史,尤精考据。著有《甓斋遗稿》、《尔雅校议》、《尔雅补注残本》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阮元《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二。

刘宝楠,

【笺注】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又号秋槎,江苏宝应人。履恂子。道光二十年进士,历官直隶文安、元氏、三河等县知县。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攻《论语》。著有《论语正义》、《释穀》、《汉石例》、《念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二有《故三河县知县刘君事状》。

嘉兴李贻德(字)[号]次白,

【笺注】

周用锡,字晋园,浙江平湖人。生活于乾嘉时期。著有《尚书证义》二十八卷。所作《百花图》题识曰:“乾隆辛酉六月天贶节拟王酉室笔。周用锡。”乾隆辛酉为1741年。焦循《孟子正义》书末参考文献提及其人。李赓芸《稻香吟馆集》诗稿卷六《王竹坡通守凤生假平湖少司寇小岘先生访之游弄珠楼赋断句八章中及鄙人通守以石刻拓赠因亦赋六章将以呈司寇并柬通守》:“鸳鸯湖畔送还迎,多谢当湖旧雨情。”自注:“余此次往来,黄太公菊坪、张孝廉庵、周明经晋园、钱吉士毅庵、冯秀才湛园俱至嘉,未相晤。”

李钟泗字滨石,

【笺注】

李钟泗(1771—1809),字滨石,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嘉庆六年举人。明年下第归,丁母忧,服除,入京师,拣选知县。岁己巳,卒于京邸。尝从藩问丧礼,往复问难,发人所未发,赴礼部试不第,殁于京师。精《左氏春秋》,撰《规规过》,抑刘伸杜,焦循服其精博。著有《鹤阴书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五。焦循《雕菰集》卷二十三有《拣选知县李君滨石事状》。

宝应朱彬,

【笺注】

朱彬(1753—1834),字郁甫,一字武曹,江苏宝应人。乾隆六十年举人。幼有至行,年十一丧母,哀戚如成人,长,丁父忧,敛葬尽礼,三年蔬食居外。自少至老,好学不厌。承其乡王懋竑经法,与外兄刘台拱互相切磋,每有所得,辄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于训诂声音文字之学用力尤深。著有《经传考证》、《礼记训纂》、《游道堂诗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朱为弼撰《赠吏部尚书郁甫朱公墓志铭》(载《碑传集补》卷三九)。

刘玉麐,

【笺注】

刘玉麐(1738—1797),字又徐,号甓斋,又号春圃,江苏宝应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以直隶州州判分发广西。历官郁林州州判,象州、龙门、北流等县知县。嘉庆二年,贵州兴义府苗民起事,延及泗城。玉麐襄理军需,病瘴,殁于百色舟中。博通经史,尤精考据。著有《甓斋遗稿》、《尔雅校议》、《尔雅补注残本》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阮元《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二。

刘宝楠,

【笺注】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又号秋槎,江苏宝应人。履恂子。道光二十年进士,历官直隶文安、元氏、三河等县知县。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攻《论语》。著有《论语正义》、《释穀》、《汉石例》、《念楼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二有《故三河县知县刘君事状》。

嘉兴李贻德(字)[号]次白,

【笺注】

李贻德(1783—1832),字天贻(一作天彝),号次白,又号杏村、净缘居士,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中。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又入试,报罢。卒于京师。邃于经史,尤善小学,孙渊如剧赏之。孙氏晚年所著书(如《周礼剩义》、《左传集解》),多得贻德之助。著有《春秋左氏解贾服注辑述》、《诗考异》、《诗经名物考》、《十七史考异》、《揽青阁诗抄》、《梦春庐词》。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清史稿》卷四八一、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二十九。钱仪吉《衎石斋记事稿》卷十有《李次白墓志铭》。

海盐崔应榴,

【笺注】

李贻德(1783—1832),字天贻(一作天彝),号次白,又号杏村、净缘居士,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中。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又入试,报罢。卒于京师。邃于经史,尤善小学,孙渊如剧赏之。孙氏晚年所著书(如《周礼剩义》、《左传集解》),多得贻德之助。著有《春秋左氏解贾服注辑述》、《诗考异》、《诗经名物考》、《十七史考异》、《揽青阁诗抄》、《梦春庐词》。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清史稿》卷四八一、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二十九。钱仪吉《衎石斋记事稿》卷十有《李次白墓志铭》。

李贻德(1783—1832),字天贻(一作天彝),号次白,又号杏村、净缘居士,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三年举人。屡试进士不中。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又入试,报罢。卒于京师。邃于经史,尤善小学,孙渊如剧赏之。孙氏晚年所著书(如《周礼剩义》、《左传集解》),多得贻德之助。著有《春秋左氏解贾服注辑述》、《诗考异》、《诗经名物考》、《十七史考异》、《揽青阁诗抄》、《梦春庐词》。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清史稿》卷四八一、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二十九。钱仪吉《衎石斋记事稿》卷十有《李次白墓志铭》。

海盐崔应榴,

【笺注】

【笺注】

崔应榴(1749—1815),字秋谷、星洲,浙江海盐人。增生。应榴少颖悟,究心四部之学,老而弥笃。著有《吾亦庐稿》、《殷水遗闻》、《横山纪略》、《岁时藻玉》、《广孝编》、《广慈编》等书。事迹见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十三、《(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七〇。

阳湖刘逢禄字申受,

【笺注】

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号申甫,又号思误居士,江苏武进人。祖纶,大学士。外王父庄存与、舅庄述祖并以经术名世,逢禄尽传其学。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道光四年,补仪制司主事。于礼部十余年未迁,卒于官。为学务通大义,不专章句。曾授龚自珍《公羊春秋》之学,自珍《己亥杂诗》有“东南绝学在毗陵”之句。著有《公羊春秋何氏释例》、《申何难郑》、《刘礼部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一有《故礼部仪制司主事刘先生行状》,刘逢禄《刘礼部集》卷十一附有其子刘承宽撰《先府君行述》。

长洲宋翔凤字于庭,

【笺注】

宋翔凤(1776,一作1779—1860),字虞庭,一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亦庄述祖之甥。嘉庆五年举人,官湖南宝庆府周知。翔凤通训诂名物,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得庄氏之真传。著有《周易考异》、《论语说义》、《论语郑注》、《大学古义说》、《孟子赵注补正》、《尚书说》、《尚书谱》、《小尔雅训纂》、《五经要义》、《五经通义》、《过庭录》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陈奂(字)[号]硕甫,

【笺注】

陈奂(1786—1863),字倬云,号硕甫,晚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著有《诗毛氏传疏》、《毛诗音》、《义类》、《郑氏笺考征》、《诗语助义》、《宋本集韵校勘记》、《三百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同治)苏州府志》卷八九。

吴县沈钦韩字文起,

【笺注】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号小宛,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三年选授安徽宁国府训导。著有《汉书疏证》、《后汉书疏证》、《三国志补注》、《水经注疏证》、《昌黎集补注》、《荆公文集注》、《孙文志疑》、《苏诗查注补正》、《石湖诗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丹徒柳兴宗字(宝)[宾]叔,

【笺注】

柳兴宗(1793—1878,一作1795—1880),又名兴恩,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受业于阮元。著有《穀梁大义述》、《周易卦气辅》、《虞氏逸象考》、《毛诗注疏纠补》、《续王应麟诗地考》、《群经异义》、《刘向年谱》、《仪礼释宫考辨》、《宿壹斋诗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海州许桂林字月南,

【笺注】

许桂林(1779—1821),字同叔,号月南,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好学深思,至性醇粹,躬行践履,博综群书,以诂经为事,于诸经皆有发明。尤笃信《穀梁》之学。著有《春秋穀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易确》、《毛诗后笺》、《春秋三传地名考证》、《汉世别本礼记长义》、《大学中庸讲义》、《四书因论》、《许氏说音》、《算牖》、《宣西通》、《太玄后知》、《擢对》、《参同契金堤大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仁和赵坦字宽夫,

【笺注】

赵坦(1765—1828),字宽夫,号石侣,又号保甓居士,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道光元年举人,奏给六品顶带。入诂经精舍,为著籍弟子。著有《周易郑注引义》、《春秋异文笺》、《石经考》、《保甓斋札记》、《保甓斋文录》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三八。

临海洪颐煊(字)[号]筠轩,

【笺注】

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晚自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苦志力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合称“三洪”。嘉庆六年拔贡生。入赀为直隶州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适阮元督粤,知赜煊学优,非吏才,延致幕府,相与咨诹经史。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礼记宫室答问》、《孝经郑注补证》、《孔子三朝记》、《管子义证》、《汉志水道疏证》、《诸史考异》、《校正竹书纪年》、《平津馆读碑记·续记·再续·三续》、《读书丛录》、《台州札记》、《筠轩诗文集》,辑有《经典集林》、《刘向五经通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震煊(字)[号]檆堂,

【笺注】

洪震煊(1770—1815),字百里,号檆堂,浙江临海人。阮元修《经籍纂诂》、《十三经校勘记》,皆任其役。精于研究天文、地理。著有《夏小正疏义》、《附释音异字记》、《石鼓文考异》。性孤介,尝曰:“读书贵自得,何以名为!”是以撰述颇寡。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

金鹗(字)[号]诚斋,

【笺注】

金鹗(1771—1819),字风荐,号诚斋,浙江临海人。年十七补弟子员。阮元抚浙,建诂经精舍,延孙星衍主讲席,金鹗与洪颐煊、震煊同肄业其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优贡生。二十四年,客死京师。博闻强识,精“三礼”之学。受知于山阳汪廷珍。著有《求古录礼说》、《四书正义》,辑《论语乡党注》。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宋世荦(字)[号]确山,

【笺注】

宋世荦(1765—1821),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以教习官陕西扶风知县。罢归,居家研求经训,熟于谐声假借之例。著有《周礼故书疏证》、《仪礼古今文疏证》、《红杏轩诗钞》等。尝刊乡先进著作为《台州丛书》,仅成甲乙两集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太平戚学标(字)[号]鹤泉,

【笺注】

戚学标(1742—1825),字翰芳,号鹤泉,别号南墅居士,浙江太平(今温岭)人。幼从天台齐召南游,及馆曲阜孔氏,师友极一时之盛。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河南涉县、林县知县,以忤上官罢,后改宁波府学教授,不久辞归,著述以终。治学长于考证,于《说文》、《毛诗》研究有成。著有《汉学谐声》、《说文补考又考》、《毛诗证读》、《读诗或问》、《诗声辨定阴阳谱》、《四书偶谈》、《内外篇》、《字易》、《景文堂集》、《鹤泉文抄》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江都凌曙字晓楼,

【笺注】

凌曙(1775—1829),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国子监生。年二十为童子师,问学于包世臣。世臣曰:“治经必守家法,专法一家,以立其基,则诸家渐通。”曙乃稽典礼,考古训,为《四书典故核》六卷。既治郑氏学,得其要领。又从沈钦韩问疑义,益贯串精审。后闻武进刘逢禄论何氏《公羊春秋》而好之。及入都,为阮元校辑《经郛》,尽见魏、晋以来诸家《春秋》之说。著有《春秋公羊礼疏》、《公羊礼说》、《春秋公羊问答》、《春秋繁露注》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泾县胡世琦字玉樵,

【笺注】

胡世琦(1775—1829),字玮臣,号玉樵,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得山东之费县。后复历摄平原、即墨、沂水,寻补曹县。究缘负气不肯事上官,又勇于任事,犯同僚忌,复挂吏议失职,始浩然决意引退。著有《小尔雅义证》、《三家诗辑》、《学论》、《立经堂诗抄》等。包世臣《艺舟双楫》卷四《清故文学薜君之碑》称同邑胡世琦玉樵,墨守郑氏,有缀残补缺之勤。事迹见《(道光)济南府志》卷三二。

黟县俞正燮字理初,

【笺注】

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年二十余,负其所业,北走兖州,谒孙星衍。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丘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左墓考》,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著有《癸巳类稿》、《癸巳存稿》等。另著有《说文部纬校补》、《校补海国纪文》等。又有《钦定左传读本》、《续行水金鉴》,皆助他人编撰,不署己名。其学主于求是,其文典重。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一九。

长兴臧寿恭(字)[号]梅溪,

【笺注】

崔应榴(1749—1815),字秋谷、星洲,浙江海盐人。增生。应榴少颖悟,究心四部之学,老而弥笃。著有《吾亦庐稿》、《殷水遗闻》、《横山纪略》、《岁时藻玉》、《广孝编》、《广慈编》等书。事迹见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十三、《(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七〇。

阳湖刘逢禄字申受,

【笺注】

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号申甫,又号思误居士,江苏武进人。祖纶,大学士。外王父庄存与、舅庄述祖并以经术名世,逢禄尽传其学。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道光四年,补仪制司主事。于礼部十余年未迁,卒于官。为学务通大义,不专章句。曾授龚自珍《公羊春秋》之学,自珍《己亥杂诗》有“东南绝学在毗陵”之句。著有《公羊春秋何氏释例》、《申何难郑》、《刘礼部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一有《故礼部仪制司主事刘先生行状》,刘逢禄《刘礼部集》卷十一附有其子刘承宽撰《先府君行述》。

长洲宋翔凤字于庭,

【笺注】

宋翔凤(1776,一作1779—1860),字虞庭,一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亦庄述祖之甥。嘉庆五年举人,官湖南宝庆府周知。翔凤通训诂名物,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得庄氏之真传。著有《周易考异》、《论语说义》、《论语郑注》、《大学古义说》、《孟子赵注补正》、《尚书说》、《尚书谱》、《小尔雅训纂》、《五经要义》、《五经通义》、《过庭录》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陈奂(字)[号]硕甫,

【笺注】

陈奂(1786—1863),字倬云,号硕甫,晚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著有《诗毛氏传疏》、《毛诗音》、《义类》、《郑氏笺考征》、《诗语助义》、《宋本集韵校勘记》、《三百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同治)苏州府志》卷八九。

吴县沈钦韩字文起,

【笺注】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号小宛,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三年选授安徽宁国府训导。著有《汉书疏证》、《后汉书疏证》、《三国志补注》、《水经注疏证》、《昌黎集补注》、《荆公文集注》、《孙文志疑》、《苏诗查注补正》、《石湖诗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丹徒柳兴宗字(宝)[宾]叔,

【笺注】

柳兴宗(1793—1878,一作1795—1880),又名兴恩,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受业于阮元。著有《穀梁大义述》、《周易卦气辅》、《虞氏逸象考》、《毛诗注疏纠补》、《续王应麟诗地考》、《群经异义》、《刘向年谱》、《仪礼释宫考辨》、《宿壹斋诗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海州许桂林字月南,

【笺注】

许桂林(1779—1821),字同叔,号月南,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好学深思,至性醇粹,躬行践履,博综群书,以诂经为事,于诸经皆有发明。尤笃信《穀梁》之学。著有《春秋穀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易确》、《毛诗后笺》、《春秋三传地名考证》、《汉世别本礼记长义》、《大学中庸讲义》、《四书因论》、《许氏说音》、《算牖》、《宣西通》、《太玄后知》、《擢对》、《参同契金堤大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仁和赵坦字宽夫,

【笺注】

赵坦(1765—1828),字宽夫,号石侣,又号保甓居士,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道光元年举人,奏给六品顶带。入诂经精舍,为著籍弟子。著有《周易郑注引义》、《春秋异文笺》、《石经考》、《保甓斋札记》、《保甓斋文录》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三八。

临海洪颐煊(字)[号]筠轩,

【笺注】

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晚自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苦志力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合称“三洪”。嘉庆六年拔贡生。入赀为直隶州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适阮元督粤,知赜煊学优,非吏才,延致幕府,相与咨诹经史。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礼记宫室答问》、《孝经郑注补证》、《孔子三朝记》、《管子义证》、《汉志水道疏证》、《诸史考异》、《校正竹书纪年》、《平津馆读碑记·续记·再续·三续》、《读书丛录》、《台州札记》、《筠轩诗文集》,辑有《经典集林》、《刘向五经通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震煊(字)[号]檆堂,

【笺注】

洪震煊(1770—1815),字百里,号檆堂,浙江临海人。阮元修《经籍纂诂》、《十三经校勘记》,皆任其役。精于研究天文、地理。著有《夏小正疏义》、《附释音异字记》、《石鼓文考异》。性孤介,尝曰:“读书贵自得,何以名为!”是以撰述颇寡。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

金鹗(字)[号]诚斋,

【笺注】

金鹗(1771—1819),字风荐,号诚斋,浙江临海人。年十七补弟子员。阮元抚浙,建诂经精舍,延孙星衍主讲席,金鹗与洪颐煊、震煊同肄业其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优贡生。二十四年,客死京师。博闻强识,精“三礼”之学。受知于山阳汪廷珍。著有《求古录礼说》、《四书正义》,辑《论语乡党注》。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宋世荦(字)[号]确山,

【笺注】

宋世荦(1765—1821),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以教习官陕西扶风知县。罢归,居家研求经训,熟于谐声假借之例。著有《周礼故书疏证》、《仪礼古今文疏证》、《红杏轩诗钞》等。尝刊乡先进著作为《台州丛书》,仅成甲乙两集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太平戚学标(字)[号]鹤泉,

【笺注】

戚学标(1742—1825),字翰芳,号鹤泉,别号南墅居士,浙江太平(今温岭)人。幼从天台齐召南游,及馆曲阜孔氏,师友极一时之盛。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河南涉县、林县知县,以忤上官罢,后改宁波府学教授,不久辞归,著述以终。治学长于考证,于《说文》、《毛诗》研究有成。著有《汉学谐声》、《说文补考又考》、《毛诗证读》、《读诗或问》、《诗声辨定阴阳谱》、《四书偶谈》、《内外篇》、《字易》、《景文堂集》、《鹤泉文抄》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江都凌曙字晓楼,

【笺注】

凌曙(1775—1829),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国子监生。年二十为童子师,问学于包世臣。世臣曰:“治经必守家法,专法一家,以立其基,则诸家渐通。”曙乃稽典礼,考古训,为《四书典故核》六卷。既治郑氏学,得其要领。又从沈钦韩问疑义,益贯串精审。后闻武进刘逢禄论何氏《公羊春秋》而好之。及入都,为阮元校辑《经郛》,尽见魏、晋以来诸家《春秋》之说。著有《春秋公羊礼疏》、《公羊礼说》、《春秋公羊问答》、《春秋繁露注》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泾县胡世琦字玉樵,

【笺注】

胡世琦(1775—1829),字玮臣,号玉樵,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得山东之费县。后复历摄平原、即墨、沂水,寻补曹县。究缘负气不肯事上官,又勇于任事,犯同僚忌,复挂吏议失职,始浩然决意引退。著有《小尔雅义证》、《三家诗辑》、《学论》、《立经堂诗抄》等。包世臣《艺舟双楫》卷四《清故文学薜君之碑》称同邑胡世琦玉樵,墨守郑氏,有缀残补缺之勤。事迹见《(道光)济南府志》卷三二。

黟县俞正燮字理初,

【笺注】

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年二十余,负其所业,北走兖州,谒孙星衍。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丘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左墓考》,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著有《癸巳类稿》、《癸巳存稿》等。另著有《说文部纬校补》、《校补海国纪文》等。又有《钦定左传读本》、《续行水金鉴》,皆助他人编撰,不署己名。其学主于求是,其文典重。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一九。

长兴臧寿恭(字)[号]梅溪,

【笺注】

崔应榴(1749—1815),字秋谷、星洲,浙江海盐人。增生。应榴少颖悟,究心四部之学,老而弥笃。著有《吾亦庐稿》、《殷水遗闻》、《横山纪略》、《岁时藻玉》、《广孝编》、《广慈编》等书。事迹见潘衍桐《两浙轩续录》卷十三、《(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七〇。

阳湖刘逢禄字申受,

【笺注】

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号申甫,又号思误居士,江苏武进人。祖纶,大学士。外王父庄存与、舅庄述祖并以经术名世,逢禄尽传其学。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道光四年,补仪制司主事。于礼部十余年未迁,卒于官。为学务通大义,不专章句。曾授龚自珍《公羊春秋》之学,自珍《己亥杂诗》有“东南绝学在毗陵”之句。著有《公羊春秋何氏释例》、《申何难郑》、《刘礼部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戴望《谪麐堂遗集》文一有《故礼部仪制司主事刘先生行状》,刘逢禄《刘礼部集》卷十一附有其子刘承宽撰《先府君行述》。

长洲宋翔凤字于庭,

【笺注】

宋翔凤(1776,一作1779—1860),字虞庭,一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亦庄述祖之甥。嘉庆五年举人,官湖南宝庆府周知。翔凤通训诂名物,志在西汉家法、微言大义,得庄氏之真传。著有《周易考异》、《论语说义》、《论语郑注》、《大学古义说》、《孟子赵注补正》、《尚书说》、《尚书谱》、《小尔雅训纂》、《五经要义》、《五经通义》、《过庭录》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陈奂(字)[号]硕甫,

【笺注】

陈奂(1786—1863),字倬云,号硕甫,晚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著有《诗毛氏传疏》、《毛诗音》、《义类》、《郑氏笺考征》、《诗语助义》、《宋本集韵校勘记》、《三百堂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同治)苏州府志》卷八九。

吴县沈钦韩字文起,

【笺注】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号小宛,江苏吴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三年选授安徽宁国府训导。著有《汉书疏证》、《后汉书疏证》、《三国志补注》、《水经注疏证》、《昌黎集补注》、《荆公文集注》、《孙文志疑》、《苏诗查注补正》、《石湖诗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丹徒柳兴宗字(宝)[宾]叔,

【笺注】

柳兴宗(1793—1878,一作1795—1880),又名兴恩,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受业于阮元。著有《穀梁大义述》、《周易卦气辅》、《虞氏逸象考》、《毛诗注疏纠补》、《续王应麟诗地考》、《群经异义》、《刘向年谱》、《仪礼释宫考辨》、《宿壹斋诗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海州许桂林字月南,

【笺注】

许桂林(1779—1821),字同叔,号月南,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好学深思,至性醇粹,躬行践履,博综群书,以诂经为事,于诸经皆有发明。尤笃信《穀梁》之学。著有《春秋穀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易确》、《毛诗后笺》、《春秋三传地名考证》、《汉世别本礼记长义》、《大学中庸讲义》、《四书因论》、《许氏说音》、《算牖》、《宣西通》、《太玄后知》、《擢对》、《参同契金堤大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仁和赵坦字宽夫,

【笺注】

赵坦(1765—1828),字宽夫,号石侣,又号保甓居士,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道光元年举人,奏给六品顶带。入诂经精舍,为著籍弟子。著有《周易郑注引义》、《春秋异文笺》、《石经考》、《保甓斋札记》、《保甓斋文录》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三八。

临海洪颐煊(字)[号]筠轩,

【笺注】

洪颐煊(1765—1833),字旌贤,号筠轩,晚自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苦志力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合称“三洪”。嘉庆六年拔贡生。入赀为直隶州州判,署广东新兴县事。适阮元督粤,知赜煊学优,非吏才,延致幕府,相与咨诹经史。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礼记宫室答问》、《孝经郑注补证》、《孔子三朝记》、《管子义证》、《汉志水道疏证》、《诸史考异》、《校正竹书纪年》、《平津馆读碑记·续记·再续·三续》、《读书丛录》、《台州札记》、《筠轩诗文集》,辑有《经典集林》、《刘向五经通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弟震煊(字)[号]檆堂,

【笺注】

洪震煊(1770—1815),字百里,号檆堂,浙江临海人。阮元修《经籍纂诂》、《十三经校勘记》,皆任其役。精于研究天文、地理。著有《夏小正疏义》、《附释音异字记》、《石鼓文考异》。性孤介,尝曰:“读书贵自得,何以名为!”是以撰述颇寡。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

金鹗(字)[号]诚斋,

【笺注】

金鹗(1771—1819),字风荐,号诚斋,浙江临海人。年十七补弟子员。阮元抚浙,建诂经精舍,延孙星衍主讲席,金鹗与洪颐煊、震煊同肄业其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优贡生。二十四年,客死京师。博闻强识,精“三礼”之学。受知于山阳汪廷珍。著有《求古录礼说》、《四书正义》,辑《论语乡党注》。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宋世荦(字)[号]确山,

【笺注】

宋世荦(1765—1821),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以教习官陕西扶风知县。罢归,居家研求经训,熟于谐声假借之例。著有《周礼故书疏证》、《仪礼古今文疏证》、《红杏轩诗钞》等。尝刊乡先进著作为《台州丛书》,仅成甲乙两集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太平戚学标(字)[号]鹤泉,

【笺注】

戚学标(1742—1825),字翰芳,号鹤泉,别号南墅居士,浙江太平(今温岭)人。幼从天台齐召南游,及馆曲阜孔氏,师友极一时之盛。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官河南涉县、林县知县,以忤上官罢,后改宁波府学教授,不久辞归,著述以终。治学长于考证,于《说文》、《毛诗》研究有成。著有《汉学谐声》、《说文补考又考》、《毛诗证读》、《读诗或问》、《诗声辨定阴阳谱》、《四书偶谈》、《内外篇》、《字易》、《景文堂集》、《鹤泉文抄》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江都凌曙字晓楼,

【笺注】

凌曙(1775—1829),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国子监生。年二十为童子师,问学于包世臣。世臣曰:“治经必守家法,专法一家,以立其基,则诸家渐通。”曙乃稽典礼,考古训,为《四书典故核》六卷。既治郑氏学,得其要领。又从沈钦韩问疑义,益贯串精审。后闻武进刘逢禄论何氏《公羊春秋》而好之。及入都,为阮元校辑《经郛》,尽见魏、晋以来诸家《春秋》之说。著有《春秋公羊礼疏》、《公羊礼说》、《春秋公羊问答》、《春秋繁露注》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泾县胡世琦字玉樵,

【笺注】

胡世琦(1775—1829),字玮臣,号玉樵,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得山东之费县。后复历摄平原、即墨、沂水,寻补曹县。究缘负气不肯事上官,又勇于任事,犯同僚忌,复挂吏议失职,始浩然决意引退。著有《小尔雅义证》、《三家诗辑》、《学论》、《立经堂诗抄》等。包世臣《艺舟双楫》卷四《清故文学薜君之碑》称同邑胡世琦玉樵,墨守郑氏,有缀残补缺之勤。事迹见《(道光)济南府志》卷三二。

黟县俞正燮字理初,

【笺注】

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元年举人。年二十余,负其所业,北走兖州,谒孙星衍。时星衍为伏生建立博士,复访求左氏后裔。正燮因作《丘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左墓考》,星衍多据以折衷群议,由是名大起。正燮读书,置巨册数十,分题疏记,积岁月,乃排比为文,断以己意。著有《癸巳类稿》、《癸巳存稿》等。另著有《说文部纬校补》、《校补海国纪文》等。又有《钦定左传读本》、《续行水金鉴》,皆助他人编撰,不署己名。其学主于求是,其文典重。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一九。

长兴臧寿恭(字)[号]梅溪,

【笺注】

臧寿恭(1788—1846),原名耀,字眉卿,号梅溪,浙江长兴人。嘉庆丁卯举人。长于《春秋》之学,尤负史才。著有《春秋左氏古义》、《天步证验》、《南史事略》。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四。

乌程周中孚字信之,

【笺注】

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浙江乌县人。嘉庆十五年(1810)拔贡。后入崇文书院与诂经精舍,为阮元、孙星衍门下高第。稍长,见《四库书提要》,谓为学之途径在是,于是遍求诸史艺文志,考自汉迄唐存佚各书,以备搜辑古籍。阮元《定香亭笔谈》称:“乌程周中孚博闻强记,而文笔甚拙;其弟联奎能诗文,而疏于经术。然亦可谓‘二难’矣。”著有《郑堂读书记》、《郑堂札记》、《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等。事迹见戴望《外王父周先生述》(《谪麐堂遗集》文二)。

元和李锐字尚之,

【笺注】

李锐(1768,一作1769—1817),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生员。受业于钱大昕。后入阮元、张敦仁幕,整理古代数学典籍,与焦循、汪莱、李潢等交最密。曾参与《畴人传》的编纂工作,并校释《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缉古算经》、《数书九章》、《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杨辉算法》、《四元玉鉴》等古代算学名著。曾从顾千里借得《九章算经》,昼夜穷探不息,乃知天元一术与借根方异,著论畅郭守敬、李冶之旨,兼补宣城梅文鼎所未备。著有《周易虞氏略例》等,以《李氏遗书》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卷五○七、《畴人传》卷五十、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三。

德清徐(春源)[养原],

【笺注】

臧寿恭(1788—1846),原名耀,字眉卿,号梅溪,浙江长兴人。嘉庆丁卯举人。长于《春秋》之学,尤负史才。著有《春秋左氏古义》、《天步证验》、《南史事略》。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四。

乌程周中孚字信之,

【笺注】

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浙江乌县人。嘉庆十五年(1810)拔贡。后入崇文书院与诂经精舍,为阮元、孙星衍门下高第。稍长,见《四库书提要》,谓为学之途径在是,于是遍求诸史艺文志,考自汉迄唐存佚各书,以备搜辑古籍。阮元《定香亭笔谈》称:“乌程周中孚博闻强记,而文笔甚拙;其弟联奎能诗文,而疏于经术。然亦可谓‘二难’矣。”著有《郑堂读书记》、《郑堂札记》、《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等。事迹见戴望《外王父周先生述》(《谪麐堂遗集》文二)。

元和李锐字尚之,

【笺注】

李锐(1768,一作1769—1817),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生员。受业于钱大昕。后入阮元、张敦仁幕,整理古代数学典籍,与焦循、汪莱、李潢等交最密。曾参与《畴人传》的编纂工作,并校释《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缉古算经》、《数书九章》、《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杨辉算法》、《四元玉鉴》等古代算学名著。曾从顾千里借得《九章算经》,昼夜穷探不息,乃知天元一术与借根方异,著论畅郭守敬、李冶之旨,兼补宣城梅文鼎所未备。著有《周易虞氏略例》等,以《李氏遗书》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卷五○七、《畴人传》卷五十、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三。

德清徐(春源)[养原],

【笺注】

臧寿恭(1788—1846),原名耀,字眉卿,号梅溪,浙江长兴人。嘉庆丁卯举人。长于《春秋》之学,尤负史才。著有《春秋左氏古义》、《天步证验》、《南史事略》。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四。

乌程周中孚字信之,

【笺注】

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号郑堂,浙江乌县人。嘉庆十五年(1810)拔贡。后入崇文书院与诂经精舍,为阮元、孙星衍门下高第。稍长,见《四库书提要》,谓为学之途径在是,于是遍求诸史艺文志,考自汉迄唐存佚各书,以备搜辑古籍。阮元《定香亭笔谈》称:“乌程周中孚博闻强记,而文笔甚拙;其弟联奎能诗文,而疏于经术。然亦可谓‘二难’矣。”著有《郑堂读书记》、《郑堂札记》、《孝经集解》、《逸周书注补正》、《顾职方年谱》、《子书考》、《金石识小录》等。事迹见戴望《外王父周先生述》(《谪麐堂遗集》文二)。

元和李锐字尚之,

【笺注】

李锐(1768,一作1769—1817),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今苏州)人。生员。受业于钱大昕。后入阮元、张敦仁幕,整理古代数学典籍,与焦循、汪莱、李潢等交最密。曾参与《畴人传》的编纂工作,并校释《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缉古算经》、《数书九章》、《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杨辉算法》、《四元玉鉴》等古代算学名著。曾从顾千里借得《九章算经》,昼夜穷探不息,乃知天元一术与借根方异,著论畅郭守敬、李冶之旨,兼补宣城梅文鼎所未备。著有《周易虞氏略例》等,以《李氏遗书》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卷五○七、《畴人传》卷五十、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三。

德清徐(春源)[养原],

【笺注】

徐养原(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人。嘉庆六年(1801)副贡生。为诂经精舍高材生,出阮元门下。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养原任《尚书》、《仪礼》,错简较他经尤多,而所校特精,为他人所不及。著有《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周官故书考》、《论语鲁读考》、《顽石庐经说》等。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徐饴盦先生遗书》稿本十册。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十。

桐城方观旭,

【笺注】

方观旭,安徽桐城(一作浙江仁和)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广西武绿县知县。著有《论语偶记》(收入《皇清经解》)。事迹见《(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一三。

宝应刘履恂,

【笺注】

刘履恂(1738—1795),字迪九,号凫乡,江苏宝应人。宝楠之父。年十八补扬州附学生,试高等,补廪膳生中式,乾隆五十一年举人,累赴礼部试不第,大挑二等,录用教谕,改国子监典簿,旋以疾卒于京师。著有《秋槎札记》、《义迹山房诗稿》。事迹见阮元《淮海英灵集》乙集卷一。

嘉定陈瑑,

【笺注】

陈瑑,字聘侯,号恬生,一号小莲,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卒年五十九。长于训诂、历算。著《说文举例》、《说文引经考证》、《说文引经互异说》、《群经属句举例》、《国语翼解》、《六九斋撰述稿》。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六。

嘉应李黼平字子黼,

【笺注】

徐养原(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人。嘉庆六年(1801)副贡生。为诂经精舍高材生,出阮元门下。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养原任《尚书》、《仪礼》,错简较他经尤多,而所校特精,为他人所不及。著有《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周官故书考》、《论语鲁读考》、《顽石庐经说》等。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徐饴盦先生遗书》稿本十册。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十。

桐城方观旭,

【笺注】

方观旭,安徽桐城(一作浙江仁和)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广西武绿县知县。著有《论语偶记》(收入《皇清经解》)。事迹见《(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一三。

宝应刘履恂,

【笺注】

徐养原(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浙江德清人。嘉庆六年(1801)副贡生。为诂经精舍高材生,出阮元门下。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养原任《尚书》、《仪礼》,错简较他经尤多,而所校特精,为他人所不及。著有《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周官故书考》、《论语鲁读考》、《顽石庐经说》等。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徐饴盦先生遗书》稿本十册。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二、《两浙轩续录》卷二十。

刘履恂(1738—1795),字迪九,号凫乡,江苏宝应人。宝楠之父。年十八补扬州附学生,试高等,补廪膳生中式,乾隆五十一年举人,累赴礼部试不第,大挑二等,录用教谕,改国子监典簿,旋以疾卒于京师。著有《秋槎札记》、《义迹山房诗稿》。事迹见阮元《淮海英灵集》乙集卷一。

嘉定陈瑑,

【笺注】

陈瑑,字聘侯,号恬生,一号小莲,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卒年五十九。长于训诂、历算。著《说文举例》、《说文引经考证》、《说文引经互异说》、《群经属句举例》、《国语翼解》、《六九斋撰述稿》。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六。

嘉应李黼平字子黼,

【笺注】

桐城方观旭,

【笺注】

方观旭,安徽桐城(一作浙江仁和)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广西武绿县知县。著有《论语偶记》(收入《皇清经解》)。事迹见《(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一三。

宝应刘履恂,

【笺注】

刘履恂(1738—1795),字迪九,号凫乡,江苏宝应人。宝楠之父。年十八补扬州附学生,试高等,补廪膳生中式,乾隆五十一年举人,累赴礼部试不第,大挑二等,录用教谕,改国子监典簿,旋以疾卒于京师。著有《秋槎札记》、《义迹山房诗稿》。事迹见阮元《淮海英灵集》乙集卷一。

嘉定陈瑑,

【笺注】

陈瑑,字聘侯,号恬生,一号小莲,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卒年五十九。长于训诂、历算。著《说文举例》、《说文引经考证》、《说文引经互异说》、《群经属句举例》、《国语翼解》、《六九斋撰述稿》。事迹见《畴人传三编》卷六。

嘉应李黼平字子黼,

【笺注】

李黼平(1770—1832),字贞甫,又字绣子,号贞子,又号花庵、著光庵,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嘉庆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假归,主讲越华书院。戊辰入都,散馆,出为江苏昭文县知县。以亏空挪用落职,系狱八年。阮元延入节署,授诸公子经,会开学海堂,以经史诗赋课士。后主讲东莞宝安书院。著有《毛诗义》、《易刊误》、《文选异义》、《读杜韩笔记》、《绣子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一。

嘉兴李富孙字(杏)[香]子,

【笺注】

李富孙(1764—1843),字既汸,号芗沚,一号香子,晚号校经叟,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拔贡生。富孙学有原本,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长游四方,从卢文弨、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问学。阮元为浙江巡抚时,肄业于诂经精舍。其学受阮元启迪颇多,尤深于经学,兼长金石文字,能诗古文词。著有《李氏易解剩义》、《李氏集解校异》、《七经异文释》等,以《校经庼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及《校经叟自订年谱》。

冯登府(字)[号]柳东,

【笺注】

冯登府(1783—1841,一作1780—1840),字云伯,号柳东,自号小长庐旧史,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江西将乐县知县。不久以亲病辞官,服阕,官宁波府教授。告归,得咯血疾,及闻英人陷宁波,病剧而卒。生平嗜书勤学,著述等身。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三家诗遗说翼证》、《论语异文考证》、《十三经诂答问》、《石经补考》、《金石综例》、《石经阁文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史铨《冯柳东先生年谱》。

嘉(定)[善]钟文烝字伯,

【笺注】

钟文烝(1818—1877),字殿子,号子勤,浙江嘉善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候选知县。于学无所不通,尤精《春秋》。著有《春秋穀梁经传补注》、《论语序详正》。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嘉善县志》第三十五编。

甘泉薛传均字子韵,

【笺注】

薛传均(1788—1829),字子韵,江苏甘泉人。嘉庆十二年诸生。十赴乡试,皆报罢。早肄业于梅花书院。博览群籍,强记精识,就福建学政陈用光聘,用光见所著书,恨相见晚,旋以疾卒于汀州试院。于《十三经注疏》功力最深,大端尤在小学,于许慎《说文》一书,钩稽贯串,洞其义而熟其辞。著有《说文答问疏证》、《文选古字通疏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张宗泰字登封,

【笺注】

张宗泰(1750—1832),字鲁岩,一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由廪膳生选拔责生,明年朝考二等叶名,交部以知县用。己意愿就教职,引见时准改,选授泗州天长县复设教谕。后迁庐州合肥县教谕。著有《周官礼经注正误》、《孟子七篇诸侯年表》、《尔雅注疏本正误》、《竹书纪年校补》、《质疑删存》。阮元赠联云:“力学不随流俗转,著书须及老年成。”事迹见薛寿《张登封先生家传》、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番禺侯康字君(谟)[模],

【笺注】

侯康(1798—1837),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五年举人。会试归,发病,逾年卒。幼孤,喜读史家。及长,精研注疏,湛深经术。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注史,为《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补《后汉》、《三国艺文志》,各成经、史、子四卷。又著《春秋古经说》、《穀梁礼证》、《说文假借例举》。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三一。

邵阳魏源字默深,

【笺注】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属隆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先后从胡承珙问汉学,从姚学塽问宋学,受公羊学于刘逢禄。治今文经学,主通经致用。著有《海国图志》、《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等,岳麓书社编有《魏源全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熊焰撰《魏源年谱新编》。

遵义郑珍字子尹是也。

【笺注】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导。咸丰五年,苗民起义,攻荔波,知县蒋嘉谷病,郑珍率兵拒战。次年归隐子午山。十一年主讲湘川书院。同治二年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卒不出。治经宗汉,析理尊宋。著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巢经巢经说》、《说隶》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赵恺《郑子尹先生年谱》(《巢经巢全集》附录)、凌惕安《郑子尹年谱》(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黄万机撰《郑珍评传》(巴蜀书社1989年版)。

其汉、宋兼采、确有心得者:余姚黄宗羲号南雷,

【笺注】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学者称梨洲先生。宗羲之学,出于刘宗周,闻诚意慎独之说,缜密平实。尝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生平著作多至63种1320卷,今人编为《黄宗羲全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钱实甫《黄宗羲传》,清人黄炳量、近人谢国桢均有《黄梨洲年谱》。徐定宝撰《黄宗羲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弟宗炎字晦木,

【笺注】

黄宗炎(1616—1686),字晦木,世称立溪先生,又称鹧鸪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弟。明崇祯中,以明经贡太学。明亡,与宗族弟子共组织“世忠营”抗清。与兄宗羲、弟宗会俱从刘宗周游,学术大略与宗羲相近。著有《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图书辨惑》、《六书会通》。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衡阳王夫之字船山,

【笺注】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崇祯壬午举人。明亡之时曾在衡山举兵抗清,败走肇庆。经瞿式耜荐为南明桂王朝行人司行人,继续抗清。瞿氏殉难后,王夫之知事不可为,隐遁湘西一带,四十年间潜心著述以终。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著有《周易稗疏》、《尚书稗疏》、《诗广传》等,以《船山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清史列传》卷六六、王之春《王夫之年谱》。许苏民撰《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桐城钱澄之字饮光,

【笺注】

钱澄之(1612—1693),字饮光,原名秉灯,字幼光,自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明末诸生。南明唐王时,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时授礼部仪制司主事。永历三年,考授翰林院庶吉士,知制诰。曾在吴江起兵抗清,又因避南明党祸,先后出亡吴、越、闽、粤,削发为僧,改名幻光。后还俗归隐故乡,又改名澄之,不再出仕。钱澄之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著有《田间诗学》、《田间易学》、《庄屈合诂》等。事迹见《清史稿·遗逸》、《清史列传·儒林传》、钱扬禄《田间府君年谱》。

徐璈字六(襄)[禳],

【笺注】

徐璈(1779—1841),字六禳,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九年进士,由户部主事改知县,历浙江寿昌、山西阳城。著有《诗经广诂》、《牖景录》、《河防类要》、《黄山纪胜》、《樗亭诗文集》。事迹见《(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十八。

吴江朱鹤龄字长孺,

【笺注】

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晚明诸生,入清不仕,屏居著述。晨夕一编,行不识路途,坐不知寒暑。长于笺疏之学。撰《毛诗通义》、《尚书埤传》、《读左日抄》、《春秋集说》、《愚庵小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沈彤字果堂,

【笺注】

沈彤(1688—1752),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自少力学,以穷经为事。初从何焯学,继游张伯行、杨名时之门。与编“三礼”及《一统志》。书成,授九品官。以亲老归养。晚年居家,授徒自给,著述不辍。治学长于“三礼”。及卒,门人私谥文孝先生。著有《周官禄田考》、《尚书小疏》、《春秋左传小疏》、《果堂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惠栋《沈君彤墓志铭》、沈廷芳《征士文孝沈先生墓志铭》。

陈景云字少章,

【笺注】

陈景云(1670—1747),字少章,私谥文道先生,江苏吴县人。少从何焯游,博通经史,淹贯群籍,长于考订。康熙二十五年,汤斌抚吴试士拔第一。父丧,服除,补吴江县学生。性孤介,游京师,屡试不售。年甫四十,以母老,遂不复出。藩邸及大吏以礼敦聘,俱不赴。穷老杜门,手不释卷。著有《纲目订误》、《通鉴胡注举正》、《读书纪闻》、《两汉订误》、《纪元要略》、《韩集点勘》等。其子黄中辑为《文道十种》。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文苑传》、《(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八。

张尚瑗(字)[号]损持,

【笺注】

张尚瑗(1656—1731),字宏蘧,号损持,江苏吴江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兴国知县。罢官后曾主豫章书院讲席,不再出仕。初,从朱鹤龄讲《春秋》之学,朱氏作《读左日抄》,尚瑗亦究心《春秋三传》及《国语》、《国策》,于注解多所补正。生平以书卷为行厨,出入必载与俱,学博识强,一时鲜匹。著有《三传折诸》、《石里文集》等。事迹见《(同治)苏州府志》卷一○八。

鄞县万斯大字充宗,

【笺注】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晚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万泰第六子。生逢丧乱,不事举业,慨然以穷经自任。万斯大自康熙六年偕同学十余人就学于黄宗羲,曾在宁波创建讲经会。斯大治经,以为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亦无由悟传注之失。其为学尤精《春秋》、“三礼”。著有《学春秋随笔》、《学礼质疑》、《仪礼商》、《礼记偶笺》、《周官辨非》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万经《先考充宗府君行状》、郑梁《跛翁传》。方祖猷撰《万斯大评传》。

弟斯同字季野,

【笺注】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万泰第八子。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力辞不就。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从黄宗羲游,得闻蕺山刘氏学说,以慎独为宗,以读书励名节,与同志相劘切,月有会讲,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著有《儒林宗派》、《石经考》、《群书疑辨》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方祖猷撰《万斯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斯大子经字九沙,

【笺注】

万经(1659—1741),字授一,别字九沙,斯大子,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康熙四十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五十年充山西乡试副考官,五十三年提督贵州学政。传父叔及兄言之学。著有《分隶偶存》。事迹见《清史稿》。

全祖望字谢山,

【笺注】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乾隆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候选,遂不出。主蕺山、端溪书院讲席。生平服膺黄宗羲。宗羲《宋元学案》甫创草稿,祖望博采诸书为之补辑,编成百卷。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皆足见其汲古之深。又为《经史问答》。晚年定文稿,删为《鲒埼亭文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刘光汉《全祖望传》、董秉纯《全谢山年谱》、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王永健《全祖望评传》。

昆山徐乾学字健庵,

【笺注】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顾炎武甥。康熙九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居朝以奖掖士林为己任。奉敕编纂《明史》、《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著有《读礼通考》、《资治通鉴后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二七七、《清史列传·大臣传》。

嘉定陆元辅字翼王,

【笺注】

陆元辅(1617—1691),字翼王,号菊隐,嘉定(今属上海)人。著《十三经注疏类抄》、《续经籍考》、《菊隐文集》。事迹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四。

秀水徐嘉炎字胜力,

【笺注】

徐嘉炎(1631—1703),字胜力,号华隐,初名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己未召试鸿博,授检讨。累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三朝国史及《会典》、《一统志》副总裁。著有《抱经斋集》二十卷。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九、《清史列传·文苑传》。

吴县惠周惕字符龙,士奇父,

【笺注】

惠周惕(1641—1697),原名恕,字而行,后改今名,字元龙,一字符龙,号研溪,自号红豆主人,江苏吴县人。少传家学,又从徐枋、汪琬游,工诗古文词。既壮,遍游四方,广交名士,朱彝尊亟称之,文名益著。康熙三十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因不习国书,改密云知县,卒于官。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及《研溪先生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大兴(王)[黄]叔琳(字)[号]昆圃,

【笺注】

黄叔琳(1672—1756),字宏献,号昆圃,学者称北平先生,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雍正元年,以刑部侍郎典试江南。迁吏部左侍郎,出抚两浙。乾隆十六年,重赴琼林宴。一生笃学,通经义,勤著述。著有《砚北易抄》、《诗经通说》、《周礼节训》、《夏小正注》、《宋元春秋解提要》、《砚北杂录》、《砚北丛录》、《文心雕龙辑注》、《史通训诂补》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二九○、《清史列传》卷一四《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一、顾镇《黄昆圃先生年谱》。

桐城方苞(字)[号]望溪,

【笺注】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式成进士,以母病未与殿试。五十年,为戴名世《南山集》案所株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元年,再入南书房,累擢礼部侍郎,为文颖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四年,落职,仍修三礼。后辞归。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其为文,严于义法,一以阐明义理为主,而旁及于人情物态,为古文正宗,号“桐城派”。事迹见《清史稿》卷二九○、《清史列传》卷一九《大臣画一传档正编一六》。孟醒仁撰《桐城派三祖年谱》,即为方苞、刘大櫆、姚鼐而作。

泰州陈厚耀字泗源,

【笺注】

陈厚耀(1648—1722),字泗源,号曙峰,江苏泰州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初官苏州府教授,未逾年召入南书房,旋授中书科中书、翰林院编修,晋国子监司业,转左谕德。五十七年充会试同考官,明年以老疾致仕。以汉、宋兼采经学名家,所治博综众说,自有心得。厚耀以天算之法治《春秋》,尝补杜预《长历》为《春秋长历》,又撰《春秋战国异辞》、《通表》、《摭遗》、《春秋世族谱》、《续增新法比例》。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钱塘吴廷华字中林,

【笺注】

吴廷华(1682—1755),初名兰芳,字中林,号东壁,浙江仁和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乾隆初尝荐修“三礼”。著有《仪礼章句》、《周礼疑义》、《仪礼疑义》、《礼记疑义》、《九经韵证》、《曲台小录》、《东壁书庄集》。事迹见《(民国)杭州府志》卷一百三十八。

光山胡煦谥文良,

【笺注】

胡煦(1655—1736),字沧晓,号紫弦,河南光山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土,授检讨。雍正初,擢礼部侍郎。九年褫归,乾隆元年复官,同年病故于北京,赠尚书,谥文良。唐鉴《学案小识》卷十二称其持论酌于汉学、宋学之间,与朱子颇有异同。著有《周易函书约存》、《卜法详考》、《葆璞堂诗集》。事迹见《清史稿》卷二百九十。

宝应王懋竑字白田,

【笺注】

王懋竑(1668—1741),字与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在吏部乞就教职,授安庆府学教授。雍正元年,特召直内庭,改翰林院编修,在上书房行走。二年,以母忧去官,明年入都谢恩毕,遂以老病辞归,杜门著书,不闻外事。懋竑性恬淡,少尝谓友人曰:“老屋三间,破书万卷,平生志愿足矣。”精研朱子之学,身体力行。校定《朱子年谱》,大旨在辨为学次序,以攻姚江之说。又著《白田草堂集》、《白田杂著》。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无锡顾栋高字震沧,

【笺注】

顾栋高(1679—1759),字复初,一字震沧,号左畲,江苏无锡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内阁中书。雍正时,以奏对越次罢官,不复出山。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召见行在,加祭酒街。越二年,卒于家。生平以穷经为事,尤精研《诗》、《书》、《春秋》,曾得高宗御赐“传经耆硕”四字匾额。所学合宋、元、明诸儒门径而一之,援新安以合金溪,为调停之说。著有《春秋大事表》、《春秋舆图解》、《毛诗类释》、《毛诗订诂》、《大儒粹语》等,发明经义,颇为谨严。其《尚书质疑》,多据臆断。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蔡德晋字仁锡,

【笺注】

蔡德晋,字仁锡,江苏无锡人。雍正四年举人,乾隆初授国子监学正,迁工部司务。德晋尝谓横渠以礼教人,最得孔门博约之旨,故其律身甚严。其论“三礼”,多前人所未发。著有《礼经本义》、《礼传本义》、《通礼》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国朝先正事略》。

常熟陈祖范字亦韩,

【笺注】

陈祖范(1675—1754),字亦韩,号见复,江苏常熟人。雍正元年举人,乾隆十六年荐举经学,以年老不任职,赐司业衔。历主紫阳、云龙、敬敷、安定诸书院讲席垂三十年。陈祖范能文工诗,尤以经学名家。其学汉、宋兼采,博综众说,务求心得,尤耻剿袭成言以为己有。著有《经咫》、《见复文集》、《诗集》、《掌录》。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顾镇《司业陈先生传》。

宜兴任启运(字)[号]钓台,

【笺注】

任启运(1670—1744),字翼圣,号钓台,江苏宜兴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高宗即位,兼日讲起居注官,历任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三礼馆副总裁官、宗人府府丞。启运学宗朱子。著有《尚书内外篇章句》、《尚书约注》、《肆献祼馈食礼》、《周易洗心》、《四书约指》、《孝经章句》、《夏小正注》、《竹书纪年考》、《逸书补》、《孟子时事考》、《清芬楼文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婺源江永字慎修,

【笺注】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安徽婺源人。年二十一,为县学生。三十四,补廩膳生。六十二岁成岁贡生。好学深思,博通古今,而于“三礼”功力尤深。著有《礼书纲目》、《周礼疑义举要》、《仪礼释例》、《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律吕阐微》、《律吕新论》、《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读书随笔》、《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音学辨微》、《河洛精蕴》、《推步法解》、《七政衍》、《金水二星发微》、《冬至权度》、《恒气注历辨》、《岁实消长辨》、《历学补论》、《中西合法拟草》、《近思录集注》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汪绂(字)[号]双池,

【笺注】

汪绂(1692—1759),初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自六经下逮乐律、天文、地舆、阵法、术数,无不究畅,而一以宋五子之学为归。著有《易经诠义》、《尚书诠义》、《诗经诠义》、《四书诠义》、《诗韵析》、《春秋集传》、《礼记章句》、《礼记或问》、《参读礼志疑》、《乐经律吕通解》、《乐经或问》、《孝经章句》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通州王坦字吉途,

【笺注】

王坦,字吉途,南通州(今属江苏南通)人。撰《琴旨》三卷,有《四库全书》本。

当涂徐文靖(字)[号]位山,

【笺注】

徐文靖(1667—1756),字容尊,一字禺尊,号位山,安徽当涂人。乾隆十七年荐举经学,特授翰林院检讨。考据经史,讲求实用。著有《经言拾遗》、《禹贡会笺》[9]、《竹书纪年统笺》、《天下山河两戒考》[10]、《管城硕记》、《皇极经世考》、《天文考异》、《志宁堂稿》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五、阮元《儒林传稿》卷三。

上元程廷祚(字)[号]绵庄,

【笺注】

程廷祚(1691—1767),字启生,号绵庄,晚号清溪居士,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诸生。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落选,从此不应乡举,闭门穷经。著有《易通》、《大易择言》、《尚书通议》、《晚书订疑》、《青溪诗说》、《春秋识小录》、《礼说》、《鲁论说》、《禘祫辨误》、《青溪诗文集》等。法式善《槐厅载笔》卷八称其尤能研深《易》理。凌扬藻《蠡勺编》卷三五“治《易》当主象数”条称其治《易》,乃专主义理,而力排象数。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太康车文字彬若,

【笺注】

车文,字彬若,河南太康人。

金匮吴鼐(字)[号]岱岩,

【笺注】

吴鼐(1696—1747),字大年,号岱岩、拙庵、容斋,江南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工部主事。著有《易象约言》、《周易大衍辨》、《三正考》。事迹见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一,称《三正考》援据亦博。

弟鼎字尊彝,

【笺注】

吴鼎(1700—1768),字尊彝,号易堂,江南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九年举人,官至翰林院侍讲。著有《易例举要》、《易堂问目》、《十家易象集说》。其《东莞学案》,则专攻陈建《学蔀通辨》而作。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文献征存录》卷五。

仁和赵佑(字)[号]鹿泉,

【笺注】

赵佑(1727—1800),字启人,号鹿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任京畿、湖广、江南诸道御史、户科给事中、福建道御史、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太常寺少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太常寺少卿、大理事少卿、太仆寺卿、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江西学政、学政、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顺天学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著有《尚书质疑》、《尚书异读考》、《诗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校正》、《春秋三传杂案》、《读春秋存稿》、《四书温故录》、《清献堂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二八、《(嘉庆)大清一统志》。

常熟顾镇(字)[号]古湫,

【笺注】

顾镇(1720—1792),字备九,号古湫,又号虞东,江苏常熟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以年老乞归,主讲金台、白鹿、钟山书院。卒于家。深于《诗》、《礼》。著有《虞东学诗》、《虞东诗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同治)苏州府志》。

德清许宗彦(字)[号]周生,

【笺注】

许宗彦(1768—1818),字积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嘉庆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就官两月,以亲老遽引疾归。居杭州,杜门著书为事。于经史皆有考究,兼善文字训诂。著有《礼论》、《治论》、《鉴止水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叶德均《〈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

定海黄式三字薇香,

【笺注】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浙江定海人。道光十二年岁贡生。尝赴乡试,母暴疾卒于家,誓不再应试。博综群言,尤长于“三礼”。著有《易释》、《论语后案》、《书启蒙》、《诗丛说》、《诗序说通》、《诗传笺考》、《春秋释》、《周季编略》、《儆居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番禺陈澧字兰甫是也。

【笺注】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少时入粤秀书院肄业。尝从张维屏问诗法,复问经学于侯康。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第,大挑选授河源县训导,旋告归。选知县,不仕,毕生致力于学。掌广东学海堂长数十年,晚为菊坡精舍山长。著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说文声表》、《水经注提纲》、《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统术详说》、《弧三角平视法》、《琴律谱》、《申范》、《摹印述》、《东塾集》。事迹见《清史稿》、《畴人传四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汪宗衍《陈东塾先生年谱稿》(《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一号)。

治经学必先治小学,以上诸老皆然。而小学之尤深者:顾炎武,臧琳,臧镛堂,江永,江声,江沅(字子兰,声孙),

【笺注】

江沅(1767—1838),字子兰,号铁君,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最精《说文》,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多所商榷。著有《染香庵集》、《说文释义》、《说文解字音韵表》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八、《(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四。

朱筠,翟灏,钱大昕,钱坫,钱绎(大昕弟子,字小庐),

【笺注】

钱绎(1770—1855),字子乐,号小庐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从子。少承家学,与其兄东垣、弟侗潜研经史、金石,俱有成就,时人称为“三凤”(《清史稿·钱大昭传》)。一生居乡不仕,以著述终老。著有《十三经断句考》、《说文解字读若考》及《阙疑考》、《九经补韵考正》、《释大》、《释小》、《释曲》、《训诂类纂》等。晚年在弟钱侗笺疏《方言》的基础上,补其未尽,删其重复,详其未及,辨其未安,完成《方言笺疏》十三卷。

钱侗,

【笺注】

钱侗(1778—1815),字同人,号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大昭子。嘉庆十五年举人,充文颖馆校录,议叙知县。精于历算之学,亦能究其原本。大昕撰《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未竟而卒,侗证以群书、金石文字,增辑一千三百余条。日夕检阅推算,几寢食,卒因是感疾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毕沅,谢启昆,

【笺注】

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府(今星子)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江苏镇江知府,迁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官至广西巡抚。为翁方纲入室弟子,笃信师说。著有《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广西通志》、《粤西金石志》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九、《清史列传》卷三一。

任大椿,济南刘淇,

【笺注】

刘淇,字武仲(一作式仲),一字龙田、卫园,号南泉,确山(今属河南)人,寓居济宁。著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卫园集》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二七一有传,附见阿什坦之下。

山阳张弨、

【笺注】

张弨(1624—?),字力臣,号亟斋,江苏山阳(今海安)人。博学嗜古,尤究心金石之文,后以聋废,而考证弥勤。著有《昭陵六骏赞辨》、《瘗鹤铭辨》。丁晏辑其诗文为《张力臣遗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吴玉(晋)[搢],

【笺注】

吴玉搢(1698—1773),字藉五,号山夫,晚号顿研,或称钝根,江苏山阳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笃古嗜金石,精于考据。著有《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别雅》等。事迹见段朝端《吴山夫先生年谱》、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吴江潘耒,

【笺注】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晚号止止居士,江苏吴江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三年降调,遂归。四十二年起复,越三年将有荐起,谢止,不复出。受业于顾炎武之门,顾炎武身后为刻《亭林遗书》及《日知录》。著有《遂初堂集》、《类音》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兴化任兆麟,

【笺注】

任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江苏兴化人。与族兄大椿、振基有“三任”之目。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以侍养归。幼承家学,博闻敦行,复从褚寅亮、彭绍升游。创立莲泾精舍,立教规,课授生徒。著有《毛诗通说》、《声音表》、《纲目通论》、《历代通论》、《弦歌古乐谱》、《箫谱》、《有竹居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安邑宋鉴,

【笺注】

宋鉴(1727—1790),字元衡,号半塘,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乾隆十三年进士。授浙江常山县知县三年,调鄞县。莅鄞七年,以廉能升广东南雄府通判,署连州,又署澳门同知。湛深经术,尤精小学。著有《尚书考辨》(在《山右丛书》中)、《尚书今古文考辨》(稿本,见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经部著录)、《说文解字疏》(未见传本)、《易见》、《尚书汇抄》、《汉书地理考》等。事迹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邵晋涵,戴震,段玉裁,仁和朱文藻,

【笺注】

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号朗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诸生。精六书,通史学。曾佐校《四库全书》。著有《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诗话》、《碧溪丛抄》、《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乌考原》、《金箔考》、《苔谱》、《萍谱》、《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二○。

吴颖芳,

【笺注】

吴颖芳(1702—1781),字西林,自号临江乡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年十五,赴童子试,为隶所呵辱,自是终身不复仕进。一意读书,博览群籍。著有《说文理董》、《金石文释》、《临江乡人诗》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

胡秉虔,阳湖庄炘,

【笺注】

庄炘(1735—1818),字景炎,号虚庵,江苏武进人。乾隆三十三年中顺天乡试副榜贡生,出大兴朱筠之门。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先后任咸宁县知县、兴安府汉阴通判、乾州直隶州知州、兴安府知府。深于声音训诂之学,校刻《淮南子》,为之注。著有《宝绘堂集》、《小濠梁吟草》、《师尚斋诗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四○、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五。

王念孙,王引之,洪榜,洪梧,程际盛,龙溪李威,

【笺注】

李威,字畏吾,又字述堂,号凤冈,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著有《说文解字定本》、《岭云轩笔记》、《岭云轩琐记》、《岭云轩琐记续选》等。

诸暨叶敬,孙星衍,阮元,桂馥,洪亮吉,严可均,吴县钮(玉树)[树玉],龙岩魏茂林,

【笺注】

魏茂林(1772—?),字宾门,号笛生,晚号兰怀老人,福建龙岩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通永河道道台。晚年客居江苏泰州,专心编纂《骈雅训纂》,至道光十二年始告成书。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腋》、《有不为斋文稿》,均已亡佚。事迹见《(光绪)广州府志》卷四五、《龙岩县志》。

兴化顾凤毛,

【笺注】

顾凤毛(1762—1788),字超宗,江苏兴化人。著有《楚辞韵考》、《入声韵考》、《毛诗韵考》、《毛诗集解》、《董子求雨考》、《三代田制考》等。

歙县程敦,

【笺注】

程敦,字彝斋,安徽歙县人。著有《秦汉瓦当文字》。武亿《授堂文抄》卷二有是书跋尾,称:“歙程君彝斋著《秦汉瓦当文字记》一卷,由同时数君子所搜缉,恐其众之易于亡佚,乃各录所从,并附以旧闻,其说多可依。然程君于八风寿存当谓八字笔画疏少,故与风字合为一,见古人缪篆分布之妙。岁戊申冬十有一月某日。”

戚学标,王熙,姚文田,郝懿行,胡世琦,薛传均,秀水(湖)[胡]重,

【笺注】

胡重,字菊圃,浙江秀水人。著有《说文字原韵表》。

胡祥麟,

【笺注】

胡祥麟(?—1823),字仁圃,浙江秀水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著《虞氏易消息图说》,另有《胡祥麟手稿》,抄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少游吴江陆耀幕,讲求实学。性硬直,自名其斋曰省过。钱泰吉目为诤友。

严元照,

【笺注】

严元照(1773—1817),字修能,号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阮元巡抚浙江,立诂经精舍,招之往。其治经务实学,尤熟于小学。性倜傥,工诗词。著有《尔雅匡名》、《悔庵学文》、《娱亲雅言》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二二。

海宁钱馥,

【笺注】

李黼平(1770—1832),字贞甫,又字绣子,号贞子,又号花庵、著光庵,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嘉庆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假归,主讲越华书院。戊辰入都,散馆,出为江苏昭文县知县。以亏空挪用落职,系狱八年。阮元延入节署,授诸公子经,会开学海堂,以经史诗赋课士。后主讲东莞宝安书院。著有《毛诗义》、《易刊误》、《文选异义》、《读杜韩笔记》、《绣子集》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一。

>

(5)(1226)求函数fx)=x3-3x-2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6)(1326)求函数fx)=x3-3x2-9x<

嘉兴李富孙字(杏)[香]子,

【笺注】

【笺注】

李富孙(1764—1843),字既汸,号芗沚,一号香子,晚号校经叟,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拔贡生。富孙学有原本,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长游四方,从卢文弨、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问学。阮元为浙江巡抚时,肄业于诂经精舍。其学受阮元启迪颇多,尤深于经学,兼长金石文字,能诗古文词。著有《李氏易解剩义》、《李氏集解校异》、《七经异文释》等,以《校经庼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及《校经叟自订年谱》。

李富孙(1764—1843),字既汸,号芗沚,一号香子,晚号校经叟,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拔贡生。富孙学有原本,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长游四方,从卢文弨、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问学。阮元为浙江巡抚时,肄业于诂经精舍。其学受阮元启迪颇多,尤深于经学,兼长金石文字,能诗古文词。著有《李氏易解剩义》、《李氏集解校异》、《七经异文释》等,以《校经庼全集》行世。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及《校经叟自订年谱》。

冯登府(字)[号]柳东,

冯登府(字)[号]柳东,(www.xing528.com)

【笺注】

【笺注】

冯登府(1783—1841,一作1780—1840),字云伯,号柳东,自号小长庐旧史,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江西将乐县知县。不久以亲病辞官,服阕,官宁波府教授。告归,得咯血疾,及闻英人陷宁波,病剧而卒。生平嗜书勤学,著述等身。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三家诗遗说翼证》、《论语异文考证》、《十三经诂答问》、《石经补考》、《金石综例》、《石经阁文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史铨《冯柳东先生年谱》。

嘉(定)[善]钟文烝字伯,

【笺注】

钟文烝(1818—1877),字殿子,号子勤,浙江嘉善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候选知县。于学无所不通,尤精《春秋》。著有《春秋穀梁经传补注》、《论语序详正》。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嘉善县志》第三十五编。

甘泉薛传均字子韵,

【笺注】

冯登府(1783—1841,一作1780—1840),字云伯,号柳东,自号小长庐旧史,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江西将乐县知县。不久以亲病辞官,服阕,官宁波府教授。告归,得咯血疾,及闻英人陷宁波,病剧而卒。生平嗜书勤学,著述等身。著有《三家诗异文疏证》、《三家诗遗说翼证》、《论语异文考证》、《十三经诂答问》、《石经补考》、《金石综例》、《石经阁文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史铨《冯柳东先生年谱》。

嘉(定)[善]钟文烝字伯,

【笺注】

薛传均(1788—1829),字子韵,江苏甘泉人。嘉庆十二年诸生。十赴乡试,皆报罢。早肄业于梅花书院。博览群籍,强记精识,就福建学政陈用光聘,用光见所著书,恨相见晚,旋以疾卒于汀州试院。于《十三经注疏》功力最深,大端尤在小学,于许慎《说文》一书,钩稽贯串,洞其义而熟其辞。著有《说文答问疏证》、《文选古字通疏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张宗泰字登封,

【笺注】

钟文烝(1818—1877),字殿子,号子勤,浙江嘉善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候选知县。于学无所不通,尤精《春秋》。著有《春秋穀梁经传补注》、《论语序详正》。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嘉善县志》第三十五编。

甘泉薛传均字子韵,

【笺注】

张宗泰(1750—1832),字鲁岩,一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由廪膳生选拔责生,明年朝考二等叶名,交部以知县用。己意愿就教职,引见时准改,选授泗州天长县复设教谕。后迁庐州合肥县教谕。著有《周官礼经注正误》、《孟子七篇诸侯年表》、《尔雅注疏本正误》、《竹书纪年校补》、《质疑删存》。阮元赠联云:“力学不随流俗转,著书须及老年成。”事迹见薛寿《张登封先生家传》、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番禺侯康字君(谟)[模],

【笺注】

薛传均(1788—1829),字子韵,江苏甘泉人。嘉庆十二年诸生。十赴乡试,皆报罢。早肄业于梅花书院。博览群籍,强记精识,就福建学政陈用光聘,用光见所著书,恨相见晚,旋以疾卒于汀州试院。于《十三经注疏》功力最深,大端尤在小学,于许慎《说文》一书,钩稽贯串,洞其义而熟其辞。著有《说文答问疏证》、《文选古字通疏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张宗泰字登封,

【笺注】

侯康(1798—1837),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五年举人。会试归,发病,逾年卒。幼孤,喜读史家。及长,精研注疏,湛深经术。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注史,为《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补《后汉》、《三国艺文志》,各成经、史、子四卷。又著《春秋古经说》、《穀梁礼证》、《说文假借例举》。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三一。

邵阳魏源字默深,

【笺注】

张宗泰(1750—1832),字鲁岩,一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由廪膳生选拔责生,明年朝考二等叶名,交部以知县用。己意愿就教职,引见时准改,选授泗州天长县复设教谕。后迁庐州合肥县教谕。著有《周官礼经注正误》、《孟子七篇诸侯年表》、《尔雅注疏本正误》、《竹书纪年校补》、《质疑删存》。阮元赠联云:“力学不随流俗转,著书须及老年成。”事迹见薛寿《张登封先生家传》、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九。

番禺侯康字君(谟)[模],

【笺注】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属隆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先后从胡承珙问汉学,从姚学塽问宋学,受公羊学于刘逢禄。治今文经学,主通经致用。著有《海国图志》、《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等,岳麓书社编有《魏源全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熊焰撰《魏源年谱新编》。

遵义郑珍字子尹是也。

【笺注】

侯康(1798—1837),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五年举人。会试归,发病,逾年卒。幼孤,喜读史家。及长,精研注疏,湛深经术。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注史,为《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补《后汉》、《三国艺文志》,各成经、史、子四卷。又著《春秋古经说》、《穀梁礼证》、《说文假借例举》。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三一。

邵阳魏源字默深,

【笺注】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导。咸丰五年,苗民起义,攻荔波,知县蒋嘉谷病,郑珍率兵拒战。次年归隐子午山。十一年主讲湘川书院。同治二年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卒不出。治经宗汉,析理尊宋。著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巢经巢经说》、《说隶》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赵恺《郑子尹先生年谱》(《巢经巢全集》附录)、凌惕安《郑子尹年谱》(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黄万机撰《郑珍评传》(巴蜀书社1989年版)。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属隆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先后从胡承珙问汉学,从姚学塽问宋学,受公羊学于刘逢禄。治今文经学,主通经致用。著有《海国图志》、《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等,岳麓书社编有《魏源全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熊焰撰《魏源年谱新编》。

遵义郑珍字子尹是也。

其汉、宋兼采、确有心得者:余姚黄宗羲号南雷,

【笺注】

【笺注】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导。咸丰五年,苗民起义,攻荔波,知县蒋嘉谷病,郑珍率兵拒战。次年归隐子午山。十一年主讲湘川书院。同治二年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卒不出。治经宗汉,析理尊宋。著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巢经巢经说》、《说隶》等。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赵恺《郑子尹先生年谱》(《巢经巢全集》附录)、凌惕安《郑子尹年谱》(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黄万机撰《郑珍评传》(巴蜀书社1989年版)。

an class="italic">f'
x)=0,即27 x 2-26 x-1=0 .

根据题意978-7-111-45312-3-Chapter02-458.jpgx)的定义域(-∞,0)∪(0,+∞).

f'x)=0,得x=-1;令f″-x 德清许宗彦(字)[号]周生,

【笺注】

顾镇(1720—1792),字备九,号古湫,又号虞东,江苏常熟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以年老乞归,主讲金台、白鹿、钟山书院。卒于家。深于《诗》、《礼》。著有《虞东学诗》、《虞东诗文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同治)苏州府志》。

德清许宗彦(字)[号]周生,

【笺注】

许宗彦(1768—1818),字积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嘉庆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就官两月,以亲老遽引疾归。居杭州,杜门著书为事。于经史皆有考究,兼善文字训诂。著有《礼论》、《治论》、《鉴止水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叶德均《〈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

定海黄式三字薇香,

【笺注】

许宗彦(1768—1818),字积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嘉庆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就官两月,以亲老遽引疾归。居杭州,杜门著书为事。于经史皆有考究,兼善文字训诂。著有《礼论》、《治论》、《鉴止水斋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叶德均《〈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梁德绳夫妇年谱》。

定海黄式三字薇香,

【笺注】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浙江定海人。道光十二年岁贡生。尝赴乡试,母暴疾卒于家,誓不再应试。博综群言,尤长于“三礼”。著有《易释》、《论语后案》、《书启蒙》、《诗丛说》、《诗序说通》、《诗传笺考》、《春秋释》、《周季编略》、《儆居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番禺陈澧字兰甫是也。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浙江定海人。道光十二年岁贡生。尝赴乡试,母暴疾卒于家,誓不再应试。博综群言,尤长于“三礼”。著有《易释》、《论语后案》、《书启蒙》、《诗丛说》、《诗序说通》、《诗传笺考》、《春秋释》、《周季编略》、《儆居集》。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笺注】

番禺陈澧字兰甫是也。

【笺注】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少时入粤秀书院肄业。尝从张维屏问诗法,复问经学于侯康。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第,大挑选授河源县训导,旋告归。选知县,不仕,毕生致力于学。掌广东学海堂长数十年,晚为菊坡精舍山长。著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说文声表》、《水经注提纲》、《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统术详说》、《弧三角平视法》、《琴律谱》、《申范》、《摹印述》、《东塾集》。事迹见《清史稿》、《畴人传四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汪宗衍《陈东塾先生年谱稿》(《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一号)。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人。少时入粤秀书院肄业。尝从张维屏问诗法,复问经学于侯康。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第,大挑选授河源县训导,旋告归。选知县,不仕,毕生致力于学。掌广东学海堂长数十年,晚为菊坡精舍山长。著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说文声表》、《水经注提纲》、《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统术详说》、《弧三角平视法》、《琴律谱》、《申范》、《摹印述》、《东塾集》。事迹见《清史稿》、《畴人传四编》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汪宗衍《陈东塾先生年谱稿》(《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一号)。

治经学必先治小学,以上诸老皆然。而小学之尤深者:顾炎武,臧琳,臧镛堂,江永,江声,江沅(字子兰,声孙),

治经学必先治小学,以上诸老皆然。而小学之尤深者:顾炎武,臧琳,臧镛堂,江永,江声,江沅(字子兰,声孙),

【笺注】

【笺注】

江沅(1767—1838),字子兰,号铁君,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最精《说文》,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多所商榷。著有《染香庵集》、《说文释义》、《说文解字音韵表》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八、《(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四。

江沅(1767—1838),字子兰,号铁君,江苏吴县人。江声之孙。最精《说文》,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多所商榷。著有《染香庵集》、《说文释义》、《说文解字音韵表》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八、《(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四。

朱筠,翟灏,钱大昕,钱坫,钱绎(大昕弟子,字小庐),

朱筠,翟灏,钱大昕,钱坫,钱绎(大昕弟子,字小庐),

【笺注】

【笺注】

钱绎(1770—1855),字子乐,号小庐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从子。少承家学,与其兄东垣、弟侗潜研经史、金石,俱有成就,时人称为“三凤”(《清史稿·钱大昭传》)。一生居乡不仕,以著述终老。著有《十三经断句考》、《说文解字读若考》及《阙疑考》、《九经补韵考正》、《释大》、《释小》、《释曲》、《训诂类纂》等。晚年在弟钱侗笺疏《方言》的基础上,补其未尽,删其重复,详其未及,辨其未安,完成《方言笺疏》十三卷。

钱绎(1770—1855),字子乐,号小庐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从子。少承家学,与其兄东垣、弟侗潜研经史、金石,俱有成就,时人称为“三凤”(《清史稿·钱大昭传》)。一生居乡不仕,以著述终老。著有《十三经断句考》、《说文解字读若考》及《阙疑考》、《九经补韵考正》、《释大》、《释小》、《释曲》、《训诂类纂》等。晚年在弟钱侗笺疏《方言》的基础上,补其未尽,删其重复,详其未及,辨其未安,完成《方言笺疏》十三卷。

钱侗,

钱侗,

【笺注】

【笺注】

钱侗(1778—1815),字同人,号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大昭子。嘉庆十五年举人,充文颖馆校录,议叙知县。精于历算之学,亦能究其原本。大昕撰《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未竟而卒,侗证以群书、金石文字,增辑一千三百余条。日夕检阅推算,几寢食,卒因是感疾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钱侗(1778—1815),字同人,号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大昭子。嘉庆十五年举人,充文颖馆校录,议叙知县。精于历算之学,亦能究其原本。大昕撰《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未竟而卒,侗证以群书、金石文字,增辑一千三百余条。日夕检阅推算,几寢食,卒因是感疾而殁。事迹见《清史稿·儒林》、《清史列传·儒林传》。

毕沅,谢启昆,

毕沅,谢启昆,

【笺注】

【笺注】

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府(今星子)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江苏镇江知府,迁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官至广西巡抚。为翁方纲入室弟子,笃信师说。著有《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广西通志》、《粤西金石志》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九、《清史列传》卷三一。

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府(今星子)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江苏镇江知府,迁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官至广西巡抚。为翁方纲入室弟子,笃信师说。著有《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广西通志》、《粤西金石志》等。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五九、《清史列传》卷三一。

任大椿,济南刘淇,

任大椿,济南刘淇,

【笺注】

【笺注】

刘淇,字武仲(一作式仲),一字龙田、卫园,号南泉,确山(今属河南)人,寓居济宁。著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卫园集》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二七一有传,附见阿什坦之下。

刘淇,字武仲(一作式仲),一字龙田、卫园,号南泉,确山(今属河南)人,寓居济宁。著有《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卫园集》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二七一有传,附见阿什坦之下。

山阳张弨、

山阳张弨、

【笺注】

【笺注】

张弨(1624—?),字力臣,号亟斋,江苏山阳(今海安)人。博学嗜古,尤究心金石之文,后以聋废,而考证弥勤。著有《昭陵六骏赞辨》、《瘗鹤铭辨》。丁晏辑其诗文为《张力臣遗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张弨(1624—?),字力臣,号亟斋,江苏山阳(今海安)人。博学嗜古,尤究心金石之文,后以聋废,而考证弥勤。著有《昭陵六骏赞辨》、《瘗鹤铭辨》。丁晏辑其诗文为《张力臣遗集》。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吴玉(晋)[搢],

吴玉(晋)[搢],

【笺注】

【笺注】

吴玉搢(1698—1773),字藉五,号山夫,晚号顿研,或称钝根,江苏山阳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笃古嗜金石,精于考据。著有《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别雅》等。事迹见段朝端《吴山夫先生年谱》、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吴玉搢(1698—1773),字藉五,号山夫,晚号顿研,或称钝根,江苏山阳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笃古嗜金石,精于考据。著有《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别雅》等。事迹见段朝端《吴山夫先生年谱》、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吴江潘耒,

【笺注】

吴江潘耒,

【笺注】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晚号止止居士,江苏吴江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三年降调,遂归。四十二年起复,越三年将有荐起,谢止,不复出。受业于顾炎武之门,顾炎武身后为刻《亭林遗书》及《日知录》。著有《遂初堂集》、《类音》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晚号止止居士,江苏吴江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三年降调,遂归。四十二年起复,越三年将有荐起,谢止,不复出。受业于顾炎武之门,顾炎武身后为刻《亭林遗书》及《日知录》。著有《遂初堂集》、《类音》等。事迹见《清史稿·文苑》、《清史列传·儒林传》。

兴化任兆麟,

兴化任兆麟,

【笺注】

【笺注】

任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江苏兴化人。与族兄大椿、振基有“三任”之目。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以侍养归。幼承家学,博闻敦行,复从褚寅亮、彭绍升游。创立莲泾精舍,立教规,课授生徒。著有《毛诗通说》、《声音表》、《纲目通论》、《历代通论》、《弦歌古乐谱》、《箫谱》、《有竹居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安邑宋鉴,

任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江苏兴化人。与族兄大椿、振基有“三任”之目。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以侍养归。幼承家学,博闻敦行,复从褚寅亮、彭绍升游。创立莲泾精舍,立教规,课授生徒。著有《毛诗通说》、《声音表》、《纲目通论》、《历代通论》、《弦歌古乐谱》、《箫谱》、《有竹居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儒林传》。

【笺注】

安邑宋鉴,

【笺注】

宋鉴(1727—1790),字元衡,号半塘,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乾隆十三年进士。授浙江常山县知县三年,调鄞县。莅鄞七年,以廉能升广东南雄府通判,署连州,又署澳门同知。湛深经术,尤精小学。著有《尚书考辨》(在《山右丛书》中)、《尚书今古文考辨》(稿本,见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经部著录)、《说文解字疏》(未见传本)、《易见》、《尚书汇抄》、《汉书地理考》等。事迹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宋鉴(1727—1790),字元衡,号半塘,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乾隆十三年进士。授浙江常山县知县三年,调鄞县。莅鄞七年,以廉能升广东南雄府通判,署连州,又署澳门同知。湛深经术,尤精小学。著有《尚书考辨》(在《山右丛书》中)、《尚书今古文考辨》(稿本,见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经部著录)、《说文解字疏》(未见传本)、《易见》、《尚书汇抄》、《汉书地理考》等。事迹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

邵晋涵,戴震,段玉裁,仁和朱文藻,

【笺注】

邵晋涵,戴震,段玉裁,仁和朱文藻,

【笺注】

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号朗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诸生。精六书,通史学。曾佐校《四库全书》。著有《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诗话》、《碧溪丛抄》、《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乌考原》、《金箔考》、《苔谱》、《萍谱》、《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二○。

吴颖芳,

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号朗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诸生。精六书,通史学。曾佐校《四库全书》。著有《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诗话》、《碧溪丛抄》、《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乌考原》、《金箔考》、《苔谱》、《萍谱》、《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二○。

【笺注】

吴颖芳,

【笺注】

吴颖芳(1702—1781),字西林,自号临江乡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年十五,赴童子试,为隶所呵辱,自是终身不复仕进。一意读书,博览群籍。著有《说文理董》、《金石文释》、《临江乡人诗》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

吴颖芳(1702—1781),字西林,自号临江乡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年十五,赴童子试,为隶所呵辱,自是终身不复仕进。一意读书,博览群籍。著有《说文理董》、《金石文释》、《临江乡人诗》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一。

胡秉虔,阳湖庄炘,

【笺注】

/span>>0时,<

【笺注】

庄炘(1735—1818),字景炎,号虚庵,江苏武进人。乾隆三十三年中顺天乡试副榜贡生,出大兴朱筠之门。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先后任咸宁县知县、兴安府汉阴通判、乾州直隶州知州、兴安府知府。深于声音训诂之学,校刻《淮南子》,为之注。著有《宝绘堂集》、《小濠梁吟草》、《师尚斋诗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四○、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五。

庄炘(1735—1818),字景炎,号虚庵,江苏武进人。乾隆三十三年中顺天乡试副榜贡生,出大兴朱筠之门。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先后任咸宁县知县、兴安府汉阴通判、乾州直隶州知州、兴安府知府。深于声音训诂之学,校刻《淮南子》,为之注。著有《宝绘堂集》、《小濠梁吟草》、《师尚斋诗集》等。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四○、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五。

王念孙,王引之,洪榜,洪梧,程际盛,龙溪李威,

王念孙,王引之,洪榜,洪梧,程际盛,龙溪李威,

【笺注】

【笺注】

李威,字畏吾,又字述堂,号凤冈,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著有《说文解字定本》、《岭云轩笔记》、《岭云轩琐记》、《岭云轩琐记续选》等。

李威,字畏吾,又字述堂,号凤冈,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著有《说文解字定本》、《岭云轩笔记》、《岭云轩琐记》、《岭云轩琐记续选》等。

诸暨叶敬,孙星衍,阮元,桂馥,洪亮吉,严可均,吴县钮(玉树)[树玉],龙岩魏茂林,

诸暨叶敬,孙星衍,阮元,桂馥,洪亮吉,严可均,吴县钮(玉树)[树玉],龙岩魏茂林,

【笺注】

【笺注】

魏茂林(1772—?),字宾门,号笛生,晚号兰怀老人,福建龙岩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通永河道道台。晚年客居江苏泰州,专心编纂《骈雅训纂》,至道光十二年始告成书。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腋》、《有不为斋文稿》,均已亡佚。事迹见《(光绪)广州府志》卷四五、《龙岩县志》。

魏茂林(1772—?),字宾门,号笛生,晚号兰怀老人,福建龙岩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通永河道道台。晚年客居江苏泰州,专心编纂《骈雅训纂》,至道光十二年始告成书。另有《覃雅广腋》、《天部类腋》、《有不为斋文稿》,均已亡佚。事迹见《(光绪)广州府志》卷四五、《龙岩县志》。

兴化顾凤毛,

兴化顾凤毛,

【笺注】

【笺注】

顾凤毛(1762—1788),字超宗,江苏兴化人。著有《楚辞韵考》、《入声韵考》、《毛诗韵考》、《毛诗集解》、《董子求雨考》、《三代田制考》等。

顾凤毛(1762—1788),字超宗,江苏兴化人。著有《楚辞韵考》、《入声韵考》、《毛诗韵考》、《毛诗集解》、《董子求雨考》、《三代田制考》等。

歙县程敦,

歙县程敦,

【笺注】

【笺注】

程敦,字彝斋,安徽歙县人。著有《秦汉瓦当文字》。武亿《授堂文抄》卷二有是书跋尾,称:“歙程君彝斋著《秦汉瓦当文字记》一卷,由同时数君子所搜缉,恐其众之易于亡佚,乃各录所从,并附以旧闻,其说多可依。然程君于八风寿存当谓八字笔画疏少,故与风字合为一,见古人缪篆分布之妙。岁戊申冬十有一月某日。”

程敦,字彝斋,安徽歙县人。著有《秦汉瓦当文字》。武亿《授堂文抄》卷二有是书跋尾,称:“歙程君彝斋著《秦汉瓦当文字记》一卷,由同时数君子所搜缉,恐其众之易于亡佚,乃各录所从,并附以旧闻,其说多可依。然程君于八风寿存当谓八字笔画疏少,故与风字合为一,见古人缪篆分布之妙。岁戊申冬十有一月某日。”

戚学标,王熙,姚文田,郝懿行,胡世琦,薛传均,秀水(湖)[胡]重,

戚学标,王熙,姚文田,郝懿行,胡世琦,薛传均,秀水(湖)[胡]重,

【笺注】

【笺注】

胡重,字菊圃,浙江秀水人。著有《说文字原韵表》。

胡重,字菊圃,浙江秀水人。著有《说文字原韵表》。

胡祥麟,

胡祥麟,

【笺注】

【笺注】

胡祥麟(?—1823),字仁圃,浙江秀水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著《虞氏易消息图说》,另有《胡祥麟手稿》,抄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少游吴江陆耀幕,讲求实学。性硬直,自名其斋曰省过。钱泰吉目为诤友。

talic">x>ln(1+ x), 978-7-111-45312-3-Chapter02-48<p>严元照,</p><p>严元照,</p><p>【笺注】</p><p>【笺注】</p><p>严元照(1773—1817),字修能,号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阮元巡抚浙江,立诂经精舍,招之往。其治经务实学,尤熟于小学。性倜傥,工诗词。著有《尔雅匡名》、《悔庵学文》、《娱亲雅言》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二二。</p><p>严元照(1773—1817),字修能,号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四年,阮元巡抚浙江,立诂经精舍,招之往。其治经务实学,尤熟于小学。性倜傥,工诗词。著有《尔雅匡名》、《悔庵学文》、《娱亲雅言》等。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二二。</p><p>海宁钱馥,</p><p>海宁钱馥,</p><p>【笺注】</p><p>【笺注】</p><p>钱馥(1754—1796),字广伯,号绿窗,浙江海宁人。善校书,曾校正《字鉴》、《汗简》、《广韵》等,著有《小学庵遗书》。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海宁钱馥,布衣也,精于六书小学,年四十矣,余欲以弟子员,屈之不就,试旋卒。其友邵右庵志纯拾其余论,为书一卷。右庵,余所举孝廉方正士也,古文有法。秦小岘观察深于古文,于右庵有深契焉。”事迹见阮元《两浙<img title=轩录》卷三四。

陈瑑,郑珍,鄞县沈道宽,

【笺注】

沈道宽(1772—1853),字栗仲,直隶大兴(今属北京)籍,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历知宁乡、道州、茶陵、酃县、耒阳、桃源诸县,所至有惠政。后以事去官,卒于泰州。著有《六书穅秕》、《论语比》、《话山草堂遗集》等。事迹见《(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三。

苗夔是也。

【笺注】

苗夔(1783—1857),字先路,一字仙簏(一作仙露),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道光十一年优贡生。不好制举之文,嗜六书形声之学。著有《苗氏说文四种》,即《说文声订》、《说文声读表》、《说文建首字读》、《毛诗均订》。章太炎《太炎文录》卷一《说林下》称:“苗夔稍知声音,亦肤浅,无心得。”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钱馥(1754—1796),字广伯,号绿窗,浙江海宁人。善校书,曾校正《字鉴》、《汗简》、《广韵》等,著有《小学庵遗书》。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海宁钱馥,布衣也,精于六书小学,年四十矣,余欲以弟子员,屈之不就,试旋卒。其友邵右庵志纯拾其余论,为书一卷。右庵,余所举孝廉方正士也,古文有法。秦小岘观察深于古文,于右庵有深契焉。”事迹见阮元《两浙轩录》卷三四。

陈瑑,郑珍,鄞县沈道宽,

【笺注】

沈道宽(1772—1853),字栗仲,直隶大兴(今属北京)籍,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历知宁乡、道州、茶陵、酃县、耒阳、桃源诸县,所至有惠政。后以事去官,卒于泰州。著有《六书穅秕》、《论语比》、《话山草堂遗集》等。事迹见《(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三。

苗夔是也。

【笺注】

苗夔(1783—1857),字先路,一字仙簏(一作仙露),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道光十一年优贡生。不好制举之文,嗜六书形声之学。著有《苗氏说文四种》,即《说文声订》、《说文声读表》、《说文建首字读》、《毛诗均订》。章太炎《太炎文录》卷一《说林下》称:“苗夔稍知声音,亦肤浅,无心得。”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钱馥(1754—1796),字广伯,号绿窗,浙江海宁人。善校书,曾校正《字鉴》、《汗简》、《广韵》等,著有《小学庵遗书》。阮元《定香亭笔谈》卷二:“海宁钱馥,布衣也,精于六书小学,年四十矣,余欲以弟子员,屈之不就,试旋卒。其友邵右庵志纯拾其余论,为书一卷。右庵,余所举孝廉方正士也,古文有法。秦小岘观察深于古文,于右庵有深契焉。”事迹见阮元《两浙轩录》卷三四。

陈瑑,郑珍,鄞县沈道宽,

【笺注】

沈道宽(1772—1853),字栗仲,直隶大兴(今属北京)籍,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历知宁乡、道州、茶陵、酃县、耒阳、桃源诸县,所至有惠政。后以事去官,卒于泰州。著有《六书穅秕》、《论语比》、《话山草堂遗集》等。事迹见《(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三。

苗夔是也。

【笺注】

苗夔(1783—1857),字先路,一字仙簏(一作仙露),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道光十一年优贡生。不好制举之文,嗜六书形声之学。著有《苗氏说文四种》,即《说文声订》、《说文声读表》、《说文建首字读》、《毛诗均订》。章太炎《太炎文录》卷一《说林下》称:“苗夔稍知声音,亦肤浅,无心得。”事迹见《清史稿·儒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