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南北经术流派比较

《经解入门》南北经术流派比较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朝经术流派,见于《北史·儒林传序》[一]者甚详。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圣达经猷,盖为远矣。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正光三年,乃释奠于国学,命祭酒崔光讲《孝经》,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经解入门》南北经术流派比较

六朝经术流派,见于《北史·儒林传序》[一]者甚详。而宗法[二]所在,孰得孰失,学者不可不知。

【笺注】

[一]《北史·儒林传序》云:儒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自永嘉之后,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岂不以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以马上临之?圣达经猷,盖为远矣。四年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师。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太武始光三年春,起太学于城东。后征卢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于是人多砥尚,儒术转兴。献文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孝文钦明稽古,笃好坟籍,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闲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宣武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神龟中,将立国学,诏以三品以上,及五品清官之子以充生选。未及简置,仍复停寖。正光三年,乃释奠于国学,命祭酒崔光讲《孝经》,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暨孝昌之后,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二]宗法:指学术上某一宗派递相传授的法度规矩。

王弼,名士也,非经师[一]也;杜预,名将也,亦非经师。非经师,则学无所授,信心而谈,空疏滉漾[二],游衍[三]无归,拨弃[四]旧诂,竞标新说,何足称专门之业?若孔安国,则真经师矣。使果为真孔氏,虽康成亦应俯首,而无如其伪也。今习古文,是率天下而伪也,乌乎可?

【笺注】

[一]经师:本指汉代讲授经书的学官。《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后泛指传授经书的大师或师长。

[二]空疏滉漾:空疏浅薄,轻浮如水。

[三]游衍:恣意游逛。

[四]拨弃:摒弃;摒除。

然而揆[一]其所始,厥由东晋。方晋氏渡江而东,修学校,简省[二]博士,置《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太常荀崧上疏请增置郑《易》、《仪礼》及《春秋》、《公羊》、《穀梁》博士各一人,会王敦[三]之难,不果行。盖郑《易》之废,实始于此。故张璠[四]所集二十二家仅依向秀[五]之本,而谢万[六]等各注《系辞》,以续王弼之书,玄风[七]大畅,古义遂湮。陆澄[八]贻王俭书云:“《易》自商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后乃有王弼之说。”

【笺注】

[一]揆:度量;揣度。

[二]简省:犹检视。

[三]王敦(266—324),武帝权臣,曾于322年举兵发难。据《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载:时方修学校,简省博士,置《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穀梁》及郑《易》皆省不置。崧以为不可,乃上疏……世祖武皇帝应运登禅,崇儒兴学。经始明堂,营建辟雍,告朔班政,乡饮大射。西阁东序,河图秘书禁籍。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贾、马、郑、杜、服、孔、王、何、颜、尹之徒,章句传注众家之学,置博士十九人。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选张华、刘寔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伏闻节省之制,皆三分置二。博士旧置十九人,今“五经”合九人,准古计今,犹未能半,宜及节省之制,以时施行。今九人以外,犹宜增四。愿陛下万机余暇,时垂省览。宜为郑《易》置博士一人,郑《仪礼》博士一人,《春秋公羊》博士一人,《穀梁》博士一人。昔周之衰,下陵上替,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孔子惧而作《春秋》。诸侯讳妒,惧犯时禁,是以微辞妙旨,义不显明,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时左丘明、子夏造膝亲受,无不精究。孔子既没,微言将绝,于是丘明退撰所闻,而为之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称公羊高亲受子夏,立于汉朝,辞义清隽,断决明审,董仲舒之所善也。穀梁赤师徒相传,暂立于汉世。向、歆,汉之硕儒,犹父子各执一家,莫肯相从。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是以‘三传’并行于先代,通才未能孤废。今去圣久远,其文将堕,与其过废,宁与过立。臣以为‘三传’虽同曰《春秋》,而发端异趣,案如三家异同之说,此乃义则战争之场,辞亦剑戟之锋,于理不可得共。博士宜各置一人,以博其学。元帝诏曰:“崧表如此,皆经国之务。为政所由。息马投戈,犹可讲艺,今虽日不暇给,岂忘本而遗存邪!可共博议者详之。”议者多请从崧所奏。诏曰:“《穀梁》肤浅,不足置博士,余如奏。”会王敦之难,不行。

[四]《魏志·三少帝纪》裴松之注载张璠事略:案张璠、虞溥、郭颁皆晋之令史。璠撰《后汉纪》,虽似未成,辞藻可观。

[五]向秀(?—约275),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始,秀欲注,嵇康曰:“此书讵复须注,正是妨人作乐耳。”及成,示康曰:“殊复胜不?”著有《向秀易义》、《庄子注》、《思旧赋》。事迹见《晋书》卷四九。

[六]谢万(320—361),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弟,东晋豫州刺史。韩伯,字康伯,颍川人,东晋太常卿。袁悦之,字符礼,陈郡人,东晋骠骑咨议参军

[七]玄风:玄谈的风尚。

[八]陆澄(425—494),字彦渊,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起家太学博士,中军卫军府行佐,太宰参军,补太常丞,郡主簿,北中郎行参军。武帝永明元年(483),转度支尚书,领国子博士。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九。

王济[一]云:“弼所误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是郑氏之不可行[1],南人固有知之矣。犹幸河北学者习郑《易》,故其书至唐犹存,陆氏《释文》、李氏《集解》间述一二,而王注传习既久,终不能夺,竟至失传,岂不深可惜哉?[二]然晋时郑《易》虽废,而《尚书》犹兼习郑、孔,《春秋》犹兼习服、杜,其后乃废郑、服而专用孔、杜。[三]

【笺注】

[一]王济(247?—292?),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浑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顺,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论者不以主婿之故,咸谓才能致之。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以其父之故,每排王浚,时议讥焉。事迹见《晋书》卷四十二。其诗开玄言诗风,《诗品》列入下品,称“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

[二]《南齐书》卷三十九:时国学置郑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氏《穀梁》,郑玄《孝经》。(陆)澄谓尚书令王俭曰:“《孝经》,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典。”乃与俭书论之曰:“《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坏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济云弼所悟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若谓《易》道尽于王弼,方须大论,意者无乃仁智殊见。且《易》道无体不可以一体求,屡迁不可以一迁执也。晋太兴四年,太常荀崧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俊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太元立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元嘉建学之始,玄、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意在贵玄,事成败儒。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众经皆儒,惟《易》独玄,玄不可弃,儒不可缺。谓宜并存,所以合无体之义。且弼于注经中已举《系辞》,故不复别注。今若专取弼《易》,则《系》说无注。”

[三]宋王应麟《周易郑康成注跋》:康成注《易》九卷,多论互体,江左与王辅嗣学并立。荀崧谓其书根源。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齐陆澄诒王俭书云:“《易》自商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年后乃有王弼之说。”王济云:弼所误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河北诸儒专主郑氏,隋兴,学者慕弼之学,遂为中原之师,唐因之。今郑注不传,此景迂晁氏所慨叹也。李鼎祚云:郑多参天象,王全释人事。《易》道岂偏滞于天人者哉?合彖象于经,盖自康成始。其说间见于鼎祚《集解》及《释文》、《易》、《诗》、“三礼”、《春秋义疏》、《后汉书》、《文选注》。应麟读《易》之暇,辑为此编,庶几先儒象数之学犹有考焉。癸酉季夏哉生明汲古堂书。

《释文》云:“江左中兴,(梅颐)[枚赜]奏上孔传,学徒遂盛。后范宁变为今文集注,俗间或取《舜典》篇以续孔氏。”[一]夫范宁[二]固号为能遵守郑学[三]者,而古文孔传则(梅颐)[枚赜]之徒伪撰者[四],乃笃信不疑,且为之集注,是表章孔传,偏自遵守郑学者为之倡始,异哉!而一时趋向亦于此可卜矣。然刘宋时郑氏犹未废绝,故裴骃《史记集解》兼采郑、孔两家,无所偏立。《释文》又云:“近惟崇尚古文,马、郑、王注遂废。”《释文》之作,在于陈末,而曰“近”,则崇孔废郑实在齐、梁之后矣。

【笺注】

[一]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此处引文与原文稍有不同。枚赜,字仲真,汝南(今湖北武昌)人。

[二]范宁,东晋经学家。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南阳)人。曾任豫章太守。撰《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阮元收入《十三经注疏》。

[三]郑学:指经学中的东汉郑玄学派。《隋书·经籍志》:“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陈澧《东塾读书记·郑学》:“郑君尽注‘三礼’,发挥旁通,遂使‘三礼’之书合为一家之学,故直断之曰:‘《礼》是郑学。’”

[四]枚赜。献《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立为官学,但二书被宋以来的考据家指为伪书。

其《春秋》服氏之废,不知始于何时。裴骃注《史记》,引解颇多,梁、陈间未有习服氏《春秋》者。李延寿[一]曰:“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于宋朝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2]是预之子孙多贵显,故其学且流入北方,宜服氏之不能与争。崔灵恩[二]申服难杜,虞僧诞[三]申杜难服,莫能相胜。而小刘[四]规杜过至三百余事,则公论不可诬也。夫江左儒风,渊源典午[五],专尚浮华,务析名理[六],其去繁就简,理固宜然。若谓经籍英华尽在于是,是以汉学为糟粕也,盖已隐然开驾空立说之端矣。

【笺注】

[一]李延寿,字遐龄,唐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延寿承其父大师之志,撰《北史》、《南史》。事迹附载《新唐书·令狐德棻传》。

[二]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南朝梁学者。少笃学,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先在北仕为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归国,高祖以其儒术擢拜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出为长沙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出为明威将军、桂州刺史,卒官。灵恩集注《毛诗》二十二卷,集注《周礼》四十卷,制《三礼义宗》四十七卷、《左氏经传义》二十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穀梁文句义》十卷。事迹见《梁书》卷四八。

[三]虞僧诞,会稽余姚人。为国子助教,以左氏讲授,听者常数百人。时博士崔灵恩先习《左传》服解,不为江东所行,乃改说杜义,每文句常申服难杜。僧诞最精杜学,作《申杜难服》,以答灵恩,世并传焉。事迹见宋施宿《会稽志》卷十四。

[四]小刘,指刘炫(约546—613),字光伯,河间景城人。时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禀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归于家,以教授为务。事迹见《隋书》卷七五。著有《论语述议》、《春秋攻昧》、《五经正名》等。

[五]典午,“司马”的隐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典午为晋,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典,司也;午,马也。”在传统的十二生肖中,午为马。晋朝君主姓司马,故以“典午”指代晋朝。

[六]名理:特指魏、晋及其后清谈家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异。《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晋书·范汪传》:“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案《隋书·经籍志》于《易》云:“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于《书》云:“梁、陈所讲,有孔、郑二家,齐代唯传郑谊。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于《春秋》云:“《左传》唯传服谊,至隋,杜氏盛行,服谊[3]寖微。”是梁、陈间非不言郑学,但甚微耳。其谓《左传》唯传服谊者,指北朝也。独惜隋氏起北方,混一区夏[一],而《易》、《书》、《春秋》徇南人之浮夸,损北学[二]之精实,甚至以姚方兴之《舜典》窜入《孔传》,于伪之中又有伪焉。唐贞观中奉诏撰《五经正谊》,因循不革。案:康成闻服虔解《左传》多与己同,遂以所注畀[三]之,是服学即郑学。行郑、服,则学出于一;行王、杜、伪孔,则学分为三。故有两经之疏同为一人所作,而互相矛盾,使学者茫然不知真是之归,此宋儒所以乘间而起也。

【笺注】

[一]区夏: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伪孔传:“始为政于我区域诸夏。”

[二]北学:指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清许宗彦《记南北学》:“经学自东晋后,分为南北。自唐以后,则有南学而无北学。”

[三]畀:给予;付与。

要之,儒林之卓绝者,南北各有人。以南言之,如雷次宗[一]礼服与康成并称,号为“雷、郑”。释慧远[二]遁迹沙门,周续之[三]事之,作《诗义谊》,独得毛、郑微旨。庾蔚之《丧服要记》[四],载在《通典[4],最为详核。何承天[五]《礼论》多至三百卷,至孔子祛[六]又续成一百五十卷。崔灵恩《三礼义宗》[七],说《礼》之总龟[八]也。其以浑盖[九]为一,在僧一行前,[十]可谓卓识。或谓其书当于零陵、桂阳间求之。稽古之士,曷留意焉。他若沈麟士、沈峻[十一]、沈文阿[十二]、太史叔明[十三]博通“五经”,非其彰彰者乎?北则刘献之[十四]、徐遵明[十五],蔚为名儒,刘焯、刘炫,后来之秀。至如释《论语》八寸策为八十宗[十六],撰《孝经·闺门章》,目为古文,虽有小疵,无伤大体。且卢广[十七]以北人而光价[十八]江南,沈重[十九]以南人而胜芳河朔[二十],杰出之才又可以地限哉?抑犹有可憾者,施雠、梁丘之《易》亡矣,孟、京不存乎?欧阳、夏侯之书亡矣,马融不尚存乎?《齐诗》久亡,《鲁诗》不至江左,不有《韩诗》薛君章句乎?《左氏》之外,犹有《公羊》、《穀梁》。服虔之外,犹有贾逵。《礼记》有卢氏,与郑氏同师。若此之类,南人既未暇及,北学亦寂寂无闻,徒守一先生之言,斤然唯恐失之。经术之不逮魏、晋,亦奚足怪?

【笺注】

[一]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事迹见《宋书》卷九三。

[二]慧远(334—416),一作惠远,东晋高僧,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事迹见《高僧传》本传。

[三]周续之(377—423),字道祖,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人。年十二,诣范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通《毛诗》六义。事迹见《宋书》卷九三。

[四]《丧服要纪》十卷,贺循撰,庾蔚之注。(《旧唐书》卷四六)

[五]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从祖伦,晋右卫将军。事迹见《宋书》卷六四。

[六]孔子祛,会稽山阴人。事迹见《梁书》卷四八。(www.xing528.com)

[七]《三礼义宗》,《隋志》著录三十卷,《经义考》注曰佚。陈振孙曰:“凡一百四十九条,其说推本‘三礼’,参取诸儒之论,博而核矣。”

[八]总龟: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九]浑盖:浑天说与盖天说的并称。《南史·儒林传·崔灵恩》:“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

[十]《梁书》卷四八:“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僧一行(683—727),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唐代高僧、天文学家,首次测出子午线

[十一]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事迹见《梁书》卷四八。

[十二]沈文阿,沈峻子,传父业,尤明《左氏传》。太清中,自国子助教为五经博士。传峻业者,又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云,官皆至五经博士、尚书祠部郎。事迹见《梁书》卷四八。

[十三]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吴太史慈后裔。尤精三玄,当世冠绝。事迹见《梁书》卷四八。

[十四]刘献之,博陵饶阳人。善《春秋》、《毛诗》,号曰儒宗。魏承丧乱之后,“五经”大义虽有师说,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咸决于献之。事迹见《魏书》卷八四。

[十五]徐遵明(475—529),字子判,华阴(今属陕西)人。事迹见《魏书》卷八四。撰《春秋义章》,今亡佚。

[十六]《北史》卷八十一:“遵明见郑玄《论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说。”

[十七]卢广,范阳涿人。广少明经,有儒术。兼国子博士,遍讲“五经”。时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并聚徒讲说,而音辞鄙拙;惟广言论清雅,不类北人。仆射徐勉,兼通经术,深相赏好。事迹见《梁书》卷四八。

[十八]光价:显扬其身阶。《北史·序传·李仲俊》:“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

[十九]沈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重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靡不毕综。又多所撰述,咸得其指要。事迹见《周书》卷四五。

[二十]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谊疏之学[一],自为一派,惟六朝为最盛。宋明帝之《周易》[二],雷肃之之《礼记》[三],其尤著者。《易》则褚仲都[四],《书》则费甝[五]、(三)[二]刘、顾彪,《诗》与《春秋》则刘炫[六],《礼》则黄庆、李孟悊[七],《礼记》则皇侃[八]、熊安生[九]、贺玚[十]。凡所发明,俱有可观。其确守一家,不使稍有出入,亦古来释经之通例,非其弊也。唯自二刘、熊安生之外,率皆南人,故未有为郑氏《书》、《易》、服氏《春秋》作疏者。唐之《正义》,不能改用郑、服,殆亦以前无所承,难于倡造故与?

【笺注】

[一]谊疏之学:即义疏之学。义疏,疏解经义的书。其名源于六朝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二]《周易义疏》十九卷,宋明帝集群臣讲。(《隋志》)

[三]《礼记新义疏》二十卷,贺玚撰。梁有《义疏》三卷,宋豫章郡丞雷肃之撰,亡。(《隋志》)

[四]《周易讲疏》十六卷,梁五经博士褚仲都撰。(《隋志》)

[五]费甝:梁国子助教。撰《尚书义疏》十卷。

[六]刘炫著有《毛诗述义》四十卷、《注诗序》一卷、《毛诗谱》二卷;《春秋述义》三十七卷、《春秋攻昧》十二卷、《春秋规过》三卷。

[七]贾公彦据齐黄庆、隋李孟悊二家之疏,定为今本《仪礼注疏》。

[八]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侃少好学,师事贺玚,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撰《礼记讲疏》五十卷、《论语义》十卷。事迹见《梁书·儒林传》。

[九]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属河北)人。撰《周礼义疏》二十卷、《礼记义疏》四十卷、《孝经义疏》一卷,并行于世。事迹见《周书》卷四五。

[十]贺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人。所著《礼》、《易》、《老》、《庄》讲疏,《朝廷博议》数百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玚于《礼》尤精,撰《礼记新义疏》二十卷。

六朝经学之书,散佚略尽,惟《经典释文》岿然独存。前此止作音,惟陆氏兼释经义;前此止音经,惟陆氏兼音注。体例独别于诸家,而能集诸家之成,故为不刊[一]之典。其中《周易音义》最为精博,虽以王为主,特采子夏、京房、孟喜、马、郑、刘表、荀爽、虞翻、陆绩、王肃、董遇、姚信、王廙、干宝、蜀才、黄颖,旁及《九家易》、张璠《集解》,萃十数家于两卷之中,视李鼎祚尤简而该。窥其微意,似嫌王注空疏,故博征古训以弥缝之。余如《书》之马融,《诗》之韩婴,亦存其概。不幸生于南国,故郑、服之学不得赖以流传。然音训之详,无逾于此,非徐爰[二]、沈重[三]、戚衮[四]、王元规[五]辈所可同年而语矣!皇侃《论语义疏》虽非正经,亦经解之类。窃谓何晏本清谈[六]之祖,而《论语集解》[七]独能存汉学之什一,其体例谨严,迥非王弼《易注》可比。而皇侃乃取江熙《集解》以为之疏,制度、名物略而不详,惟以清言[八]取胜,似欲补平叔所未及者,与所作《礼记疏》大相径庭。只以秘籍流传,罕而见珍,故不以空谈废云。崔氏《义宗》,王伯厚[九]、周草窗[十]俱征引及之,则宋末尚存,今去宋世不过四百余年,故以为不应遽佚。两汉传业,各有专家,故三史作《儒林传》,分经叙述,于授受源流载之特详。魏、晋以降,稍涣散矣。盖经术既不如古,而史才又不逮前,故记载有所未详,要其师友渊源,初未尝绝。读《北史》所序,居然有两汉遗风。胜国[十一]西亭王孙[十二]著《授经图》,因章氏《考索》[十三]而加详焉。然止述两汉,不及魏、晋以降,未为赅备。且南北区分,风尚不一,苟非支分派别,兼综条贯,则承学之士何由考其异同,定其得失耶?试取朱氏之书[十四],次第缵续[十五],必更有可观者。

【笺注】

[一]不刊:古代文书书于竹简,有误,即削除,谓之刊。不刊谓不容更动和改变。

[二]徐爰(394—475),字长玉,本名瑗,后以与傅亮父同名,改为爰,南琅玡开阳人。除中散大夫。撰《礼记音》二卷,注《系辞》二卷。事迹见《宋书》卷九四。

[三]沈重(500—583),字德厚,吴兴武康人。博览群书,尤明《诗》、《礼》及《左氏春秋》。凡所解释,咸为诸儒所推。授骠骑大将军。著有《周礼义》、《仪礼义》、《礼记义》、《毛诗义》、《丧服经义》、《周礼音》、《仪礼音》、《礼记音》、《毛诗音》。事迹见《周书·儒林传》。

[四]近有戚衮作《周礼音》,梁国子助教皇侃撰《礼记义疏》五十卷,又传《丧服义疏》,并行于世。(《经典释文》卷一)

[五]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陈东宫学士,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著《春秋发题辞》及《义记》、《续经典大义》、《孝经义记》、《左传音》、《礼记音》。事迹见《陈书·儒林传》。

[六]清谈:谓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风气。亦称玄谈。清谈重心集中在有无、本末之辨。始于三国魏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晋王衍辈而益盛,延及齐梁不衰。

[七]《集解论语》十卷,晋衮州别驾江熙解。据《中兴书目》称,皇侃以何晏《集解》去取为疏十卷,又列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等十三人爵里于前,云此十三家是江熙所集。

[八]清言: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犹清谈,重心集中在有无、本末之辨。

[九]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厚斋,南宋庆元府人。淳祐元年进士。著有《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等。事迹见《宋史》卷四三八。

[十]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祐间为义乌县令,入元不仕。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事迹见《吴兴备志》卷二十五。

[十一]胜国:被灭亡的国家。亡国谓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故称“胜国”。后因以指前朝。此处指明朝。

[十二]朱睦,字灌甫,号西亭,明代周定王六世孙。于书无所不窥,尤精于《易》、《春秋》。家有万卷堂,访购图籍,雠校精细。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著有《授经图》、《五经考疑》、《中州人物志》等书。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

[十三]《群书考索》二百十二卷,宋章如愚撰。如愚字俊卿,号山堂,婺州金华人。庆元中登进士第,初授国子博士,改知贵州,开禧初被召,疏陈时政,忤韩侂胄,罢归,结草堂山中,与士子讲学。卒,门人谥为山堂先生。事迹见《宋史·儒林传》。史称所著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惟此书独存。凡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分六经、诸子、百家、诸经、诸史、圣讳、书目、文章、礼乐、律吕、历数、天文、地理十三门;后集六十五卷,分官制、学制、贡举、兵制、食货、财用、刑法七门;续集五十六卷,分经籍、诸史、文章、韩墨、律历、五行、礼乐、封建、官制、兵制、财用、诸路、君道、圣贤十五门;别集二十五卷,分图书、经籍、诸史、文章、律历、人臣、经艺、财用、兵制、四裔、边防十一门。允称博洽,考证亦有心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

[十四]朱氏之书指《授经图》。

[十五]缵续:继续。

[十二]朱睦,字灌甫,号西亭,明代周定王六世孙。于书无所不窥,尤精于《易》、《春秋》。家有万卷堂,访购图籍,雠校精细。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著有《授经图》、《五经考疑》、《中州人物志》等书。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

[十三]《群书考索》二百十二卷,宋章如愚撰。如愚字俊卿,号山堂,婺州金华人。庆元中登进士第,初授国子博士,改知贵州,开禧初被召,疏陈时政,忤韩侂胄,罢归,结草堂山中,与士子讲学。卒,门人谥为山堂先生。事迹见《宋史·儒林传》。史称所著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惟此书独存。凡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分六经、诸子、百家、诸经、诸史、圣讳、书目、文章、礼乐、律吕、历数、天文、地理十三门;后集六十五卷,分官制、学制、贡举、兵制、食货、财用、刑法七门;续集五十六卷,分经籍、诸史、文章、韩墨、律历、五行、礼乐、封建、官制、兵制、财用、诸路、君道、圣贤十五门;别集二十五卷,分图书、经籍、诸史、文章、律历、人臣、经艺、财用、兵制、四裔、边防十一门。允称博洽,考证亦有心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

[十四]朱氏之书指《授经图》。

[十五]缵续:继续。

[十二]朱睦,字灌甫,号西亭,明代周定王六世孙。于书无所不窥,尤精于《易》、《春秋》。家有万卷堂,访购图籍,雠校精细。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著有《授经图》、《五经考疑》、《中州人物志》等书。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

[十三]《群书考索》二百十二卷,宋章如愚撰。如愚字俊卿,号山堂,婺州金华人。庆元中登进士第,初授国子博士,改知贵州,开禧初被召,疏陈时政,忤韩侂胄,罢归,结草堂山中,与士子讲学。卒,门人谥为山堂先生。事迹见《宋史·儒林传》。史称所著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惟此书独存。凡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分六经、诸子、百家、诸经、诸史、圣讳、书目、文章、礼乐、律吕、历数、天文、地理十三门;后集六十五卷,分官制、学制、贡举、兵制、食货、财用、刑法七门;续集五十六卷,分经籍、诸史、文章、韩墨、律历、五行、礼乐、封建、官制、兵制、财用、诸路、君道、圣贤十五门;别集二十五卷,分图书、经籍、诸史、文章、律历、人臣、经艺、财用、兵制、四裔、边防十一门。允称博洽,考证亦有心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

[十四]朱氏之书指《授经图》。

[十五]缵续:继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