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竹垞云:“善读书者,匪直晰文义而已,其于简策之尺寸必详焉。”[2]诚以书籍制度,代有不同,不知其制,无以考简册之长短,文字之得失。
三代之际,皆用方策,郑康成《中庸注》云:“方,版,策简也。”是也。策简,竹为之;方,木为之也。其长短之度,郑《论语序》云:“《易》、《书》、《诗》、《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一],《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者,三分居一,又谦焉。”服虔传《春秋》,称古文篆书,一简八字,而说《书》者谓每行十三字。”“简二十二字,脱亦二十二字。”据此,则简有长短,字亦有多寡者也。而自汉而下则不然。汉因周制,仍用简册,而帛亦并用。
【笺注】
[一]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册》:“当依《左传疏》引作二尺四寸。”
戴氏宏[一]云:“《公羊》传至景帝时,公羊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又《书籍考》云:“灵帝西迁,缣帛散为帏囊。”[二][3]皆可见汉时竹帛并用也。至蔡伦造纸,而书籍始用纸。然其初,帛与纸亦并用,后则专用纸,而不用帛。当汉、唐时,尚无印版[三],故其书皆以纸素[四]传写。《抱朴子》所写,反复有字。《金楼子》谓细书《史》、《庄》、《老》、《离骚》等六百三十四卷。南齐沈麟士[五]年过八十,手写细书,后周裴汉[六]借异书,躬自录本,盖其时书籍难得,而其制度不作册而为卷轴。胡应麟云:“卷必重装一纸,表里常兼数番,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细阅展舒,甚为烦数。”[七]《唐·经籍志》云:“藏书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子库书紫带,雕紫檀轴,碧牙签。”[八]其余皆大略如此。至唐末,益州始有版本术数字学小书。后唐长兴三年,始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流布天下。[九]命马缟、田敏等详勘《宋史》,谓始于周显德,非是。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十],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钱,印极神速。镂板之地,蜀最善,吴次之,越次之,闽又次之,其本初以梓,后以梨,或以枣,唐以后之制度大率如此。
【笺注】
[一]汉戴宏撰《解疑论》一卷。戴宏,东汉学者,官至酒泉太守。事迹详见《后汉书》。
[二]缣帛,作书写用。帏囊,佩带的香囊。《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七:“故有刀笔铅椠之说,秦汉末用缣帛。”
[三]“当汉、唐时,尚无印版”之说不确,据业师曹之先生考证,唐中期已经发明雕版印刷术,详见《中国印刷术的起源》。(www.xing528.com)
[四]纸素: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南朝齐王琰《冥祥记》:“里中小屋,有经像者,亦多不烧。或屋虽焚毁,而于煨尽之中,时得全经,纸素如故。”唐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容貌于土木者沉诸水,言词于纸素者烈诸火。”
[五]沈麟士(416?—501?),字云祯,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守操终老,读书不倦。著《周易两系》、《庄子内篇训》。注《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数十卷。事迹见《南史》卷七六。
[六]裴汉,字仲霄。操尚弘雅,聪敏好学,尝见人作百字诗,一览便诵。魏孝武初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大统五年除大丞相府士曹行参军,补墨曹参军。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相府为之语曰:“日下粲烂有裴汉。”至借人异书,必躬自录本。至于疹疾弥年,亦未尝释卷。(《周书》卷三十四)
[七]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
[八]见《旧唐书·经籍志》。
[九]《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六:“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时以诸经舛缪,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刊石经雕为印版,流布天下,后进赖之。”后唐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
[十]活版:亦作“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板。宋代毕昇发明。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