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是会经常发生的,那么如何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比较好呢?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于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成功和荣誉抱着平常心的态度,不要荣誉在手就忘乎所以,更不要夸大自我的成就,而要以一种谦虚的态度以及一份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对于那些嫉妒心很强的人,也要抱着宽容的态度,例如将你的荣誉与别人分享,或列举你为获得成就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等等,这样就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
马克思非常欣赏但丁的一句话,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将这句话用来作为与有嫉妒心理的人相处方式中的一种,是比较合适的。
在现实生活中,嫉妒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一个人不能不与有嫉妒心理的人相处,这是客观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你愿意不愿意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也不是你会不会与有嫉妒心理的人相处,而是非相处不可。在与有嫉妒心理的人相处时主要要处理好二点,一是不要无缘无故遭到有嫉妒心理的人的嫉妒,即自己不要成为一名被嫉妒者。二是采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方式对待之。如果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你首当其冲地成为被嫉妒者,这样问题就复杂了。所以,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最好不成为被嫉妒者。那么如何不被嫉妒呢?
有两种人一般是不会遭人嫉妒的。一是原先条件就比别人优越的人,他们取得比别人更优越的地位,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这样的人不会遭人嫉妒。二是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努力才改变自身地位的人,别人认为这种努力是自己所难以做到的,因而也就不被人嫉妒。那么,就做这样的两种人,自然也就不会遭人嫉妒了。这固然有道理,但也有值得商量之处:
其一,“原先条件就比别人优越的人”,有时在表面上能够看得清楚,有时看不清。如果看不清,这种人不被嫉妒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其二,“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努力”,也同样有时让人看不清。当看不清时,这种人不被嫉妒的可能性也同样不存在了。
其三,还有一种情况是,你是否将要遭人嫉妒,或是已被人嫉妒,有时你能感觉出来,有时却感觉不出来。(www.xing528.com)
上述种种情况和原因表明,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如若不遭嫉妒,最好的方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说白了就是,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对付有嫉妒心的人。因嫉妒心理本身就是多疑的,爱猜忌的。所以,反倒不如将有嫉妒心的人当做普通人来看待,自己怎样对待普通人就怎样对待有嫉妒心的人。这样相处,也许是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的一个最好的方式。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与其说费尽心思去琢磨,倒不如来个“无为而治”,落得个“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在“走自己的路”时,要注意听听反映,特别是听一听有嫉妒心的人的反映。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及时的效果反馈,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路如何走。当然,自己的路自己走,听别人的反馈意见并不一定非要照别人的意见办,那样就不是走自己的路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其关键还在于敢于让别人去说,特别是敢于让别人去说诽谤的话。而且在听到这种说法时,不要愤怒、羞惭、气馁,或是急于争辩。只要自己行得端、坐得正,流言会逐渐消失,诽谤也不会有什么市场。
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相反的,有两种不太合适的作法,也是应当提出来加以探讨的:
一是无端地,毫无道理地压抑自己,企图以压抑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减轻被人嫉妒的心理压力。即采取一种“与其冒尖遭人妒,不如随流和气过”。这固然可以暂时平息有嫉妒心理的人对自己的嫉妒之情,但是,要知道,嫉妒心理的明显特点是指向性和对抗性。也就是说,在嫉妒者看来,如若有人超过他,只有当这个人重新回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或是不如自己的地位时,他内心才能得到重新的平衡,他内心的不满才能缓和和消除。如果是用这种方式换来的不遭人嫉妒,固然是不遭人嫉妒了,可是自己本应当有的作为和应当实现的人生价值也就无形中消失了。这种方式很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作法,是不足取的。
二是与上述作法相对,采取一种激进的方式,以反击的方式来对抗嫉妒者。这种激化矛盾的做法同样是不足取的。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对抗性,只能在遭到反击时越来越强烈,使嫉妒心理急速膨胀,表现出一种“鱼死网破”的顽固性,不但不能使嫉妒者内心不满和怨恨得到疏导,而且会使双方的矛盾逐步升级。其结果,对被嫉妒者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但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而且会使自己的事业遭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害。因此,比较起来说,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还是比较恰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