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种法则助你迅速迎合他人喜好

N种法则助你迅速迎合他人喜好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专嗜揣测他人的意图,迎奉他人的喜好,以使自己作出讨人喜欢之举。有一名访客曾说过:“罗斯福不管对方是牛仔、义勇的骑兵队员,还是政治家、外交官,都能找到适合对方身分的话题,彼此愉快地交谈。”罗斯福也和其他的领导者一样,知道掌握人心的捷径,就是谈论对方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N种法则助你迅速迎合他人喜好

人性丛林中,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同样,每个人的兴趣也不一样。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专嗜揣测他人的意图,迎奉他人的喜好,以使自己作出讨人喜欢之举。当然这种人不值得效仿,但有一点对世人应有所启发:他们为何要迎奉他人?无非是有人喜欢他们如此。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要忽视了一点,即满足他人的兴趣。不能只顾自己的喜乐爱好,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一旦你的兴趣与他人产生冲突时,就会给你们的交往设置一种障碍

前往奥伊斯特湾拜访过罗斯福的人,没有一个不对他广博的见闻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名访客曾说过:

“罗斯福不管对方是牛仔、义勇的骑兵队员,还是政治家、外交官,都能找到适合对方身分的话题,彼此愉快地交谈。”

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谜底很简单,罗斯福知道有人来访问时,便在前一天晚上查阅和当事人有关的资料,所以和访方客会谈时,不论他是大人物还是小市民,双方都能拥有共同的话题。

罗斯福也和其他的领导者一样,知道掌握人心的捷径,就是谈论对方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一家公司的客户部主管告诉我们:

“我曾经和许多公司合作过,这些公司因为它们可以和顾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非常的自豪。在我和这些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他们从不对顾客采取个人的和私人的态度。难道他们不关心个人吗?不,绝不是这样,这只是说他们从不以一种私人的态度来对待顾客,因此他们能和许多顾客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和那些和他们闹过不愉快的顾客,他们也能成功地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些和顾客把关系搞得很僵的人,是一些对顾客采取情绪化反应态度的人。顾客的怒火会影响到他们,让他们暴跳如雷,或者使他们变得郁郁寡欢和垂头丧气。于是他们会忍不住采取行动,来为他们的公司辩护,到最后,正是这些不必要的辩护让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

必须记住:是因为你对一个人有一种潜在的恐惧,你才会去对那个人采取一种情绪化的对立态度,或者是违心地去讨好那个人。伟大的人际关系活动家们才不会去顾忌顾客的怒火冲天哩,他们只是把别人的怒火作为一种自我提升的信号,一旦得到这个信号,他们就能开始一种自我的攀升,直达自我之阶的最高部分,达到思想的层面上去。这时候,他们开始具有一种创造性,他们的脑瓜而变得特灵。他们开始思索,决定一些策略性的东西。他们把顾客的怒火当成了一种挑战,因而,他们绝不会采取一种情绪上的对抗。

和蔼的威廉·菲利浦,耶鲁大学的前任文学教授,他在早年学到了这个道理。

“当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到林斯姨妈家去度周末,”威廉·菲利浦在他那篇论人性的文章里说,“一个中年人有天晚上来访,跟我姨妈寒暄一阵之后,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我身上。那段时间我正好对帆船非常热衷,而这位来访者就以一种使我非常感兴趣的方式讨论帆船。他走了之后,我对他大为称赞。多么棒的人!他对帆船多么感兴趣!我姨妈对我说,他是一名纽约律师,对帆船一点也不感兴趣。”

那他为什么一直都在谈帆船呢?

“‘因为他是一名君子。他觉得你对帆船感兴趣,就谈一些他知道会使你感兴趣、使你高兴的事。他使自己受人欢迎。’”

威廉,菲利浦又加上一句:“我永远忘不了姨妈的这段话。”

卡耐基收到过一封爱德华·加利夫的信,他对童子军活动很热心。

加利夫写道:“有一天我发现我需要别人助一臂之力。欧洲将举办一次童子军大会,我要请求美国某大公司的董事长为我资助一名童子军的旅费。

“幸运地,在我正要去见这个人之前,我听说他曾开过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支票兑现从银行寄回来之后,他就把那张支票装框起来。

“因此,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看看那张支票,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我对他说,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人开过这么大数额的支票!我又说,我要告诉那些童子军,我真的见到了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他很高兴地带我参观那张支票,我赞不绝口,我请他告诉我那张支票是在什么情况下开的。”

你注意到了没有,加利夫先生并不是以童子军,或欧洲的童子军大会,或他所要求的,作为开场白。他所谈的是对方感兴趣的。底下是事情的结果:

“于是我所会见的那个人说:‘呵!对啦,你找我有何贵干?’因此我就说明来意。”

“使我非常惊奇地,”查利夫先生继续说,“他不但即刻应许了我的请求,并且比我要求得还多得多。我只请他资助一个童子军赴欧洲,但他竟资助了5个童子军,另加上我,并教我们在欧洲住7星期。他又给我开了介绍信,介绍给他分公司的经理,让他们帮忙。他自己又亲自在巴黎接我们,引导我们游览城市。自此以后,他给那些家境贫苦的童子军提供一些工作,而且现在仍在我们的团体中活跃地工作。

“但我知道如果我不曾找出他所感兴趣的事,使他先高兴起来,那么我想接近他是多么不容易!”

商界,这不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吗?下面让我们再看看另一个例子:

杜佛诺公司是纽约一家面包公司,杜佛诺先生想方设法将公司的面包卖给纽约一家旅馆。4年以来,他每星期去拜访一次这家旅馆的经理,参加这位经理所举行的交际活动,甚至在这家旅馆中开了房间住在那里,以期得到自己的买卖,但他还是失败了。(www.xing528.com)

“后来,”杜佛诺先生说,“在研究人际关系之后,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做法。我先要找出这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能引起他的热心。

“我后来知道,他是美国旅馆招待员协会的会员,而且他也热心于成为该会的会长,甚至还想成为国际招待员的协会的会长。不论在什么地方举行大会,他飞过山岭,越过沙漠大海也要到会。

“所以在第二天我见他的时候,我就开始谈论关于招待员协会的事。我得到的是一种多么好的反应!他对我讲了半小时关于招待员协会的事,他的声调充满热情地震动着。我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确实是他很感兴趣的业余爱好。在我离开他的办公室以前,他劝我也加入该会。

“这次谈话,我根本没有提到任何有关面包的事情。但几天以后,他旅馆中的一位负责人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带着货样及价目单去。

“‘我不知道你对那位老先生做了些什么事,’这位负责人招呼我说,‘但他真的被你搔着痒处了!’

“试想一想!我对这人紧迫了4年——尽力想得到他的买卖——我若不费事去找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恐怕我还得紧追不舍。”

在应酬场合中何尝不如此?我们可曾注意到别人的兴趣?我们与人交往,可曾在这方面努力过?有些人天生应酬有术,这自然是可喜的。但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我们就需要学习了。

当我们赴一个规模较大的宴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和陌生的人同席,因为和熟人同席就有讲有笑,和陌生人就失去乐趣了。这种想法真正是逃避学习应酬的意识在作祟,正如走进网球场而不想练球一样可笑。

在陌生人的宴会上主动与人谈话,是获得更多的朋友的方法之一,在应酬学上,我们可以引用一个名词,说这是“努力学习应酬的表现”。

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方针。

你会说:“我又不是打算在社交上大出风头,我只是脚踏实地,自己干自己的,有甚么必要去认识太多的朋友呀?”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可以告诉你,马克·吐温也不是一个靠社交出风头的人,他的主要事业只是埋头著作,他只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认,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最多,与朋友相处得最好的人。他曾说过:“一个人,唯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都相处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有一位女歌星,从日本香港,打算小住之后,便到东南亚表演歌舞

她需要一两个短剧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够为她动笔就太好了。这位作家学贯中西,文笔风趣,但他脾气古怪,而且也很忙。

这位歌星打电话给她朋友,说她已得某导演的介绍,当晚要和某作家共进晚餐了,但她不知道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请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短剧?”

“随便他好了,只要他肯写就行。”

“这样是不好的,他不明白你的需要,可能写得不理想,等到他写之后,你发觉不理想而又要请他修改时,问题便会变得严重了!”

“我最希望他替我写哑女奇缘,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故事。”

“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东西,你只须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就行。……”

过了两天,这位歌星给她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他不等我提出要求便答应替我写两出短剧了。”

她朋友说:“你们在晚餐时,你一直在谈论他过去那些得意之作,是么?”

“你猜得对,我主要是讲起他的作品在日本如何受人喜欢。”

“对了,这是应酬中迎合别人的兴趣所产生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