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假设
根据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以下7个基本假设:
假设1:1978年以来尤其是90年代之后个人家庭教育投资迅速增加是由两个主要因素引起的。第一是因为个人平均受教育时间的普遍延长,既包括个人在青少年阶段接受正规教育层次的普遍提升,也包括个人正规学校教育外继续教育的增多;第二是因为个人接受相同层次教育所支出的费用随时间推移也在增长。这种变化可以用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不同结构因素变化来解释,个人家庭教育支出可分为学校教育支出(个人接受某一项教育必须支付的教育费用,主要以必须向教育机构缴纳的费用为主)和学校外教育投资(必须缴纳的教育机构费用之外,个人家庭为接受教育自愿多花费的教育开支)两类,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外教育投资数量的快速增长,而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投资数量的快速增加。
假设2:社会转型期间个人家庭教育支出(主要指学校教育的开支)对个人家庭的价值和意义总体而言发生了重要改变。在个人家庭收入和消费开支中,由选择性较强的生活奢侈品向支出刚性较强的生活必需品转变;同时,教育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假设3:目前城镇居民的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普遍存在着过度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个人与家庭之间的教育竞争态势。这使得相当数量的个人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偏离正常、理性轨道,也使得多数城镇居民个人和家庭承受着很重的经济压力。不同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个人家庭特征的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教育投资差异,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假设4:在影响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因素中,以个人家庭收入为代表的经济资本具有最强的影响作用,以父母亲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为标志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普遍较弱。
假设5:个人教育投资的水平不但影响了本身的社会阶层归属(以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为代表),而且进一步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使其具有代际传递性的特征和作用。
假设6:我国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非常大,而且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教育发展变化使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存在增大的趋势。
假设7:个人家庭教育投资与社会公平是反方向变动关系;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差异越大,越不利于社会公平。
(二)研究框架
本书由8章组成,其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章 是概论部分,解释了为何要研究这一问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相关概念,论述了与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对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假设和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等情况。第二章是对影响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变化的社会背景分析,从中国的社会、经济、人口、家庭状况、教育、教育政策等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第三章是研究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总体状况及其跨时期变化,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以及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教育支出变化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第四章是研究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状况和特征,分类别介绍了城镇居民的学校教育投资和学校外教育投资的详细状况,对城镇居民培养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需的教育投资进行了估算;分析了不同类型城镇居民的家庭教育投资差异和负担情况;对目前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水平和特征通过量化手段进行判断;最后对预防性储蓄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尝试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的供求模型。第五章是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影响因素、发展变化和决策状况的分析,并且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中利他主义行为进行了验证。第六章是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状况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分别就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对本人和子女的影响利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七章是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第八章是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概括出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本书的创新和需要继续研究之处。
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8所示:
【注释】
[1]刘春、David N.Gardner:《特别报道:聚焦国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03-1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3/10/content_4286043.htm。
[2]马克·贝磊:《教育全成本核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6页、第23页。
[3]Teresa Mauldin,Yoko Minmura,Mark lion:《Parental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s Education》,Journal of Family Economic Issues,Vol.22(3),Fall.2001。
[4]日本文部科学省:《子どもの学習費調査》,[2008-06-12],http://www.mext.go.jp/b_menu/toukei/main_b8.htm。
[5]资料来源:①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3页、第57页、第62页;②舒泰峰,等:《国外大学怎样收费》,(2007-09-26)[2008-06-12],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j/kong news;③日本文部科学省:《子どもの学習費調査》,[2008-06-12],http://www.mext.go.jp/b_menu/toukei/main_b8.htm。
[6]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8]王俊秀:《注意: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可能出现拐点》,《中国青年报》,2008年3月28日。
[9]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10]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教育花费已成国人致贫首因》,《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9日。
[11]王俊秀:《注意:中国家庭的教育投入可能出现拐点》,《中国青年报》,2008年3月28日。
[12]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069:《Partially Awakened Giants:Uneven Growth in China and India》,November 2006,http://www.worldbank.org。
[13]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教育花费已成国人致贫首因》,《中国青年报》,2006年2月9日。
[14]北京大学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2008-06-12],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5(12)和2007(10)。
[1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7页。
[16]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17]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18]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19]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20]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21]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24页。
[22]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23]金泽平:《对教育消费的探讨》,《消费经济》,1998年第6期。
[24]于小强:《教育消费热点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5]刘社建:《中国教育消费经济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26]傅家荣:《对教育消费几个问题的探讨》,《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61~64页。
[27]刘社建:《中国教育消费经济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28]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29]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7~108页。
[30]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31]孔子:《论语(里仁第四)》,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3]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页、第45页。
[34]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99页。
[35]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1~52页。
[36]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载于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15页。
[37]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第60~61页。
[38]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100~103页。
[39]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6页。
[40]胡永远:《中国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41]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8~109页。
[42]胡永远:《中国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43]孙志军:《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38~43页。
[44]P.J·斯龙,H·巴图,P.T·西曼:《教育过度、教育不足和英国劳动力市场》,《国外财经》,2000年第1期,第64~78页。
[45]上述内容可见K·辛奇立夫:《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G·佛雷塔:《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中的相关论述,载于Martin 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28页、第48~55页。
[46]位置商品消费理论的论述可参见:胡永远:《中国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25页。
[47]小弗恩·布里姆莱,鲁龙·R·贾弗尔德:《教育财政学——因应变革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48]相关论述可见: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0~111页。
[49]Blaug.M:《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arning:What does it signify?》,Higher Education,1972年1月第1期,第54页。
[50]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51]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4页。
[52]刘泽云,萧今:《教育投资收益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53页。
[53]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3~226页。
[54]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55]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56]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57]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58]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1~236页。
[59]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60]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第46~50页。
[61]孟昕:《中国城市的失业、消费平滑和预防性储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第40~50页。
[62]申扑,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第61~66页。
[63]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卷,第73页。
[64]常鑫,殷红海:《Daniel Kahneman与行为经济学》,《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3期,第256~261页。
[65]可比性指决策者愿意而且事实上也可能对任何一对事态体进行两两比较,这就意味着对各种事态体可以排出优先顺序;传递性指事态体优先顺序的可传递性,这是保证理性的一致性所必需的;替代性指对两复合事态体的辨优,仅取决于对两事态体的判断,不受第三者的影响;连续性说明每个中间事态体可以与一个较优和较次事态体组成的复合事态体等价,问题只是需选择合适的概率值。
[66]何大安:《选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融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2页。(www.xing528.com)
[67]阿莱悖论可以以下例说明:实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的赌博;然而在同样的这些人当中会有一些人偏爱20%的机会赢得﹩4000,而不会选择25%的机会赢得﹩3000。实际上后一组方案的形成只是将前一组方案的原有概率分别降低75%而已。这样的偏好行为直接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中最关键的假设——替代性公理。
[68]何大安:《选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融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5~6页。
[69]偏好反转是指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偏好有所差异,甚至出现逆转的现象。
[70]薛求知,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71]贾建民:《行为经济学和决策——2002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评论之一》,《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第10期,第5~12页。
[72]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繁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第118页、第140页。
[73]李仲生:《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74]微观人口经济学中,“生育行为(fertility behavior)”中的生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生育”指怀孕妇女“分娩”的短期过程,医学对这一过程比较关注。广义“生育”包括两性的结合、妊娠、分娩和孩子的抚养、教育过程,这些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对生育的关注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的。
[75]孩子的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即从母亲怀孕到将孩子抚养自立所花费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婚姻等的直接费用支出;另一部分为间接成本,指父母为抚养和培育孩子所损失的工资、受教育机会和消费水平的下降。因而又称机会成本,可以通过影子价格计算的一种间接的货币支出。
[76]田雪原:《田雪原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71~173页。
[77]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页。
[78]李仲生:《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79]李仲生:《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80]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87页,第314~318页。
[81]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41~242页、第282~283页。
[82]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第5~7页。
[83]李路路,孙志祥:《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84]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2页。
[8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12页。
[86]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87]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88]赞助性流动是指未来的精英由原来的精英及其代理人进行选择,精英地位的获得通过某些假定的个人品质、德行,而非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竞争性流动是指精英地位为公开竞争的目标,竞争是有规则和公平的。成功的向上流动取决于竞争者自己的努力。精英地位的标准由社会建立、解释,并为社会公众所识别和接受认可。参见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1~111页。
[89]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59~64页。
[90]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59~64页。
[91]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92]盛冰:《论教育中的社会资本》,《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第1~5页。
[93]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23~35页。
[94]Partha Dasgupta,Lsmail Serageldin:《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95]Partha Dasgupta,Lsmail Serageldin:《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37页。
[96]普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01页。
[97]Robert D.Putnam:《Bowling alone》,《Simon and Schuster》,2000年,第305页。
[98]林楠:《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21页。
[99]J.S.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anl of Sociology》,Vol.94,No.1,1988年,pp.95~120。
[100]林楠:《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
[101]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36~146页。
[102]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6~94页。
[103]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9页。
[104]周建国:《社会资本分布的非均衡性及其负面效应分析》,《唯实》,2002年第3期。
[105]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71页。
[106]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07]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11~118页。
[108]Olson.L:《Costs of children》,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83。
[109]Lazear.E.P,Michael.R.T:《Allocation of income within the household》,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Leibowitz,A.Education and home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年6月第2期,第243~250页。
[110]Lino M:《Expenditures on children by families》,1994annual report(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s No.1528),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Center for Nutrition Policy and Promotion,1995。
[111]Huston S.J:《The household education expenditure ratio: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In Hanna,S.(Ed.),Family Economic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Biennial,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1995年,pp.51~56。
[112]Teresa Mauldin,Yoko Minmura,Mark lion:《parental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s Education,Journal of Family Economic Issues》,Vol.22,NO.3,2001。
[113]马克·贝磊:《教育全成本核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4]Jandhyala B.G:《Tilak: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in Rural India》,National Council of Applied Economic Research,August 2002。
[115]Monazza Aslam:《Geeta Gandhi Kingdon:Gender and Household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Pakistan》,Short Version submitted for EUDN Workshop,June 2004。
[116]秦宛顺,厉以宁:《教育投资决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54~210页。
[117]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教育与经济》,1998年第4期,第1~10页。
[118]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4期,第1~7页。
[119]四项研究见:叶文振:《论孩子的教育费用及其决定因素》,《统计研究》,1999年第5期,第35~38页;孙彩虹:《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差异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第1期,第37~40页;薛守刚,任国强:《天津城市居民子女教育支出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75~80页;丁小浩,薛海平:《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教育与经济》,2005年第4期,第39~44期。
[120]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2~108页。
[121]李文利:《高等教育私人支出、家庭贡献与资助需求分析》,《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1期,第14~17页。
[122]这一问题的研究者包括:夏再兴(1998);何更生(1999);栾俪云(2001);胡玲琳(2001);许艳丽(2002);叶芸(2002);姚浩,姚宇(2002);胡涛(2002);闫淑敏,段兴民(2002);李莲友(2003);马永霞(2003);杭爱明(2003);刘社建(2003);胡永远(2003)等人。
[123]杭爱明:《上海居民教育消费增长因素与效应的实证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4~19页。
[124]乐善耀:《实现教育投资观念的转变——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现状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8期,第85~88页;刘洋,谷松:《家庭教育投资背后的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91~92页。
[125]苏素,崔凌:《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高支出的负面影响》,《商业时代》,2002年第6期,第66~68页;丁小浩:《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第95~98页。
[126]夏再兴:《论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第19~24页;张亮:《教育成本:家庭难以承受之重》,《社会观察》,2006年第1期,第6~7页。
[127]王晓峰,田新华:《中国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模型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1~54页。
[128]刘录护:《家庭子女教育消费:社会不平等机制的微观建构》,《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页。
[129]胡永远:《中国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2~195页。
[130]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86~98页。
[131]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2]雷夫特里(Raftery)和霍特(Hout)提出了“最大限度地维持不平等”(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MMI)假设,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爱尔兰在工业化进程中教育扩张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关系,指出除非较高阶层的入学需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否则教育扩张并不会影响到教育分层模式。
[133]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94~107页。
[134]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2~190页。
[135]于德弘,陆根书:《论我国高等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第70~74页。
[136]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察》,《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64~76页。
[137]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第3~14页。
[138]程承坪:《试析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及其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2期,第59~61页。
[139]孔令锋:《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2期,第24~28页。
[140]邱兆逸:《浅析不确定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5~28页。
[141]赵宏斌,赖德胜:《个体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资产组合选择》,《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第34~41页。
[142]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与教育投资风险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239页。
[143]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2期,第128~135页。
[14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145]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14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
[147]选择学生家长作为问卷填写人,主要考虑家长是学生教育投入的主体,他(她)对于教育投入的内容更熟悉,对细节更清楚,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和真实的数据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