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现状,分析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人员以天水市某重点中学为调查地点,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进行调查与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整理和分析可以针对性地发现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更好地实施。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论文选题需要以及当前实际情况,调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学生方面主要调查高中生在当前语文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当前学习语文的心态。调查问卷的设置采取结构型问题和无结构型问题两种形式,可以给学生更多回答问题的空间。教师方面则采取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访谈对象包括高中各年级语文教师。
1.调查对象的选取
根据论文的选题、教育实习的学校以及调查的可行性情况综合考虑,调查对象为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和语文教师,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按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中文化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因而,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在学生方面,调查对象的样本从高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百人,并发放调查问卷。至于教师方面,分别对三个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主要对象是资深语文教师。
2.调查问卷的编制
(1)前期准备工作
要了解和整理有关智慧教育的知识,随后通过大量的听课、观摩,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掌握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实际情况。
(2)问卷内容编制
根据分层分类的问卷编制原则编制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调查问卷。问卷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现状提出问题,主要从智慧教育的无所执着、平等不二、周遍含容等三个方面的性质展开调查。分别对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来进行问卷的内容设置。
(二)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对可以反映出高中语文课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根据问卷所反映出来的不足,针对性地找到优化教学的方向。同时通过对语文教师的访谈,了解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与访谈,不仅可以了解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现状,也能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
1.学生问卷分析
通过给随机选取的高一、高二、高三各一百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现状的真实状态。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8份,回收率89%,其中无效问卷15份,有效问卷254份,为便于后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把有效问卷设置为250份,有效率为94.7%。为了便于统计,经过数据分析统计将高中三个年级的数据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学生调查问卷共22个问题,主要从语文课堂中对中国经典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的涉及情况、语文教师对待课程和学生的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对语文课程教育的认识调查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课程教育目的及功能作用的认识体现出他们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诉求,对语文认识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认识深度,间接反映出他们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见表1-10)。
表1-10 学生对语文课程教育的认识
从表1-10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主要的目的是讲授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占比达40.38%。与此同时,36.54%的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两者占比相差不大。只有21.15%的人认为语文课程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形成智慧;在语文课程的功能作用中的认识中,50.31%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完整和谐人格的形成,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教育的认识更为深刻。30.72%的学生肯定语文课程教育的功能性作用,他们认为语文课程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他们更关注语文的实用性。13.86%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仅有2.41%的学生认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
综合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语文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功能和作用,但是对形成智慧这一目的没有足够的重视,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于智慧教育的了解不够充分。
(2)经典文化、传统文化占位调查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积累和视野拓展(见表1-11)。
表1-11 经典文化、传统文化占位
从表1-11可以看出,55.68%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非常感兴趣,42.31%的同学表示有一点兴趣,两者占比加起来占了绝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材中传统文化选文内容较感兴趣。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多多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2.01%的人对传统文化、经典文化不感兴趣,教师可通过趣味教学等方式唤起学生兴趣;关于经典文化书籍阅读,45.69%的学生表示他们对《坛经》等书籍做过简单了解阅读,38%的学生表示从未阅读过此类书籍,仅有16.31%的学生对经典文化书籍做过深入的了解研究,但后经调查发现,他们的深入研究也只不过是百度释义、难辨别字词注音等,并没有在相关的历史脉络和根系等方面下功夫。在作用认识方面,答案占比分布较均匀,有38.85%的学生认为禅宗、佛教等可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净化烦恼,变“污染”的行为为清净境界。36.31%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佛法的正确认识,来反省、觉悟自我。25.34%的学生站在宏观立场,认为了解佛经对我国文化史、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重视程度较低。56.78%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仅仅是对涉及考试内容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解。24.68%的同学表示,教师在课堂上会将传统文化内容作为讲授重点。18.54%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不够重视。这几道题主要是调查和探究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感受与认识。学习经典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闻乐见地接受中国优秀作品、经典作品。
(3)其他学科涉及情况
智慧语文课程教育要求教师在语文学科知识之外对其他学科内容有所涉及,通过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调查研究,统计语文的拓展教育情况(如图1-2和图1-3)。
图1-2 语文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情况
由图1-2得知,在语文课上,教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等的关注程度较高。76.3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对其他学科内容有所涉及。18.7%的学生表示,在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偶尔涉及其他学科内容。4.97%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讲课时从未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教师时常涉及的占比较高,但我们不难推理出教师在课堂上对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在应试的基础上。教师本身对其他相关学科也没有深入地了解,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自然在涉及其他学科内容时只能泛泛而谈。
图1-3 语文涉及其他学科活动情况
由图1-3我们可以得知,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学科活动中,学生通过热点时评可以了解时事热点,还能关注到时评与作文写作方式的不同;通过课本剧演出进一步深入感受作者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同时能够简单了解到短剧的演出特点;通过撰写探究性小论文提升思维,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有利于创新;通过社会调查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通过辩论赛提高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培养;通过诗歌朗诵提升学生对诗歌感情的感悟;通过演讲比赛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交际能力;通过影视欣赏讨论增强学生鉴赏总结能力。
总体来说,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开展形式丰富的学科活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学校开展最多的是背书比赛和作文比赛,分别占比54.82%,50.60%。课本剧演出、辩论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占比基本相差不大,分别为36.75%,34.94%,39.16%,32.53%。撰写探究性小论文开展频率占比25.9%。热点时评、社会调查及影视欣赏讨论相对占比较低,分别为18.07%,17.47%,19.88%。整体可以看出,开展的活动还是以比赛类活动为主,对探究性及鉴赏性活动开展较少。
另外,针对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原因及建议的调查(见表1-12)。
表1-12 语文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原因及建议
从表1-12可以看出,32.69%的学生认为,语文教材选文本身就较少涉及其他学科内容。25.92%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以应试教育基础知识为主,只教授高考知识内容。22.43%学生表示课堂可利用时间较少,没有足够时间涉及太多内容,他们也比较难消化过多的学习内容。18.9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在语文教学中涉及道德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不够重视。
由此可知,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其他学科内容的涉及在教材和教法上都有待完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应与其他学科,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融会贯通,让学生建构相对全面的知识。越接近完整的知识结构,才可能形成较为开阔的思维视野或者周全的思维方式。语文课程教育应以学生获取知识尤其书本知识形成完整知识结构作为终极目标。
(4)学生心态
学生心态决定了他们的处世态度,而语文课程教育在塑造学生心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的语文课程教育应该塑造学生心态的平等(如图1-4)。
图1-4 学生面对考试失利的态度
由图1-4得知,在面对考试失利时,有74.1%的学生能够重拾心态,重新出发。13.68%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不是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自己尽力了就好,他们表现出的心态正是现代青年人所谓“佛系”,能坦然面对结果,淡然处之。9.64%的学生表示会崩溃甚至绝望,表示他们抗压能力不足,同时也说明他们执着于成败观念,认为没有成功就是失败,这是极其危险的一种情绪。语文课程智慧教育就是要做到让学生能够淡化功利意识和成败意识,能够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事物,能够无所区别、无所执着地对待一切事物。有2.41%的学生对待考试成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觉得胜败乃兵家常事,考试成绩并不会影响到他们。
(5)教师对学生态度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是否能达到一视同仁,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如图1-5)。
图1-5 教师提问的学生类型
由图1-5得知,57.23%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主要是根据问题的情况而定。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问好学生的次数占比22.29%,相较于其他两者占比较高,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更倾向提问成绩好一点的学生。
(6)学生思维培养调查(www.xing528.com)
此题的设置可以了解教师教学思维及教师在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状况(如图1-6)。
图1-6 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的情况分析
由图1-6可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强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82%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强调重难点的频率很频繁,12.3%的学生表示教师偶尔在教学中强调重难点,仅仅只有5.7%的同学表示教师在教学中从未提到重难点知识的区分。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对于课堂授课内容惯于区分重难点,他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度重点、难点内容十分重视从而忽略其他非重难点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有所偏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固定的教学设计格式要求必须突出重难点内容,这种固定模式导师教师对非重难点内容的忽视。
此外,还有教师对语文课在学生思维发展方面设置的题目进行分析(见表1-13)。
表1-13 语文课的思维发展题目设置
由表1-13得知,是教师在课堂经常强调“正确答案”的次数较多,占比40.36%,有时强调答案的占比也达32.53%,偶尔强调答案占比18.07%。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在教学时过分执着于应试知识,承认文学文本存在唯一正确终极阐释的看法,这样做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倒是愿意较多地采取鼓励的方法,有51.72%的学生表示当他们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相符时,教师更愿意肯定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有25.34%的学生表示教师会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方面给出评价。总体而言,教师强调标准答案但是并没有将标准答案作为唯一判断学生的标准。仅仅只有16.31%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执着于唯一标准答案,并将这种唯一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6.63%学生表示教师在他们回答错误时并无多大反应。
现行语文课程教育习惯于一系列教学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围绕作者简介、生平思想、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等固定模式,也喜欢套用揭露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等套话。68.85%的学生表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围绕这些方面展开。31.15%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教学方法较灵活,但经过后续调查发现,学生所谓教师教学的灵活是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上内容方面还是围绕这些进行。智慧的语文课程教育应该不执着于结构主义,应该对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有所区分。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多开展课外活动能帮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思考。教师应该承担领路人的角色,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填鸭式的教育,是教不出来智慧的。教师要充分挖掘个人思想,采用理论加实践式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学。此外,在教学中,要延伸知识点,采取从点到面的教育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相关课程。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教师应该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贯通生活,重视国学教育,加强相关方面课程的引导,在探索现代智慧的同时加重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在关注课本知识的同时,走出课本,回归到经典作品的学习,比如儒家经典、散文诗歌等。进而培养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等。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被学习,培养学生心性。多方面结合多元的教育,在贯穿文史哲知识的同时,进行高中语文的智慧教育。进而培养普世观念,提高感悟世界的能力。此外,学校要重视理想信念,让学生多听、多看、多写、多学国学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的知识种类与素质,注意学生心态和知识教育协同发展,树立正确良好的价值观,不脱离现实生活。同时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全面素质教育。
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不仅仅是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多是用灵活的思维去不断探索实践,研读国学经典。要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通过社交以及活动等方式,充分地让学生懂得知识的魅力。同时,也有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与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努力。
2.教师访谈分析
为了对高中语文智慧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研究人员对某中学三个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主要对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课程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影响、目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他们的观点看法等方面进行访谈。结合多位采访教师的访谈记录,从而对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
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触类旁通。汉字的最大优势是借助字形可推断字义,可触类旁通地认识一大批汉字的字义。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似乎并没有很清楚汉字的这一特点,或者是清楚,但是不能使汉字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效力。
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习惯于教授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以致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原始本心的体悟。语言的成长依赖于思维的发展,而且所有的语言一旦开始表达,便可能伴随着思维过程的积极跟进。语言如果没有思维跟进,便只能断断续续。更重要的是,看似极其寻常的语言习惯或是陈述顺序,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精神,甚至是不同历史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集体无意识的集中显现。但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略这一点,他们以为语言仅仅是一种表达习惯,忽略语言同样蕴含着特定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在文学教育方面,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通常会划分段落大意,表面看似在完善和彰显结构的完整性,实际上,这种方法是通过划分段落,离散课文的完整性。对诸如说明文、议论文等文学性不是很突出的课文,采用划分段落大意的方式可能更合适。但是对于文学性很突出的文章,尤其那些一气呵成、气韵贯通的课文,则更适合于进行整体感知而不是分层分析。
文化教育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会去指导学生精益求精地阅读某一部经典作品。有的老师认为经典文本距离学生时代太过遥远,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对经典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习惯于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将这种方法模式化固定化。有的教师表示高中课堂时间分配紧张,光是讲授知识点就已经占去课堂大部分时间,更何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引导和谈论上。
有些教师纵然有着想要改革的想法,但是缺乏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的引领,因此不敢进行大胆的改革。
(三)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访谈,对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智慧教育主要是围绕智慧无所执着、平等不二、周遍含容的三个特性来进行的,根数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可知在这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所交叉,所以我们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找出最主要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1.执着于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先进与不先进区别
在对问卷进行设置调查时,几乎每个教师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习惯性地去运用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在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长久地人们形成的习惯就是将语文和语言对等。在新课改没有实行之前,更是习惯性将语文课程教育看作单一知识堆砌的教育,对语文技能的训练都不是太多,更别说谈及语文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等。语文教师在高中课堂上对作家作品的解读都惯于按照知识点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忽视了作家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及灵魂特征,不管哪种课文的教学,几乎都施行同一种枯燥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按“作者背景—段落大意一中心思想一写作特点”。这样的流程来讲,较少关注学生自我的感知与理解,这样的话语文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沉闷甚至机械。这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忽视学生精神层面和心灵层面的关注,自然整个课堂变得索然无味。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初中已经进行了文章分析的训练,到了高中已经分析过很多课文,但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是将重点放在作者介绍、字号、称谓等方面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但是在文本思路显而易见的情况下,逐字句分析字段显得有点多余甚至有些刻板,这样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培养了学生什么?
叶斓教授曾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做过精辟的描述: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样的教学,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为机器人,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感都给打掉了。许多学生对这种语文课深恶痛绝,从而拒绝接受语文智慧的熏陶。
新课改以来,教育家都在探索高中语文在实际教学中的创新运用,形容理论观念也随之出现,课堂教学形式也开始变化。例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会的生命个体性、倡导师生平等对话等。课堂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性化,出现了小品、演讲等形式。但往往这些方式并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教育想要的效果。例如,在对课文《塞翁失马》进行实际教学时,提出“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这样的话题,教师容易失去对这种课堂的把握,导致学生在关于马性别的争论中度过。除此之外,高中教师对新课改提到的对话、探究能力的运用还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阶段,这样容易使高中语文教学停留在浅表层。在改变满堂灌这种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很容易偏离初衷,例如,教师在试图以提问方式激起学生思维与兴趣时往往不能设置出真正对学生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这种形式繁复的教学现状下对语文课程教育实质的涉及其实并不多。
国家督学成尚荣对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日常课堂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于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语文课堂在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触及学会心灵深处,依旧缺乏教学深度和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能力,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智慧,没有教育目标想要达到的生机与活力。
高中语文课程教育,尤其文学教育,必须将学生思想的自由解放作为终极目的,而不是将获得文学文本的某种语言、形象、意蕴作为终极目标。然而,在语文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容易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疲于关注学会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学会的主体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丧失了活力。
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便要将“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中。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便有了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随之而来也出现这样一种现状:在教师的公开课评分过程中将“合作与探究”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这种现状是否值得我们反思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真的得到答案了吗?他们真的进步了吗?可能事实并非如此,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学生在此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教师缺乏对课堂的科学把控,使这一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经过摸索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如魏书生六步学习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宁鸿彬五步教学模式,“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于漪老师的无恒阅读教学模式、“三阶段九环节”教学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教学名师赵谦翔提倡的“绿色语文”、王开东的“深度语文”、熊芳芳的“生命语文”等等。这些方法是教学专家级一线教师在长期的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经过实践形成的,对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是同时我们意识到不管哪种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语文课程教育理论大多是基于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模式阐释,缺少对语文的实践指导,缺少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其次,从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语文课程教育模式,缺少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再次,过分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容易失去对课堂的把控及方向的掌握,语文学习偏离发展语文素养的轨道;最后有些教学模式偏重于活动课,只限于特定条件下进行运用,在实际教学课堂中难以实施和开展。更何况这些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并未发挥自己的长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依旧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借鉴到这些教学理念的先进之处,即使有改革和行动也往往体现在喊口号的层面。
这些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任何教学场合和教学内容。而事实是有些语文教师在借鉴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条件及现状,而是将他们觉得适合自己或者自己较为倾心的模式运用与语文教学的任何地方。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多大实际作用,反而会限制教师及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会厌倦这种教学模式,在套用模式的同时疲于思考,压抑他们的个性,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教学过程模式化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同时带来不好的影响,那就是抹杀教师的创造性。一百个语文教师就有一百种教学方法,每个语文老师对与不同的篇目文章都会有不同的见解,长期执着于一种教学模式,不仅会导致课堂缺乏活力,还会让教师疲于思考,产生职业倦怠。同时,教师将本可以怀疑颠覆和否定的文学观点、理论、规律、法则等视为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和权威结论,加以不折不扣的遵守,这种做法可能让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放弃对文学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热情。
2.执着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重点与非重点区别
通过调查发现,40.36%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强调“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32.53%的学生表示教师有时会强调“正确答案”,18.07%学生表示教师偶尔强调“标准答案”,不会强调答案的比例仅仅占到9.0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重难点内容。教师在对待教学内容时不能做到平等对待所有知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存在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1)区别化对待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但是当他们一旦进入这种教学模式的设定,便会产生重点、轻非重点,重难点、轻非难点的意识,甚至于彻底忽略非重点及非难点。在教育过程中一旦产生这种将知识隔离划分界限的思维,那么教学便不可能真正达到一视同仁。
对知识点的侧重学习会让学生区别化对待知识,他们也会习惯于轻视被列入非重点、非难点的知识内容,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的偏差。如在对《荆轲刺秦王》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学重点往往会设定为对文言诗词的理解与积累,难点要求通过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所以在这样特定的教学重难点的设定下,教师进行的教学设想自然就围着荆轲的人物历史形象、课文矛盾冲突安排及正确历史观形成等几个方面展开,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其他的知识点及内容。例如对当时国家之间的礼仪的具体的描述,在荆轲秦王二人相见的时候,记叙为“乃朝服,设九宾”,这其中的“九宾”是一种外交礼节,这样的礼节能够展现出对于使臣的尊重,同时还能象征自己国家的威严。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延伸到其他课文,进一步了解其中记叙的一些小知识。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过类似的描述,“设九宾于廷”。这种延伸文中内容的教学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开启学生智慧,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教师设置的教学重难点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认为应在迎合考试的目的下教授重难点知识已足够,没必要涉及其他知识,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中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2)区别化对待班级学生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的身份、年龄、性别、包括学习、理解能力都不同,学会学习的注意力也有所不同,有强有弱。有的学生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较差,微小的外部动因也能够转移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有的则相对较强;在记忆方面,学生的记忆力有强亦有弱,同时他们对知识的识记也有快慢。除了上述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外,学生在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都显然存在。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尽相同。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发现在对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面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并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比如在课堂进行提问时,有的学生能够一下子说出答案,语文教师便满意地进行下一知识点的讲解,他们忽略了那些没回答的同学,也没有在课后对未回答问题同学进行调查,长此以往,有些同学便会因跟不上学习进度,出现讨厌学习语文的情况。影响教师教学质量。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心智逐渐成熟,但对文化优劣的辨别能力不够,抵抗诱惑能力差,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诸如攀比意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他们活动的范围就是学校,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对外界充满着好奇心,但因为自我意识和思维不够完善,很容易导致他们做出极端的选择。这就要求语文课程教育在满足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同时,又能完善学生人格。在一次作文课上,有一位高中生下来了这样的一段话:我期待语文老师能和我一起漫步在橘子洲头;我期待语文老师能带我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我期待语文老师能给我讲述秦朝的纵横捭阖;我也期待语文老师能带我们看看冷泉亭的静谧、优美。我希望语文老师能用他渊博的知识告诉我们鲁迅的怨、刘兰芝的爱、孟子的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只能在练习题中徜徉。是啊,虽然新课改自颁布以来得到了大力的实施,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摆脱语文课程教育被高考制约的功利化现象。高考要求升学率、家长要求好成绩、教师要求快速度,学生自身也会因为得到高分而进行单一知识的死记硬背。他们只看重考试的内容,觉得考试之外的内容都是没有用的。现今高中学生普遍对语文课抱着轻视态度,他们认为可学可不学,并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这些原因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低下。
3.执着于学科视野和界域的文学与非文学区别
(1)忽视语文学科内部知识关联
在语文学科内部,首先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脱离现象。过去一段时间,虽然出现过将文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作为专门的汉语基础知识,独立于课文加以概括的情形,但近年来,由于语文教学倾向于淡化语法,所有这些内容被编排在教材的附录之中。这是极其明智的,因为讲述大量汉语基础知识,并不能起到启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反倒平白无故地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遗憾的是,一些语文教师似乎并不了解这一良苦用心,常常迫使学生购买许多汉语基础知识练习册,借助机械重复的答题训练来强化这些内容。有些虽然并不以机械重复的答题练习册为手段,但常常将生字反复抄写作为强化汉语基础训练的手段,所有这些明显是以应试教育作为终极目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会扼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能起到真正提高高中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作用。
汉语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产物,甚至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高中语文中的汉语教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发掘和彰显汉语所蕴含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语文课程教育的神圣使命。因为只有达到这一层次的汉语教学,才可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作用。然而,就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语文汉语教学中限于目前语言文字学知识结构的制约,所授内容满足于文字、音韵之类的学科知识。他们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文学知识储备,因而很难实现借助汉语教学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目的。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关于强调字词的古今义,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够发掘文字背后的历史发展及特定文化内涵,在讲到“道”这个字时,教师以“道路”为本义,而鲜少涉及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道”在金文中是行字中夹有上“首”下“止”的人,但在《道德经》中却赋予了它其他含义,或作为存在的“道”,或作为规律的“道”,或作为准则的“道”,从这点可以涉及中国传统中的尊重自然,“道法自然”,这样的话不仅仅讲授语言文字的含义,还能够更多地涉及语言文字的文化背景。
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常常因为其知识结构限于语言学乃至文学,并不涉及文化,以致很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了他们对汉语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基本判断,所以割裂了语文作为语言、文字、文化教育载体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高中语文课程教育常常只是涉及为数有限的古典诗词乃至散文、小说、戏曲之类,基本上属于集的范畴,对史尤其经和子的选文极为有限,这也从教材层面限制了汉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对《道德经》《坛经》《易经》等的内容基本不怎么涉及。
(2)忽视语文学科外部领域
现行语文教材更多地倾向于文学、科学和艺术,对哲学尤其宗教意识形态涉及不多,特别是对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由此进一步导致语文教师对这些内容的轻视,学生发展不均衡,达不到语文课程智慧教育的周遍含容境界。
科学的任务是尽可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这使得科学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务实求真的精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要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现在的多本语文教学大纲和课标解读里都谈到语文课程教育要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继续学习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基础。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主要指的是科学领域的内容,学生毕业之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绝大多数都和科学技术相关。但现实是,在现今高中语文课程教育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教师在课堂上鲜少涉及科学知识内容,例如在讲授《飞向太空的船》这篇课文时,教师习惯于将重点放在文章写法及新闻写作等方面,很少去讲述飞天历史及飞天原理等内容。
艺术是一种与科学技术不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把握常常是分门别类的,学科化、专业化的,但艺术对世界的把握可以不受这些学科界域的限制。美学家杨春时说艺术不但要表达生命欲求和传达意识形态,而且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和真巧,这个形而上的问题不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艺术反思的对象。艺术不同于科学,它能够让人们不受分门别类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片面化乃至碎片化影响,能够以整体观照的方式认知和把握世界。语文课堂教学要展现艺术性,但是在语文课程教育中教师常常忽略艺术内容的教学,仅仅只传授高考知识,语文教学中很少引入绘画、音乐、剧本等艺术形式,例如在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讲解中,要让学生体味文中的图画美、意境美。只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自己凭空想象,而未能引进美术绘画。假如将喜欢绘画的学生邀请到讲台上作画或者可以提前布置作业,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自己关于“荷塘月色”想象的美景,这样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艺术更高一筹的应该是哲学。分析哲学或思辨哲学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生活态度及处世态度。高中语文课程教育可以作为学生哲学意识培养的入门基础课。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增添哲学教育可以解放学生思维,加深他们对事物理解,提升探索世界的能力。高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成熟,理性思维发达,这一阶段的他们能够很好地通过学习增长见识、深入生活。他们的思维渐渐成熟,开始有了理性思维的判断,学会了思考及反思,开始探索人生方向。这一时期的他们需要一个更高级的意识。所以哲学意识的培养能够满足学生这一追求,让他们思考人生、理解生活。但是教师却认为哲学就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概念,语文和哲学毫无关联,哲学也失去其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