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531—约595),南北朝末隋初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其中,《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家庭教科书。在教育方法上,颜之推主张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思想上,颜之推提倡终身学习,提出“早教”与“晚学”的教育思想。“早教”即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晚学”即鼓励大家坚持终身学习。他的教育思想直到当代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颜之推(531—约595),南北朝末隋初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其中,《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家庭教科书。在教育方法上,颜之推主张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思想上,颜之推提倡终身学习,提出“早教”与“晚学”的教育思想。“早教”即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晚学”即鼓励大家坚持终身学习。他的教育思想直到当代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颜之推(531—约595),南北朝末隋初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其中,《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家庭教科书。在教育方法上,颜之推主张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教育思想上,颜之推提倡终身学习,提出“早教”与“晚学”的教育思想。“早教”即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晚学”即鼓励大家坚持终身学习。他的教育思想直到当代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提到颜之推,很多人都知道他的《颜氏家训》。这部被后世称为家教典范的书籍,比西方第一部家教著作《母育学校》还要早1000多年。在书中,颜之推肯定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儿童教育要及时施行,教育要做到威严与慈爱相结合,要对受教育的儿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就教育内容而言,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当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重规范用语,重视通用语言的学习。就儿童教育而言,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认为“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多方习染而成的,所以他特别重视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要求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重视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长辈要注意用自己的行为示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到颜之推,很多人都知道他的《颜氏家训》。这部被后世称为家教典范的书籍,比西方第一部家教著作《母育学校》还要早1000多年。在书中,颜之推肯定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儿童教育要及时施行,教育要做到威严与慈爱相结合,要对受教育的儿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就教育内容而言,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当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重规范用语,重视通用语言的学习。就儿童教育而言,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认为“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多方习染而成的,所以他特别重视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要求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重视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长辈要注意用自己的行为示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到颜之推,很多人都知道他的《颜氏家训》。这部被后世称为家教典范的书籍,比西方第一部家教著作《母育学校》还要早1000多年。在书中,颜之推肯定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儿童教育要及时施行,教育要做到威严与慈爱相结合,要对受教育的儿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就教育内容而言,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当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重规范用语,重视通用语言的学习。就儿童教育而言,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认为“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多方习染而成的,所以他特别重视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要求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重视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长辈要注意用自己的行为示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颜之推对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视,为当今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提示幼儿教师在注重对幼儿的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尤其要注意借助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示范,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美德这颗种子根植在幼儿心中。
1.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幼儿道德教育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关键期。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传媒种类的新颖和多样化,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良莠不齐、真假不分的海量信息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幼儿年龄小,分辨力低,不能有效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难免受到不良或不好的影响。为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有义务为幼儿选择健康、积极的教育内容,引导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健康发展的要素,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2.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多地将幼儿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上,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有所忽略,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亟待加强。当前,幼儿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1)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大多数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及智力的开发,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孩子的智育教育上,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德育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重养轻教”,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引领。幼儿园虽然坚持了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也注重一日生活中的习惯养成,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还是偏重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不够、研究不够。
(2)道德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
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所采用的方法都过于简单。家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直接说教,或是粗暴的打骂;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生硬的规定,或是变相的处罚,都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比如一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我爱解放军”的主题教育活动时,问幼儿:“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抛头里洒热血,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样的解放军叔叔是否值得我们去爱呢?”这样成人化的讲解方式就很难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也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若是换一种方式,将孩子们带到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通过一件件鲜活的实物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和感染孩子,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加深远。
3.寓幼儿道德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
针对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可以将道德教育寓于一日生活的养成教育之中,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蒙以养正——养成教育从幼儿抓起。
《易经·蒙卦》中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期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其《孝友堂家训》中提及“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即蒙养的好坏,决定人一生的品格。
由此可见,在中国早期幼儿教育的思想渊源中,“蒙以养正”是其重要观念,体现了“慎始”这一思辩思想。古人将事物起源的始端看作是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及其趋势的关键因素,认为事物一旦在初始形成某种势头,今后就很难由一般的人力加以改变。因此,古人主张谨慎的把握事物的始端,端正其发展方向,使其不偏离正道,今后只要顺乎其势,稍事调理,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从小开始,从蒙学开始。
(2)循序渐进——养成教育从小处着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即要求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智力、能力等。“养成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范、培养目标及养成要求,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儿童的学习修养,全面提高儿童的“知、情、意、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则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好习惯是成功的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
“养成教育”就是以培养幼儿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将教育渗透于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和影响,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化,从关注身边人、事、物着手,进而适应社会的各种要求。
(3)把握时机——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幼儿时期。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则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无法弥补。”而3-6岁阶段正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段。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控制而形成的不需要外部监督就能表现出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是过程,“成”是目标。有目的地引导个体形成一定习惯的过程,即“养”;养成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化“知”为“行”,即“成”。习惯的养成是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强化,它是通过个体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型化的活动方式。当刺激物多次与人的大脑建立联系,形成动力定型,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即条件反射后,当再次出现相同的刺激,个体就会出现相同的反应,习惯便已然形成。而习惯一旦形成,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就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或倾向,这种需求会转化成一种动力系统,在机体内部产生一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促使个体采取一定的行为来满足需要,以消除这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否则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正因为此,培根才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报告中提出: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到幼儿园其实就是要狠抓幼儿的“养成教育”,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入手,一是认知上予以提升,二是行为上予以强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颜之推对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视,为当今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提示幼儿教师在注重对幼儿的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尤其要注意借助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示范,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美德这颗种子根植在幼儿心中。
1.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幼儿道德教育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关键期。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传媒种类的新颖和多样化,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良莠不齐、真假不分的海量信息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幼儿年龄小,分辨力低,不能有效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难免受到不良或不好的影响。为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有义务为幼儿选择健康、积极的教育内容,引导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健康发展的要素,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2.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多地将幼儿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上,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有所忽略,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亟待加强。当前,幼儿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1)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大多数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及智力的开发,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孩子的智育教育上,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德育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重养轻教”,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引领。幼儿园虽然坚持了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也注重一日生活中的习惯养成,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还是偏重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不够、研究不够。
(2)道德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www.xing528.com)
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所采用的方法都过于简单。家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直接说教,或是粗暴的打骂;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生硬的规定,或是变相的处罚,都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比如一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我爱解放军”的主题教育活动时,问幼儿:“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抛头里洒热血,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样的解放军叔叔是否值得我们去爱呢?”这样成人化的讲解方式就很难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也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若是换一种方式,将孩子们带到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通过一件件鲜活的实物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和感染孩子,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加深远。
3.寓幼儿道德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
针对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可以将道德教育寓于一日生活的养成教育之中,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蒙以养正——养成教育从幼儿抓起。
《易经·蒙卦》中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期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其《孝友堂家训》中提及“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即蒙养的好坏,决定人一生的品格。
由此可见,在中国早期幼儿教育的思想渊源中,“蒙以养正”是其重要观念,体现了“慎始”这一思辩思想。古人将事物起源的始端看作是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及其趋势的关键因素,认为事物一旦在初始形成某种势头,今后就很难由一般的人力加以改变。因此,古人主张谨慎的把握事物的始端,端正其发展方向,使其不偏离正道,今后只要顺乎其势,稍事调理,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从小开始,从蒙学开始。
(2)循序渐进——养成教育从小处着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即要求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智力、能力等。“养成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范、培养目标及养成要求,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儿童的学习修养,全面提高儿童的“知、情、意、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则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好习惯是成功的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
“养成教育”就是以培养幼儿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将教育渗透于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和影响,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化,从关注身边人、事、物着手,进而适应社会的各种要求。
(3)把握时机——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幼儿时期。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则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无法弥补。”而3-6岁阶段正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段。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控制而形成的不需要外部监督就能表现出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是过程,“成”是目标。有目的地引导个体形成一定习惯的过程,即“养”;养成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化“知”为“行”,即“成”。习惯的养成是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强化,它是通过个体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型化的活动方式。当刺激物多次与人的大脑建立联系,形成动力定型,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即条件反射后,当再次出现相同的刺激,个体就会出现相同的反应,习惯便已然形成。而习惯一旦形成,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就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或倾向,这种需求会转化成一种动力系统,在机体内部产生一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促使个体采取一定的行为来满足需要,以消除这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否则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正因为此,培根才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报告中提出: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到幼儿园其实就是要狠抓幼儿的“养成教育”,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入手,一是认知上予以提升,二是行为上予以强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颜之推对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视,为当今幼儿教育敲响了警钟,提示幼儿教师在注重对幼儿的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尤其要注意借助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示范,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美德这颗种子根植在幼儿心中。
1.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幼儿道德教育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的系统工程。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关键期。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传媒种类的新颖和多样化,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良莠不齐、真假不分的海量信息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幼儿年龄小,分辨力低,不能有效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难免受到不良或不好的影响。为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有义务为幼儿选择健康、积极的教育内容,引导其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健康发展的要素,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2.幼儿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多地将幼儿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上,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有所忽略,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亟待加强。当前,幼儿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下面两种情况。
(1)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大多数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及智力的开发,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孩子的智育教育上,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德育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重养轻教”,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引领。幼儿园虽然坚持了保教并重的工作原则,也注重一日生活中的习惯养成,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还是偏重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不够、研究不够。
(2)道德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
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所采用的方法都过于简单。家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直接说教,或是粗暴的打骂;幼儿园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或是生硬的规定,或是变相的处罚,都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比如一位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我爱解放军”的主题教育活动时,问幼儿:“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抛头里洒热血,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样的解放军叔叔是否值得我们去爱呢?”这样成人化的讲解方式就很难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也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若是换一种方式,将孩子们带到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通过一件件鲜活的实物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和感染孩子,所收到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加深远。
3.寓幼儿道德教育于“养成教育”之中
针对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幼儿教师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可以将道德教育寓于一日生活的养成教育之中,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蒙以养正——养成教育从幼儿抓起。
《易经·蒙卦》中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期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其《孝友堂家训》中提及“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即蒙养的好坏,决定人一生的品格。
由此可见,在中国早期幼儿教育的思想渊源中,“蒙以养正”是其重要观念,体现了“慎始”这一思辩思想。古人将事物起源的始端看作是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及其趋势的关键因素,认为事物一旦在初始形成某种势头,今后就很难由一般的人力加以改变。因此,古人主张谨慎的把握事物的始端,端正其发展方向,使其不偏离正道,今后只要顺乎其势,稍事调理,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从小开始,从蒙学开始。
(2)循序渐进——养成教育从小处着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即要求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智力、能力等。“养成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范、培养目标及养成要求,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儿童的学习修养,全面提高儿童的“知、情、意、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则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好习惯是成功的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
“养成教育”就是以培养幼儿各种良好习惯为主线,将教育渗透于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和影响,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化,从关注身边人、事、物着手,进而适应社会的各种要求。
(3)把握时机——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幼儿时期。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则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无法弥补。”而3-6岁阶段正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段。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控制而形成的不需要外部监督就能表现出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是过程,“成”是目标。有目的地引导个体形成一定习惯的过程,即“养”;养成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化“知”为“行”,即“成”。习惯的养成是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强化,它是通过个体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型化的活动方式。当刺激物多次与人的大脑建立联系,形成动力定型,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即条件反射后,当再次出现相同的刺激,个体就会出现相同的反应,习惯便已然形成。而习惯一旦形成,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就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或倾向,这种需求会转化成一种动力系统,在机体内部产生一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促使个体采取一定的行为来满足需要,以消除这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否则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正因为此,培根才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报告中提出: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到幼儿园其实就是要狠抓幼儿的“养成教育”,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入手,一是认知上予以提升,二是行为上予以强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