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与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与数字普惠金融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帮扶企业+贫困户+合作社”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小额信贷的“两难”的情况,即贫困户不愿意贷,不知道怎么用,怕还不上;银行不愿意放,没有产业基础,害怕贫困户还不上。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景区景点开发,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实现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与数字普惠金融

(1)“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

该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在考察地方企业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扶贫企业,在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扶贫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带动贫困农户利用土地、劳动力等各种有形或无形资源发展产业。为建立稳定的生产合作关系,扶贫企业和农户通过签订合同确立权利和义务。扶贫企业为贫困农户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多种服务,农户则按合同要求完成生产任务;在扶贫企业具备一定发展实力的基础上,为其规划建设区域生产基地,让农户在基地上生产农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从而形成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的紧密或松散的产业链合作。

(2)“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

这种模式即几个贫困户依靠国家扶贫资金或小额信贷,成立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通过几家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强化产销衔接,增强合作社应对市场波动风险能力,从而达到企业和合作社利益共享,实现双赢。这种模式较第一种模式多一个合作社环节,合作社组织直接加强了贫困户与企业对话的力度,同时可以享受国家一些信贷政策

(3)“合作社+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合作社,一是由基层党组织创办领办,二是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提供服务者自发联合成立,建立合作社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明确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合作社为其社员提供从播种到管理、收割、技术指导、农资采购及销售等多方面的统一服务,贫困农户按照合作社要求生产、出售农产品。如粮食专业合作社在良种供应、农资采购、病虫害防治、耕种、浇灌、机收和销售等方面实行统一运作模式,农户按照合作社要求种植和生产农作物。

(4)“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贫困户”模式(www.xing528.com)

这种模式即贫困户利用自身条件,享受国家出台的扶贫优惠政策,将国家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通过合作组织注入龙头企业,企业通过国家扶贫项目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新科技、新技术,并投入生产中创造效益,贫困户以国家扶贫资金和项目入股分红,从而实现年年分红,年年增收。

(5)“帮扶企业+贫困户+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小额信贷的“两难”的情况,即贫困户不愿意贷,不知道怎么用,怕还不上;银行不愿意放,没有产业基础,害怕贫困户还不上。由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大型帮扶企业为贫困户担保提供贷款增值,贫困户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发展产业,同时享受政府给予合作社贷款贴息。在一些地区建立的“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扮演着帮扶企业的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及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和家庭农场的带动,把一家一户的小额扶贫贷款集中起来,由家庭农场用于扩大再生产,把农场做大做强,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在这种模式中,政府设立风险金并全面贴息,银行以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并建立绿色通道,贫困户依托扶贫小额信贷与家庭农场合作经营,由家庭农场牵头用于建设农业设施,发展种植业,从而顺利实现增收脱贫。

(6)“乡村旅游+农家乐”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边境深山和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旅游资源优势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机遇,也为贫困地区增收致富带来希望。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景区景点开发,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实现脱贫致富。

以上几种模式在产业扶贫实践中被大量地运用。每种模式都有其效用,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发展出更为成熟、稳定,更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