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业产业化特征: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农业产业化特征: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少,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人均产值的竞争力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足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使初级产品生产者能够分享到农产品经过加工增值的利润。

我国农业产业化特征: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但由于中国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农业进行横向和纵向及深度的扩展。例如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滞后,土地经营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使农业生产只能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长期凝固化,形成了农业生产中每个农户分散式的小规模经营。农民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少,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人均产值的竞争力弱。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足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偏低,户均耕地面积少。由于成本高与价格低,使我国农业承受着“双重挤压”,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断下降。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的意愿日趋下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经营中小规模的兼业农户仍然会占大多数,他们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未来农业生产仍是以普通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因此,提高农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一个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已不只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重要的是确保农业劳动者收入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使初级产品生产者能够分享到农产品经过加工增值的利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