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普惠金融为脱贫攻坚带来成果

数字普惠金融为脱贫攻坚带来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是普惠金融的主要目标。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提高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覆盖率。数字普惠金融概念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首次被提出的。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传统普惠金融问题的解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需求侧”政府参与增加供给,转向“供给侧”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从而实现了“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供给增加。

数字普惠金融为脱贫攻坚带来成果

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宣传中,联合国提出了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的概念,定义其为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这一概念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大力推行。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家庭和企业以合理的成果获取较为广泛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机构稳健,要求内控严密、接受市场监督及健全的审慎监管;三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是普惠金融的主要目标。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提高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覆盖率。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在现有情况下,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从供给的角度看,金融机构基于成本收益考虑,不愿意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金融交易方式和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演进,数字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成为大势所趋。数字普惠金融概念是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首次被提出的。根据G20普惠金融全球伙伴(GPFI)的定义,数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通过数字金融服务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它包括运用数字技术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是以负责任的、成本可负担的方式提供,同时对服务提供商而言是可持续的[3]。《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进一步给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具体内容:涵盖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财务规划和银行对账单服务等),通过数字化或电子化技术进行交易,如电子货币(通过线上或者移动电话发起)、支付卡和常规银行账户[4]。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传统普惠金融问题的解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需求侧”政府参与增加供给,转向“供给侧”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从而实现了“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供给增加。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内容,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金融创新,又包括“互联网金融”内容,如“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众筹”“互联网保险”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