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果,实现“双赢”我们都知道,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就如韩乔生解说足球比赛时所说的:“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进球数目居然和失球数目惊人的相同。”有一个进球自然就有一个失球,总数当然始终是零。这就是零和游戏原理。也就是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趋于一体化,“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其实,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但前提是领导者要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让员工强烈地感觉到工作的意义,进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的目的就是证实工作成果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这天,他雇来一名砍伐工人,他先给这位工人一把锋利的斧头,让他砍树,结果那名伐木工干得又快又好。
后来,心理学家又让工人用斧头的背来砍一根木头,心理学家告诉伐木工人,干活的时间照旧,但报酬加倍,他唯一的任务就是用斧头背砍圆木。半天之后,伐木工人扔掉斧头,说:“我要看到木片飞出来。”
谁不希望看到“飞出的木片”呢?
这里,我们可以把“飞出的木片”看成是一种工作成效。实际上,这也是工作中每位下属证实自我价值的直接体现,亦可理解为每项工作的外在有效价值,是劳动的最直接的成果。
所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正是每位下属工作的意义所在。任何没有成果或者成果甚微的工作,都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这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价值的湮灭。
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工作热情,他们每天都在单纯地重复那些工作,工作毫无成效,长此以往,除了每月按时发放的薪水可以燃起他们的激情外,他们已经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这一工作状态是极具杀伤力的,它可将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原动力降至零,抑或最终使其“无所为而不为”。
实际上,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让员工及时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帮助他们找回工作的热情,让原本枯燥无意义的工作变得有吸引力。这对于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项双赢的工作。(www.xing528.com)
上海有一家大型的外企,有一次,筹备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的主管名叫易来尔,但手里还有其他工作的易来尔只好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他的得力助手玛利亚。
玛利亚是一名有能力的员工,很受易来尔的重视。易来尔告诉玛利亚,这项研究需要5个月的时间。如果这项任务完成得很好,那么公司将在完成任务之际给她升职。在此期间,易来尔密切关注玛利亚的工作进度。一切如他所愿,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然而,让他纳闷的是,3个月后,当这个项目干到一半时,玛利亚请示易来尔:“易来尔,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没有意义了,我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任何成果,我没有把握做好它,所以我决定不做了。”
这让易来尔非常吃惊,他不明白最棒的员工为什么会这样“糊涂”,竟然推掉一项在她能力之内的工作。在易来尔的追问下,玛利亚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你将这项有挑战性的工作交给我,给我晋升的机会我很感激。但是我已经工作3个月了,却看不到任何的成果。我不知道我到底做得怎么样,不知道我的工作进度是很棒还是尚能接受……这么长时间,我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我本来打算彻底完成这项工作,但我无法忍受这其中的压力,我只能作出改变了。对不起!让你失望了。”
这一案例中的主人公玛利亚为什么要放弃一个人人羡慕的晋升机会呢?因为她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一股无形的压力逼迫她不得不放弃。
的确,现实工作中,如果一个人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么,他就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喜悦感,自然看不到自己该努力的方向,找不到自己前进的路在何方,工作对于他来说也就毫无意义了。
任何一个员工,都渴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这是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会从中体验到自我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作为领导者,如果想让员工感知到工作的意义,就必须用“工作成果”满足他们,使他们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而企业得到的就是员工高效率地工作。
所以,当员工执行一项任务时,领导者一定要确保员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不要让员工去猜想干得如何。领导者要记住员工的这一需要,因为他们可能不会像伐木工人那样主动去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