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无法明白地了解工作的准则和目标,那么,我们必然无法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信心,也无法全神贯注,这种现象被称为皮京顿定理。这一定理是由美国皮京顿兄弟公司总裁阿拉斯塔·皮京顿提出的。根据这一定理,作为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会促使员工创造出更高绩效,目标会使员工产生压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相反,如果员工对组织的发展目标不甚了解,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必将大大降低目标对员工的激励力量。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他在寺庙里的任务就是撞钟,半年过去了,小和尚还是和刚开始一样每天重复着撞钟这项工作,他觉得无聊至极。
有一天,寺庙方丈对小和尚说:“从今天起,你不用撞钟了,去寺庙后院劈柴吧,我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你。”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为什么?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方丈耐心地告诉他:“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但钟声空泛。疲软,缺乏浑厚悠远的气势,因而也就没有感召力。”小和尚没办法,只好到后院去劈柴挑水。
这里,小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固然没有起到撞钟之作用,但我们并不能将全部罪责归于小和尚一身,方丈在小和尚从事这一工作之初,并没有告诉小和尚该如何敲,要达到什么效果。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所有的管理者,工作标准和目标是员工工作和行为的方向盘,缺乏它们,往往导致员工失去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或者导致其努力的方向与企业整体方向相背离,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个善于为员工制定明确目标的管理者:
我们都知道,索尼公司首先研发了收音机,对此,有这样一段故事:(www.xing528.com)
当井深大决定“造一部录音机”时,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都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对录音带的制造、录音机的结构几乎一无所知。这听起来简直有点“荒唐”,但索尼公司的开发人员硬是把它研制出来了。
开始研发的时候,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研究看似无从下手,甚至显得盲目,但这项研究和其他的盲目研究有一个本质区别,那就是后者毫无目标,而前者却是目标明确,因此只需要一步步接近目标,就不会陷于“云里雾里”的状态。盛田昭夫在开发家用录、放像机时也是如此:先给自己的研发人员制定清晰目标,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开发。
这些研发人员把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等基础科学和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等具体知识糅合在一起,由基础研究过渡到应用研究,从每一个部件着手,潜心研究,细致开发,最后终于取得成功。
后来,当美国几家主要的电视台开始使用录像机录制节目时,索尼公司就看好这项新产品,预测它完全可以打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只要从内部结构和外观设计上加以改良,就会深受大众的欢迎。
于是,索尼公司的开发人员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们先研究现有的美国产品,认为既笨重又昂贵,认定这是通过研究开发加以改进的具体主攻方向。新的试验样机就这样被一台接一台造出来,一台比一台更轻盈、小巧,离目标也越来越贴近。当然感觉上,井深大总是觉得没到位。最后,井深大拿出一本厚厚的书,放到桌上,对开发人员说,这就是卡式录像带的大小厚薄,但录制时间应该在一小时以上。
这样,目标已经非常具体了。开发人员再一次运用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结合应用科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造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划时代的录、放像机。
那么,作为管理者,在为员工制定工作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