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丹县的里湖瑶族乡,随处可见一种造型奇特的树木,其树名叫作刺椿,属苦木科、落叶树种,也算是速生树种。此树十分稀少,仅在广西及贵州两地零星分布。树干中间粗两头细,从远处看,既像一个纺锤,又像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当地人称它为“黏膏树”。
在里湖,家家户户都种植“黏膏树”,人们把它当成一份特殊的家产,世代传承。村民黎继江家的这棵大树,已经陪伴这个家族走过了四代。经过200多年的生长,这棵黏膏树已经步入壮年,树高接近20米,树围最粗处将近5米。因为树龄长,体量大,它被誉为当地的“黏膏树王”。
黏膏树王
黏膏树王
黏膏树王
黏膏树脂
每年的三四月份,黎家人就和“黏膏树王”一起,开始一项特殊的生产劳作。
钢刀利斧在树干上不断地砍凿,留下了一个个状如蜂巢的伤口,如此对待“传家宝”,让人难以理解。不过,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其实是对黏膏树的关爱,而非破坏。
黏膏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能分泌一种叫作“黏膏”的树脂。先前当地人称之为割松子。树脂在里层,一定要凿到木质部,到来年春天,黏膏才能从刀口自然流出。砍凿得越多越久,流出的黏膏就越多,膏质也越好。更为神奇的是,如果中途有一年不去砍凿,树就会自然枯死。所以,每到树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三四月份,这里的人们就要仔细地砍凿家中的黏膏树。多年下来,树脂凝结的地方就形成了疤痕,待其愈合后树木增生,被砍凿的部分逐渐隆起,树干就变成了中间粗两头细的形态。
黎继江及其家族所在的族群,属于瑶族的一支,因为男性统一穿着白色的裤子,所以叫作“白裤瑶”。在白裤瑶的传统中,他们用黏膏来画衣服上的图案:把淡黄色的黏膏与牛油一起熬制,形成类似蜡料的材料,用特制竹刀蘸着,在土质白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作画,画好后进行染、煮、泡等程序,然后晒干,涂过黏膏的地方留下了清晰的纹路,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纹路上精心刺绣。有人说,没有黏膏树就没有白裤瑶。在白裤瑶族人的心中,黏膏树就是他们的“神树”。族人相信,一切都有灵性,越古老的东西它的灵性就越神。比如说这棵远久的黏膏树,它的灵性、神性够强,因此画出来的服饰更加荣耀。
每户白裤瑶的人家,都存有黏膏,这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重要指标。因为拥有全村最老、最大的黏膏树,黎继江受到全村人的羡慕。“黏膏树王”现在每年出产的黏膏,可以用来制作两套完整的服饰。未来,这棵大树还会生长得更加粗壮,产量更高,以经受刀砍斧劈的特殊代价,为主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命的汁液”。
千百年来,白裤瑶的族人们享受黏膏树的施与,也对它心怀感恩,呵护有加。他们从不使用黏膏树起房造屋、制作木具,即使掉落的老枝,也让它自生自灭,不会当柴烧掉。种子成熟了,族人们也不会摘,除非掉在地上。就连外来人到寨,也会叮嘱不要乱动。老树早已成为各户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黏膏树脂
每年的三四月份,黎家人就和“黏膏树王”一起,开始一项特殊的生产劳作。
钢刀利斧在树干上不断地砍凿,留下了一个个状如蜂巢的伤口,如此对待“传家宝”,让人难以理解。不过,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其实是对黏膏树的关爱,而非破坏。
黏膏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能分泌一种叫作“黏膏”的树脂。先前当地人称之为割松子。树脂在里层,一定要凿到木质部,到来年春天,黏膏才能从刀口自然流出。砍凿得越多越久,流出的黏膏就越多,膏质也越好。更为神奇的是,如果中途有一年不去砍凿,树就会自然枯死。所以,每到树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三四月份,这里的人们就要仔细地砍凿家中的黏膏树。多年下来,树脂凝结的地方就形成了疤痕,待其愈合后树木增生,被砍凿的部分逐渐隆起,树干就变成了中间粗两头细的形态。
黎继江及其家族所在的族群,属于瑶族的一支,因为男性统一穿着白色的裤子,所以叫作“白裤瑶”。在白裤瑶的传统中,他们用黏膏来画衣服上的图案:把淡黄色的黏膏与牛油一起熬制,形成类似蜡料的材料,用特制竹刀蘸着,在土质白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作画,画好后进行染、煮、泡等程序,然后晒干,涂过黏膏的地方留下了清晰的纹路,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纹路上精心刺绣。有人说,没有黏膏树就没有白裤瑶。在白裤瑶族人的心中,黏膏树就是他们的“神树”。族人相信,一切都有灵性,越古老的东西它的灵性就越神。比如说这棵远久的黏膏树,它的灵性、神性够强,因此画出来的服饰更加荣耀。
每户白裤瑶的人家,都存有黏膏,这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重要指标。因为拥有全村最老、最大的黏膏树,黎继江受到全村人的羡慕。“黏膏树王”现在每年出产的黏膏,可以用来制作两套完整的服饰。未来,这棵大树还会生长得更加粗壮,产量更高,以经受刀砍斧劈的特殊代价,为主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命的汁液”。(www.xing528.com)
千百年来,白裤瑶的族人们享受黏膏树的施与,也对它心怀感恩,呵护有加。他们从不使用黏膏树起房造屋、制作木具,即使掉落的老枝,也让它自生自灭,不会当柴烧掉。种子成熟了,族人们也不会摘,除非掉在地上。就连外来人到寨,也会叮嘱不要乱动。老树早已成为各户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黏膏树脂
每年的三四月份,黎家人就和“黏膏树王”一起,开始一项特殊的生产劳作。
钢刀利斧在树干上不断地砍凿,留下了一个个状如蜂巢的伤口,如此对待“传家宝”,让人难以理解。不过,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其实是对黏膏树的关爱,而非破坏。
黏膏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它能分泌一种叫作“黏膏”的树脂。先前当地人称之为割松子。树脂在里层,一定要凿到木质部,到来年春天,黏膏才能从刀口自然流出。砍凿得越多越久,流出的黏膏就越多,膏质也越好。更为神奇的是,如果中途有一年不去砍凿,树就会自然枯死。所以,每到树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三四月份,这里的人们就要仔细地砍凿家中的黏膏树。多年下来,树脂凝结的地方就形成了疤痕,待其愈合后树木增生,被砍凿的部分逐渐隆起,树干就变成了中间粗两头细的形态。
黎继江及其家族所在的族群,属于瑶族的一支,因为男性统一穿着白色的裤子,所以叫作“白裤瑶”。在白裤瑶的传统中,他们用黏膏来画衣服上的图案:把淡黄色的黏膏与牛油一起熬制,形成类似蜡料的材料,用特制竹刀蘸着,在土质白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作画,画好后进行染、煮、泡等程序,然后晒干,涂过黏膏的地方留下了清晰的纹路,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纹路上精心刺绣。有人说,没有黏膏树就没有白裤瑶。在白裤瑶族人的心中,黏膏树就是他们的“神树”。族人相信,一切都有灵性,越古老的东西它的灵性就越神。比如说这棵远久的黏膏树,它的灵性、神性够强,因此画出来的服饰更加荣耀。
每户白裤瑶的人家,都存有黏膏,这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重要指标。因为拥有全村最老、最大的黏膏树,黎继江受到全村人的羡慕。“黏膏树王”现在每年出产的黏膏,可以用来制作两套完整的服饰。未来,这棵大树还会生长得更加粗壮,产量更高,以经受刀砍斧劈的特殊代价,为主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命的汁液”。
千百年来,白裤瑶的族人们享受黏膏树的施与,也对它心怀感恩,呵护有加。他们从不使用黏膏树起房造屋、制作木具,即使掉落的老枝,也让它自生自灭,不会当柴烧掉。种子成熟了,族人们也不会摘,除非掉在地上。就连外来人到寨,也会叮嘱不要乱动。老树早已成为各户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黏膏树王仰视
在当地的风俗里,移植黏膏树的新苗,还有一套特殊的仪式:发现大树的幼苗后,要连泥一起深挖,置于水缸里浸泡数天,再选择深夜子时进行移栽。之前,主人还要到母树下行礼叩首,许愿今生今世会管好小树,让它健康成长,然后才能栽种幼苗。黏膏树和白裤瑶的族人们,就这样相依相伴,相生相长,走过千年。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以叶为衣,以果为食,垒木为巢,剖木为舟,可以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树木,树木也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赢得了人们的感激和尊重。黏膏树的故事,恰恰就是人与树相依相生的证明。
黏膏树王仰视
在当地的风俗里,移植黏膏树的新苗,还有一套特殊的仪式:发现大树的幼苗后,要连泥一起深挖,置于水缸里浸泡数天,再选择深夜子时进行移栽。之前,主人还要到母树下行礼叩首,许愿今生今世会管好小树,让它健康成长,然后才能栽种幼苗。黏膏树和白裤瑶的族人们,就这样相依相伴,相生相长,走过千年。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以叶为衣,以果为食,垒木为巢,剖木为舟,可以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树木,树木也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赢得了人们的感激和尊重。黏膏树的故事,恰恰就是人与树相依相生的证明。
黏膏树王仰视
在当地的风俗里,移植黏膏树的新苗,还有一套特殊的仪式:发现大树的幼苗后,要连泥一起深挖,置于水缸里浸泡数天,再选择深夜子时进行移栽。之前,主人还要到母树下行礼叩首,许愿今生今世会管好小树,让它健康成长,然后才能栽种幼苗。黏膏树和白裤瑶的族人们,就这样相依相伴,相生相长,走过千年。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以叶为衣,以果为食,垒木为巢,剖木为舟,可以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树木,树木也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赢得了人们的感激和尊重。黏膏树的故事,恰恰就是人与树相依相生的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