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树六朝松: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

中国古树六朝松: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记载了南京六朝的历史,所以人们称它为“六朝松”。当时隋文帝杨坚发兵灭陈,攻入南京,下令烧毁皇宫,这场大火将皇宫的所有建筑付之一炬,但是“六朝松”却在火灾中侥幸存活下来,成为记录六朝历史最具有生命力的古文物。据林业专家介绍,按照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名扬海内外的“六朝松”,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六朝松”如今所在地是中国著名的东南大学。

中国古树六朝松: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六朝古都”的美誉,三国时期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这里建都。千年之后,当年的宫殿楼宇早已无处寻觅,唯独留下了一棵当年栽植的松树,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记载了南京六朝的历史,所以人们称它为“六朝松”。

“六朝松”阅尽千年,已显现老态。它树高9.58米,主干被两根粗大的铁杆支撑着,远远望去像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因为曾经遭受过雷击,“六朝松”的树皮已裂成条状,大部分失去了生机,只剩下一小块完好的树皮输送养分,如今的“六朝松”就是靠着这块树皮来维持生命。由于树龄太大,“六朝松”的树干内部已经中空,为了保护它不被大风折断,里面浇注了砂石。尽管如此,“六朝松”顶部的四个小树冠上的枝叶却仍然葱翠茂密,显示出一股神奇的生命力。

六朝松树干

六朝松树干

六朝松树干

六朝松近景

说起“六朝松”的历史,它经历了众多磨难和波折,还历经了战火,能够幸存到今,堪为一个奇迹。

相传“六朝松”是在1500多年前由梁武帝亲手种植的。梁武帝在位期间特别喜欢自己的儿子萧统,希望他能继承皇位。于是在萧统所住的东宫旁边种下了这棵“六朝松”,希望他能具有松柏那样顽强不屈的精神。不过梁武帝在位47年,是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帝王,他的儿子没有等到继承皇位的那一天就去世了。而“六朝松”却在这里逐渐成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更迭。

“六朝松”被种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它一直深藏于皇宫之内,直到公元589年,一场劫难降临到了它的身上。当时隋文帝杨坚发兵灭陈,攻入南京,下令烧毁皇宫,这场大火将皇宫的所有建筑付之一炬,但是“六朝松”却在火灾中侥幸存活下来,成为记录六朝历史最具有生命力的古文物

之后,经历了皇宫禁院繁华盛景的“六朝松”从此再无人问津,屹立在一片废墟之上默默生长。直到790多年后,明朝在南京建都,“六朝松”所在之地才开始热闹兴盛起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设立在“六朝松”旁。明永乐年间,一部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在此编纂而成。不过这部《永乐大典》却在历史战乱中屡遭浩劫,两万多卷的成书大多毁于战火,至今只幸存700多卷。而“六朝松”却在当年见证了这部旷世之作的编撰过程。

直到1902年,在这片大明国子监遗址上开始建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比如三江师范学院、两江师范学院和后来的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8年,“六朝松”所在地又成立了国立中央大学,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当时中国高校之冠。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等人先后到此任教。徐悲鸿就曾以“六朝松”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画作——《三松图》和《松马图》流传于世。可以说“六朝松”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展。

林业专家介绍,按照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名扬海内外的“六朝松”,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它是一株柏科圆柏属的桧柏,外形与松树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叶子,松树叶如针状,而桧柏的叶片虽小而狭长,却是圆润的。不仔细观察很难区别,因此在中国古代,很多地方松柏不分,所以才会出现“指柏为松”的长期谬误了。

不过,如今是否要为“六朝松”正名已经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六朝松”这个名字承载了那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六朝松”如今所在地是中国著名的东南大学。“六朝松”如同一位阅尽世事沧桑的老人,张开有力的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东南大学的校歌里有这样一段词“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如今它不仅仅是一个校园文化的标志,更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的亲历者,见证了这座六朝古都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和历史传承。

六朝松近景

说起“六朝松”的历史,它经历了众多磨难和波折,还历经了战火,能够幸存到今,堪为一个奇迹。(www.xing528.com)

相传“六朝松”是在1500多年前由梁武帝亲手种植的。梁武帝在位期间特别喜欢自己的儿子萧统,希望他能继承皇位。于是在萧统所住的东宫旁边种下了这棵“六朝松”,希望他能具有松柏那样顽强不屈的精神。不过梁武帝在位47年,是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帝王,他的儿子没有等到继承皇位的那一天就去世了。而“六朝松”却在这里逐渐成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更迭。

“六朝松”被种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它一直深藏于皇宫之内,直到公元589年,一场劫难降临到了它的身上。当时隋文帝杨坚发兵灭陈,攻入南京,下令烧毁皇宫,这场大火将皇宫的所有建筑付之一炬,但是“六朝松”却在火灾中侥幸存活下来,成为记录六朝历史最具有生命力的古文物。

之后,经历了皇宫禁院繁华盛景的“六朝松”从此再无人问津,屹立在一片废墟之上默默生长。直到790多年后,明朝在南京建都,“六朝松”所在之地才开始热闹兴盛起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设立在“六朝松”旁。明永乐年间,一部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在此编纂而成。不过这部《永乐大典》却在历史战乱中屡遭浩劫,两万多卷的成书大多毁于战火,至今只幸存700多卷。而“六朝松”却在当年见证了这部旷世之作的编撰过程。

直到1902年,在这片大明国子监遗址上开始建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比如三江师范学院、两江师范学院和后来的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8年,“六朝松”所在地又成立了国立中央大学,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当时中国高校之冠。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等人先后到此任教。徐悲鸿就曾以“六朝松”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画作——《三松图》和《松马图》流传于世。可以说“六朝松”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展。

据林业专家介绍,按照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名扬海内外的“六朝松”,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它是一株柏科圆柏属的桧柏,外形与松树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叶子,松树叶如针状,而桧柏的叶片虽小而狭长,却是圆润的。不仔细观察很难区别,因此在中国古代,很多地方松柏不分,所以才会出现“指柏为松”的长期谬误了。

不过,如今是否要为“六朝松”正名已经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六朝松”这个名字承载了那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六朝松”如今所在地是中国著名的东南大学。“六朝松”如同一位阅尽世事沧桑的老人,张开有力的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东南大学的校歌里有这样一段词“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如今它不仅仅是一个校园文化的标志,更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的亲历者,见证了这座六朝古都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和历史传承。

六朝松近景

说起“六朝松”的历史,它经历了众多磨难和波折,还历经了战火,能够幸存到今,堪为一个奇迹。

相传“六朝松”是在1500多年前由梁武帝亲手种植的。梁武帝在位期间特别喜欢自己的儿子萧统,希望他能继承皇位。于是在萧统所住的东宫旁边种下了这棵“六朝松”,希望他能具有松柏那样顽强不屈的精神。不过梁武帝在位47年,是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帝王,他的儿子没有等到继承皇位的那一天就去世了。而“六朝松”却在这里逐渐成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更迭。

“六朝松”被种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它一直深藏于皇宫之内,直到公元589年,一场劫难降临到了它的身上。当时隋文帝杨坚发兵灭陈,攻入南京,下令烧毁皇宫,这场大火将皇宫的所有建筑付之一炬,但是“六朝松”却在火灾中侥幸存活下来,成为记录六朝历史最具有生命力的古文物。

之后,经历了皇宫禁院繁华盛景的“六朝松”从此再无人问津,屹立在一片废墟之上默默生长。直到790多年后,明朝在南京建都,“六朝松”所在之地才开始热闹兴盛起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设立在“六朝松”旁。明永乐年间,一部被誉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就在此编纂而成。不过这部《永乐大典》却在历史战乱中屡遭浩劫,两万多卷的成书大多毁于战火,至今只幸存700多卷。而“六朝松”却在当年见证了这部旷世之作的编撰过程。

直到1902年,在这片大明国子监遗址上开始建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比如三江师范学院、两江师范学院和后来的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8年,“六朝松”所在地又成立了国立中央大学,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当时中国高校之冠。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等人先后到此任教。徐悲鸿就曾以“六朝松”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画作——《三松图》和《松马图》流传于世。可以说“六朝松”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展。

据林业专家介绍,按照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名扬海内外的“六朝松”,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它是一株柏科圆柏属的桧柏,外形与松树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叶子,松树叶如针状,而桧柏的叶片虽小而狭长,却是圆润的。不仔细观察很难区别,因此在中国古代,很多地方松柏不分,所以才会出现“指柏为松”的长期谬误了。

不过,如今是否要为“六朝松”正名已经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六朝松”这个名字承载了那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六朝松”如今所在地是中国著名的东南大学。“六朝松”如同一位阅尽世事沧桑的老人,张开有力的双臂,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东南大学的校歌里有这样一段词“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如今它不仅仅是一个校园文化的标志,更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的亲历者,见证了这座六朝古都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和历史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