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史文本分析: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第1辑成果

中国史文本分析: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第1辑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更替的线索基本能够完整呈现出来。但是《世界历史》在介绍中国史的过程中,也有少量对相关问题进行结论性的分析总结。在介绍晚清内外交困的状况时,书中表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外国人,而在其自身庞大的人口数量。所以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介绍较为客观,但是文中在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材对中国史某些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儒学成为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中国史文本分析: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第1辑成果

1.内容呈现的整体特点

(1)内容比较全面

世界历史》中所涵盖的中国史内容比较全面,主要以中国古典史为主。首先,从纵向来看,几个重要的朝代都已涉及,书中提到的朝代有:夏、商、周、战国、秦、两汉、新、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更替的线索基本能够完整呈现出来。其中夏商周放在一节中作为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进行讲述,秦、两汉、元是各自单独开辟一节进行专门讲述,唐、宋合在一节,重点考察两个朝代的技术发明、经济繁荣和文学艺术,明、清合在一起作为一节,重点考察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流状况,并着重开始强调晚清中国对外闭关锁国。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将每一节所涉及的朝代历史制成下表:

所以,从纵向的时间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古代史的呈现基本完整,学生学完之后基本能够在心中呈现出一条中国古代历史的较完整脉络。

其次,从横向来看,教材对每一朝代的介绍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其所含范围比较全面。

所以,从纵向的时间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古代史的呈现基本完整,学生学完之后基本能够在心中呈现出一条中国古代历史的较完整脉络。

其次,从横向来看,教材对每一朝代的介绍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其所含范围比较全面。

所以,从纵向的时间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古代史的呈现基本完整,学生学完之后基本能够在心中呈现出一条中国古代历史的较完整脉络。

其次,从横向来看,教材对每一朝代的介绍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其所含范围比较全面。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以上两张表,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展示了《世界历史》中所涉及的中国史内容。纵向来看基本涵盖了中国的几个主要朝代,横向来看,在每一个朝代,基本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状况。所以整体看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史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2)内容叙述比较客观,内含少量分析总结

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在叙述中国史的过程中比较客观,一般采用介绍性的叙述语言,讲到相关问题,会展示史料来说明问题,很少涉及主观臆断。

但是《世界历史》在介绍中国史的过程中,也有少量对相关问题进行结论性的分析总结。例如在介绍汉字时,教材指出一个人可以在不知道汉字读音的情况下读懂这些文字,而这种文字系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即便各地人民的方言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中国人可以学习相同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控制和统一庞大而多样的国土。但是汉语的缺点就是需要记忆大量的汉字,一个人要记住至少1500个汉字才能勉强具备读写能力,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则至少要记住10000个汉字。几个世纪以来,这严重限制了中国受教育者的数量。

另外,在提到明清之际,中国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但是却有两个原因没有让中国因此变得高度工业化:一是经商有违儒家思想,商人被人认为是盗贼;第二,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上偏向农业农业税一直比较低,手工业和商业上的税则很高。

在介绍晚清内外交困的状况时,书中表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外国人,而在其自身庞大的人口数量。到185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4.3亿,60年内增长了30%,而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增长,其结果导致中国人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所以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介绍较为客观,但是文中在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材对中国史某些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这样的分析性文字必然会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关注视角

(1)关注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因为儒学影响中国的政治统治、家庭生活、社会秩序,所以《世界历史》对儒学显得格外重视。教材中涉及儒学的篇幅较多。

孔子与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和谐

孔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生于公元前551年,生活在周朝衰落的时代,他十分博学,研究并教授历史、音乐和伦理

孔子出生在中国处于危机和战乱的时代,他热切希望恢复中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生活。孔子认为中国社会如果按照以下五种基本关系来组织,就会恢复原有的秩序以及和谐而稳定的统治:(1)君与臣;(2)父与子;(3)丈夫与妻子;(4)兄与弟;(5)朋友之间。他认为有一套行为准则可以规范这五种关系,例如君主应该仁慈且品行正直,作为回报,臣民应该对君主效忠和服从。这五种关系有三种是基于家庭的,孔子强调子女应该遵守“孝道”,尊敬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对孔子而言,孝道是指子女应将其一生奉献给自己的父母,父母死后,子女要通过一些特定仪式来表示哀悼。

在下文中,孔子阐述了其关于“孝”的思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论语·为政》

孔子希望通过展示这些治国原则来改革中国社会,当时的鲁国公十分欣赏孔子的思想,任命他为大司寇。根据传说,孔子以仁和谦逊治理人民,使得罪犯几乎在一夜之间在鲁国消失。最后,当鲁国公发生变化沉迷女色时,孔子的希望破灭而辞职。

孔子将他的余生投入教育事业中。后来,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论集合成书,名为《论语》,之后,儒学追随者孟子继续传播着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将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变为一名君子。他奠定了官僚机构和文官制度的创建基础。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美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自己的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抚育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乎道理——《论语·公冶长》)。所以,在孔子看来,教育对官僚机构的建设十分重要。

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基于公认的对与错评判的伦理体系。儒学成为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此外,儒学也远播其他国家,影响着整个东亚文明。

儒学走向正统

汉武帝的政府官员超过130000人,这套官僚系统包含18级官阶,官员通过考试选拔,有时,皇帝会授予一些忠心之人职位,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获得官职的方式,就是考查儒学——400年前孔子所传授的知识。

汉朝早期的皇帝会聘请一些儒家学者为政事献策,尤其在汉武帝时最为推崇儒家。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做事认真”、“孝顺”、“仁慈”,而这些正是汉武帝希望其大臣所需具备的品质,因此汉武帝下令设置一所学校专门让求官的人学习儒家经典。

求官的人要经过一次包括历史、法律、文学、儒学的考试,实际上,一般农民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所以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入官。尽管有此缺陷,但是汉武帝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一直在中国高效运作直到1905年。

在介绍儒学时,首先介绍了孔子及其儒学思想,这是儒学的基本要素。其次教材重点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体系,但是教材在对世界几个主要的宗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儒学)进行总结性对比时,儒学也被纳入其中,当然对儒学的介绍也主要是强调儒学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上的作用。

(2)重视中国的技术创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外交流

《世界历史》在介绍每一朝代的历史时,对中国的技术发明创造都比较敏感。

周朝:

周朝有很多创新:

修建道路和水渠来刺激贸易和发展农业,

铸造钱币从而大大促进贸易,

发明高温铸铁炉。

中世纪以前,周朝的铁制品与欧洲并不相同,周多用铁铸造兵器,主要是戈和剑。另外也用铁制造一些普通的农具,如镰刀、小刀、铁锹,这些铁器农具使农作变得更方便、更多产,而粮食增产有利于周朝城镇的繁荣。

秦朝

灌溉水渠的修建增加了粮食产量,新的道路系统也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商品贸易又促进了新的阶层商人的出现。

汉朝:

技术改变生活

技术上的进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纸在105年出现,在此之前,字一般写在丝绸上,相较之下,纸更便宜,所以纸的出现让书籍变得普及,这样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纸的发明同样影响政府,以前,政府文件刻在竹片上,纸的发明方便了记录,所以它促进了中国的官僚体系的发展。

另一项技术进步就是马具的发明,这种马具与同时期欧洲的马具相比,能承担更多的重量。中国发明的犁是双刃的,更加有效。此外,中国还发明了铁器、手推车水车

唐宋:

科学与技术

技工和读书人对唐宋时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有活字印刷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可以让印刷工将单个的汉字任意排列成版。在这之前,印刷工往往要雕刻整版的字。火药的发明促进了武器的发展,如炮弹、榴弹火箭火炮。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瓷器机械钟、纸币以及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11—12世纪是中国数学发展的繁盛时代。中国在算术和代数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很多数学思想,如负数就在中国广泛应用。

针灸

宋朝,中国人经过仔细研究人体解剖学创造出人体针灸图和针灸铜人模型,这有助于针灸的实施。针灸是一种针对病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的治疗方法。

最近,这种古老的方法开始得到西方主流医学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针灸治疗,推荐针灸。单2001年一年,大约有20000000美国人寻求针灸治疗,求治疾病涵盖从偏头疼到药瘾。

教材强调技术的进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强调技术改变生活。另外,在此基础上,技术还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中西之间在商品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中西之间的交流也是教材关注的重点。而中外之间的交流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开始。

贸易与对外联系

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唐朝的军队保护着联系中西的丝绸之路。唐朝衰落后,中国失去了对这些商路的控制。之后,中国商人开始逐渐依赖海上贸易。中国的航海技术的发展,包括指南针的应用,使得中国的海上贸易得到扩展。在中国长长的海岸线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因为国际贸易而忙碌不已。商船载着货物驶向朝鲜、日本,穿越印度洋驶向印度、波斯湾甚至远到非洲沿岸。中国商人在东南亚建立了贸易殖民地。很多外国商人,大多是阿拉伯人住在中国城市。他们通过贸易往来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整个东亚。一种主要的文化输出是佛教,佛教从中国传到越南、朝鲜、日本。商品和思想的交流都是双向的,外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传播到了中国。

元朝

对外贸易

忽必烈的统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蒙古的和平,因为它保证了中国通往中亚的商路安全。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或其他路线将丝绸、瓷器运往欧洲和西亚。此外,他们还将一些中国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纸牌也带到了西方。

忽必烈甚至邀请外国商人来中国以促进贸易。这些商人大多是来自印度、中亚和波斯的穆斯林,此外也有许多欧洲商人、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

明朝

16世纪,中国官方的贸易政策反映出它的闭关锁国。为了将外界对中国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只有政府才可以与外国进行贸易,并且只开放3个港口,广州、澳门和宁波。实际上,贸易促进了沿岸的繁荣。有头脑的商人将丝绸、瓷器和其他有价值的商品走私给欧洲商人。通常,欧洲人用银子购买商品,而这些银子多来自美洲的矿山。

基督教传教士随着欧洲商人来到中国。他们带着基督教义以及欧洲的科学技术,如钟表。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传教士是一名意大利人,名叫利玛窦,他因其聪明才智和流利的中文而受到朝廷的特别喜爱。但是仍然有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反对欧洲人和基督徒的出现。

清朝

对中国人而言,他们的国家——中国——200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如果外国想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就必须遵从中国的规则,如只能在特定的港口交易以及缴纳贡品。

乾隆时期,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是荷兰人,他们接受了中国的规则,使者给中国皇帝送礼并按照要求“磕头”。“磕头”就是在皇帝面前下跪,头碰地面9次。最后,中国人接受荷兰人为他们的贸易伙伴。荷兰商人将瓷器、丝绸、茶带回国,到1800年,茶占中国出口欧洲货物的80%。

大英帝国也想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但是英国不喜欢中国的贸易限制。1793年,马葛尔尼勋爵向乾隆转交了乔治三世的信。这封信要求中国制定一个更好的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人要接受英国的手工业品。马葛尔尼勋爵拒绝磕头,乾隆也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中国皇帝在给英国君主的回信中表示中国能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英国。

教材基本在每一节中都有开辟专门的章节来描写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在此基础之上的对外贸易状况。在对外贸易中,教材主要强调四点:第一,中国的先进技术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二,中国的思想文化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三,外国的思想也通过贸易传入中国;第四,中国从明清开始限制对外贸易。所以中国在技术发明高度繁荣的时期对外贸易也十分繁荣,中西之间通过贸易达到了商品和思想文化上的双向交流。这里强调双向交流,一方面是中国的技术、商品和思想文化远播海外,另一方面也强调外国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也通过贸易传播到中国。

(3)重视社会史,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世界历史》比较关注中国的社会史,例如注重中国的社会结构、人口、家庭生活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在社会结构方面,首先,重视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实中国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分化严重。其次,注重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困苦。例如秦始皇修筑长城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都耗损大量民力,劳民伤财,从而迫使下层人民起来反抗上层统治,并且在每一朝代的衰落期都要强调人民生活困苦,将人民叛乱作为每一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重视下层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特别是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对维持整个帝国的重要性。

在人口方面,关注中国的人口变化,用人口的增长来说明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这也是在中国农业和商业的对抗中,农业获胜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分析朝代的统治危机时,强调大量的人口增长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晚清,明确指出晚清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外敌的入侵,而在于国内的粮食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由此造成中国内部的农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在家庭方面,比较注重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几乎每章都会涉及妇女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中心,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对父母的尊敬。家庭中的长者控制全家的财产,做重要的决定。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处于劣势地位,她们要服从自己的父亲、丈夫以及自己的儿子。当一个女孩到13—16岁时,家庭就要为她们安排婚姻,女孩进入丈夫的家庭后,只有为丈夫生育儿子才有可能提高她们的地位。

妇女的角色——妻子、尼姑、学者

尽管班昭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而得名,但汉朝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在家安静地生活。儒家学说认为妇女应该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家庭。然而,通过处理家庭事务和农活,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贡献。

唐宋

妇女的地位

在中国社会,妇女一直从属于男人,在唐宋时期,她们的地位更为降低,这在上层社会尤为突出。在那里,女人被认为对家庭的繁荣和地位是无足轻重的。不过这种观点在农民阶层影响较小,因为在农村,妇女会下地干活为家庭的粮食丰收和财政收入作出贡献。

妇女地位变化的一个现象就是在上层社会女孩裹脚的出现。当一个女孩还很年幼时,她的脚要被布紧紧裹住直到最后弯曲变成拱形。脚趾都被踩在脚下,这种小脚称为“金莲”。裹脚让女人一生都成为跛子,但对社会其他成员来说,这样的女人显示了其丈夫的财富和威望,因为这证明她丈夫能够养活这样一个漂亮而无实际作用的妻子。

教材特别重视各时期中国社会妇女的生活状态、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教材对妇女的着重注意是受到西方史学界对性别史和妇女史研究的影响。将妇女看成与种族、阶级等一样的分析社会制度的基本范畴。所以在教材注重社会史的大前提下,妇女的地位被纳入一条单独的线索上进行介绍。

(4)重视人物研究

《世界历史》比较重视重要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教材中专门开辟有“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版块来介绍对中国历史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在这一版块,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8个:

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成年之后,他以教书为生。他渴望给政治统治者提出建议使得自己的准则付诸实施。最后,在50岁时,他在鲁国获得一个职位,根据传说,他创造出了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

孔子辞职之后,继续教书。他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担任过高职位。但是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

老子(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人。尽管老子一直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但没人肯定是否真的有老子其人。根据传说,老子的母亲怀他62年,老子出生时就已经是白发苍苍,皮肤褶皱。老子的追随者称他与老子生活在同一时代。

不像孔子,老子认为政府的统治应该尽可能小,统治者应该远离人民。他认为人的行为并不能影响事件的结果。道家思想提倡的与自然交流为改善政治混乱提供了一条可选道路。

唐太宗(600—649)名为李世民,他重新统一中国,并将中国推向鼎盛。626年,他杀害兄弟,逼父退位,夺取政权。称帝后,李世民得到称号“太宗”,意为“伟大的祖宗”。

唐太宗的军队北至满洲,南达越南,西到威海。在杰出大臣的辅助下,唐太宗改革政府组织和法律制度,这些措施最后成为所有东亚国家的效仿典范。

武则天(625—705),漂亮的武则天14岁入宫为才人。之后,他又成为太宗继承人最宠爱的妻子。很快,武则天压倒其他嫔妃成为皇后。

多年来,武后因丈夫病弱一直掌握着政权,其夫死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相继经历了短暂的统治。由于他们的无能,武后在65岁夺得政权,在位直到80岁。武则天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她继续着唐太宗的事业,为扩展帝国而努力。

忽必烈(1215—1294),作为中国统治者,他修建奢华的宫殿,支持中国艺术,但是,他仍将蒙古勇士保留在中央。据说,忽必烈在北京的宫殿中种植了一片草地,还在上都圈了大片围场以供狩猎。

马可·波罗(1254?—1324),他将忽必烈介绍给欧洲,但自己的事却所留无几。忽必烈让他带着特殊使命游览帝国,他对中国的印象构成其著作的基础,但是,他对自己的事却没什么记载。

他的书面世之后,人们一直在争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文献并未提到过他,而他的故事中也没有提到茶、针灸、裹脚这类中国独有的事物。在他临终之时,人们问他所说的故事是否真实,马可·波罗回答他所说的还仅仅只是他所见的一半。

康熙(1654—1722),康熙因其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愿守在紫禁城,为了平息因满族征服而引起的人民不满,康熙多次出访。

1696年,蒙古人进犯北部边境,康熙并未坐在紫禁城等着听取战报,而是亲自率领80000军队打败蒙古人。

以上两张表,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展示了《世界历史》中所涉及的中国史内容。纵向来看基本涵盖了中国的几个主要朝代,横向来看,在每一个朝代,基本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状况。所以整体看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史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2)内容叙述比较客观,内含少量分析总结

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在叙述中国史的过程中比较客观,一般采用介绍性的叙述语言,讲到相关问题,会展示史料来说明问题,很少涉及主观臆断。

但是《世界历史》在介绍中国史的过程中,也有少量对相关问题进行结论性的分析总结。例如在介绍汉字时,教材指出一个人可以在不知道汉字读音的情况下读懂这些文字,而这种文字系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即便各地人民的方言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中国人可以学习相同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控制和统一庞大而多样的国土。但是汉语的缺点就是需要记忆大量的汉字,一个人要记住至少1500个汉字才能勉强具备读写能力,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则至少要记住10000个汉字。几个世纪以来,这严重限制了中国受教育者的数量。

另外,在提到明清之际,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但是却有两个原因没有让中国因此变得高度工业化:一是经商有违儒家思想,商人被人认为是盗贼;第二,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上偏向农业,农业税一直比较低,手工业和商业上的税则很高。

在介绍晚清内外交困的状况时,书中表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外国人,而在其自身庞大的人口数量。到185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4.3亿,60年内增长了30%,而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增长,其结果导致中国人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所以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介绍较为客观,但是文中在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材对中国史某些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这样的分析性文字必然会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关注视角

(1)关注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因为儒学影响中国的政治统治、家庭生活、社会秩序,所以《世界历史》对儒学显得格外重视。教材中涉及儒学的篇幅较多。

孔子与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和谐

孔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生于公元前551年,生活在周朝衰落的时代,他十分博学,研究并教授历史、音乐和伦理。

孔子出生在中国处于危机和战乱的时代,他热切希望恢复中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生活。孔子认为中国社会如果按照以下五种基本关系来组织,就会恢复原有的秩序以及和谐而稳定的统治:(1)君与臣;(2)父与子;(3)丈夫与妻子;(4)兄与弟;(5)朋友之间。他认为有一套行为准则可以规范这五种关系,例如君主应该仁慈且品行正直,作为回报,臣民应该对君主效忠和服从。这五种关系有三种是基于家庭的,孔子强调子女应该遵守“孝道”,尊敬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对孔子而言,孝道是指子女应将其一生奉献给自己的父母,父母死后,子女要通过一些特定仪式来表示哀悼。

在下文中,孔子阐述了其关于“孝”的思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论语·为政》

孔子希望通过展示这些治国原则来改革中国社会,当时的鲁国公十分欣赏孔子的思想,任命他为大司寇。根据传说,孔子以仁和谦逊治理人民,使得罪犯几乎在一夜之间在鲁国消失。最后,当鲁国公发生变化沉迷女色时,孔子的希望破灭而辞职。

孔子将他的余生投入教育事业中。后来,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论集合成书,名为《论语》,之后,儒学追随者孟子继续传播着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将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变为一名君子。他奠定了官僚机构和文官制度的创建基础。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美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自己的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抚育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乎道理——《论语·公冶长》)。所以,在孔子看来,教育对官僚机构的建设十分重要。

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基于公认的对与错评判的伦理体系。儒学成为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此外,儒学也远播其他国家,影响着整个东亚文明。

儒学走向正统

汉武帝的政府官员超过130000人,这套官僚系统包含18级官阶,官员通过考试选拔,有时,皇帝会授予一些忠心之人职位,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获得官职的方式,就是考查儒学——400年前孔子所传授的知识。

汉朝早期的皇帝会聘请一些儒家学者为政事献策,尤其在汉武帝时最为推崇儒家。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做事认真”、“孝顺”、“仁慈”,而这些正是汉武帝希望其大臣所需具备的品质,因此汉武帝下令设置一所学校专门让求官的人学习儒家经典。

求官的人要经过一次包括历史、法律、文学、儒学的考试,实际上,一般农民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所以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入官。尽管有此缺陷,但是汉武帝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一直在中国高效运作直到1905年。

在介绍儒学时,首先介绍了孔子及其儒学思想,这是儒学的基本要素。其次教材重点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体系,但是教材在对世界几个主要的宗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儒学)进行总结性对比时,儒学也被纳入其中,当然对儒学的介绍也主要是强调儒学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上的作用。

(2)重视中国的技术创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外交流

《世界历史》在介绍每一朝代的历史时,对中国的技术发明创造都比较敏感。

周朝:

周朝有很多创新:

修建道路和水渠来刺激贸易和发展农业,

铸造钱币从而大大促进贸易,

发明高温铸铁炉。

中世纪以前,周朝的铁制品与欧洲并不相同,周多用铁铸造兵器,主要是戈和剑。另外也用铁制造一些普通的农具,如镰刀、小刀、铁锹,这些铁器农具使农作变得更方便、更多产,而粮食增产有利于周朝城镇的繁荣。

秦朝:

灌溉水渠的修建增加了粮食产量,新的道路系统也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商品贸易又促进了新的阶层商人的出现。

汉朝:

技术改变生活

技术上的进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纸在105年出现,在此之前,字一般写在丝绸上,相较之下,纸更便宜,所以纸的出现让书籍变得普及,这样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纸的发明同样影响政府,以前,政府文件刻在竹片上,纸的发明方便了记录,所以它促进了中国的官僚体系的发展。(www.xing528.com)

另一项技术进步就是马具的发明,这种马具与同时期欧洲的马具相比,能承担更多的重量。中国发明的犁是双刃的,更加有效。此外,中国还发明了铁器、手推车、水车。

唐宋:

科学与技术

技工和读书人对唐宋时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有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活字印刷术可以让印刷工将单个的汉字任意排列成版。在这之前,印刷工往往要雕刻整版的字。火药的发明促进了武器的发展,如炮弹、榴弹、火箭、火炮。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瓷器、机械钟、纸币以及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11—12世纪是中国数学发展的繁盛时代。中国在算术和代数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很多数学思想,如负数就在中国广泛应用。

针灸

在宋朝,中国人经过仔细研究人体解剖学创造出人体针灸图和针灸铜人模型,这有助于针灸的实施。针灸是一种针对病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的治疗方法。

最近,这种古老的方法开始得到西方主流医学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针灸治疗,推荐针灸。单2001年一年,大约有20000000美国人寻求针灸治疗,求治疾病涵盖从偏头疼到药瘾。

教材强调技术的进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强调技术改变生活。另外,在此基础上,技术还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中西之间在商品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中西之间的交流也是教材关注的重点。而中外之间的交流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开始。

贸易与对外联系

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唐朝的军队保护着联系中西的丝绸之路。唐朝衰落后,中国失去了对这些商路的控制。之后,中国商人开始逐渐依赖海上贸易。中国的航海技术的发展,包括指南针的应用,使得中国的海上贸易得到扩展。在中国长长的海岸线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因为国际贸易而忙碌不已。商船载着货物驶向朝鲜、日本,穿越印度洋驶向印度、波斯湾甚至远到非洲沿岸。中国商人在东南亚建立了贸易殖民地。很多外国商人,大多是阿拉伯人住在中国城市。他们通过贸易往来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整个东亚。一种主要的文化输出是佛教,佛教从中国传到越南、朝鲜、日本。商品和思想的交流都是双向的,外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传播到了中国。

元朝:

对外贸易

在忽必烈的统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蒙古的和平,因为它保证了中国通往中亚的商路安全。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或其他路线将丝绸、瓷器运往欧洲和西亚。此外,他们还将一些中国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纸牌也带到了西方。

忽必烈甚至邀请外国商人来中国以促进贸易。这些商人大多是来自印度、中亚和波斯的穆斯林,此外也有许多欧洲商人、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

明朝:

16世纪,中国官方的贸易政策反映出它的闭关锁国。为了将外界对中国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只有政府才可以与外国进行贸易,并且只开放3个港口,广州、澳门和宁波。实际上,贸易促进了沿岸的繁荣。有头脑的商人将丝绸、瓷器和其他有价值的商品走私给欧洲商人。通常,欧洲人用银子购买商品,而这些银子多来自美洲的矿山。

基督教传教士随着欧洲商人来到中国。他们带着基督教义以及欧洲的科学技术,如钟表。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传教士是一名意大利人,名叫利玛窦,他因其聪明才智和流利的中文而受到朝廷的特别喜爱。但是仍然有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反对欧洲人和基督徒的出现。

清朝:

对中国人而言,他们的国家——中国——200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如果外国想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就必须遵从中国的规则,如只能在特定的港口交易以及缴纳贡品。

乾隆时期,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是荷兰人,他们接受了中国的规则,使者给中国皇帝送礼并按照要求“磕头”。“磕头”就是在皇帝面前下跪,头碰地面9次。最后,中国人接受荷兰人为他们的贸易伙伴。荷兰商人将瓷器、丝绸、茶带回国,到1800年,茶占中国出口欧洲货物的80%。

大英帝国也想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但是英国不喜欢中国的贸易限制。1793年,马葛尔尼勋爵向乾隆转交了乔治三世的信。这封信要求中国制定一个更好的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人要接受英国的手工业品。马葛尔尼勋爵拒绝磕头,乾隆也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中国皇帝在给英国君主的回信中表示中国能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英国。

教材基本在每一节中都有开辟专门的章节来描写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在此基础之上的对外贸易状况。在对外贸易中,教材主要强调四点:第一,中国的先进技术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二,中国的思想文化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三,外国的思想也通过贸易传入中国;第四,中国从明清开始限制对外贸易。所以中国在技术发明高度繁荣的时期对外贸易也十分繁荣,中西之间通过贸易达到了商品和思想文化上的双向交流。这里强调双向交流,一方面是中国的技术、商品和思想文化远播海外,另一方面也强调外国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也通过贸易传播到中国。

(3)重视社会史,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世界历史》比较关注中国的社会史,例如注重中国的社会结构、人口、家庭生活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在社会结构方面,首先,重视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实中国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分化严重。其次,注重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困苦。例如秦始皇修筑长城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都耗损大量民力,劳民伤财,从而迫使下层人民起来反抗上层统治,并且在每一朝代的衰落期都要强调人民生活困苦,将人民叛乱作为每一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重视下层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特别是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对维持整个帝国的重要性。

在人口方面,关注中国的人口变化,用人口的增长来说明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这也是在中国农业和商业的对抗中,农业获胜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分析朝代的统治危机时,强调大量的人口增长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晚清,明确指出晚清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外敌的入侵,而在于国内的粮食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由此造成中国内部的农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在家庭方面,比较注重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几乎每章都会涉及妇女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中心,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对父母的尊敬。家庭中的长者控制全家的财产,做重要的决定。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处于劣势地位,她们要服从自己的父亲、丈夫以及自己的儿子。当一个女孩到13—16岁时,家庭就要为她们安排婚姻,女孩进入丈夫的家庭后,只有为丈夫生育儿子才有可能提高她们的地位。

妇女的角色——妻子、尼姑、学者

尽管班昭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而得名,但汉朝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在家安静地生活。儒家学说认为妇女应该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家庭。然而,通过处理家庭事务和农活,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贡献。

唐宋

妇女的地位

在中国社会,妇女一直从属于男人,在唐宋时期,她们的地位更为降低,这在上层社会尤为突出。在那里,女人被认为对家庭的繁荣和地位是无足轻重的。不过这种观点在农民阶层影响较小,因为在农村,妇女会下地干活为家庭的粮食丰收和财政收入作出贡献。

妇女地位变化的一个现象就是在上层社会女孩裹脚的出现。当一个女孩还很年幼时,她的脚要被布紧紧裹住直到最后弯曲变成拱形。脚趾都被踩在脚下,这种小脚称为“金莲”。裹脚让女人一生都成为跛子,但对社会其他成员来说,这样的女人显示了其丈夫的财富和威望,因为这证明她丈夫能够养活这样一个漂亮而无实际作用的妻子。

教材特别重视各时期中国社会妇女的生活状态、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教材对妇女的着重注意是受到西方史学界对性别史和妇女史研究的影响。将妇女看成与种族、阶级等一样的分析社会制度的基本范畴。所以在教材注重社会史的大前提下,妇女的地位被纳入一条单独的线索上进行介绍。

(4)重视人物研究

《世界历史》比较重视重要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教材中专门开辟有“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版块来介绍对中国历史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在这一版块,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8个:

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成年之后,他以教书为生。他渴望给政治统治者提出建议使得自己的准则付诸实施。最后,在50岁时,他在鲁国获得一个职位,根据传说,他创造出了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

孔子辞职之后,继续教书。他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担任过高职位。但是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

老子(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人。尽管老子一直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但没人肯定是否真的有老子其人。根据传说,老子的母亲怀他62年,老子出生时就已经是白发苍苍,皮肤褶皱。老子的追随者称他与老子生活在同一时代。

不像孔子,老子认为政府的统治应该尽可能小,统治者应该远离人民。他认为人的行为并不能影响事件的结果。道家思想提倡的与自然交流为改善政治混乱提供了一条可选道路。

唐太宗(600—649)名为李世民,他重新统一中国,并将中国推向鼎盛。626年,他杀害兄弟,逼父退位,夺取政权。称帝后,李世民得到称号“太宗”,意为“伟大的祖宗”。

唐太宗的军队北至满洲,南达越南,西到威海。在杰出大臣的辅助下,唐太宗改革政府组织和法律制度,这些措施最后成为所有东亚国家的效仿典范。

武则天(625—705),漂亮的武则天14岁入宫为才人。之后,他又成为太宗继承人最宠爱的妻子。很快,武则天压倒其他嫔妃成为皇后。

多年来,武后因丈夫病弱一直掌握着政权,其夫死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相继经历了短暂的统治。由于他们的无能,武后在65岁夺得政权,在位直到80岁。武则天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她继续着唐太宗的事业,为扩展帝国而努力。

忽必烈(1215—1294),作为中国统治者,他修建奢华的宫殿,支持中国艺术,但是,他仍将蒙古勇士保留在中央。据说,忽必烈在北京的宫殿中种植了一片草地,还在上都圈了大片围场以供狩猎。

马可·波罗(1254?—1324),他将忽必烈介绍给欧洲,但自己的事却所留无几。忽必烈让他带着特殊使命游览帝国,他对中国的印象构成其著作的基础,但是,他对自己的事却没什么记载。

他的书面世之后,人们一直在争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文献并未提到过他,而他的故事中也没有提到茶、针灸、裹脚这类中国独有的事物。在他临终之时,人们问他所说的故事是否真实,马可·波罗回答他所说的还仅仅只是他所见的一半。

康熙(1654—1722),康熙因其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愿守在紫禁城,为了平息因满族征服而引起的人民不满,康熙多次出访。

1696年,蒙古人进犯北部边境,康熙并未坐在紫禁城等着听取战报,而是亲自率领80000军队打败蒙古人。

以上两张表,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展示了《世界历史》中所涉及的中国史内容。纵向来看基本涵盖了中国的几个主要朝代,横向来看,在每一个朝代,基本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状况。所以整体看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史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2)内容叙述比较客观,内含少量分析总结

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在叙述中国史的过程中比较客观,一般采用介绍性的叙述语言,讲到相关问题,会展示史料来说明问题,很少涉及主观臆断。

但是《世界历史》在介绍中国史的过程中,也有少量对相关问题进行结论性的分析总结。例如在介绍汉字时,教材指出一个人可以在不知道汉字读音的情况下读懂这些文字,而这种文字系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即便各地人民的方言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中国人可以学习相同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控制和统一庞大而多样的国土。但是汉语的缺点就是需要记忆大量的汉字,一个人要记住至少1500个汉字才能勉强具备读写能力,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则至少要记住10000个汉字。几个世纪以来,这严重限制了中国受教育者的数量。

另外,在提到明清之际,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但是却有两个原因没有让中国因此变得高度工业化:一是经商有违儒家思想,商人被人认为是盗贼;第二,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上偏向农业,农业税一直比较低,手工业和商业上的税则很高。

在介绍晚清内外交困的状况时,书中表示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外国人,而在其自身庞大的人口数量。到185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4.3亿,60年内增长了30%,而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增长,其结果导致中国人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所以从整体来看,《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介绍较为客观,但是文中在对个别问题进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材对中国史某些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这样的分析性文字必然会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世界历史》对中国史的关注视角

(1)关注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因为儒学影响中国的政治统治、家庭生活、社会秩序,所以《世界历史》对儒学显得格外重视。教材中涉及儒学的篇幅较多。

孔子与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和谐

孔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者,生于公元前551年,生活在周朝衰落的时代,他十分博学,研究并教授历史、音乐和伦理。

孔子出生在中国处于危机和战乱的时代,他热切希望恢复中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生活。孔子认为中国社会如果按照以下五种基本关系来组织,就会恢复原有的秩序以及和谐而稳定的统治:(1)君与臣;(2)父与子;(3)丈夫与妻子;(4)兄与弟;(5)朋友之间。他认为有一套行为准则可以规范这五种关系,例如君主应该仁慈且品行正直,作为回报,臣民应该对君主效忠和服从。这五种关系有三种是基于家庭的,孔子强调子女应该遵守“孝道”,尊敬自己的父母和祖先。对孔子而言,孝道是指子女应将其一生奉献给自己的父母,父母死后,子女要通过一些特定仪式来表示哀悼。

在下文中,孔子阐述了其关于“孝”的思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论语·为政》

孔子希望通过展示这些治国原则来改革中国社会,当时的鲁国公十分欣赏孔子的思想,任命他为大司寇。根据传说,孔子以仁和谦逊治理人民,使得罪犯几乎在一夜之间在鲁国消失。最后,当鲁国公发生变化沉迷女色时,孔子的希望破灭而辞职。

孔子将他的余生投入教育事业中。后来,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论集合成书,名为《论语》,之后,儒学追随者孟子继续传播着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可以将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变为一名君子。他奠定了官僚机构和文官制度的创建基础。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美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自己的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抚育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乎道理——《论语·公冶长》)。所以,在孔子看来,教育对官僚机构的建设十分重要。

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基于公认的对与错评判的伦理体系。儒学成为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此外,儒学也远播其他国家,影响着整个东亚文明。

儒学走向正统

汉武帝的政府官员超过130000人,这套官僚系统包含18级官阶,官员通过考试选拔,有时,皇帝会授予一些忠心之人职位,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获得官职的方式,就是考查儒学——400年前孔子所传授的知识。

汉朝早期的皇帝会聘请一些儒家学者为政事献策,尤其在汉武帝时最为推崇儒家。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做事认真”、“孝顺”、“仁慈”,而这些正是汉武帝希望其大臣所需具备的品质,因此汉武帝下令设置一所学校专门让求官的人学习儒家经典。

求官的人要经过一次包括历史、法律、文学、儒学的考试,实际上,一般农民无法负担子女的教育,所以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入官。尽管有此缺陷,但是汉武帝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一直在中国高效运作直到1905年。

在介绍儒学时,首先介绍了孔子及其儒学思想,这是儒学的基本要素。其次教材重点强调,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伦理体体系,但是教材在对世界几个主要的宗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儒学)进行总结性对比时,儒学也被纳入其中,当然对儒学的介绍也主要是强调儒学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上的作用。

(2)重视中国的技术创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外交流

《世界历史》在介绍每一朝代的历史时,对中国的技术发明创造都比较敏感。

周朝:

周朝有很多创新:

修建道路和水渠来刺激贸易和发展农业,

铸造钱币从而大大促进贸易,

发明高温铸铁炉。

中世纪以前,周朝的铁制品与欧洲并不相同,周多用铁铸造兵器,主要是戈和剑。另外也用铁制造一些普通的农具,如镰刀、小刀、铁锹,这些铁器农具使农作变得更方便、更多产,而粮食增产有利于周朝城镇的繁荣。

秦朝:

灌溉水渠的修建增加了粮食产量,新的道路系统也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商品贸易又促进了新的阶层商人的出现。

汉朝:

技术改变生活

技术上的进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纸在105年出现,在此之前,字一般写在丝绸上,相较之下,纸更便宜,所以纸的出现让书籍变得普及,这样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纸的发明同样影响政府,以前,政府文件刻在竹片上,纸的发明方便了记录,所以它促进了中国的官僚体系的发展。

另一项技术进步就是马具的发明,这种马具与同时期欧洲的马具相比,能承担更多的重量。中国发明的犁是双刃的,更加有效。此外,中国还发明了铁器、手推车、水车。

唐宋:

科学与技术

技工和读书人对唐宋时期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有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活字印刷术可以让印刷工将单个的汉字任意排列成版。在这之前,印刷工往往要雕刻整版的字。火药的发明促进了武器的发展,如炮弹、榴弹、火箭、火炮。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瓷器、机械钟、纸币以及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11—12世纪是中国数学发展的繁盛时代。中国在算术和代数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很多数学思想,如负数就在中国广泛应用。

针灸

在宋朝,中国人经过仔细研究人体解剖学创造出人体针灸图和针灸铜人模型,这有助于针灸的实施。针灸是一种针对病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的治疗方法。

最近,这种古老的方法开始得到西方主流医学界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针灸治疗,推荐针灸。单2001年一年,大约有20000000美国人寻求针灸治疗,求治疾病涵盖从偏头疼到药瘾。

教材强调技术的进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强调技术改变生活。另外,在此基础上,技术还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中西之间在商品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中西之间的交流也是教材关注的重点。而中外之间的交流从汉朝的丝绸之路开始。

贸易与对外联系

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唐朝的军队保护着联系中西的丝绸之路。唐朝衰落后,中国失去了对这些商路的控制。之后,中国商人开始逐渐依赖海上贸易。中国的航海技术的发展,包括指南针的应用,使得中国的海上贸易得到扩展。在中国长长的海岸线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因为国际贸易而忙碌不已。商船载着货物驶向朝鲜、日本,穿越印度洋驶向印度、波斯湾甚至远到非洲沿岸。中国商人在东南亚建立了贸易殖民地。很多外国商人,大多是阿拉伯人住在中国城市。他们通过贸易往来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整个东亚。一种主要的文化输出是佛教,佛教从中国传到越南、朝鲜、日本。商品和思想的交流都是双向的,外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传播到了中国。

元朝:

对外贸易

在忽必烈的统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蒙古的和平,因为它保证了中国通往中亚的商路安全。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或其他路线将丝绸、瓷器运往欧洲和西亚。此外,他们还将一些中国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纸牌也带到了西方。

忽必烈甚至邀请外国商人来中国以促进贸易。这些商人大多是来自印度、中亚和波斯的穆斯林,此外也有许多欧洲商人、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

明朝:

16世纪,中国官方的贸易政策反映出它的闭关锁国。为了将外界对中国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只有政府才可以与外国进行贸易,并且只开放3个港口,广州、澳门和宁波。实际上,贸易促进了沿岸的繁荣。有头脑的商人将丝绸、瓷器和其他有价值的商品走私给欧洲商人。通常,欧洲人用银子购买商品,而这些银子多来自美洲的矿山。

基督教传教士随着欧洲商人来到中国。他们带着基督教义以及欧洲的科学技术,如钟表。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传教士是一名意大利人,名叫利玛窦,他因其聪明才智和流利的中文而受到朝廷的特别喜爱。但是仍然有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反对欧洲人和基督徒的出现。

清朝:

对中国人而言,他们的国家——中国——200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如果外国想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就必须遵从中国的规则,如只能在特定的港口交易以及缴纳贡品。

乾隆时期,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是荷兰人,他们接受了中国的规则,使者给中国皇帝送礼并按照要求“磕头”。“磕头”就是在皇帝面前下跪,头碰地面9次。最后,中国人接受荷兰人为他们的贸易伙伴。荷兰商人将瓷器、丝绸、茶带回国,到1800年,茶占中国出口欧洲货物的80%。

大英帝国也想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但是英国不喜欢中国的贸易限制。1793年,马葛尔尼勋爵向乾隆转交了乔治三世的信。这封信要求中国制定一个更好的贸易协定,包括中国人要接受英国的手工业品。马葛尔尼勋爵拒绝磕头,乾隆也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中国皇帝在给英国君主的回信中表示中国能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英国。

教材基本在每一节中都有开辟专门的章节来描写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在此基础之上的对外贸易状况。在对外贸易中,教材主要强调四点:第一,中国的先进技术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二,中国的思想文化通过贸易传到其他国家;第三,外国的思想也通过贸易传入中国;第四,中国从明清开始限制对外贸易。所以中国在技术发明高度繁荣的时期对外贸易也十分繁荣,中西之间通过贸易达到了商品和思想文化上的双向交流。这里强调双向交流,一方面是中国的技术、商品和思想文化远播海外,另一方面也强调外国文化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也通过贸易传播到中国。

(3)重视社会史,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世界历史》比较关注中国的社会史,例如注重中国的社会结构、人口、家庭生活特别是妇女的地位。

在社会结构方面,首先,重视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实中国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分化严重。其次,注重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困苦。例如秦始皇修筑长城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都耗损大量民力,劳民伤财,从而迫使下层人民起来反抗上层统治,并且在每一朝代的衰落期都要强调人民生活困苦,将人民叛乱作为每一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重视下层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特别是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对维持整个帝国的重要性。

在人口方面,关注中国的人口变化,用人口的增长来说明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这也是在中国农业和商业的对抗中,农业获胜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在分析朝代的统治危机时,强调大量的人口增长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晚清,明确指出晚清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外敌的入侵,而在于国内的粮食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由此造成中国内部的农民开始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在家庭方面,比较注重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几乎每章都会涉及妇女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地位。

家庭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中心,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对父母的尊敬。家庭中的长者控制全家的财产,做重要的决定。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处于劣势地位,她们要服从自己的父亲、丈夫以及自己的儿子。当一个女孩到13—16岁时,家庭就要为她们安排婚姻,女孩进入丈夫的家庭后,只有为丈夫生育儿子才有可能提高她们的地位。

妇女的角色——妻子、尼姑、学者

尽管班昭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而得名,但汉朝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在家安静地生活。儒家学说认为妇女应该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家庭。然而,通过处理家庭事务和农活,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贡献。

唐宋

妇女的地位

在中国社会,妇女一直从属于男人,在唐宋时期,她们的地位更为降低,这在上层社会尤为突出。在那里,女人被认为对家庭的繁荣和地位是无足轻重的。不过这种观点在农民阶层影响较小,因为在农村,妇女会下地干活为家庭的粮食丰收和财政收入作出贡献。

妇女地位变化的一个现象就是在上层社会女孩裹脚的出现。当一个女孩还很年幼时,她的脚要被布紧紧裹住直到最后弯曲变成拱形。脚趾都被踩在脚下,这种小脚称为“金莲”。裹脚让女人一生都成为跛子,但对社会其他成员来说,这样的女人显示了其丈夫的财富和威望,因为这证明她丈夫能够养活这样一个漂亮而无实际作用的妻子。

教材特别重视各时期中国社会妇女的生活状态、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教材对妇女的着重注意是受到西方史学界对性别史和妇女史研究的影响。将妇女看成与种族、阶级等一样的分析社会制度的基本范畴。所以在教材注重社会史的大前提下,妇女的地位被纳入一条单独的线索上进行介绍。

(4)重视人物研究

《世界历史》比较重视重要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教材中专门开辟有“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版块来介绍对中国历史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在这一版块,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8个:

孔子(前551—前479),孔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成年之后,他以教书为生。他渴望给政治统治者提出建议使得自己的准则付诸实施。最后,在50岁时,他在鲁国获得一个职位,根据传说,他创造出了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

孔子辞职之后,继续教书。他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担任过高职位。但是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

老子(公元前6世纪),春秋末期人。尽管老子一直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但没人肯定是否真的有老子其人。根据传说,老子的母亲怀他62年,老子出生时就已经是白发苍苍,皮肤褶皱。老子的追随者称他与老子生活在同一时代。

不像孔子,老子认为政府的统治应该尽可能小,统治者应该远离人民。他认为人的行为并不能影响事件的结果。道家思想提倡的与自然交流为改善政治混乱提供了一条可选道路。

唐太宗(600—649)名为李世民,他重新统一中国,并将中国推向鼎盛。626年,他杀害兄弟,逼父退位,夺取政权。称帝后,李世民得到称号“太宗”,意为“伟大的祖宗”。

唐太宗的军队北至满洲,南达越南,西到威海。在杰出大臣的辅助下,唐太宗改革政府组织和法律制度,这些措施最后成为所有东亚国家的效仿典范。

武则天(625—705),漂亮的武则天14岁入宫为才人。之后,他又成为太宗继承人最宠爱的妻子。很快,武则天压倒其他嫔妃成为皇后。

多年来,武后因丈夫病弱一直掌握着政权,其夫死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相继经历了短暂的统治。由于他们的无能,武后在65岁夺得政权,在位直到80岁。武则天是一位强大的统治者,她继续着唐太宗的事业,为扩展帝国而努力。

忽必烈(1215—1294),作为中国统治者,他修建奢华的宫殿,支持中国艺术,但是,他仍将蒙古勇士保留在中央。据说,忽必烈在北京的宫殿中种植了一片草地,还在上都圈了大片围场以供狩猎。

马可·波罗(1254?—1324),他将忽必烈介绍给欧洲,但自己的事却所留无几。忽必烈让他带着特殊使命游览帝国,他对中国的印象构成其著作的基础,但是,他对自己的事却没什么记载。

他的书面世之后,人们一直在争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文献并未提到过他,而他的故事中也没有提到茶、针灸、裹脚这类中国独有的事物。在他临终之时,人们问他所说的故事是否真实,马可·波罗回答他所说的还仅仅只是他所见的一半。

康熙(1654—1722),康熙因其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愿守在紫禁城,为了平息因满族征服而引起的人民不满,康熙多次出访。

1696年,蒙古人进犯北部边境,康熙并未坐在紫禁城等着听取战报,而是亲自率领80000军队打败蒙古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