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把文化分为两类: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或大文化、小文化。历史学科本身就是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内容庞杂,属于广义文化。本文所说的文化史特指历史学科中与政治史、经济史相对应的形态观念史,俗称文化史。
北京师范大学的龚书铎先生认为,文化史是“具体包含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习俗等具体领域,离开这些具体领域来谈论文化,文化将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玄之又玄的东西”。这些内容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因此文化史的教学要求非同一般。
然而中学历史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却很不理想,表现在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兴趣不浓、教师赶教学进度等方面。笔者认为文化史教学的这种情况,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受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文化史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距今时代久远。而教师个体的兴趣爱好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涉猎如此广泛全面,因此,很多教学内容教师本身就不了解,缺乏研究,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这直接导致相当多的教师在文化史的课堂教学上只能应付,将照本宣科、“划重点、找考点和画图表”作为文化史教学的看家法宝。
二是受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影响。文化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选取文化史内容标准时,采用时段性汇聚若干要点的方法,因此点少而且跳跃。教材编写单位依据课标编写教材时,还必须考虑版面因素,通常只能以时间加结论的方式进行介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缺少具体生动的内容,可读性不强,学生兴趣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还直接导致“勾画+记忆”教学行为的发生,因为这种简单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单一也就顺理成章。
三是受考试评价的影响。文化史的内容在试题中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大的综合性试题。检测的内容很基础,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别能力,学生得分容易。因为考试的强大导向功能,一线教师也早找到了应对文化史考试的利器——记忆、背诵,只要分数好,所以课堂讲得好不好,学生接受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都显得无足轻重,而且按目前的考试方式和题型是无法有效检测和评价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文化史的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笔者认为要加大力度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史丰富的教育教学价值。具体表现在:
第一,文化史是链接现实生活与历史的纽带。
历史是沉寂的,但今天由历史而来。那些时代、那些人虽然已经陨落,而重要的精神与文化习俗却被传承下来,现今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审美观、价值观、生活习惯、习俗等都有其历史渊源或烙有重重的历史痕迹。讲好文化史,无疑可以让学生部分地了解我们精神文化、物质生活的源头在哪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今天看似很平常的事与物、对与错、是与非的背后,大多都有其醇厚的历史背景,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因此,文化史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深度开发,讲出其文化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和生活的温度,让学生领略到现实生活中醇厚的文化内涵。一诗一画、一瓷一茶、一服一发、医与药、食与釜、房与榻既是具体的生活,也是历史的载体,从貌似平常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历史,帮助学生去掉历史虚无缥缈的印记,还其生活的本质。同时修正人们对历史的偏颇认识——与普通人的生活无关,让学生懂得生活,并明白创造生活就是在书写历史。
第二,文化史能为学生树立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标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但凡名留青史的人,多数都有他们独特的经历、常人难以拥有的品德与气节。讲好文化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具体鲜活的故事,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身上高洁、进取、顽强的品质,对于正在形成“三观”的中学生来说有较强的精神引领和道德示范作用,在长期的熏陶和思索中,偶然的一个故事,那人那事就可能成为他们一生的标杆和楷模。
第三,文化史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说:“教育,人应该知道的东西。是对有生活气有活力的知识的呼唤,让教育成就每个人的修养,让人类文明的遗产可以真正有效地丰富每一个人的内心,并让灵魂丰富、优雅起来。”
文化史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它源于哲学、文学、音乐、艺术、风俗习惯、社交规则等。认真讲好文化史,能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领域,逐步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素养,改善自己的言行,助其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得更加美好。
第四,文化史能促成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守望。
历史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守望。当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一切都是快的节奏,而历史的这驾马车既老且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强烈碰撞,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了放手,价值观随之也西化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逐步淡去,很多习俗已被丢弃。人们在忧虑,如何让历史不被遗忘,文化不要中断?这需要历史与文化发散出她独特的魅力。魅力从何而来?施万尼茨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书里这样写道:“只有当你了解了一个东西,你才会真正地接受它、喜爱它。”因此,文化史的教学要精备精讲,让学生从细节、情境与故事处,走进文化史的深处,得到精神的鼓励、情感的熏陶,“何愁前路无知己”呢?
上述关于文化史教学价值的分析,概括起来就是目前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传统的圈、点、勾、画等教学方法加学生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很显然无法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记忆背诵只能记住知识或方法,却不能生成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习者自己对事物所秉持的一种情绪、情感、态度、认识以及价值判断,是独特的内在认识,无法靠外力强加。
如何才能做好文化史的教学呢?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比·汤因比先生在《历史研究》序言中写道:“促使我研究历史的动力是贯穿我一生的好奇心。从我能记事的幼年起,我就有了历史的头脑。我的母亲是一位历史学家,她对历史的兴趣感染和激励了我。我也是在曾经当过水手的叔爷的影响下长大的。他曾是一条东印度公司商船的船长。有关他远航至印度和中国的故事曾令我激动不已。”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需要学生自己生成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汤因比先生的亲身经历则告诉我们,历史课堂教学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营造历史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二是要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www.xing528.com)
“文化也不仅仅是各个具体领域的简单组合,它要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又影响于社会政治和经济。而各个具体领域也不是孤立不相干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在文化史中,有近一半的内容是介绍古代文化成就的。这些成就在那个时代是了不起的发明,是划时代的进步,可是对于生活在现今科技发达的学生眼中,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他们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状况,也不了解成就的本身。的确,“只有当你了解了一个东西,你才会真正地接受它、喜爱它”。
结合多年积累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笔者对文化史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体验探究法。
采用体验探究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参与,对某些事、某些人加深了解,然后去接纳、认同、欣赏或传承。
学生从小就知道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很伟大。可是为什么伟大?其伟大之处何在?绝大多数人是知之甚少。学生学习隋唐文化一课时,教师做了一个体验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体会雕版印刷术的价值及贡献。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材质不限。课堂上用相同的时间,采用印章和手写两种不同的方式写下自己的姓名,统计分别写出的数量,然后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盖印章的数量是手写的数倍。以此类推,如果是一篇文章、一本书,效果会怎样呢?采用体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后的课堂,学生人人参与,亲自体验,兴趣盎然,争相发表对雕版印刷术这项发明的看法:这是一件促进文化知识快速推广、传播的发明;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雕版印刷术让成书的速度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阅读,获得知识;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项发明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处错整块版就无用、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较大、效率还有待提高等。学生通过这项体验探究活动,了解了雕版印刷术,真正理解了此项技术在当时的进步性与先进性,发自肺腑地感叹为人类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教材关于这项文化成就,就这样几十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怎样促使学生为这一成就骄傲自豪呢?教师同样采用体验探究教学法,学生不仅被祖冲之的成就折服,还从他的身上吸取了精神的养分。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当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用“算筹”进行繁复演算的史实。于是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安排学生提前准备若干小细棍,课堂上提出了模拟古代“筹算”的方法进行体验性计算的学习任务。随着活动任务给出的数字越来越多,计算越来越复杂,学生中出现了各种情况:如计算错误的、一点意外导致前功尽弃的、木棍不够的、场地不够的等问题。教师随即介绍祖冲之当年计算圆周率采用的方法、计算量和花费的时间,请学生结合模拟体验活动体悟祖冲之取得这项成就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细心和耐心”,“需要娴熟的技能”,“最重要的是热爱算术和计算”,“需要恒心和毅力”,“目标明确,行动坚定”,“就用这样的木棍算出了世界第一,且领先一千多年,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此时此刻,这些结论和言语不正是他们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认同和赞许吗?不正是文化史教学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吗?而一切源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一切源于他们对这些事物的基本了解。
二是比较法。
“有比较就有鉴别。”比较法较为适合相似历史事件和人物间的比较,通过对比,明辨优劣、是非、曲直,最后明确其历史地位或作用。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这是课文给出的结论。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其防洪和灌溉作用,无疑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这项工程与今天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相比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分析发现其基本原理相同。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一个比较活动——出示都江堰、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结构示意图,学生做比较分析,发现异同。学生通过认真比对,一个重要结论出炉了,即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河道中心的小岛,将江水一分为二,筑坝分流。这样的比较结论,说明了什么呢?这充分反映了都江堰工程是伟大创举且影响至今,更证明了我国古代人民杰出的智慧。一个小小的看图比较活动,引导学生生成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文化史的价值自然呈现。
文艺复兴不仅是教学重点更是难点。难在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以人为中心”,以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什么成为文艺复兴的代名词等问题。教师通过查找资料,设计了一个比较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对比分析,发现文艺复兴的人文性体现在何处。课堂上,教师出示两幅不同时期的相同题材的油画,让学生比较。一幅是中世纪名画家的圣母与圣子,一幅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也是圣母与圣子图。两幅油画同时呈现,教室出奇的安静,随后兴奋的情绪大爆发。学生从人体比例、人物表情、人物关系到画面色彩做了全方位的对比,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与圣子褪去了中世纪神的僵化形象,母子亲情自然流露,浓厚真挚,已经是普通人的形象与情感。“以人为中心”至此自然破解,人文主义的概念随之被学生吸纳于心。
三是示例剖析法。
示例剖析法就是呈现实物或案例,让学生自己直观感知,然后举一反三,进而归纳总结。
“灿烂的青铜文明”,不是靠书本上的几幅插图和几段文字学生就能认可的。“博物馆是艺术的住处,是历史的老家。”鉴于各地博物馆的青铜器藏品较丰富,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带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参观之前介绍青铜器的基本铸造方法、基本器型、基本纹饰。随着展厅文物的变化,学生对青铜器的发展变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对青铜器器形和功能的了解越来越准确,随后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状态就逐渐清晰明了起来,沉寂的历史慢慢“复活”,那个时代就住进学生的心房,是否“灿烂”已经不再重要。
“《本草纲目》是一本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将厚厚的《本草纲目》带进课堂,供学生阅览,药物名称、插图、性能、若干个药方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药物学巨著”的概念不需要讲解不需要学生记忆,已经自动植入学生的大脑。在那样一个年代,李时珍要完成这样大型的药物学著作,谈何容易?很多的疑问被提出,很多启示溜进学生的心田,成为人生的宝典秘籍。
示例剖析法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不知不觉间增长。
四是细节故事法。
细节故事法适用于文化史中涉及的具体人物,通过细节学生走近人物,通过细节人物走进学生灵魂,成为学生的精神偶像和道德标杆。
“两弹一星”是现代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它们的试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这太专业、太高深的内容,一般教师很难讲明白,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于是制作了一个微视频,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原子弹、氢弹的原理和制造难度,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成功的,领军人物就是邓稼先。教师接着选取了邓稼先的两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一个是拿到博士学位的第9天就动身回国,一个是研制原子弹过程中自己徒手接核弹碎片。通过这两个小故事,科学家热爱祖国、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不惜生命代价从事核弹研究的高贵品质与高尚情操深深镌刻在学生脑海,成为学生的精神楷模。
一位普通农校教师站在田间地头拥抱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十多年的不懈坚持,终于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造福国人,造福世界。袁隆平的小故事很平实,学生心间却在波涛汹涌,对袁隆平的气魄和坚持由衷地敬佩。他那踏实的科学态度与执著的科学精神一定会成为相当部分学生的榜样。
教授文化史颇有讲授百科全书的味道,的确给一线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要看清了文化史的教学价值并用行动积极去探索,中学文化史教学现状定会有较大的变化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