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本课的主题是“中国经济的近代转型”或教材表达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而言,本课都会围绕着当时中国具体的经济情况进行,但张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之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当时中国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行的,这从其导入和四个要目的标题之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近代中国的航程,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驱使之下被迫扬帆的。按其固有的思想观念,此时的她是不可能走向近代的,她从根上从来就没有想过还有一个比她的现在更好的“近代”。她几千年来,特别是自清朝开始之后的近二百年来,就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中央之国”,其他各国都是未经开化的蛮夷之地。当时的清朝,虽然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在她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之中,是不会承认外国先进、我们落后的,也是不会向西方列强学习的。因而,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生产方式也是不可能被我们接受的。所以,在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首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张老师把握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这一根本特点,从观念史或思想史的角度来讲解经济史,从而使这一大胆的尝试有了历史的根据。
张老师所讲的观念史或思想史,主要是通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一名著中的两则材料来承载的。这两则材料一则是关于“夷”、“洋”之辨,一则是关于“中体西用”的影响。虽然张老师这一尝试有历史根据,但因为经验不足,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或通过让学生自学弄清楚历史上的“夷夏之辨”。
关于“夷”的含义。“夷”字甲骨文中就有,从“弓”从“大(人)”,指东方之人(今山东、江苏的一部分),此时仅有地域和生活特征之义。中原民族逐渐形成后,特别是周朝建立后,制定了礼乐制度,讲究礼仪和服章,于是形成了居于黄河中游的华夏民族。“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由此而有别于周边民族。
“夷夏之辨”或“华夷之辨”,源于东周。东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周边各族势起。管仲相齐,率先打出“尊王攘夷”口号,后来的孔子对此进行阐发,于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便有了持续几千年的“夷夏之辨”。
“夷夏之辨”的主要标准或内容是地域、血缘、文化,最主要的是文化。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如郑国本为诸夏之一,其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之为夷狄。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夷”的观念在清朝发展到了极端。
“夷夏之辨”自从被提出之后,便作为一条根本标准,以区别华夏民族与其他非华夏民族。因为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原文化领先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领先于中国近邻的其他国家,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优越感,特别是作为统治者及其士大夫们的民族优越感。在这种民族优越感之下,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央之国”。如明末来到中国的利玛窦帮助中国所画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为了尊重中国人的这一观念,改变各国自然所在地球位置的画法,将中国画在了全图的中央。这一观念在清朝之时发展到了极端。
清朝时称外国人为“番鬼”,称外国人的住所为“夷馆”。“鬼”的概念早在殷商时期就形成了。“人死曰鬼。”(《礼记·祭法》)“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当时的人相信人有灵魂,死后阴魂不散而成“鬼”。活着的人是看不见鬼的,不知会对人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所以,“鬼”又是鬼怪、精灵的化身。
称外国人为“鬼”,大概始于明末。因为明朝中期对入侵的日本浪人还只称为“倭寇”。葡萄牙人凶狠好斗,本不受明人欢迎,但答应赶走海盗,明朝廷便让其以澳门为据点开展贸易。但葡萄牙人肆无忌惮,有时自己就进行海盗勾当甚至谋杀行为,加之还试图让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使当时的明人对葡萄牙人的印象极差,因此,明人便以“鬼”称之,称他们是“西洋鬼”。17世纪晚期,英国人、荷兰人也来到了中国,18世纪初有了更多的欧洲人来中国贸易。这些来到中国从事贸易的欧洲人比葡萄牙人好不了多少,清人便统称这些外国人为“番鬼”,具体则称英国人为“红毛鬼”,称美国人为“花旗鬼”(最初称“生番”)等。这一称呼,在当今仍有遗存,现在的香港人还不时地称外国人为“鬼佬”。
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则被称为“夷馆”。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体制”建立之后,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就叫“广州夷馆”。
“夷”字因为在当时清朝人的心中就等于“未开化”、“原始”、“无教养”、“野蛮”等,翻译成英文就是barbarian。这样的称呼外国人当然不高兴,但是为了做生意,还是被迫接受了。
清朝将“夷”的观念发展到极端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所谓的礼仪之争。1792年—1793年马戛尔尼打着为乾隆祝寿的旗号,手拿英王国书,率领庞大代表团(近700人)使华。结果因为是否要“三跪九叩”发生了中英外交史上著名的礼仪之争。清朝的傲慢无礼在此的具体细节太多不赘,仅从乾隆帝让马戛尔尼带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就可知一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1816年的阿美士德再次率领代表团使华,因拒绝叩头,连嘉庆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1834年律劳卑作为首任驻华商务总监抵达广州,试图要求中国人将他作为英国王室的代表对等相待,广州的地方官员根本不听,使之积怨积劳染上疟疾,未几便死在了澳门……
清朝将“夷”的观念发展到极端的典型表现之二是即使在最实用的眼前知识面前,也绝不向西方学习。1822年一场大火,将整个十三行“金街”和广州城的一大部分变成了烧焦的荒地。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就与清朝地方官不听外国人的建议直接相关。在这场大火刚刚兴起之时,外商请求清朝地方官拆掉着火房屋周边的建筑,以阻止火势蔓延,但地方官却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整个广州城变成了一片烧焦的废墟,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再次,要让学生知道“夷”、“洋”之辨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严重情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获胜,英国人便在《江宁条约》(《南京条约》)中,根据欧洲17世纪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民族国家关系“三原则”(领土原则、主权原则、合法性原则),反对中国现在的朝贡体系,要求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不能再对英国以“夷”相称。所以,《南京条约》中才有了这样的文字:“大英国君主”、“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大英商船”、“大英商民”等字眼。
虽然这样规定了,但清朝官员们还是依然故我地对外国人,对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外国人仍称“夷”称“鬼”,这让英国人气愤不已。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再次打败了清政府,便在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中,以正式条文(第三款……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第五十一款: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作出了清政府从此不得对外再用“夷”字的明文规定。
中英《天津条约》作了这样的规定之后,清朝的对外公开文书和活动,虽然不再敢用“夷”字,但这不等于清朝在认识上就接受了这一观念,也不等于清朝内部不再使用这一“夷”字。
成书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中的《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最早成书于1856年),将对外交涉的各种事宜统统称为“夷务”,此后咸丰朝、同治朝的此类文献一直延续了这个称呼。1861年,清政府拟在北京设立“通商抚夷全局”,后觉得不妥,咸丰帝批准成立时才改为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后,“夷”、“夷务”等字眼才在官方表述中逐渐变为“洋”、“洋务”等字眼。
但是,在儒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相当一部分人始终难以接受“洋学”,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不是在“以夏变夷”,而是在“用夷变夏”。
1867年,《瀛寰志略》的作者,时年已经72岁的徐继畬(1795—1873)被任命为同文馆事务大臣,负责创设同文馆。这本是办“洋务”所必需的一项基础性事业,却遭到了顽固派们的激烈反对。身为“帝师”,且最有学问之名的倭仁(1804—1871)说,这是在“奉夷为师”。民间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人用俚语笑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文雅一点的,则做对子讥刺:“未同而言,斯文将丧”,“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连在乡丁忧(丁忧是祖制,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27个月)的李慈铭(1830—1894)也不悲痛于自己大人的逝去,在日记里痛骂此乃“以中华之儒臣而为丑夷之学子”。到了1871年,北京人的巷议闲谈,说当时京城四个最为重要位子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将办理外国事务的总理衙门以及出使外国的人称为“鬼使”、“神差”(郭嵩焘日记)。甚至到1881年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从俄国回国之时,一些京城人士还在骂他“父以道学名世,子乃用夷变夏,是真不肖之尤”,引得京城“物议沸腾”,几乎要对其“鸣鼓而攻”。
通过上述三点讲解,才有可能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夷夏之辨”观念,多么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有了这一历史的铺垫,才有可能让学生理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可贵。可惜的是,张老师在这节课中没有进行这一铺垫,所以,本课第四目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具体如何修改呢?
一是如上所述,让学生明白“夷夏之辨”的知识,为理解“中体西用”口号作好铺垫。
二是将导学案中的材料六删除(一是材料较长,学生难读;二是材料的用意不太明确,不能将由“夷”到“洋”转变的历史价值阐发出来),换成《南京条约》中关于“大英国”等文字和《天津条约》第五十一款的材料,作为一则材料,并就此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上述条款的规定,能够说明哪些问题?(此问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有利于生成教学,有利于形成情感上的冲击)
三是只保留导学案材料七中如下一句话,其余的删去(这则材料对学生来说过长,且关于“中体西用”的影响说得也很直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并就此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根据陈旭麓先生关于“中体西用”的这一评价,请说出你的理解和认识。(此问也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基本倾向是对“中体西用”口号或思想的肯定)在讨论这一问题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想办法将如下内容传递给学生,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体会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可贵:
社会上的一般民众,仍然一如既往地继续对外国人称“鬼”、称“夷”,但随着“洋货”输入中国的增加,“洋人”们奢华现代的生活展现,使社会风气渐渐地转向以“洋”为尚、以“洋”为荣了,如仅仅从“洋货”、“洋船”、“十里洋场”、“洋布”、“洋油”、“洋灰”、“洋火”、“洋财”等等这些称呼就可窥其一斑。(一些称呼甚至到今天仍然能够听到,如“洋气”等)19世纪晚期的清朝社会,除了偏远、闭塞的农村山区外,到处都是“洋洋一片”,真可谓一个“洋”字了得!(在思想观念上,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由贬低——“夷”,到平等——“西”,再到尊崇——“泰西”的过程。到20世纪初,国粹学派的邓实讽刺道:“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若神圣。”)
“中体西用”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之“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但正式明确提出则是在19世纪末。1895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张之洞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口号。
面对顽固派的顽劣不化,对面“外洋”的不断冲击,当时的“洋务派”用“中体西用”的口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由此既可保住我中华民族固有之根基,防止“以夷变夏”的“洋化”,又能自强以赢得对“外洋”的挑战,主动承接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勉“固化”。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中体西用”这一口号的提出,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应该得到应有的肯定。
有了关于“夷夏之辨”的教学铺垫,又有了关于“以洋为尚”的介绍,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认识到中国向近代转型必须思想观念先于社会实践的特殊性(从中可知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哲学观有一定道理),认识到“中体西用”思想难能可贵的历史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在新史学的要求之下,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能够大胆尝试,让课堂充满学术的活力,充满生命的活力。就此而论,张春喜老师的课,是一堂拓荒者的课!从课程学的角度说,也是一堂成功的课!虽然有很多遗憾,也应该充分肯定。
附件
【导学案】
包容与变通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
湖北宜昌夷陵中学 张春喜
导入:视频“抱瓮灌畦”的故事(www.xing528.com)
一、自给与外求——传统经济中孕育新经济因素
材料一 耕织图
材料二 ……但上海的优势在于位居长江口,而且跟江浙是一体的。……而那里从唐以后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清朝依然是如此。这一带农民没有多少自然经济的概念,他们的生产主要是为了交换。比如,农妇的纺织业基本就跟包买商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包买商把原纱批发给各家各户,等他们织成布后再以较高价格收回来,这种形式作为一个巨大的商业网络在江浙地区长期存在。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二、对峙与包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的事例。
三、师夷与变通——中国人的自强之路
材料四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恭亲王及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
同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同年 恭亲王和文祥托总税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二年(1863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1865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69年)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1871年) 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同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年)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年)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道。
光绪七年(1881年) 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光绪八年(1882年) 李鸿章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
光绪十一年(1885年)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三年(1887年) 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探究问题:要实现国防的近代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五 洋务运动希望朝廷通过控制工商业以维持专制制度,但客观上又不得不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因为财经是一个整体,社会财经系统各组成部分必须联动发展。近代机器工业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但包括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信息以及资金、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支持。虽然朝廷的初衷并不鼓励民间工商业发展,但在客观规律作用下,却不得不吸引民营资本介入,于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
——穆晓军《财经简史》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提示:时间、地点、行业、工厂规模、投资多少等)
四、新造与转型——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思考
材料六 与此同时,某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一点主要体现于辨“夷”、“洋”。用“夷”来泛称华夏以外一切外族的人和事,从孔夫子以来,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夷与夏(或华)相对待,在区分民族地域的同时又划出了文化上的高低。千百年来,国人熟悉而且惯用的这个称呼在近代中西之间划了一道深深的礼仪、文化和心理不平等之沟。……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由《天津条约》作了明白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这一替代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被逼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为它意味着从华夷秩序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步。但对亲身经历这种变化的那一代人来说,却不啻是一种精神上的剧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七 “中体西用”这个命题,既表述了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又规定了中学和西学的区分。“中学”是熟识的东西,或指为“纲常名教”,或指为“四书五经”……西学是陌生的东西,并且伴随着民族冲突来到中国……19世纪后期的几十年里,因中国人眼中西学内涵的延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自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二十余年间,沿海少数官员开始注视外部世界。……(二)从60年代中叶初创江南制造局,到各省相继设立机器局的70年代,是围绕军事技术摸索西学的时期。……(三)70—80年代,机器工业由自强而入求富。……上述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汲取西学的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而其本身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务的新陈代谢。因此,洋务运动中的好些人,觉察到桎梏与荆棘,寖寖乎要以“西体”为法,去改变中国的某些旧制。……就其本身意义而言,“中体”应是对于“西用”的限制,但“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实际却很难如愿。当这种矛盾日益明显之后,更开明的人们就会在事实的刺激下因势利导,走出更远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究问题: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使北洋海军覆没,但中国的战败并不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