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这节课上,既没有要教材上的具体内容,也没有遵循教材的叙述结构,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另拟文本,讲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这一“立意”,比教材视觉更宽地讲解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能否另拟文本不要教材呢?根据新的教学资源观,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不要教材另拟文本当然是可以的,只要能够说明主题就行。实际上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学校早就没有用统编教材了,如北京市十一学校的课程,就是学科组自己新拟的。
根据张老师自拟的文本——导学案(见附件)及现场看,这一“大胆尝试”是基本成功的:学案具有历史的过程性。不管是历史教材,还是历史的其他文本,必须具有“历史的过程性”,即要对历史的前因后果进行展现、论说,否则,就不是历史文本了。张老师自拟的文本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历史的过程性”。
导入:用成语“抱瓮灌畦”的故事,说明自古就有人守旧怕新,从而说明社会“转型”的艰难性,为下文作了逻辑上的伏笔。
第一目:“自给与外求——传统经济中孕育新经济因素”。用材料证明当时的中国经济既是“自给”的,也有“外求”性——存在商品经济因素。这是中国经济向近代社会转型前的背景或基础。(www.xing528.com)
第二目:“对峙与包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的事例,从中认识“对峙与包容”之所在,认识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的“被迫性”。这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外因。
第三目:“师夷与变通——中国人的自强之路”。通过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对洋务运动“自强事业”所列出的年表,进而通过穆晓军《财经简史》一书中关于洋务运动对民营资本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说明由第二目所讲的“被迫”走向了“自觉”。这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内因。
第四目:“新造与转型——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思考”。通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一名著中关于由“夷”到“洋”的变化,“中体西用”命题的提出,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在从“被迫”走向“自觉”的过程之中,思想观念进行了“新造”,以此理直气壮地承接世界潮流,从而完成自己社会的转型。这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性:由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社会经济的转型。这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之所在。
连同导入在内的这五个要目因果关系紧密,逻辑性强,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历史文本。即使老师不讲解,学生通过这个“导学案”,也能大致明白中国经济向近代转型的脉络及其主要困难,并能由此生发出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