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的整合机制指的是利用各种技术与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强调灵活性,重视多样化。传统创新认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营销模式新就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大多数不涵盖BOP群体的市场,对BOP群体而言是行不通的。传统创新倾向于依赖和重视满足一系列技术或经济标准和规则的理论知识,强调对专业精英和专家的重视,而对基数巨大的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愿望往往缺乏考虑。因此,有必要从一个更为综合或包容的角度解决科技创新问题,将社会伦理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视为其科技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创新根据客观界定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评价,与社会福祉和社会进步相关的假设仅仅停留在“整个创新过程”的论述上,在措施或正式层面上没有关注个体的创新功能,更不用说BOP人员的愿望了,这将限制负责任的包容性创新政策的内容和范围。因此,有必要对创新责任给予更广泛的关注,寻找促进利益相关者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的方式,呼吁对技术的整合或研究过程中的“合作研究”进行关注,鼓励从包容性角度修改创新治理的所有实质性尝试,开发能够将科技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创新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公民、政策制定者、企业、第三部门组织等所有社会行动者在整个研究和创新过程中共同努力,以便更好地将创新过程及其结果与社会的价值观、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见表6−3)。
表6−3 包容性创新与传统创新的比较
续表
包容性创新涉及研究中对学科和社会边界的颠覆,将研究和创新重点放在问题而不是知识领域,迫使不同研究领域和社会行动者的合作或整合。包容性创新方法要求将创新现象重新定义为包容性的,社会责任成为其整合利益和知识的多样性程度的功能体现,成为改造和适应措施化价值观的工具,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什么样创新能力的问题。包容性创新的推广对科学家、创新者、商业伙伴、研究资助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承认创新中的不负责任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种表现,并需要集体的、措施化的应对。社会行动者和创新者通过这一过程相互反应,以期对创新过程及其可销售产品的可接受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取性做出反应,能够反映和部分吸收其他行动者特别是BOP群体的需求。(www.xing528.com)
包容性创新的整合机制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预期、反思、审议和反应。① 根据脱贫地区的现实设想和考虑与创新有关的各种可能的情景;② 根据创设的这些情景重新思考和考虑BOP群体的偏好、价值和知识;③ 将这些前景、偏好、价值和知识开放给创新集体进行审议;④ 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将包容性创新实施下去。包容性创新的整合机制克服了社会措施惯性和动态支撑创新系统的挑战,打破传统角色与参与创新的行动者的联系,动态地、间接地重组创新组织,消除潜在惯性、权利不对称和基本优先事项的负面影响,将科学技术的实践和现实需求的比例转换相结合,让公众参与创新目标和利益开放的审查。即在设计和执行与创新过程相关的科学技术活动时,越来越多地将社会经济因素纳入其中。包容性创新并不是对一种科学进行规范的活动,它的可行性仍然或多或少地依赖于传统创新的原则、惯性、价值观、承诺和目标,却逐步颠覆这些过程所依据的环境和特殊性。
包容性创新的战略整合决定企业创新的方向,要素整合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关键,组织整合则是落实要素整合和战略整合的载体。只有在企业采用了正确的战略之后,一方面是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有效选择,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规定了企业所寻求的外部组织所具备的能力、资源特征,所采取的组织模式等问题。企业通过充分考虑、分析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同企业的行动目标相联系,决定了企业战略整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组织整合变革程度。企业组织整合是要素整合实现的载体,如人员的整合、过程的整合、组织间整合等,组织机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通过组织结构,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转化成一定的体系或措施,融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以保证企业战略的完成(见图6−5)。
图6−5 包容性创新的整合机制
包容性创新的整合机制指的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为提高BOP群体福祉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过程,环境诱导是整合机制的原动力;包容性创新是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要素,兼顾各方利益而实现集成。也就是说,环境诱导、选择机制和利益驱动是整合机制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