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的适用性、商业模式突破、服务模式的当地化,采用技术和适当的服务以降低成本和提供价值,或者引入小额融资作为赋予经济权利的平台。我们认为,包容性创新首先是新思想的发展和实施,无论这些新想法涉及产品、服务、流程、机构、商业模式还是供应链,只要它们是新的重组或新的背景,只要是关注创造社会经济福祉,只要是为了消除经济、地理、社会和其他结构性的障碍,可能都会导致包容性创新的进步。包容性创新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所涉及现象的丰富性和可变性,当前组织和管理理论没有合适的答案来解释,不仅要考虑到包容性创新的背景特点和创新的初始条件,而且要考虑到组织、分配和利益方面的基本问题。我们从资源配置、社会网络、利益相关者、创新扩散理论等4个方面揭示其经验规律。
(1)资源配置理论
战略管理领域的大量研究涉及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以实现组织绩效,企业如何通过管理资源获得优势是他们争论的焦点。资源通常被解释为包括实物资本、知识、组织能力、伙伴关系和产权,组织可以确保在特定环境中获得具有价值的资源,并使企业能够获得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的优势。包容性创新在设计、分销、物流等环节能充分地接触和吸纳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的BOP群体,充分挖掘和利用他们的隐性知识和经验,为企业形成相对的竞争优势。除了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外,资源禀赋的绝对水平以及资源短缺的存在与否对低成本、包容性创新也有影响。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仍会出现低成本创新,包容性创新企业可以在传统模式和低成本模式中有效地摊销其固定成本,比如大型企业开发的低价车辆、廉价药品、手机、家具等,允许和鼓励大型企业开展低成本创新正是资源配置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2)社会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指出了共同的教育经验、地理关系和可能对企业家效率至关重要的其他背景方面的重要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网络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个人被嵌入与能够提供资本、咨询、技术和知识获取等对企业家很重要的其他宝贵资源的行为者关系网络中,个人业绩就会得到提高。虽然这种网络的好处比比皆是,但这些网络的规模也可能给企业家带来与其好处不成比例的代价,如企业家在其社交网络中的共同定位和与他人的共同认同影响了获得的资源的数量和成本,且维持网络的成本很高。调查结果表明,与包容性创新相关的脱贫地区的网络效应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络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的边界条件发生较大改变。社会网络理论可以提供完全不同的视角,许多包容性创新模式利用非政府组织或慈善机构架起“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即向偏远客户或地区提供经济上可行的服务。依赖“本地”存在的网络系统地研究贫困和资源稀缺如何影响合作伙伴的选择或依赖,可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网络理论关于包容性创新技术扩散方面,不仅涉及产品和服务的交付或供应,而且还涉及从根本上改变个人的行为方式,这与传统的社会网络理论关注点也不同。(www.xing528.com)
(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短期盈利能力(Roberts A & Nell Minow,2008)。该理论以历史分析和社会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员工、客户和地区成员在企业活动领域的关系,涉及财产权和合法相关者的身份识别,并强调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在脱贫地区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需要评价关于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结构,将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之上,关注对公司业绩、价值创造和分配后果的影响。
(4)创新扩散理论
罗杰斯(1962)认为,技术创新的扩散对象由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人、晚期多数人和落后者等组成,产品功能、价格、分销和促销活动都被证明对新产品的采用速度具有影响力,对推动跨文化和跨时间采用的创新因素具有很好的解释。在包容性创新的背景下,消费者能正确使用产品以及产品使用后对消费者的影响与消费者能获得产品同样重要。虽然BOP群体可能会获得高科技产品净水片,但购买这些净水片并不能确保其正确使用;在小额供资方面,金融机构往往关注是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而不是关注使用贷款为消费者带来的影响,例如贷款是否提升了消费者的福利和幸福感,还是导致其债务加深。由此,将消费者购买或开始使用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时间点作为业绩不合时宜。脱贫地区的技术创新更应该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的社会过程实际上是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言体系的信息传播,从观念转化为行动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