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实现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0基于发展视角的包容性创新演化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科技突破,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及企业和民族、国家在竞争中的关键性因素。包容性增长强调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两个方面,通过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来保证BOP群体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强调经济增长的成果由大多数成员共享,以推动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寻找创新成果应用的新市场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实现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在很长的时间内,技术和创新并不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投资、成本和利润经济学界从关注单个企业的利润增长到区域经济增长,再到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最后到包容性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展(见图2−10)。

图2−10 基于发展视角的包容性创新演化

(1)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科技突破,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及企业和民族、国家在竞争中的关键性因素。1966年,亚洲开发银行成立,成为亚太地区发展融资的主要来源,长期致力于帮助亚太地区脱离贫困。基于经济的增长与减缓贫困之间的这种关系,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显著地降低了亚洲国家的BOP群体数量以及贫困发生率,使得亚太地区在减贫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面对亚洲地区整体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急剧进步的社会局面以及得到显著缓解但依然严峻的贫困状况,以减缓亚洲地区贫困为己任的亚洲开发银行必然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型和调整。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新亚洲、新的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提出“从与贫困做斗争转变为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至此,“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新的术语被正式提出。

包容性增长被理解为“伴随着机会平等的增长”,它关注创造机会,对于任何人都易于获得,而不仅是对于穷人;所有的社会成员,不管他们的境况如何,都能公平地参与进来并且为增长过程作出贡献。包容性增长强调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两个方面,通过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来保证BOP群体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强调经济增长的成果由大多数成员共享,以推动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包容性增长”预示着经济发展成果“包容”老百姓,让老百姓有更为富足的生活、更为公正的社会、更为生态的环境、更有希望的未来。

(2)包容性发展的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在良好增长态势下,存在着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明显的现象。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较高的增速,粗放的增长方式伴随着较高水平的能源消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产生了经济增长、不平等、贫困三者并存的状况。自然资源的约束、生产因素的约束、自然生态环境的约束,倒逼了以机会均等为核心的包容性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强调参与经济增长过程的机会是公平的,在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方面是公平的,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提高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是处理贫困、不平等、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www.xing528.com)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即经济总量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又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但无论是哲学还是经济学,发展的终极意义都是人的发展。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物,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规定性,“人的发展”也就有着丰富的内涵,经济方面的发展只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层面。包容性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其基本要义是经济持续增长、革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机会平等、共享增长成果,是有质量、有效益的经济发展,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相互包容;在发展的目的上,既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的强大,又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人民的富裕,实现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的相互包容;在发展的内容上,物质财富的发展和精神财富的发展能够相互包容,实现物质财富发展和精神财富发展的包容和统一。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文明的发展,不能依靠掠夺来实现,经济发展要通过文明的方式取得,不能通过对自然的掠夺、对弱势群体的掠夺来实现;包容性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要相互包容,经济发展要能够包容个人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经济发展要能够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包容性发展是经济发展包容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就是说,包容性发展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基于能力增强和有效社会保障的提供,是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发展。

(3)包容性创新的兴起

由于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公平共享的发展,让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实现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以及方法和手段,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包容性发展。寻找创新成果应用的新市场是一项重大的挑战。传统的创新实践中,绝大多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的。这种创新路径的基本假设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收入群体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参与分子,是领先用户(Lead User),他们为创新活动的成本支付和创新成果的扩散做出最大的贡献,创新成果总是首先被高收入者享用,然后逐渐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普及,进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带来满意的回报。然而,目前,在很多行业中出现了超出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已经存在、正在开发和成熟的市场中非常激烈,表面上呈现出一种“创新过剩”的状态,而企业在技术进步的过度竞争中并没有获利,低端用户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低端用户的需求所在的 BOP 市场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许多新的创新机会。BOP市场要求不太苛刻,客户群体相对宽容,允许企业孵化研发周期长、缺少清晰的收益或不易被浮躁的投资者所接受的新技术。最初,这些新技术是以BOP群体为目标市场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些技术还可以被用于上游市场更加发达的经济中。这种创新模式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如果我们把前者看作“TOP−BOP”模式,那么,后者可称为“BOP−TOP”模式。实施包容性创新有助于找出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促进自主创新的目标结合起来的发展模式,可以给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提供通过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机会,也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绝好机会。企业通过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使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草根群体、边缘群体等能够享受到便捷、平等、低成本的卫生、教育等公共福利,使他们能够享受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技术普及,鼓励草根创新与小微企业发展,降低创新创业门槛,让这些群体能够有机会参与创新活动,进而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状况,这也就是包容性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创新主体的角度看,创新活动从企业单独行为到多企业参与,从多企业合作到产学研合作,从官产学研合作到多元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主体越来越广泛化。

第一,创新活动从企业单独行为到多企业参与的演变。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界定为把一种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不论熊彼特在前期对企业家的创新主体地位的强调,还是其后期对(垄断)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的强调,都是将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实施者。傅家骥、常修泽、王海山、远德玉等也都基本认同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始于研发,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某项新技术产品引入市场,企业获得独家利润。随着技术创新活动的变化,实现创新的投入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如计算机芯片的开发费用高达10亿多美元。而且,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新构思的形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生产直至成功商业化全过程,整个过程链条长,不可预测因素多,因而风险大。现代高技术一般都是边缘性技术,创新需要多方面技术知识的协同,一项创新的实现往往依赖于相关创新的突破和带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创新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另外,现在每年技术的淘汰率为20%,有的技术的寿命仅为几个月。技术创新的这些特征使得企业单独的自主创新面临着较快的研发成本上升压力和创新失败的风险。因此,通过企业各部门与外部的市场和各类实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集中使用一切社会资源,使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正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技术创新的趋势。创新活动从企业单独主体行为到多企业主体参与的演变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从多企业合作创新到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容易产生技术创新上的“搭便车”现象,妨碍了创新企业和技术购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易导致企业创新需求不足现象的出现。雷家骕等人认为,通常而言,创新是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耦合的过程。具有活力的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寻找各种新的技术机会并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脱颖而出。而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以及丰富密集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各类学研机构往往就会成为企业挖掘新知识和新技术机会的出口。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质是将企业的社会资本内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OECD 在《行业与科学关系的基准》(2002)的报告中指出,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研究实现了科学与市场的有机互动,大幅度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利用各自的因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行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参与者主要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产学双方基于共同愿景,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创新行为的协同为纽带,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简言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三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产业界—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它强调产业、学术界和政府的合作关系,简言之,不仅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政府部门也成为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第三,从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到多元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除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已经被纳入创新系统之中的参与主体之外,还应尽可能争取到各类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参与,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创新合力,从而提升创新绩效。张钢在概括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多元组合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认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冯之浚认为,某一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企业、学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主体。胡志坚和苏靖认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是技术开放与扩散的主要参与者,中介机构是广泛介入者,政府是适当干预者。赵立雨和任静认为,中介机构在协同创新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一支在知识生产、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中不可取代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创新过程趋向于变为一种专业化的活动,工人则变为新技术的被动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而不是参与创新过程的主体。因缺乏知识和能力而被认为是低效率和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低收入人群,在传统创新中往往被排除在外,但因其群体规模庞大且具有丰富的本地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比较大的潜在需求市场,在创意提出、研发、生产、市场化等创新全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专业化、精英型创新主体之外,BOP群体也逐渐被吸纳到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