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会有不同的标准。贫困标准即贫困线,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和社会公认标准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往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绝对贫困判定的依据,并依此采取必要的扶贫措施。如果一个地区人们维持基本生存和社会公认标准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低于贫困标准,那么这个地区就被认定为贫困地区。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是2011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的标准,即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 300元作为国家扶贫标准。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即摆脱贫困,“脱贫地区”是相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摆脱了贫困的地区,也就是说,这些地区曾经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标准之下被认定是贫困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目前,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BOP群体已全部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就是以 2 300 元的贫困标准为参照。依照不同时期确定的贫困标准,在我国曾被划定为贫困地区的主要是那些老少边穷地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里列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些地区也都成功脱贫,顺利进入脱贫地区的行列。这些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被补齐,其与外界的人流、物流、知识流、信息流等得以畅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www.xing528.com)
简言之,曾经被认定为绝对贫困的地区全部摆脱贫困,成为脱贫地区。脱贫地区是暂时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的地区,还只是“发展中”的地区,不能将其等同于发达地区,其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脱贫地区应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属于相对贫困的地区(见表2−1)。
表2−1 贫困地区与脱贫地区的联系与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