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组成部分,以公园为载体形式,以开放式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态展示甘肃黄河文化历史发展及其特色,凝练具有甘肃地域文化特色的黄河文化标识,具备文化、科研、教育、生态、旅游、经济等价值的多维度空间,承担爱国教育、科研实践、娱乐休闲、国际交流等文化服务功能。
1.构建甘肃黄河文化标识体系
整合甘肃黄河文化资源,构建以始祖文化、红色文化、治水文化、生态文化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精神标识体系,以大地湾遗址、马家窑文化、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及花儿、皮影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遗产标识体系,以黄河首曲、黄河三峡、黄河石林、渭河源、崆峒山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地理标识体系,形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源主干,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地标。
2.完善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功能
统筹推进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全域旅游、数字再现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形成集保护、传承、展示、利用功能于一体,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国家文化公园公共文化载体,全面提升甘肃黄河文化综合利用价值,完善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功能建设。(www.xing528.com)
3.建设甘肃黄河文化精品展示廊道
突出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属性,按照甘肃黄河主干水系和重点资源分布,立足美丽河湾,着力打造洮河文化廊道、渭河文化廊道、泾河文化廊道、绿洲文化廊道四大黄河文化精品展示廊道,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融合示范效应,加快培育文化产业聚集带和文旅消费经济带,努力培育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世界遗产旅游线、黄河古文明探源旅游线、黄河寻根问祖旅游线、黄河多彩民俗旅游线、黄河水利与生态文化旅游线、黄河红色基因传承旅游线等六大精品线路。切实发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4.创新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展示利用水平
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分类推进现有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和黄河文化展馆、展区建设,新建一批黄河文化主题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全面提升数字化展示服务水平。培育壮大黄河文化产业,以黄河文化遗产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公益美术、网游动漫、影视出版等产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培育数字艺术、网络视听、文化电商等新业态。加快推动黄河文化与传统农业、现代工业、生态保护、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领域深度融合,努力构建高质量黄河文化产业体系。加大黄河文创产品研发,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鼓励开发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博创意产品,加强数字化产品的制作推广。举办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融合黄河文化、现代设计和前沿科技,开发非遗衍生品和旅游购物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