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统古钱,以往已见有著录和钱谱,虽然并不能说已涵盖了天统古钱的所有内容,但是已取得了认同。天统古钱是元末起义政权明玉珍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定都重庆时所铸制之钱。
近二十年,我在赤峰市内的古玩地摊上,曾先后购得三枚天统古钱,可分为元宝钱、通宝钱和国宝钱。现就这三枚古钱的一些情况记述如下,并对“大夏”政权赘述数语。
(一)天统元宝钱。
天统元宝钱为青铜质,铸制良好。面背肉好具周郭,周郭为阔缘狭郭式。地张坦平,郭线与字口峻整。古钱的表面呈灰褐色,在地张之上,尤其是在钱文的字根处,有斑驳的草绿色锈迹。
钱径为2.4厘米,穿径为0.55厘米,郭厚为0.11厘米;重为3.7克。
钱文排序为直读。钱文书体为篆书,字形匀圆整齐,结构统一,纵势长方。四钱文中,只有在穿郭之下的“统”字,其上下既连轮又接郭。其余三字,既不连轮也不接郭。
背文光素。(附:钱拓A)
(二)天统通宝钱
天统通宝钱为青铜质,铸制良好。面背肉好具周郭,周郭为阔缘狭郭式。古钱的表面呈黑褐色。在地张之上,可见有少许绿色生根锈。
钱径为2.3厘米,穿径为0.5厘米,郭厚为0.11厘米;重为3.6克。
钱文排序为直读。钱文书体,为真书体。钱文结体,“天”字下方的一捺笔画,与穿郭相接。“通”字和“統”字,与周郭无连接。“寳”字的结体“瘦高”,其右侧的上下均可见与穿郭连接。
背文光素。(附:钱拓B)
(三)天统国宝钱。
天统国宝钱为青铜质,铸制精良。面背肉好具周郭,且周郭为阔缘狭郭式。郭线与字口峻整,地张平展,其上可见有刮擦的痕迹。古钱的表面布满灰黑色锈蚀,在钱文的字根处,可见少许绿色锈斑。在古钱轮郭的边缘处,可见铜质为淡黄色的光泽,不见暗红色铜质。
钱径为2.8厘米,穿径为0.6厘米,郭厚为0.11厘米;重为6.5克。(www.xing528.com)
古钱为一枚合背钱,面背均有四字钱文。面文为“天統國寳”,背文为“蜀府宫銭”。钱文的排序,均为直读。钱文的书体,面背钱文均为篆书体,匀圆齐整,结构统一,纵势长方。面文中的“天、國、寳”三字,既不连轮也不接郭。穿下的“統”字,其顶端与穿郭连接。背文中的“蜀、宫”二字,与周郭无任何连接关系。穿郭左侧的“銭”字和穿郭下方的“府”字与穿郭有连接。(附:钱拓C)
天统古钱,为元末明玉珍的大夏政权所铸制之钱。那么,明玉珍与大夏政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明玉珍,湖北随县人,家世务农。元至正十一年(1351),当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时,他集乡兵千人,屯青山结栅自固。
元至正十三年(1353)冬,他参加了徐寿辉领导的天完政权的红巾军,任元帅。
元至正十七年(1357)春,引兵入蜀,逐渐占有川蜀全境。
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杀害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自称陇蜀王。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受拥立为帝,立国号为大夏,纪年天统,定都重庆。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因病去世,其子明升继位。明洪武四年(1371),明军抵重庆,明升出降,大夏政权亡。
参阅书目:
②《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
③《中国少数民族简史·蒙古族简史》。
④《明史·明玉珍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