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特殊儿童是指零到六七岁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因此在特殊儿童的早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不仅对于个人、家庭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对于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社会化发展。特殊儿童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也是如此。首先,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念

1.学前特殊儿童的概念

特殊儿童简言之,就是指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其一般在生理、心理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需要。其特殊需要具体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因其在正常教育环境下无法发挥最大潜能,必须借助特殊方法,才能使其有最大的发展[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零到六七岁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2.学前特殊教育的概念

学前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下位分支,其概念是根据特殊教育的概念演化而来。根据《特殊教育辞典》中的相关概念,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根据特殊教育的这一概念,学前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零到六七岁的学前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对象及意义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对象

特殊教育界的多数学者根据不同的特殊需要对特殊儿童提出了多种分类方式。如丹尼尔·P.哈拉汉和詹姆斯·M.考夫曼将特殊儿童做了详细的分类[3]:包括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感紊乱和行为失调、言语和语言失调、听力损害、视力损害、肢体残疾和智力超常等。刘全礼在《特殊教育导论》中依据儿童的感官有无损伤,将其划分为视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按智力有无异常划分为智力超常儿童与智力落后儿童;按照交往和语言过程划分为行为语言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其他特殊的儿童则包括情绪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儿童、轻微犯罪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4]

本章结合以往学者的观点和研究需要,将学前特殊儿童分为以下几类。

(1)智力落后儿童,又称为智力障碍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2002年,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现更名为AAIDD)对智力落后的定义为:“智力落后是一种障碍,以智力功能和包括认知、社会和日常生活适应技能的适应性行为受到严重限制为特征,智力落后发生在18岁以前。”本章中的学前智力落后儿童主要指在学前阶段的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

(2)感统失调学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简称SID)是指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和综合处理,以致使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使儿童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控制和组合能力,导致行为失调[5]。本章中的感统失调学前儿童主要指在学前阶段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

(3)自闭症学前儿童。自闭症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autos”,意为“自我”,用来描述婴幼儿很少与人交往,心不在焉,极度孤僻,语言发展迟缓,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重复简单动作,行为刻板,缺乏想象,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www.xing528.com)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一生的重要影响,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人们也意识到特殊儿童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此在特殊儿童的早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不仅对于个人、家庭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对于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1)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社会化发展。

特殊儿童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也是如此。所以对这批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意义显著。

第一,从特殊儿童的残损和障碍程度来看。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早期干预、早期康复。我们都知道,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残疾儿童,其治疗效果就越好,通过早期干预能够降低一些残疾儿童的残损程度,甚至使他们康复,发展成正常儿童一样的水平。同样,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越好。进行学前教育,可以通过训练、教育等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和康复,从而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比如,英国有项研究表明,通过早期语言训练,幼儿园中以母语为英语的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小学一年级时降低为二十分之一;母语不是英语的儿童有阅读困难的占总数的五分之二,到小学一年级降到百分之九。而我国的一些语言训练机构的教育经验也表明,越早对聋童进行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效果就越好。所以,有效的早期干预和教育能够帮助减少残疾儿童残疾损害程度,使他们的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矫正和补偿。

第二,从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有研究表明,0~6岁是个体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对特殊儿童实施科学、有效的学前引导和教育,再加上他们自身的缺陷和障碍,会对他们将来对主流社会的认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而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比如交际情境创设,能够极大地促进特殊儿童思维、想象、语言、记忆、感知能力等认知能力的良性发展。

第三,从特殊儿童的社会化方面来看。学前阶段是后天因素初始对儿童产生影响的阶段,也就是儿童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有效的后天教育和环境刺激,在与周围人产生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获得初始的对人、事、物感知的态度、情感,也会初步形成个体性格情绪、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等。所以,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个体从自我认知向社会化过度的重要时期。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能够使特殊儿童获得应有的初步社会感知、交往交际等能力和喜怒哀乐等情绪,为残疾儿童将来很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家庭的重要性。

随着一个特殊儿童接受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这个特殊儿童家庭的生活模式也会为了适应其发展特点而发生转变,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残疾儿童缺陷的补偿和矫正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就能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这样就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照顾孩子的工作量,减少家长的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从而挣取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其次,进行学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家庭稳定,促进家庭情感的和谐,进而使得特殊儿童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最后,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科学的早期干预、引导和教育的知识,能够使得家长从心理和能力上给特殊儿童更科学的照顾和教育,使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3)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一,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表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目前我国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情况远不如正常儿童乐观,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如果特殊儿童没有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使得家庭和社会面临更沉重的负担。“每个幼儿都有权利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这一理念显示了每个幼儿在人格和人权上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特殊儿童,也应该享受和正常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所以,大力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第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特殊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其中有的学生缺乏语言基础和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尝试。特殊学校就只能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做起,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来矫正和弥补他们的缺陷。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本来就受到残疾的影响,而因为学前教育的缺乏,他们还要额外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发展水平要比正常儿童的低。如果能够在特殊儿童学龄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给他们打下日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他们也就不会在义务教育阶段那么吃力,特殊教育的质量也就能得到提高。所以说,进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减轻负担。由上述可知,开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家庭减轻负担,同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大的家庭,开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也能够帮助减轻社会负担。这是因为,一方面,学前教育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能够促进特殊儿童父母安心、积极工作,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对特殊儿童进行了特殊教育,那么就会大大减少社会在特殊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间接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