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南族:猴鼓舞
1.毛南族“猴鼓舞”游戏的文化背景
毛南族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用兽皮和掏空的树枝做成手鼓,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流传至今就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经典——“猴鼓舞”。毛南族出葬时除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亲人外,还必须用“猴鼓舞”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这已成为毛南族从古到今的重要习俗。[11]
毛南族“猴鼓舞”发展至今,除了在丧葬活动中可以看到,在毛南族的一些节日活动中也可以看到。另外,2008年贵州省平塘县申报的“打猴鼓舞”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猴鼓舞”游戏的主要内容
猴鼓舞的表演分为男子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共三种形式,在跳的过程中皮鼓和铜鼓是必须要有的。表演者的双手都拿着木棍,可以两根棍子在身体前方相互击打、在身体后方相互击打等。表演者也可以仅手里拿着木棍左右地跳跃,不用木棍相互击打。在整个猴鼓舞中,表演者根据皮鼓击打的节奏来调整自身猴鼓舞动作的节奏,表演者的动作中还有模仿猴子的动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南人质朴、勇敢、粗犷的品质。
图5-13 儿童在玩“猴鼓舞”游戏
3.制作“猴鼓舞”的游戏材料及过程
“皮鼓”:选择一根粗壮的木头,把木头的里面掏空作为鼓身,并在鼓身的最上面覆盖上一层牛皮,使其紧固在上面不会掉下来即可。
“木棍”:选择长度适宜、粗细适宜的木棍即可。
4.“猴鼓舞”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热爱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在游戏过程中让儿童更加深切体会到毛南族勇敢、质朴的精神。
(2)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动作。
(3)多人舞中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游戏。
5.“猴鼓舞”游戏的指导(www.xing528.com)
(1)教师指导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做舞蹈动作。
(2)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木棒做不同形式的动作,丰富动作形式。
(3)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使得游戏更加精彩。
(二)炒黄豆
1.“炒黄豆”游戏的主要内容
幼儿各自找到自己的伙伴,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两个幼儿面对面站好,并且相互手拉着手,手左右摆动。在手摆动的同时念儿歌:“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当念的儿歌结束时,两个幼儿一起翻转身体,最终就是背对背的。幼儿继续念儿歌,还可以再翻身又变成面对面地站着。幼儿就这样不断反复地进行“炒黄豆”游戏。
图5-14 正在玩“炒黄豆”的儿童
2.“炒黄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利于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游戏中幼儿手部要经常翻转,灵活翻转。
(2)可以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增加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3)可以让幼儿与同伴相互协作,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3.“炒黄豆”游戏的指导
(1)教师指导幼儿要熟悉“炒黄豆”游戏的儿歌,利于幼儿顺利进行游戏。
(2)教师指导幼儿要掌握翻身的技巧,特别是与手的配合要灵活。
(3)教师指导幼儿要相互协商、合作,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