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侗族游戏“猜芭mei”(侗话)
1.“猜芭mei”游戏的文化背景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村寨里,当地的幼儿从小就玩一种斗草的游戏,侗话叫作“猜芭mei”。这个斗草游戏不是草与草的比试、较量,而是对别人手里草的猜想。这从它的侗话游戏名称上才好理解。“猜芭mei”中的猜就是玩这个游戏的关键,即猜想、推测的意思;芭可以理解成以芭蕉叶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叶茎、藤蔓等。那么“猜芭mei”就是指幼儿在玩游戏时要大胆推测猜想别人手中的草,看谁猜中得多,谁就获胜。
2.“猜芭mei”游戏的主要内容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每个幼儿各自朝着一个方向去摘自己的草,大约摘10种草,不许偷看别人摘的草。摘好后大家围成一个圈,其中一人先拿出一种,其他幼儿就看看自己手中有没有他的这种,如果有一样的草,那么这个幼儿就赢了。哪个幼儿手里的草成功配对的对数最多就算赢。
3.“猜芭mei”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当幼儿在摘草时,要仔细观察每种草,以确定摘哪些种类的草且在随后草与草的比较配对时,能够准确地知道结果。所以,玩“猜芭mei”需要幼儿有好眼力,也就是说该游戏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2)幼儿在摘草时除了要思考自己摘哪些草,还要猜想其他幼儿可能摘哪些草,所以,该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3)在游戏的斗草环节中,幼儿需要相互比较各自手中的草,发现各种草的异同,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幼儿比较分析的能力。
(4)幼儿摘草、斗草的过程,其实是认识各种植物、探索发现不同植物的过程,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各种植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
(5)幼儿摘草、斗草,可以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猜芭mei”游戏材料及环境创设
(1)让幼儿采摘各个种类的植物,包括草、枝叶、藤蔓等。
(2)在区域活动的墙面上张贴关于各种植物的图片。
5.“猜芭mei”游戏的指导
(1)教师帮助幼儿尽可能收集到不同种类的草。
(2)教师要告诉幼儿在摘草时,大胆推测其他幼儿可能摘的草。
(3)在幼儿斗草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草与草的不同之处。
(4)在玩游戏时,教师要激发幼儿喜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猜芭mei”游戏的创新
(1)拓展游戏环节,比如碰到无法配对的草时,幼儿一起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遇到正好配对的草时,幼儿一起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2)幼儿不仅可以选择斗草,还可以收集各种植物的叶片、藤蔓、花朵、果实玩猜芭mei。
图4-15 猜芭mei(www.xing528.com)
图4-16 斗草
注:以上图片均由笔者拍摄。
(二)回族游戏“斗草”
1.“斗草”游戏的文化背景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回族村寨里,当地的儿童要天天上山割草、放牛,小伙伴在山上割草、放牛之余,就发明了“斗草”这个游戏。斗草游戏不是简单地用草相互较量,而是要巧妙利用摩擦力,让两根草通过摩擦力的作用相互顶撞,一决胜负。
2.“斗草”游戏的主要内容
两名幼儿一起玩,幼儿各拿一根木棒、一根狗尾巴草和一颗石子。第一,把两根木棒定在两端,中间相隔一定的距离;第二,用一根橡皮筋套在两端的木棒上(如果是绳子一定要栓双线);第三,在木棒两端(靠木棒处)的橡皮筋上各放一根狗尾巴草(根据橡皮筋中间缝隙的大小来选择狗尾巴草);第四,在木棒的两端上方放两颗石子;第五,喊“开始”后,两名幼儿就要用木棒上方的石子适当连续的摩擦木棒(用力过猛狗尾巴草就会掉下来,太轻狗尾巴草就会不动),让狗尾巴草向前移动,直到两根狗尾巴草相遇(加大力度磨),这时候谁的狗尾巴草先把另一个挤掉,那就代表赢了,之后就重新开始游戏。如果两根狗尾巴草同时掉下来,就不算输赢,重新开始游戏。
3.“斗草”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斗草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利用摩擦力磨石子的技巧。幼儿在磨石子的时候要把握力度,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否则会把狗尾巴草(在相遇前)弄掉,就输了。
(2)磨石子是利用摩擦力的原理,有利于幼儿了解并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3)幼儿在斗草的过程中,探究摩擦力度大小与草移动的关系,培养了好奇心,以及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利用狗尾巴草、木棒、石子等材料进行游戏,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乐趣,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4.“斗草”游戏材料与环境创设
(1)大小、长短尽量相同的两个木棒(或钉子)、差不多大小的两根狗尾巴草、一根橡皮筋(发圈或绳子)和两颗石子。
(2)空桌面、空地都可以。
5.“斗草”游戏的指导
(1)教师讲解、示范斗草游戏的玩法。
(2)收集斗草游戏需要的材料,做好游戏前准备。
(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摩擦力大小与草移动的关系,让幼儿摸索总结。
6.“斗草”游戏的创新
(1)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究是否可以用其他草代替狗尾巴草进行游戏。
(2)教师让幼儿探索发现是否能用其他物品代替石子进行摩擦。
(3)变换斗草的方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设计其他玩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