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及教育价值分析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及教育价值分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游戏活动对儿童来说是锻炼身体体能的重要途径,对儿童身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四)民族儿童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它既区别于以教育为目的现代游戏,也不同于成年人眼中的游戏,属于自然游戏。

贵州民族地区儿童民间游戏应用及教育价值分析

(一)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游戏活动对儿童来说是锻炼身体体能的重要途径,对儿童身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身体的良好发展是其他机能发展的基础,是实现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与民间游戏相比,现代游戏(包括媒体游戏和现代玩教具等)呈现出由户外逐渐转向户内、由多人向单人化过渡等特点,使活跃期的儿童被迫在狭小的封闭的空间内进行所谓的“游戏”,身体发展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家长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儿童户外的游戏时间被大量剥夺,跑、跳等基本动作的能力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身体素质也急剧下降。

民间游戏多是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的有益因子有利于儿童的新陈代谢,促进其呼吸系统发展,提高其免疫能力以抵抗疾病;阳光中的有益射线可以起到杀菌以及促进儿童骨骼生长的作用;外界环境的变化还可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最能体现出“促进幼儿身体发展”这一目标的当属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民间游戏多由奔跑、跳跃、抓握、钻爬等基本动作构成,通过游戏可以训练大小肌肉群及协调、平衡能力等的发展,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全发展。如:“丢沙包”“钻山洞”“老鹰捉小鸡”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都可以发展幼儿进行跑、跳、投、躲、闪等基本动作的能力。

(二)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对儿童而言,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游戏是他们获得认知发展的主要途径。民间游戏是由民间自行组织创编而得,并没有明确的分类体系与标准,但范围较广,涉及儿童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其认知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民间游戏多伴随着童谣、民谣等,不仅促进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而且对其记忆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影响。如:刘饶民的童谣《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这首童谣,通过反复的咏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还可以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20]其次,可在幼儿园活动与教学中融入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中的材料多来自生活、自然,如:泥、石头、纸、棍棒等,教师在教学和活动中可以投放恰当的材料,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对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和想象。如“骑竹马”(将竹子、棍棒等当作马)、“斗草”(以捡来的树叶、草茎等辨别胜负的游戏)、“玩泥巴”(用泥巴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物品,也可用以比赛)、“纸艺”(用纸或其他物品折成各种东西)等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活动内容(自由活动时间)或课程内容(认识物质性质),会对儿童的想象、思维、注意等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民族儿童民间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理解他人意图和想法,学会分享、合作,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等获得同情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社会性发展是儿童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源,是儿童将来立身于现实社会、与人和谐相处所必不可少的。(www.xing528.com)

1.民间游戏促进儿童规则意识的形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儿童而言,其自我约束力还很薄弱,规则意识不强。“老鹰捉小鸡”“拔河”“捉迷藏”及棋类游戏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规则性。徐莉在《毛南族儿童的棋游戏及其教育价值》一文中提道:“儿童各类棋游戏的开展使儿童的规则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切身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并潜移默化地掌握各项游戏的具体规则,久而久之,有助于促使儿童形成规则意识。”[21]学者张新立通过分析经典民间游戏“斗鸡”的内在价值,论证了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所展出的智慧和策略及对于游戏规则的认识;还有学者对“捉迷藏”这一民间游戏进行了相关解读,指出了民间游戏在组织过程中所具有的规则性以及对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民间游戏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亲子活动、小组活动等教育形式组织民间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良好渠道。我国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地域对民间游戏进行了探究,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如:集体游戏“丢沙包”“跳皮筋”,区域游戏“过家家”,亲子游戏“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都需要儿童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理解,通过商议决定角色分配才能够完成整个游戏。在玩耍期间通过合作、分享等游戏体验促进儿童亲社会性的发展。

(四)民族儿童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

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它既区别于以教育为目的现代游戏,也不同于成年人眼中的游戏,属于自然游戏。首先,民间游戏有较强的本体性而非工具性,儿童可在自发状态下进行游戏,这种轻松、愉悦、无压力的氛围,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情感需要,在适当抒发自己情绪、情感的同时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研究者叶小艳在《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竹趣”方案开发的行动研究》一文中以“竹游戏”为主线,通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及亲子活动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同伴及家长所具有情感,进而增进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其次,民间游戏没有明确的规定性,游戏的形式与规则可以随着儿童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变化,这就使得儿童在整个游戏过程都充满活力和兴趣,不论胜负都会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而为其形成良好的情感打下基础。比如:“骑竹马”“荡秋千”等民间游戏很容易成功,有利于儿童自信心和乐观情绪的养成;“跳皮筋”“拍烟牌”等虽有输赢之分,但丝毫不影响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开朗活泼的性格;“草编”“纸艺”等充分发挥了儿童的智慧、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以美的事物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