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即人学”,文学应当以人为中心。作为1949—1966年的“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品,《红岩》塑造了一批既有独特个性又负载着时代精神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这一批英雄鼓舞着后辈,给人以震撼。然而,生长在和平时代的读者群体中已经出现不理解《红岩》人物的阅读现状。他们质疑小说中情理的真实性——难道叛变的甫志高只有卑劣品质,而所有的红岩英雄都大义凛然,没有丝毫的个人感情?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就涉及《红岩》的创作理念。
小说《红岩》的故事,在现实中有原型,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真实中的人物事件。大凡文学创作,需要兼顾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两个范畴,盲目地将两者混淆,或者将其简单等同,皆是违背创作规律的错误举措。
1.《红岩》小说的历史真实
事件发生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牺牲11天后,重庆解放。然而,形势并不容乐观,市委书记刘国定叛变,大批的地下党员牺牲,地下工作受到了重创。恶劣的斗争形势下,前仆后继的地下党员用鲜血铺就了新中国前进的道路。新中国需要像革命前辈一样的建设者,这样的精神传统绝对不能丢弃。
2.《红岩》创作的艺术真实(www.xing528.com)
罗广斌接到创作任务,他既要还原事件真实,让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更要结合历史特点,鼓舞振奋后继者。
首先,作品本着作为革命意识形态宣传脚本的原则,运用人情化、世俗化的反衬、烘托手法,彰显出小说人物的崇高革命品格;其次,作品从文学典型的提炼角度考虑,“精神去身体化”集中在正面人物身上,而“身体去精神化”集中于负面人物身上,更有利于塑造文学典型。
《红岩》采取了“精神去身体化”,以此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叠。艺术典型与生活原型高度提炼,多个生活原型集于一身,以此突出人物性格,从而揭示主旨。
了解了《红岩》的创作理念,就迈出了阅读《红岩》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